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礦山開采承包後的法律責任

礦山開采承包後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22 15:57:17

㈠ 把礦山承包給沒有安全資質的個人開采要承擔何種責任

1、工程總承包企業不得將工程違反規定發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和個人,否則應承擔清償拖欠工資連帶責任;
2、法律法規依據:
1)《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第七條企業應將工資直接發放給農民工本人,嚴禁發放給「包工頭」或其他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和個人。
企業可委託銀行發放農民工工資。
2)《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二條 工程總承包企業不得將工程違反規定發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個人,否則應承擔清償拖欠工資連帶責任。

㈡ 和采礦有關的違法行為主要有哪些,法律責任是什麼

1、無證采礦
違法主體:一般主體,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主要違反條款:《礦產資源法》第3條,《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5條,《江西省礦產資源開采管理條例》第3條。

主要處罰條款:《礦產資源法》第39條,《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42條,《江西省礦產資源開采管理條例》第38條。

處罰內容:責令停止開采、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50%
以下的罰款(省條例是20%至50%);
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依照刑法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2、越界采礦
違法主體:采礦權人。

主要違反條款:《礦產資源法》第3條,《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5條,《江西省礦產資源開采管理條例》第22條。

主要處罰條款:《礦產資源法》第40條,《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42條,《江西省礦產資源開采管理條例》第39條。

處罰內容:責令退回本礦區范圍內開采、賠償損失,沒收越界開採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0%以下的罰款(省條例是10%至30%);
拒不退回本礦區范圍內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吊銷采礦許可證,依照刑法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3、破壞性采礦
違法主體:采礦權人。
主要違反條款:《礦產資源法》第29、30、37條,《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31條,《江西省礦產資源開采管理條例》第23條。
主要處罰條款:《礦產資源法》第44條,《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42條。
處罰內容:處以相當於礦產資源損失價值50%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采礦許可證;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依照刑法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4、無證勘查或者超越批準的勘查區塊范圍
違法主體:一般主體,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主要違反條款:《礦產資源法》第3條,《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方法》第9條。

主要處罰條款:《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第26條。

處罰內容: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警告,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5、未經批准,擅自進行滾動勘探開發、邊探邊采或者試采
違法主體:探礦權人。

主要違反條款:《礦產資源法》第3條,《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第7、19、20條。

主要處罰條款:《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第27條。

處罰內容: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6、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滿6個月未開始施工或者施工後無故停止勘查工作滿6個月
違法主體:探礦權人。
主要違反條款:《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17條,《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第17、18條。

主要處罰條款:《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第29條。

處罰內容: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原發證機關可以吊銷勘查許可證。
7、買賣、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轉讓礦產資源

違法主體:一般主體,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處罰內容: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礦法實施細則是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罰款)。

8、未經批准,擅自轉讓探礦權,采礦權

違法主體:采礦權人。
處罰內容: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違反礦法第6條的規定將探礦權、采礦權倒賣牟利的、吊銷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

9、以承包等方式擅自將采礦權轉給他人進行采礦的、擅自將礦山企業承包、租賃給他人開采礦產資源

處罰內容: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省條例規定罰款1萬元以上10
萬元以下);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若幫到請採納,謝謝

㈢ 和采礦有關的違法行為主要有哪些,法律責任是什麼

㈣ 關於礦山開采勞務承包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礦山開采勞務承包股東合作協議的內容主要有:承包人信息、被承包人信息、礦山開采有關情況、達成的一致意見、法律依據以及需要說明的相關事項等,具體情況下可以結合實際的股東合作情況來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三條 國家採取政策和措施,支持發展礦山安全教育,鼓勵礦山安全開采技術、安全管理方法、安全設備與儀器的研究和推廣,促進礦山安全科學技術進步。

第十一條 採掘作業應當編製作業規程,規定保證作業人員安全的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並在情況變化時及時予以修改和補充。

