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關活動相關人的法律責任
❶ 報關活動相關人具有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海關法》的規定,報關活動相關人如有違反《海關法》的行為,由海關責令改正,可以給予警告、暫停從事有關業務,直至撤銷注冊。
報關活動相關人在從事與報關相關的活動中,違反《海關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承擔相應的行政、刑事法律責任。
❷ 報關業務
你是算進出口收發貨人,到海關注冊一下,有一個報關員就可以報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報關單位注冊登記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海關對報關單位的注冊登記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及其他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是報關單位注冊登記管理的主管機關。
第三條 報關單位辦理報關業務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海關規章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報關單位對其所屬報關員的報關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四條 除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海關規章另有規定外,辦理報關業務的報關單位,應當按照本規定到海關辦理注冊登記。
第五條 報關單位注冊登記分為報關企業注冊登記和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注冊登記。
報關企業應當經直屬海關注冊登記許可後,方能辦理注冊登記。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可以直接到所在地海關辦理注冊登記。
第六條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應當通過本單位所屬的報關員辦理報關業務,或者委託海關准予注冊登記的報關企業,由報關企業所屬的報關員代為辦理報關業務。
第七條 已經在海關辦理注冊登記的報關單位,再次向海關提出注冊登記申請的,海關不予受理。
第八條 本規定下列用語的含義:
報關單位,是指按照本規定在海關注冊登記的報關企業和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
報關企業,是指按照本規定經海關准予注冊登記,接受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委託,以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向海關辦理代理報關業務,從事報關服務的境內企業法人。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是指依法直接進口或者出口貨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
報關業務負責人,是指具體負責對本企業報關業務進行管理的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總經理、部門經理等企業管理人員。
報關員,是指依法取得報關員從業資格,並在海關注冊登記,向海關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業務的人員。
報關業務,是指:
(一) 按照規定如實申報進出口貨物的商品編碼、實際成交價格、原產地及相應優惠貿易協定代碼等,並辦理填制報關單、提交報關單證等與申報有關的事宜;
(二) 申請辦理繳納稅費和退稅、補稅事宜;
(三) 申請辦理加工貿易合同備案、變更和核銷及保稅監管等事宜;
(四) 申請辦理進出口貨物減稅、免稅等事宜;
(五)辦理進出口貨物的查驗、結關等事宜。
(六)應當由報關單位辦理的其他報關事宜。
第二章 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
第一節 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規定
第九條 報關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備境內企業法人資格條件;
(二)企業注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150萬元;
(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財務管理制度;
(四)報關員人數不少於5名;
(五)投資者、報關業務負責人、報關員無走私記錄;
(六)報關業務負責人具有五年以上從事對外貿易工作經驗或者報關工作經驗;
(七)無因走私違法行為被海關撤銷注冊登記許可記錄;
(八)有符合從事報關服務所必需的固定經營場所和設施;
(九)海關監管所需要的其他條件。
第十條 申請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應當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申請書;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或者《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復印件;
(三)企業章程;
(四)出資證明文件復印件;
(五)所聘報關從業人員的《報關員資格證》復印件;
(六)從事報關服務業可行性研究報告;
(七)報關業務負責人工作簡歷;
(八)報關服務營業場所所有權證明、租賃證明;
(九)其他與申請注冊登記許可相關的材料。
第十一條 申請人應當到所在地海關提出申請並遞交申請注冊登記許可材料。
直屬海關應當對外公布受理申請的場所。
第十二條 申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提出注冊登記許可申請。
申請人委託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的,應當出具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應當具體載明下列事項,由委託人簽章並註明委託日期:
(一)委託人及代理人的簡要情況。委託人或者代理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載明名稱、地址、電話、郵政編碼、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委託人或者代理人是自然人的,應當載明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地址、電話及郵政編碼;
(二)代為提出注冊登記許可申請、遞交申請材料、收受法律文書等委託事項及許可權;
(三)委託代理起止日期;
(四)法律、行政法規及海關規章規定應當載明的其他事項。
第十三條 對申請人提出的申請,海關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申請人不具備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申請資格的,應當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
(二)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簽收申請材料後五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三)申請材料僅存在文字性、技術性或者裝訂等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並且由申請人對更正內容予以簽章確認;
(四)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海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申請,並作出受理決定。
第十四條 所在地海關受理申請後,應當根據法定條件和程序進行全面審查,並於受理注冊登記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審查完畢,將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報送直屬海關。
直屬海關應當自收到所在地海關報送的審查意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決定。
第十五條 申請人的申請符合法定條件的,海關應當依法作出准予注冊登記許可的書面決定,並通知申請人。
申請人的申請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海關應當依法作出不準予注冊登記許可的書面決定,並且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第二節 報關企業跨關區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規定
第十六條 報關企業如需要在注冊登記許可區域以外從事報關服務的,應當依法設立分支機構,並且向擬注冊登記地海關遞交報關企業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申請。
