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未公證手寫遺囑有法律效力嗎

未公證手寫遺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5-22 13:37:11

⑴ 手寫遺囑不公證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公證不是遺囑有效的必要條件,公證遺囑只是遺囑的形式之一。自書遺囑不去公證,只要其符合遺囑的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⑵ 自書遺囑不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自己寫的遺囑沒有公證有效嗎
有效。但是公證遺囑法律效力最高。
遺囑的形式
一、公證遺囑

財產憑證(如涉及房產,指房產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契證)、戶口本、身份證,到杭州市各公證處辦理即可。如公證人員認為老人民事行為能力存在缺陷,可能影響遺囑的效力的,會要求當事人提供專業衛生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
二、自書遺囑
自書遺囑必須由立遺囑人全文親筆書寫、簽名,註明製作的年、月、日。自書遺囑不需要見證人在場見證即具有法律效力。
自書遺囑可按照下列程序訂立:
(1)遺囑人書寫遺囑內容。遺囑人應親自書寫遺囑全文,這樣既可以真實表達遺囑人的意志,又可防止他人偽造、篡改、添加遺囑內容。
(2)遺囑人在自己書寫的遺囑上寫明書寫的年、月、日和地點。訂立遺囑的時間對遺囑的效力有一定的影響,如不同書面遺囑內容相矛盾時,應以時間在後的書面遺囑為准。同時,訂立遺囑的時間有時也可證明遺囑內容的真偽。
(3)遺囑人親筆簽名。
(4)自書遺囑中如需塗改、增刪,應當在塗改、增刪內容的旁邊註明塗改、增刪的字數,且應在塗改、增刪處另行簽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公民在遺書中涉及死後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表示,有人簽名並註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
三、代書遺囑
代書遺囑是指因遺囑人不能書寫而委託他人代為書寫的遺囑。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四、錄音遺囑
錄音遺囑是指遺囑人用錄音的形式製作的自己口述的遺囑。為防止錄音遺囑被人篡改或錄制假遺囑弊端的發生,以錄音形式設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見證的方法可以採取書面或錄音的形式,錄音遺囑製作完畢後,應當場將錄音遺囑封存,並由見證人簽名,註明年、月、日。
五、口頭遺囑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由於口頭遺囑有易於被篡改和偽造,以及在遺囑人死後無法查證的缺點,所以《民法典》對口頭遺囑作了以上限制性規定。

⑶ 自己寫的遺囑,不經過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雖然我們現在一直在推崇遺囑進行公證,但說實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想要花費一筆錢去進行遺囑公證還是比較難的,特別是對一些老年人。所以在現在的社會認識范圍內,自己私下裡邊兒寫的遺囑,就算沒有經過公證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只不過它需要一些額外的條件來支撐,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醫囑應該如何才能夠生效?

第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遺囑方式?

現在我們一直不斷的推行遺囑進行公證,這主要是因為它的法律效率是最高的。因為只要拿出來經過公證的遺囑,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得到大多數政府機關和一些機構的認可。相比較於私下說設立的一些遺囑,它的公正力以及方便性都是得到極大的提升。

⑷ 自書遺囑不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自書遺囑不公正也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公證後的法律效力要大於其他類型的遺囑。

自書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並於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

自然人在遺書中涉及死後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簽名並註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視為自書遺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繼承法》第五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

第二十條規定 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

⑸ 手寫的遺囑未經公證是否具有效力

當事人手書遺囑,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遺囑內容是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即便不公證也是有效的。如果是繼承房產,建議最好進行公證。
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條,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⑹ 未經公證的遺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未經公證的遺囑具有法律效力,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理,並於創立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⑺ 遺囑沒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遺囑沒公證也會有法律效力。但是公證完畢的遺囑有著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其他形式的遺囑之上。在危急的情形下,遺囑人可以訂立口頭遺囑。訂立口頭遺囑時,需要有2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在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可以通過書面或者錄音的形式來訂立遺囑的,那麼所訂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遺囑處分個人財產】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⑻ 手寫的遺囑沒有公證,具有法律效力嗎

我國的繼承法規則公民能夠按照法律規則訂立遺言處分個人財富,將其個人財富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也能夠贈給國度、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為了防止不用要的爭議,倡議能夠採用公證遺言的方式。

⑼ 遺囑不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一、沒有公證過的遺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繼承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公民可以自己立遺囑除非自己的個人財產,並且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在立遺囑時,可以指定一個或數個繼承人繼承遺產,也可以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受遺贈人)。
在相關法律中並沒有規定立遺囑一定要進行公證,公民私下立的遺囑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不過經過公證處公證的遺囑在發生糾紛時不會產生爭議。
如果在私下立的遺囑可以由兩個以上的見證人進行見證,以避免爭議。但是以下人員不得作為見證人:
1、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
2、繼承人、受遺贈人;
3、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
同時,除了書面遺囑之外,如果遺囑人危急情況的,可以在兩個見證人以上的情況下立口頭遺囑,但是在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有能力立下書面遺囑或者錄音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無效。
這里值得一說的是,遺囑人的遺囑在財產處分中,只能處分自己的個人財產,不能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在遺囑人去世後,夫妻共同財產不屬於遺產,不被繼承,屬於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二、如何申請遺囑公證
在申請遺囑公證時,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行為地或者事實發生地的公證機構提出申請。
而遺囑公證通常會由兩名公證人員共同辦理,且由承辦公證人員全程親自辦理,特殊情況下只能由一名公證人員辦理時,應當再請以為見證人在場,且該見證人也應在遺囑和筆錄上簽名或蓋章。
而申請遺囑公證應當准備如下材料:
1、當事人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身份證號碼、住址和聯系方式;
2、事實發生的地點,情況等;
3、真實、合法的相關證明材料。
在進行遺囑公證時,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並且註明日期,如果是代書遺囑必須有其他兩名見證人在場,且由一名見證人進行代書,註明日期,而且兩名見證人和遺囑人都必須簽名或蓋章。同時錄音遺囑公證也需要有兩名其他見證人在場。
自此,遺囑公證的就完成了,而時候再有公證人員於公證處進行審查、核實和登記則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

⑽ 手寫的遺囑沒有公證過,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如果遺囑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即使沒有公證也是有效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可以向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行為地或者事實發生地的公證機構提出。申請辦理涉及不動產的公證,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機構提出;申請辦理涉及不動產的委託、聲明、贈與、遺囑的公證,可以適用前款規定。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臨聘人員適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04 12:46:29 瀏覽:281
銀行放貸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12:02:27 瀏覽:172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
招募刑辯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2-04 10:08:03 瀏覽:559
網路輿論與司法審判 發布:2025-02-04 10:02:38 瀏覽:631
2016年訴訟法收費標准 發布:2025-02-04 09:55:14 瀏覽:841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