㈤ 礦山越界開采會追究誰的責任

法律分析:非法采礦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但一般限於直接責任人員,具體包括國營、集體或鄉鎮礦山企業中作出非法采礦決策的領導人員和主要執行人員以及聚眾非法采礦的煽動、組織、指揮人員和個體采礦人員。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非法采礦罪】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破壞性采礦罪】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採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㈥ 石灰石礦山開采是否能承包給個人和個人簽訂的承包協議是否有效

如果只是勞務承包,則可以將開采工作承包給個人,相應地,和個人簽訂的承包協議有效。如果是以承包形式轉讓采礦權,則相應的承包協議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6條規定:
除按下列規定可以轉讓外,探礦權、采礦權不得轉讓:
(一)探礦權人有權在劃定的勘查作業區內進行規定的勘查作業,有權優先取得勘查作業區內礦產資源的采礦權。探礦權人在完成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後,經依法批准,可以將探礦權轉讓他人。
(二)已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合並、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者因企業資產出讓以及其他變更資產產權的情形而需要變更采礦權主體的,經依法批准可以將采礦權轉讓他人采礦。

前述規定表明,法律禁止將探礦權、采礦權倒賣牟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6條對采礦權、探礦權證轉讓的禁止性規定以及合法轉讓的主體、條件、程序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如果以承包形式將礦業權倒賣牟利,則合同因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㈦ 采礦相關法律咨詢

1、轉讓行為不合法。理由:根據《探礦權采礦權轉讓審批有關問題的規定》:(1)轉讓讓一個探礦權的部分勘查區域或采礦權的部分開采區域時,須先徵得原登記機關同意,並辦理相應的探礦權或采礦權的變更分立登記後,再向轉讓審批機關提交轉讓申請。(2)重點審查轉讓條件、探礦權人或采礦人義務的履行情況、轉讓合同書的關鍵條款及受讓人的資質條件等。轉讓申請人或受讓人有一方不符合全部規定條件的,均不能獲准轉讓。
轉讓的要件:①礦山企業投入采礦生產滿1年;②采礦權屬無爭議;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礦產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④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轉讓采礦權時,采礦權轉讓人應當向審批管理機關提交下列資料:①采礦權轉讓申請書;②轉讓人與受讓人簽訂的轉讓合同;③受讓人資質條件的證明文件;④審批管理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有關資料。
處罰:根據《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以承包等方式擅自將采礦權轉給他人進行采礦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許可權,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2、采礦權為行政許可行為,乙未取得相應許可,應為無證開采,應根據礦產資源法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的,責令停止開采、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條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㈧ 采礦權可以承包嗎

法律分析:采礦權是否可以承包,要視情況而定。如果只是勞務承包,則可以將開采工作承包給個人,相應地,和個人簽訂的承包協議有效。如果是以承包形式轉讓采礦權,則相應的承包協議無效。如果以承包形式將礦業權倒賣牟利,則合同因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法律明確禁止了將探礦權、采礦權倒賣牟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六條 除按下列規定可以轉讓外,探礦權、采礦權不得轉讓: (一)探礦權人有權在劃定的勘查作業區內進行規定的勘查作業,有權優先取得勘查作業區內礦產資源的采礦權。探礦權人在完成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後,經依法批准,可以將探礦權轉讓他人。 (二)已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企業合並、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者因企業資產出售以及有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而需要變更采礦權主體的,經依法批准可以將采礦權轉讓他人采礦。前款規定的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禁止將探礦權、采礦權倒賣牟利。

㈨ 礦山開采過過界承包會受什麼樣處罰

關於開采過界的相關處罰內容奧普礦機認為當地國土資源所委託國土資源局所屬的測繪隊對相應的違規礦山進行測量核實,出具礦山的井上井下對照圖國土資源局測繪股備案,核實其超界采礦的事實,並由國土所報國土資源局監察執法局,立案,監察執法局對相應當事人詢問做筆錄備案,偵查,依據礦產資源法的相應相關規定結案,一般為一是取消其采礦許可證,二是責令其在規定期限內做擴界手續,二者都伴隨相應的行政罰款。