報關企業對其分支機構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 申請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的報關企業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報關企業自取得海關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見附件1)之日起滿二年;
(二)報關企業自申請之日起最近兩年未因走私受過處罰。
報關企業每申請一項跨關區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應當增加註冊資本人民幣50萬元。
第十八條 報關企業跨關區設立的分支機構擬取得注冊登記許可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境內企業法人分支機構設立條件;
(二)報關員人數不少於3名;
(三)符合從事報關服務所必需的固定經營場所和設施;
(四)分支機構負責人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從事對外貿易工作經驗或者報關工作經驗;
(五)報關業務負責人、報關員無走私記錄。
第十九條 報關企業申請跨關區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的,應當到分支機構所在地海關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一)報關企業跨關區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申請書;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復印件;
(三)分支機構從事報關服務業可行性研究報告;
(四)擬聘的報關從業人員《報關員資格證書》復印件;
(五)分支機構負責人、報關業務負責人工作簡歷;
(六)報關服務營業場所所有權證明、租賃證明;
(七)由報關企業注冊登記地直屬海關出具的該報關企業符合本規定第十七條的證明材料;
(八)申請設立報關企業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條 海關比照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程序作出是否准予跨關區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的決定。
第三節 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限制
第二十一條 報關企業可以在取得注冊登記許可的直屬海關關區內各口岸地或者海關監管業務集中地從事報關服務,但是應當在擬從事報關服務的口岸地或者海關監管業務集中的地點依法設立分支機構,並且在開展報關服務前,持本規定第十九條(二)、(三)、(五)、(六)項規定的文件材料和分支機構營業執照向直屬海關備案。
取得注冊登記許可的跨關區報關企業分支機構應當在所在地口岸或者海關監管業務集中的地點從事報關服務。
第二十二條 報關企業及其跨關區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期限均為二年。被許可人需要延續注冊登記許可有效期的,應當辦理注冊登記許可延續手續。
報關企業未辦理注冊登記許可延續手續或者海關未准予注冊登記許可延續的,自喪失注冊登記許可之日起,其跨關區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自動終止。
第四節 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變更和延續
第二十三條 報關企業及其跨關區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中有下列內容變更的,應當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企業變更決議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以書面形式到注冊地海關申請變更注冊登記許可:
(一) 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名稱;
(二) 企業注冊資本;
(三)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第二十四條 對被許可人提出的變更注冊登記許可申請,注冊地海關應當按照注冊登記許可程序進行初審,並且上報直屬海關決定。直屬海關應當依法進行審查,對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應當准予變更,並且作出准予變更決定。
海關准予變更注冊登記的報關企業及其跨關區分支機構,應當到相關管理部門辦理變更手續。
第二十五條 報關企業辦理注冊登記許可延續手續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四十日前向海關提出申請並遞交以下材料:
(一)注冊登記許可延續申請書;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三)報關業務分析、報關差錯情況及原因;
(四)《報關單位情況登記表》(見附件2);
(五)海關認為應當提交的其他資料。
取得跨關區分支機構注冊登記許可的報關企業向分支機構注冊地海關申請注冊登記許可延續的還應當提交:
(一)分支機構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二)所屬報關企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復印件。
第二十六條 海關應當比照注冊登記許可程序在有效期屆滿前對報關企業的申請予以審查,對符合注冊登記許可條件的,並且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海關規章規定的延續注冊登記許可應當具備的其他條件的,應當依法作出准予延續二年有效期的決定。未按照規定申請的,海關不再接受其辦理報關業務。
海關應當在注冊登記許可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續的決定;逾期未作出決定的,視為准予延續,依法為其辦理注冊登記許可延續手續。
第二十七條 海關對不再具備注冊登記許可的條件,或者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海關規章規定的延續注冊登記許可應當具備的其他條件的報關企業或者其分支機構,不予延長其注冊登記許可。
第五節 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撤銷、注銷和監督
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注冊登記許可決定的直屬海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注冊登記許可:
(一)海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准予注冊登記許可決定的;
(二)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注冊登記許可決定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注冊登記許可決定的;
(四)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注冊登記許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銷注冊登記許可的其他情形。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登記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依照前兩款的規定撤銷注冊登記許可,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不予撤銷。
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撤銷注冊登記許可,被許可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海關應當依法對其直接損失給予賠償。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撤銷注冊登記許可的,被許可人基於注冊登記許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應當依法注銷注冊登記許可:
(一)有效期屆滿未延續的;
(二)報關企業或其跨關區分支機構依法終止的;
(三)注冊登記許可依法被撤銷、撤回,或者注冊登記許可證件依法被吊銷的;
(四)因不可抗力導致注冊登記許可事項無法實施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應當注銷注冊登記許可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 上級海關應當加強對下級海關實施注冊登記許可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許可實施中的違法行為。
第三十一條 報關企業在作出注冊登記許可決定的海關管轄區域外,違法從事報關服務的,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直屬海關應當依法將報關企業的違法事實、處理結果抄告作出注冊登記許可決定的直屬海關。
第三十二條 海關依法對報關企業從事報關服務活動及其經營場所進行監督和實地檢查,依法查閱或者要求報關企業報送有關材料。報關企業應當積極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材料。
第三章 報關單位注冊登記
第三十三條 報關企業申請人經直屬海關注冊登記許可後,應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許可經營項目登記,並且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之日起九十日內到企業所在地海關辦理注冊登記手續。逾期海關不予注冊登記。
第三十四條 報關企業申請辦理注冊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直屬海關注冊登記許可文件復印件;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分支機構提交營業執照);
(三)稅務登記證書副本復印件;
(四)銀行開戶證明復印件;
(五)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副本復印件;
(六)《報關單位情況登記表》、《報關單位管理人員情況登記表》(見附件3);
(七)報關企業與所聘報關員簽訂的用工勞動合同復印件;
(八)其他與報關注冊登記有關的文件材料。
第三十五條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應當按照規定到所在地海關辦理報關單位注冊登記手續。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在海關辦理注冊登記後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各個口岸地或者海關監管業務集中的地點辦理本企業的報關業務。
第三十六條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申請辦理注冊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提交營業執照);
(二) 對外貿易經營者登記備案表復印件(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商務部規定不需要備案登記的除外);
(三)企業章程復印件(非企業法人免提交);
(四)本規定第三十四條(三)、(四)、(五)、(六)項規定的文件材料;
(五)其他與注冊登記有關的文件材料。
第三十七條 注冊地海關依法對申請注冊登記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進行核對。
申請材料齊全是指海關按照本規定公布的條件要求申請人提交全部材料完備。
申請材料符合法定形式是指申請材料符合法定時限、記載事項符合法定要求、文書格式符合規范。
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請人由注冊地海關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見附件4),報關單位憑以辦理報關業務。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有效期限為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有效期限為三年。
報關企業應當在辦理注冊登記許可延續的同時辦理換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手續,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三十日到注冊地海關辦理換證手續。
逾期未到海關辦理換證手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自動失效。
第三十九條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換證應當向注冊地海關遞交下列資料:
(一)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提交營業執照);
(二) 對外貿易經營者登記備案表復印件(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商務部規定不需要備案登記的除外);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台、港、澳、僑投資企業批准證書》復印件(限外商投資企業提交);
(四)《報關單位情況登記表》;
(五)《報關員情況登記表》(見附件5)(無報關員的免提交);
(六)《報關單位管理人員情況登記表》。
第四十條 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報關單位由注冊地海關換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
第四十一條 下列單位未取得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從事非貿易性進出口活動的,可以辦理臨時注冊登記手續:
(一)境外企業、新聞、經貿機構、文化團體等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常駐代表機構;
(二)少量貨樣進出境的單位;
(三)國家機關、學校、科研院所等組織機構;
(四)臨時接受捐贈、禮品、國際援助的單位;
(五) 國際船舶代理企業;
(六)其他可以從事非貿易性進出口活動的單位。
第四十二條 臨時注冊登記單位在向海關申報前應當向擬進出境口岸地或者海關監管業務集中地海關辦理臨時注冊登記手續。
第四十三條 辦理臨時注冊登記,應當持本單位出具的委派證明或者授權證明及非貿易性活動證明材料。
第四十四條 臨時注冊登記單位海關不予核發注冊登記證書。僅出具臨時報關單位注冊登記證明。
臨時注冊登記有效期最長為七日,法律、行政法規、海關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
已經辦理報關注冊登記的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海關不予辦理臨時注冊登記手續。
第四章 報關單位變更和注銷注冊登記
第四十五條 報關企業取得變更注冊登記許可後或者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單位名稱、企業性質、企業住所、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等海關注冊登記內容發生變更的,應當自批准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注冊地海關提交變更後的工商營業執照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及復印件,辦理變更手續。
第四十六條 報關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向注冊地海關報告。海關在辦結有關手續後,應當依法辦理注銷注冊登記手續:
(一)破產、解散、自行放棄報關權或者分立成兩個以上新企業的;
(二)被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注銷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的;
(三)喪失獨立承擔責任能力的;
(四)報關企業喪失注冊登記許可的;
(五)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或者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失效的;
(六)其他依法應當注銷注冊登記的情形。
第五章 報關單位的職責和義務
第四十七條 報關企業從事報關服務,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海關規章的各項規定,依法履行代理人職責,配合海關監管工作,不得違法濫用報關權;
(二)依法建立賬簿和營業記錄。真實、正確、完整地記錄其受委託辦理報關業務的所有活動,詳細記錄進出口時間、收發貨單位、報關單號、貨值、代理費等內容,完整保留委託單位提供的各種單證、票據、函電,接受海關稽查;
(三)報關企業應當與委託方簽訂書面的委託協議,委託協議應當載明受託報關企業名稱、地址、委託事項、雙方責任、期限、委託人的名稱、地址等內容,由雙方簽章確認;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出讓名義,供他人辦理報關業務;
(五)對於代理報關的貨物涉及走私違規情事的,應當接受或者協助海關進行調查。
第四十八條 報關單位應當妥善保管海關核發的注冊登記證書等相關證明文件。發生遺失的,報關單位應當及時書面向海關說明情況,並在報刊聲明作廢。海關自收到情況說明和報刊聲明證明之日起三十日內應當予以補發。在補辦期間,報關單位可以辦理報關業務。
第四十九條 報關單位向海關遞交的紙質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必須加蓋本單位的報關專用章。報關專用章啟用前應當向海關備案。
報關專用章應當按照海關總署統一規定的要求刻制。
報關企業的報關專用章僅限在其標明的口岸地或者海關監管業務集中地使用,每一口岸地或者海關監管業務集中地報關專用章應當只有1枚。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報關專用章可以在全國各口岸地或者海關監管業務集中地通用,有多枚報關專用章的,應當按照次序註明編號。