㈩ 礦山企業承包後發包人能否轉讓出去

這種情況下是可以轉讓出去的具體需要注意和履行的職責由金鵬礦山機械為您整理,承包轉讓的具體內容如下:
《礦業權出讓轉讓管理暫行規定》第38條規定:「采礦權人不得將采礦權以承包等方式轉給他人開采經營。」許多人據此認為,我國禁止任何形式上的礦業權承包合同。但事實上禁止的是以「承包」形式非法轉讓礦業權,而非禁止礦業權承包合同本身。
另外,與此相關的規定,還包括《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3]58號)。該《通知》指出,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關於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保障的各項制度和規定,在煤礦改制以及承包、租賃合同中必須明確安全生產職責。
礦山企業承包可分為外部承包和內部承包,外部承包又分為企業承包和勞務性承包。企業承包準確地說應是「承包經營管理」,是指企業與承包者間訂立承包經營合同,將企業的「經營管理權」全部或部分在一定期限內交給承包者,由承包者對企業進行經營管理,並承擔經營風險及獲取企業收益的行為。勞務性承包是指采礦權主體只將礦產資源採挖等工程承包給他人,但自己依法經銷礦產,進行采礦手續管理;或采礦權主體自己組織開采,但將礦產品承包給他人依法進行經銷的行為。
而內部承包是企業作為發包方與其內部的生產職能部門、分支機構、與之具有勞動關系的職工之間為完成一定的生產和銷售任務而發生的行為。企業承包與內部承包的區別主要看:承包人——是不是本企業職工;承包對象——是承擔具體工作還是享有經營權、控制權;經營回報——是享有勞務報酬還是分享利潤;發包人對煤礦的管理狀況——是監督管理還是脫離控制。
在實踐中,以企業承包居多。例如,原來山西省內60%的中小煤礦由溫州煤團承包。而礦業權租賃合同與具體工作的承攬合同也多以「承包合同」的名義出現。而勞務性承包實為對具體采礦工程的承攬,不屬於承包合同。
綜上所述,礦業權承包可合法存續的底線是不構成「變相的礦業權轉讓」。審查礦業權承包合同的效力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是發包人不得脫離對礦山企業的日常管理。在采礦任務承包期間,發包人仍是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主體,其不得在收取承包費後放棄對礦山企業的管理義務。
二是有關礦產品的生產、經營、銷售、調運、過磅、貨款結算等均需以發包人的名義進行,並在實際上受發包人控制,不得以承包人名義直接實施上述行為。
三是不得給承包人授予對礦業權的再處分權,如轉包、分包、轉讓、抵押、合夥、合股、轉投資等權利。
四是不得將被承包礦山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一職授予承包人,這將造成承包人與發包人主體資格的實質性混同,違反了承包法律關系的基本原理。
五是不得將承包期限設定為永久性,應當參照租賃合同的規定,承包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0年。
六是不得授權承包人對礦山企業的原股權結構享有直接進行變更登記的權利。
事實上,目前礦業權承包合同糾紛多數是「名為承包,實為轉讓」的性質,故真正意義上的合法承包十分少見。凡違反上述中承包法律規則中的一項或多項者,即可判定該承包合同有變相轉讓采礦權之嫌疑。具體到該案來說,陳某負責煤礦的日常開采、經營、管理活動,自負盈虧,承擔安全等所有法律責任,不難斷定,其與所在煤礦簽訂的承包合同並非所謂的「內部合同」,按照其約定的內容來判定,該承包合同有變相轉讓采礦權之嫌疑,應當屬於無效合同。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臨聘人員適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04 12:46:29 瀏覽:281
銀行放貸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12:02:27 瀏覽:172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
招募刑辯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2-04 10:08:03 瀏覽:559
網路輿論與司法審判 發布:2025-02-04 10:02:38 瀏覽:631
2016年訴訟法收費標准 發布:2025-02-04 09:55:14 瀏覽:841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