第五十條 報關單位所屬的報關員離職,應當自報關員離職之日起七日內向海關報告並將報關員證件交注冊地海關予以注銷。報關員未向報關單位交還報關員證件的,報關單位應當在報刊聲明作廢,並向注冊地海關辦理注銷手續。
第五十一條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不得委託未取得注冊登記許可、未在海關辦理注冊登記的單位或者個人辦理報關業務。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二條 報關單位違反本規定的,海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報關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予以警告,責令其改正,並可以處人民幣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一)報關企業取得變更注冊登記許可後或者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單位名稱、企業性質、企業住所、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等海關注冊登記內容發生變更,未按照規定向海關辦理變更手續的;
(二)未向海關備案,擅自變更或者啟用「報關專用章」的;
(三)所屬報關員離職,未按照規定向海關報告並辦理相關手續的。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四條 申請人按照海關規定提交有關文件資料,其中規定提交復印件的,應當將正(副)本原件交海關驗核。
第五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書》、《報關單位情況登記表》、《報關單位管理人員情況登記表》、《報關員情況登記表》等證書及表格,由海關總署統一樣式。
第五十六條 本規定由海關總署負責解釋。
第五十七條 本規定自2005 年6月1日起施行。海關總署1992年9月9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報關單位和報關員的管理規定》(海關總署令第36號)、1994年10月24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專業報關企業的管理規定》(海關總署令第50號)、1995年7月6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代理報關企業的管理規定》(海關總署令第52號)、《海關總署關於對外貿易經營者辦理報關注冊登記事項的公告》(〔2004〕25號)、《海關總署關於辦理報關企業注冊登記事項的公告》(〔2004〕26號)同時廢止。
❸ 初步學習報關知識,請問要怎樣入門呢有沒學習報關的資料啊
找點參考書看。提供一些書目:
1.顧曉濱主編. 進出口報關業務基礎與實務. 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0.05.
2.曲如曉著. 報關實務. 北京市: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03.
3.王志明著. 報關綜合實務. 沈陽市: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0.03.
4.俞學偉主編. 報關實務與操作. 北京市: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0.07.
報關涉及的對象可分為進出境的運輸工具和貨物、物品兩大類。由於性質不同,其報關程序各異。運輸工具如船舶、飛機等通常應由船長、機長簽署到達、離境報關單,交驗載貨清單、空運、海運單等單證向海關申報,作為海關對裝卸貨物和上下旅客實施監管的依據。而貨物和物品則應由其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按照貨物的貿易性質或物品的類別,填寫報關單,並隨附有關的法定單證及商業和運輸單證報關。如屬於保稅貨物,應按「保稅貨物」方式進行申報,海關對應辦事項及監管辦法與其他貿易方式的貨物有所區別。
報關流程
進出口商向海關報關時,需提交以下單證:
1、進出口貨物報關單。一般進口貨物應填寫一式二份;需要由海關核銷的貨物,如加工貿易貨物和保稅貨物等,應填寫專用報關單一式三份;貨物出口後需國內退稅的,應另填一份退稅專用報關單。
2、貨物發票。要求份數比報關單少一份,對貨物出口委託國外銷售,結算方式是待貨物銷售後按實銷金額向出口單位結匯的,出口報關時可准予免交。
3、陸運單、空運單和海運進口的提貨單及海運出口的裝貨單。海關在審單和驗貨後,在正本貨運單上簽章放行退還報關貢,憑此提貨或裝運貨物。
4、貨物裝箱單。其份數同發票。但是散裝貨物或單一品種且包裝內容一致的件裝貨物可免交。
5、出口收匯核銷單。一切出口貨物報關時,應交驗外匯管理部門加蓋"監督收匯"章的出口收匯核銷單,並將核銷編號填在每張出口報關單的右上角處。
6、海關認為必要時,還應交驗貿易合同、貨物產地證書等。
7、其它有關單證。包括:
(1)經海關批准准予減稅、免稅的貨物,應交海關簽章的減免稅證明,北京地區的外資企業需另交驗海關核發的進口設備清單;
(2)已向海關備案的加工貿易合同進出口的貨物,應交驗海關核發的"登記手冊"。
出口報關解析
一. 通關的基本程序: 申報?查驗?征稅?放行
申報:1.出口貨物的發貨人在根據出口合同的規定,按時、按質、按量備齊出口貨物後,即應當向運輸公司辦理租船訂艙手續,准備向海關辦理報關手續,或委託專業(代理) 報關公司辦理報關手續。
2.需要委託專業或代理報關企業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的企業,在貨物出口之前,應在出口口岸就近向專業報關企業或代理報關企業辦理委託報關手續。接受委託的專業報關企業或代理報關企業要向委託單位收取正式的報關委託書,報關委託書以海關要求的格式為准。
3.准備好報關用的單證是保證出口貨物順利通關的基礎。一般情況下,報關應備單證除出口貨物報關單外,主要包括:托運單(即下貨紙)、發票一份、貿易合同一份、出口收匯核銷單及海關監管條件所涉及的各類證件。
申報應注意的問題:報關時限:報關時限是指貨物運到口岸後,法律規定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報關的時間限制。出口貨物的報關時限限為裝貨的24小時以前。不需要征稅費、查驗的貨物,自接受申報起1日內辦結通關手續。
查驗:查驗是指海關在接受報關單位的申報並已經審核的申報單位為依據,通過對出口貨物進行實際的核查,以確定其報關單證申報的內容是否與實際進出口的貨物相符的一種監管方式。1.通過核對實際貨物與報關單證來驗證申報環節所申報的內容與查證的單、貨是否一致,通過實際的查驗發現申報審單環節所不能發現的有無瞞報、偽報和申報不實等問題。2.通過查驗可以驗證申報審單環節提出的疑點,為征稅、統計和後續管理提供可靠的監管依據。海關查驗貨物後,均要填寫一份驗貨記錄。
驗貨記錄一般包括查驗時間、地點、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名稱、申報的貨物情況,查驗貨物的運輸包裝情況(如運輸工具名稱、集裝箱號、尺碼和封號)、貨物的名稱、規格型號等。需要查驗的貨物自接受申報起1日內開出查驗通知單,自具備海關查驗條件起1日內完成查驗,除需繳稅外,自查驗完畢4小時內辦結通關手續。
征稅:根據《海關法》的有關規定,進出口的貨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均應徵收關稅。關稅由海關依照海關進出口稅則徵收。需要征稅費的貨物,自接受申報1日內開出稅單,並於繳核稅單2小時內辦結通關手續。
放行:
1.對於一般出口貨物,在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如實向海關申報,並如數繳納應繳稅款和有關規費後,海關在出口裝貨單上蓋"海關放行章"出口貨物的發貨人憑以裝船起運出境。
2.出口貨物的退關:申請退關貨物發貨人應當在退關之日起三天內向海關申報退關,經海關核准後方能將貨物運出海關監管場所。
3.簽發出口退稅報關單:海關放行後,在淺黃色的出口退稅專用報關單上加蓋"驗訖章"和已向稅務機關備案的海關審核出口退稅負責人的簽章,退還報關單位。在我國每天大約出口價值1.5億美元的貨物,出口核銷退稅每延遲一天,就要給廣大客戶造成很大損失。如何加快出口核銷退稅速度呢?在單證操作方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正確填寫出口報關單。報關單的有關內容必須與船公司傳送給海關的艙單內容一致,才能順利的核銷退稅。對海關接受申報並放行後,由於運輸工具配載等原因,部分貨物未能裝載上原申報的運輸工具的,出口貨物發貨人應及時向海關遞交《出口貨物報關單更改申請單》及更正後的箱單發票、提單副本進行更正,這樣報關單上內容才能與艙單上內容一致。
進出口報關具體操作流程:
進口:
一、客戶提供到貨通知書、正本提單或電放保函及換單費、THC費等給我司,由我司代客戶到所屬船公司換取進口提貨單。
二、准備進口報關所需單證
1.必備單證:清單、發票、合同一式一份、報關、報檢委託書各一份。
2.從歐盟、美國、韓國、日本進口貨物,如是木製包裝箱的需提供熱處理證書或植物檢疫證書,如是非木製的提供無木製包包裝。
3.稅則所規定的各項證件(如進口許可證、機電證、重要工業品證書)
4.有減免稅手冊的提供減免稅證明手冊。
三、進口申報後如海關審價需要,客戶需提供相關價格證明。如信用證、保單、原廠發票、招標書等海關所要求的文件。
四、海關列印稅單後,客戶需在7個工作日繳納稅費。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征滯納金。
五、報關查驗放行後,客戶需及時到我司繳納報關、報檢代墊代辦費。
※ 貨物到港後十四日內必需向海關申報。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征滯報金(按貨物價值萬分之五)超過三個月,海關將作無主貨物進行變賣。
出口:
一、出口報關企業應具備在當地海關、檢驗檢疫局注冊備案,有進出口經營權和報檢資格。
二、出口報關所需單證:
1.客戶就在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區後,裝貨的24小時之前,備齊海關所需單證向海關申報。
2.必備單證:清單、發票、合同、核銷單、報關委託書、船公司裝貨單等單證件各一份。
3.按海關稅則所規定的各項證件。(如通關單、出口許可證等)
4.有出口手冊需提供手冊報關。
三、出口報檢所需單證:
1.客戶應在報關之日前三天備齊所需單證,向檢驗檢疫局申報。提供單證有:清單發票、合同、報檢委託書、廠檢單、紙箱包裝單等證件各一份。
2.出口貨物到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等外包裝為木製的需做熏蒸或熱處理的,客戶所提供的單證有:清單、發票、合同、報檢委託書。如熏蒸產品是木製品,還需提供廠檢單。
3.做熏蒸或熱處理的產品,客戶應在報關前兩天,將貨物運抵到指定的堆場或港區進行熏蒸。(熏蒸時間需24小時)
四、出口報關正式向海關申報。如出口需繳納稅費的,應及時繳納稅費。
五、海關現場審單結束。貨物單證放行後,貨主應在海關規定的時間內將貨物運至海關監管區內進行驗放。如需查驗,報關行應及時與海關聯系,進行貨物查驗,驗完後需按船公司封指定鉛封。不需查驗的應及時進行實貨放行,將裝貨單按截關時間送到港區裝船。
六、待貨物出口,船公司就將出口艙單數據傳送海關,海關接收到數據後報關行待海關數據結關後,及時到海關列印退稅核銷聯。
七、出口通關結束。客戶需及時到我司繳納報關報檢代墊代辦費。
進出口報關注意事項:
在進出口貿易的實際業務中,絕大多數是賣方負責出口貨物報關,買方負責進口貨物報關。即絕大多數的貿易公司只是同自己國家的海關打交道。
下面是關於我國的基本報關綜述。
一.報關單位
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報關管理的主要制度實際是報關注冊登記制度。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口岸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手續的企業必須向海關辦理報關注冊登記。
要履行進出口貨物的報關手續,必須先經海關批准成為報關單位。能夠向海關注冊登記的單位分為兩類,一類是辦理報關注冊登記單位;另一類是辦理代理報關注冊登記單位。辦理報關和代理報關登記,在企業所在地海關辦理。報關業務,應由報關企業和代理報關企業指派專人即報關員辦理。報關員必須經海關培訓、考核合格並獲得由海關頒發的《報關員證》才可以從事報關工作。
(一)辦理報關注冊登記單位
可以向海關申請辦理報關注冊登記的單位有:經批准有進出口貿易經營權的企業;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及外商獨資企業;經海關認可,直接辦理進出口手續的經營對外加工、裝配和中小型補償貿易的企業;其經海關認可的經常辦理進出口貨物手續的單位。
申請辦理報關注冊登記的企業,應向海關提交有關文件材料:1.經貿管理部門批准其經營進、出口業務的文件副本或影印件;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副本或影印件;3.銀行出具的經濟擔保書或具有同等效力的證明文件;4《報關注冊登記申請書》;5.有關部門批准開業的證件副本或者影印件。以上內容經海關審核批准後,發給《報關注冊登記證明書》。
(二)辦理代理報關注冊登記的單位
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可向海關申請辦理代理報關注冊登記,並同時向海關提交有關文件材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代理報關注冊登記申請書;資信證明文件,如有足夠的流動資產或銀行存款、保證進出口貨物稅款能夠及時繳納的證明文件,或是向金融機構投保並向海關提交金融機構出具的經濟擔保書,或者通過公證機關以固定資產抵押形式保證繳納的資信證明文件。申請經海關審核批准後,發給《報關注冊登記證明書》。企業取得報關單位的資格後,即可由專職或兼職報關員辦理貨物進出關境的手續。
報關單位的資格隨同原申請成為報關單位的企業的撤銷而自動終止。如更改注冊登記內容時,需重新向海關申請。
二.報關期限
進出口貨物的報關期限在《海關法》中有明確的規定,而且出口貨物報關期限與進口貨物報關期限是不同的。
出口貨物的發貨人或其代理人除海關特許外,應當在裝貨的24小時以前向海關申報。做出這樣的規定是為了在裝貨前給海關以充足的查驗貨物的時間,以保證海關工作的正常進行。
如果在這一規定的期限之前沒有向海關申報,海關可以拒絕接受通關申報,這樣,出口貨物就得不到海關的檢驗、征稅和放行,無法裝貨運輸,從而影響運輸單據的取得,甚至導致延遲裝運、違反合同。因此,應該及早地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做到准時裝運。
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應當自載運該貨的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天內向海關辦理進口貨物的通關申報手續。做出這樣的規定是為了加快口岸疏運,促使進口貨物早日投入使用,減少差錯,防止舞弊。 如果在法定的14天內沒有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海關將徵收滯報金。滯報金的起收日期為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的15天;轉關運輸貨物為貨物運抵指運地之日起的第15天;郵運進口貨物為收到郵局通知之日的第15天。截止日期為海關申報之日。滯報金的每日徵收率為進口貨物到岸價格的0.5%,起征點為人民幣50元,不足50元的免收。計算滯報金的公式為:
滯報金總額=貨物的到岸價格 X 滯報天數 X 0.5‰
進口貨物的收貨人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超過三個月未向海關申報的,其進口貨物由海關提取變賣處理。所得價款在扣除運輸、裝卸、存儲等費用和稅款後,尚有餘款的,自貨物變賣之日起一年內經收貨人申請,予以發還;逾期無人申請的,上繳國庫。確屬誤卸或者溢卸的進境貨物除外。
三、報關程序
報關工作的全部程序分為申報、查驗、放行三個階段。
(一)進出口貨物的申報
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在貨物進出口時,應在海關規定的期限內,按海關規定的格式填寫進出口貨物報關單,隨附有關的貨運、商業單據,同時提供批准貨物進出口的證件,向海關申報。報關的主要單證有以下幾種:
進口貨物報關單。一般填寫一式二份(有的海關要求報關單份數為三份)。報關單填報項目要准確、齊全、字跡清楚,不能用鉛筆;報關單內各欄目,凡海關規定有統計代號的,以及稅則號列及稅率一項,由報關員用紅筆填寫;每份報關單限填報四項貨物;如發現情況有無或其他情況需變更填報內容的,應主動、及時向海關遞交更改單。
出口貨物報關單。一般填寫一式兩份(有的海關要求三份)。填單要求與進口貨物報關單基本相同。如因填報有誤或需變更填報內容而未主動、及時更改的,出口報關後發生退關情況,報關單位應在三天內向海關辦理更正手續。
隨報關單交驗的貨運、商業單據。任何進出口貨物通過海關,都必須在向海關遞交以填好的報關單的同時,交驗有關的貨運和商業單據,接受海關審核諸種單證是否一致,並由海關審核後加蓋印章,作為提取或發運貨物的憑證。隨報關單同時交驗的貨運和商業單據有:海運進口提貨單;海運出口裝貨單(需報關單位蓋章);陸、空運運單;貨物的發票(其份數比報關單少一份,需報關單位蓋章等);貨物的裝箱單(其份數與發票相等,需報關單位蓋章)等。需要說明的是如海關認為必要,報關單位還應交驗貿易合同、定貨卡片、產地證明等。另外,按規定享受減、免稅或免驗的貨物,應在向海關申請並已辦妥手續後,隨報關單交驗有關證明文件。
進(出)口貨物許可證。進出口貨物許可證制度,是對進出口貿易進行管理的一種行政保護手段。我國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也採用這一制度對進出口貨物、物品實行全面管理。必須向海關交驗進出口貨物許可證的商品並不固定,而是由國家主管部門隨時調整公布。凡按國家規定應申領進出口貨物許可證的商品,報關時都必須交驗由對外貿易管理部門簽發的進出口貨物許可證,並經海關查驗合格無誤後始能放行。但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所屬的進出口公司、經國務院批准經營進出口業務的個部位所屬的工貿公司、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所屬的進出口公司,在批準的經營范圍內進出口商品,視為以取得許可,免領進出口貨物許可證,只憑報關單即可向海關申報;只有在經營進出口經營范圍以外的商品時才需要交驗許可證。
檢驗檢疫制度: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海關總署從2000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檢驗檢疫貨物通關制度,通關模式為「先報驗,後報關」。同時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將啟用新的印、證書。
新的檢驗檢疫制度對原衛檢局、動植物局、商檢局進行「三檢合一」,全面推 行「一次報檢、一次取樣,一次檢驗檢疫,一次衛生除害處理,一次收費,一次發證放行」的工作規程和「一口對外」的國際通用的新的檢驗檢疫模式。而從2000年1月1日起,對實施進出口檢疫的貨物啟用「入境貨物通關單」和「出境貨物通關單」,並在通關單上加蓋檢驗檢疫專用章,對列入《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口商品目錄》范圍內的進出口貨物(包括轉關運輸貨物),海關一律憑貨物報關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發的「入境貨物通關單」或「出境貨物通關單」驗放,取消原「商檢、動植檢、衛檢」以放行單、證書及在報關單上加蓋放行章通關的形式。同時, 正式啟用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書,原來以「三檢」名義對外簽發的證書自2000年4月1日 起一律停止使用。
同時,從2000年起對外簽訂合同、信用證時都要按新制度辦事。
海關要求報關單位出具「入境貨物通關單」或「出境貨物通關單」,一方面是監督法定檢驗商品是否已經接受法定的商檢機構檢驗;另一方面是取得進出口商品征稅、免稅、減稅的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以及《商檢機構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種類表》規定,凡列入《種類表》的法定檢驗的進出口商品,均應在報關前向商品檢驗機構報驗。報關時,對進出口商品,海關憑商檢機構簽發的「入境貨物通關單」和「出境貨物通關單」進口貨物報關單上加蓋的印章驗收。
除上述單證外,對國家規定的其他進出口管制貨物,報關單位也必須向海關提交由國家主管部門簽發的特定的進出口貨物批准單證,由海關查驗合格無誤後再予以放行。諸如葯品檢驗,文物出口簽定,金銀及其製品的管理,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管理,進出口射擊運動、狩獵用槍支彈葯和民用爆破物品的管理,進出口音像製品的管理等均屬此列。
(二)進出口貨物的查驗
進出口貨物,除海關總署特准查驗的以外,都應接受海關查驗。查驗的目的是核對報關單證所報內容與實際到貨是否相符,有無錯報、漏報、瞞報、偽報等情況,審查貨物的進出口是否合法。 海關查驗貨物,應在海關規定的時間和場所進行。如有特殊理由,事先報經海關同意,海關可以派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和場所以外查詢。申請人應提供往返交通工具和住宿並支付費用。
海關查驗貨物時,要求貨物的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必須到場,並按海關的要求負責辦理貨物的搬移、拆裝箱和查驗貨物的包裝等工作。海關認為必要時,可以徑行開驗、復驗或者提取貨樣、貨物保管人應當到場作為見證人。
查驗貨物時,由於海關關員責任造成被查貨物損壞的,海關應按規定賠償當事人的直接經濟損失。賠償辦法:由海關關員如實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查驗貨物,物品損壞報告書》一式兩份,查驗關員和當事人雙方簽字,各留一份。雙方共同商定貨物的受損程度或修理費用(必要時,可憑公證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明確定),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為基數,確定賠償金額。賠償金額確定後,由海關填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損壞貨物、物品賠償通知》,當事人自收到《通知單》之日起,三個月內憑單向海關領取賠款或將銀行帳號通知海關劃撥,逾期海關不再賠償。賠款一律用人民幣支付。
(三)進出口貨物的放行
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的報關,經過審核報關單據、查驗實際貨物,並依法辦理了徵收貨物稅費手續或減免稅手續後,在有關單據上簽蓋放行章,貨物的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才能提取或裝運貨物。此時,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管才算結束。 另外,進出口貨物因各種原因需海關特殊處理的,可向海關申請擔保放行。海關對擔保的范圍和方式均有明確的規定。
報關范圍
按照法律規定,所有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都需要辦理報關手續。報關的具體范圍如下:
(一)進出境運輸工具
進出境運輸工具是指用以載用人員、貨物、物品進出境,並在國際間運營的各種境內或境外船舶、車輛、航空器和馱畜等。
(二)進出境貨物
進出境貨物是指一般進出口貨物,保稅貨物,暫准進出境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過境、轉運和通用及其他進出境貨物。
(三)進出境物品
進出境物品是指進出境的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以進出境人員攜帶、托運等方式進出境的物品為行李物品;以郵遞方式進出境的物品為郵遞物品;其他物品主要包括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外國機構或者人員的公務用品和自用物品等。
報關期限
報關期限是指貨物運到口岸後,法律規定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報關的時間限制。
根據《海關法》規定,進口貨物的報關期限為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由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報關;轉關進口貨物除在14日內向進境地海關申報外,還須在載運進口貨物的運輸工具抵達指運地之日起14日內向指運地海關報關;超過這個期限報關的,由海關徵收滯報金。
出口貨物應在貨物裝入運輸工具的24小時之前,向海關報關。也就是說,應先報關,後裝貨。須在報關24小時之後,才能將貨物裝如運輸工具。
進口貨物規定報關期限和徵收滯報金是為了運用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促使進口貨物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及時報關,加速口岸疏運,使進口貨物早日投入生產和使用。
出口貨物規定報關期限,是為了保證海關對出口貨物的查驗監管,保證貨物及時運輸出口。
報關活動相關人
報關活動相關人的概念
報關活動相關人主要指的是經營海關監管貨物倉儲業務的企業、保稅貨物的加工企業、轉關運輸貨物的境內承運人等。這些企業、單位雖然不具有報關資格,但與報關活動密切相關,承擔著相應的海關義務和法律責任。
報關活動相關人的法律責任
根據《海關法》的規定,海關准予從事有關業務的企業,違反《海關法》有關規定的,由海關責令改正,可以給予警告、暫停其從事有關業務,直至撤銷注冊。
報關活動相關人在從事與報關相關的活動中,違反《海關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承擔相應的行政、刑事法律責任。由考試大報關員網提供。
報關單位
報關單位是指在海關注冊登記或經海關批准,向海關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等海關事務的境內法人或其他組織。
我國《海關法》規定:「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企業辦理報關手續,必須依法經海關注冊登記。報關人員必須依法取得報關資格。未依法經海關注冊登記的企業和未依法取得報關從業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報關業務」,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對向海關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手續的企業實行注冊登記管理制度。因此,完成海關報關注冊登記手續,取得報關資格是報關單位的主要特徵之一,也就是說,只有當有關的法人或組織取得了海關賦予的報關權後,才能成為報關單位,方能從事有關的報關活動。另外,作為報關單位還必須是「境內法人或組織」,能獨立承擔相應的經濟和法律責任,這是報關單位的另一個特徵。
報關單位包括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和報關企業。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指在我國境內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企業,組織和個人。
報關企業指經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委託,幫助其代理報關的企業。
❹ 報關的相關人
報關活動相關人的概念
報關活動相關人主要指的是經營海關監管貨物倉儲業務的企業、保稅貨物的加工企業、轉關運輸貨物的境內承運人等。這些企業、單位雖然不具有報關資格,但與報關活動密切相關,承擔著相應的海關義務和法律責任。
報關活動相關人的法律責任
根據《海關法》的規定,海關准予從事有關業務的企業,違反《海關法》有關規定的,由海關責令改正,可以給予警告、暫停其從事有關業務,直至撤銷注冊。
報關活動相關人在從事與報關相關的活動中,違反《海關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承擔相應的行政、刑事法律責任。由考試大報關員網提供。
❺ (設定為一般進口)報關員報關的所有程序
第三節 報關單位 一、報關單位的概念:依法在海關注冊登記的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和報關企業目前我國實行注冊登記管理制度。二、報關單位的類型(一)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是指依法直接進口或者出口貨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的法人、其他組織或個人。(二) 報關企業:指按照規定經海關准予注冊登記,接受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委託,以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向海關辦理代理報關業務,從事報關服務的境內企業法人。三、報關單位的注冊登記
(一)報關注冊登記制度的概念―― 指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企業依法向海關提交規定的注冊登記申請材料、經注冊地海關依法對申請注冊登記材料進行審核,准予其辦理報送業務的管理制度。
(二)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注冊登記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不需要注冊登記許可,直接到所在地海關注冊登記即可。海關核發「收發貨人登記證書」,(證書有效期3年),
(三)報關企業注冊登記
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詳見下面的流程圖和表格5
表格5
(四)報關企業注冊登記許可的撤銷和注銷:表格6
表格6
(五)報關單位注冊登記管理中有關限時或限額規定的匯總表 見表格7
表格7
四、報關單位的報關行為規則
(一)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報關行為規則(二) 報關企業的報關行為規則
(三) 其他規則
(四)報關單位注冊登記及報關許可權 見表格8
表格8
五、海關對報關單位的分類管理
為了鼓勵企業守法自律,提高海關管理效能,保障進出口貿易的安全與便利,海關根據企業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海關規章、相關廉政規定和經營管理狀況,以及海關監管、統計記錄等,對在海關注冊登記的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企業進行評估,按照AA、A、B、C、D五個管理類別進行管理,並對企業的管理類別予以公開。海關按照守法便利原則,對適用不同管理類別的企業,制訂相應的差別管理措施,其中AA類和A類企業適用相應的通關便利措施,B類企業適用常規管理措施,C類和D類企業適用嚴密監管措施。
(一)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管理類別的設定
AA類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二)報關企業管理類別的設定
AA類報關企業,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管理類別和報關企業管理類別中的A、B、C、D符合的條件詳見教材P29-P31頁了解就行
六、報關單位的海關法律責任
報關單位的海關法律責任:是指報關單位違反海關法律規范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並由海關及有關司法機關對其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追究,實施法律制裁。
(一)原則性規定
1. 違法、違規但未構成走私的行為,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處理
2. 違法或逃避海關監管、偷逃稅款等,但尚未構成犯罪的:(1)沒收物品及違反所得並處罰款
(2)掩護走私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予以沒收(3)藏匿走私貨物、物品的特製設備,將責令拆毀或沒收
3.違反《刑法》或情節嚴重、數額較大構成犯罪將追究刑事責任
(二)報關單位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及其處罰
1.違反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進出口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的,責令退運,處100萬元以下罰款。
2.違反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進出口國家限制進出口的貨物的,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向海關申報時不能提交許可證件的,進出口貨物不予放行,處貨物價值10%以下罰款。
3.違反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進出口屬於自動進出口許可管理的貨物,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向海關申報時不能提交自動許可證明的,進出口貨物不予放行。
4.報關單位在辦理報關業務的過程中,進出口貨物的品名、稅則號列、數量、規格、價格、貿易方式、原產地、起運地、運抵地最終目的地或者其他應當申報的項目未申報或者申報不實的,分別依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影響海關統計准確性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2)影響海關監管秩序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3)影響國家許可證件管理的,處貨物價值 5% 以上30%以下罰款;
(4)影響國家稅款徵收的,處漏繳稅款30%以上2倍以下罰款;
(5)影響國家外匯、出口退稅管理的, 處申報價格10%以上50%以下罰款。
在代理報關業務中,因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未按照規定向報關企業提供所委託報關事項的真實情況,致使發生上述情形的,有關法律責任由委託人承擔;因報關企業對委託人所提供情況的真實性未進行合理審查,或者因工作疏忽致使發生上述情形的,可以對報關企業處①貨物價值10%以下罰款,②暫停其6個月以內從事報關業務,③情節嚴重的,撤銷其報關注冊登記
5.報關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貨物價值5%以上30%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未經海關許可,擅自將海關監管貨物開拆、提取、交付、發運、調換、改裝、抵押、質押、留置、轉讓、更換標記、移作他用或者進行其他處置的;
(2)未經海關許可,在海關監管區以外存放海關監管貨物的;
(3)經營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有關貨物滅失、數量短少,或者記錄不真實,不能提供正當理由的;
(4)經營保稅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不依照規定辦理收存、交付、結轉、核銷等手續,或者中心延長、變更、轉讓有關合同不依照規定向海關辦理手續的;
(5)未如實向海關申報加工貿易製成品單位耗料量的;
(6)未按照規定期限將過境、轉運、通運貨物運輸出境,擅自留在境內的;
(7)未按照規定期限將暫時進出口貨物復運出境或者復運進境,擅自留在境內或者境外的;
(8)有違反海關規定的其他行為,致使海關不能或者中斷對進出口貨物實施監管的。
上述規定中所涉貨物屬於國家限制進出口需要提交許可證件的,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不能提交許可證件的,另處貨物價值30%以下罰款;漏繳稅款的,可以另處漏繳稅款1倍以下罰款。
6.報關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處3萬元以下罰款:
(1)擅自開啟或者損毀海關封志的;
(2)遺失海關制發的監管單證、手冊等憑證,妨礙海關監管的。
7.偽造、變造、買賣海關單證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進出口侵犯知識產權的貨物的,沒收侵權貨物,並處貨物價值30%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需要向海關申報知識產權狀況,而未按規定向海關如實申報的,或者未提交合法適用有關知識產權的證明文件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
9.報關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暫停其6個月以內從事報關業務:
(1)拖欠稅款或者不履行納稅義務的;
(2)報關企業出讓其名義供他人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事宜的;
(3) 損壞或者丟失海關監管貨物,不能提供正當理由的;
(4)有需要暫停其從事報關業務的其他違法行為的。
10. 報關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可以撤銷其注冊登記:★★
(1)報關企業構成走私犯罪或者1年內有2次以上走私行為的;
(2) 所屬報關員1年內3人次以上被海關暫停執業的 ;
(3) 被海關暫停從事報關業務 ,恢復從事報關業務後1年內再次發生上述 2規定情形的;
(4) 有需要撤銷其注冊登記的其他違法行為的。
11.報關企業非法代理他人報關或者超出海關准予的從業范圍進行報關活動的,①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下罰款,暫停其6個月以內從事報關業務;②情節嚴重的,撤銷其報關注冊登記。
12.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企業向海關工作人員行賄的,①撤銷其報關注冊登記,並處10萬元以下罰款;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不得重新注冊登記為報關企業。
13.提供虛假資料騙取海關注冊登記的,撤銷其注冊登記,並處30萬元以下罰款。
14.海關對於未經海關注冊登記從事報關業務的,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l0萬元以下罰款。
15.※ 報關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予以警告,責令其改正,並可以處人民幣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1)報關企業取得變更注冊登記許可後或者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單位名稱、企業性質、企業住所、法定代表人 (負責人) 等海關注冊登記的內容發生變更,未按照規定向海關辦理變更手續的;
(2)未向海關備案,擅自變更或者啟用「報關專用章」的;
(3)所屬報關員離職,未按照規定向海關報告並辦理相關手續的。
此外,根據《海關法》的規定,海關准予從事有關業務的企業,違反《海關法》
有關規定的,由海關責令改正,可以給予警告、暫停其從事有關業務,直至撤銷注冊登記,因此與報關活動相關的其他法人在從事與報關相關的活動中,違反《海關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也要承擔相應的行政、刑事法律責任。
對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違反《海關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除處罰該法人或者組織外,對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警告,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❻ 報關企業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委託抄人委託報關企業辦理報關手續的,無論報關企業以委託人的名義或者以報關企業自己的名義辦理報關手續,委託人均應當向報關企業提供所委託的報關事項的全部、真實情況,委託人未向報關企業提供全部、真實情況的,委託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報關企業接受委託人的委託辦理報關手續的,應當對委託人所提供情況的真實性進行合理審慎的審查;報關企業未能履行合理審查的義務,其申報內容不真實、不合法的,應當由報關企業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❼ 報關人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
(一)報檢員的權利
1.對於入境貨物,報檢員在檢驗檢疫機構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內辦理報檢,並提供抽(采)樣、檢驗檢疫的各種條件後,有權要求檢驗檢疫機構在規定的期限或對外貿易合同約定的索賠期限內檢驗檢疫完畢,並出具證明。如因檢驗檢疫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損失或使貨物超過索賠期而喪失索賠權,報檢員有權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
1.對於出境貨物,報檢員在檢驗檢疫機構規定的地點和時間,向檢驗檢疫機構辦理報檢,並提供必要工作條件後,有權要求檢驗檢疫機構在不延誤裝運的期限內檢驗檢疫完畢,並出具證明。如因檢驗檢疫工作人員玩忽職守而耽誤裝船結匯,報檢員有權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
3.報檢員對檢驗檢疫機構的檢驗檢疫結果有異議時,有權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向原機構或其上級機構申請復驗;
4.報檢員如有正當理由需撤銷報檢時,有權按有關規定辦理撤檢手續;
5.報檢員在保密情況下提供有關商業單據和運輸單據時,有權要求檢驗檢疫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給予保密;
6.對檢驗檢疫機構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報檢員有權對檢驗檢疫機構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控告、檢舉或依法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二)報檢員的義務和責任
1.報檢員負責本企業的報檢/申報事宜,報檢員辦理報檢業務須出示《報檢員證》,檢驗檢疫機構不受理無證報檢業務;
2.報檢員有義務向本企業傳達並解釋出入境檢驗檢疫有關法律法規、通告及管理辦法;
3.報檢員應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檢驗檢疫規定,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報檢並向檢驗檢疫機構提供真實的數據和完整、有效的單證,准確、詳細、清晰地填制報檢單,隨附證單應齊全、真實,協助所屬企業完整保存報檢資料等業務檔案;
4.報檢員有義務向檢驗檢疫機構提供進行抽樣、檢驗、檢疫和鑒定等必要的工作條件,如必要的工作場所、輔助勞動力等。配合檢驗檢疫機構為實施檢驗檢疫而進行的現場驗(查)貨、抽(采)樣及檢驗檢疫處理等事宜。負責傳達和落實檢驗檢疫機構提出的檢驗檢疫監管措施和其他有關要求;
5.報檢員有義務對經檢驗檢疫機構檢驗檢疫合格放行的出口貨物加強批次管理,不得錯發、漏發致使貨證不符。對入境的法定檢驗檢疫貨物,未經檢驗檢疫合格或未經檢驗檢疫機構許可,不得銷售、使用或拆卸、運遞;
6.報檢員申請檢驗、檢疫、鑒定等工作時,應按照有關規定繳納檢驗檢疫費;
7.報檢員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檢驗檢疫規定,不得擅自塗改、偽造或變造檢驗檢疫證(單);
8.對於需要辦理檢疫審批的進境檢疫物,報檢員於報檢前應提醒或督促有關單位辦妥檢疫審批手續,或准備提供隔離場所。報檢後報檢員應配合檢疫進程,了解檢疫結果,適時協助做好除害處理,對不合格檢疫物及時配合檢驗檢疫機構做好退運、銷毀等處理工作;
9.對於出境檢疫物的報檢,報檢員應配合檢驗檢疫機構,根據輸入國家(地區)的檢疫規定等有關情況,提醒或組織企業有關部門進行必要的自檢,或提供有關產地檢驗檢疫資料,幫助檢驗檢疫機構掌握產地疫情,了解檢疫情況和結果;
10.對於入境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貨物,應及時向檢驗檢疫機構通報情況,以便有效處理、加強防範、重點控制,或整理材料、證據及時對外索賠。對於出境貨物要搜集對方的反映,尤其對有異議的貨物要及時通報有關情況,以便總結經驗或及時採取對策,解決糾紛。
❽ 報關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為逃稅、漏稅、多退稅或其他原因而故意偽報、瞞報、錯報、漏報的行為,一旦被查實,要追究責任者的法律責任。
具體請參閱海關法。
❾ 連帶責任和法律責任
連帶責任屬於法律責任的一種:
連帶責任,就是在責任一方清償不了的情況下,由另一方承擔清償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 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侵權責任人法>
第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條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條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三條 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第十四條 連帶責任人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擔保法>
第十八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第十九條 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❿ 報關單位要為報關員的違法行為負法律責任嗎
這個必須承擔,報關員不具備法人資格,所能承受的是自然人的處罰作為報關單位有責任避免違法行為的發生和違法事件的出現,報關員違法行為首先是以報關單位的名義出現,至於公司知不知情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