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提案具備法律效力

提案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23 00:16:09

⑴ 議案和提案有什麼區別

議案必須列入大會的議程予以審議,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關部門今後決策時參考,有可能被採納,也有可能不被採納。因此「提案」與「議案」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文種。

首先,提案只能由政協委員提出,議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

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最後,在提出時間方面,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

議案:「議案」是國務院2012年4月發布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15種公文文種之一。

提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權的機關或議員(代表)提出,但其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才能成為議案。

(1)提案具備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解析兩會議案提案之變

在收集的議案、建議、提案中,約七成已不止一次提出,但仍保持熱度,伴隨形勢變化不斷補充新內容、通過新視角被深入探討。

代表委員持續關注的議題中,深化改革、簡政放權、依法治國、反腐倡廉是高頻詞,民生熱點和黨風政風是聚焦點。而以霧霾為焦點的環保問題則被補充了新看法、新對策。

今年政協1號提案聚焦簡政放權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至少22次提及簡政放權。截至目前,國務院已相繼取消和下放9批共798項行政審批事項。 "簡政放權是激發市場活力、讓群眾從改革中獲益的重要問題。

國務院已經大力推進這項工作,但是,如何讓那些'含金量'高的審批權真正下放,同時解決一些幹部'為官不為'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說。

此外,包括大城市病、交通擁堵、霧霾等在內的"硬骨頭",被認為涉及尖銳矛盾,需要下猛葯和打持久戰。 從2013年PM2.5進入公眾視野,到不斷有水污染、土壤污染事件被曝光,保護環境、治理污染一直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今年,一些代表委員抵京後首先抬頭看天,成了一條引人注目的兩會花絮。在收集到的提案議案中,涉及空氣等環保議題的就接近10%,多達50餘條。

網路-議案

網路-提案

⑵ 議案與提案有什麼區別

議案與提案的區別之處:

首先,議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提案只能由政協委員提出。

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最後,在提出時間方面,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提交會議討論決定的建議。

提案的寫作主體是個人,作為政協委員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股份制企業的股東具有向同級權力機關提出自己意見和建議的權利,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只能用提案而不能用議案,即使有多人附議也不能更名為議案。

議案必須列入大會的議程予以審議,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關部門今後決策時參考,有可能被採納,也有可能不被採納。因此「提案」與「議案」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文種。

議案是向國家議事機關(立法機關或國家權力機關)提出的議事原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權的機關或議員(代表)提出,但其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才能成為議案。

議案提出後,一般先交由某個專門機構進行審議,然後再提交議事委員會討論,最後通過會議表決以決定其是否成立。在英國有「公議案」和「私議案」之分。

(2)提案具備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議案」是國務院2012年4月發布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15種公文文種之一。《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議案,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提案」就是鼓勵公司全體員工在做好本身崗位的同時,積極發現問題、發揮獨創的構想,提出創新性改善意見方案的過程。

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

法律提案、法規提案、規范提案、標准提案、建設投資提案、規劃提案、探索性提案、理論提案、政策提案、經濟提案、專業專項提案、產業提案、行業提案、質量提案、安全提案、教育提案、文化提案、科學技術提案、勞動分配提案、未來發展趨勢提案、經濟圈建設提案、金融提案、保障提案等。

⑶ 提案和議案的區別是什麼

提案和議案的區別是提出主體不同、要求范圍不同、立案方法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第一是提出主體不同

提出「議案」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根據地方組織法第18條規定,縣級以上人大代表要10人以上聯名、鄉鎮的人大代表要5人以上聯名才有提「議案」權。關於「提案」,依據提案工作條例第11條規定,政協委員可個人提,也可聯名提,人數不限。

第二是要求范圍不同

「議案」內容相對較窄。代表法第9條規定:「代表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議案應當有案由、案據和方案。」

而「提案」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寬。提案工作條例第12條規定,「提案」主題應當圍繞國家大政方針,有關統一戰線的重大問題,地方重要事務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問題等方面提出。

第三是立案方法不同

根據地方組織法第18條規定,「議案」只有獲得大會主席團或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才能成為大會議案。根據提案工作條例第17條規定,「提案」只要經過提案委員會審查,符合提案工作條例第三章規定的,便予以立案。

第四是法律效力不同

「議案」經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便具有了法律的約束力,承辦部門沒有辦與不辦的選擇,只有決定如何辦,怎樣辦好。而「提案」沒有人大議案這種法律上的約束力。

以上內容參考環球網-你知道「議案」和「提案」的區別嗎

⑷ 誰說一下提案是什麼呢

提案的寫作主體是個人,作為政協委員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股份制企業的股東具有向同級權力機關提出自己意見和建議的權利,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只能用提案而不能用議案,即使有多人附議也不能更名為議案。議案必須列入大會的議程予以審議,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關部門今後決策時參考,有可能被採納,也有可能不被採納。因此"提案"與"議案"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文種。《辭海》對提案一詞的解釋是"提請國家代表機關或一定組織的會議討論、處理的建議,一般由出席人和法律、章程上規定的機構或個人提出"。這一解釋的前半部分是對的,後半部分也混淆了提案與議案寫作主體上的區別。"議案"是國務院2012年4月發布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15種公文文種之一。《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議案,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從上述規定中可知,議案的製作主體是法定的,是具備法定許可權的各級人民政府,而非個人或任何組織;議案的內容也僅用於向同級立法機構提出審議事項,供同級立法機構開會時審議,供審議的事項必須是在各級人民政府職權范圍內。因此只有國務院才有資格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上,朱鎔基總理代表國務院提請會議審議《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議案》,是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向同級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事項,而非朱鎔基總理個人向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事項。所以"議案"與"提案"根本區別在於"議案"的製作主體只能是各級行政機關,並僅限於向同級權力機關行文,且不得以"議案"的形式向上級或下級機關行文,而個人是不具備如此主體資格的。(節選自《應用寫作》學術月刊,2003年第3期《"議案"與"提案"辨》)。

⑸ 人大代表提的是提案還是議案

法律分析:人大代表提的是提案。

法律依據:議案必須列入大會的議程予以審議,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關部門今後決策時參考,有可能被採納,也有可能不被採納。因此「提案」與「議案」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文種。首先,提案只能由政協委員提出,議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最後,在提出時間方面,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議案:「議案」是國務院2012年4月發布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15種公文文種之一。提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權的機關或議員(代表)提出,但其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才能成為議案。

⑹ 議案、提案、建議有什麼區別

表議案與代表建議、批評和建議是有聯系的。1954年全國人大組織法規定了代表提出議案的制度。從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至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代表提出的議案都是由會議臨時設立的提案審查委員會在會議期間進行審查、提出審查意見並向會議報告,最終由會議審議、表決審查意見。由於那些議案的內容主要是對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議、批評和建議,涉及到的問題很多並不屬於全國人大的職權范圍,會議不好通過實質性的決議,只能決定轉交有關方面研究處理。因此,1982年全國人大組織法規定,代表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建議,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辦事機構交由有關機關和組織研究處理並負責答復。後來制定或者修改的有關法律,也作出了類似的規定。這樣比較符合實際,簡化了工作程序,代表既可以根據人大的職權范圍提出議案,也可以就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建議,代表表達訴求的方式增加了。由此可見,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這一制度的產生與代表提出議案的制度密切相關。

代表議案與建議、批評和意見又有明顯的區別。一是作用不同。審議和表決議案是人大進行立法或者作出重大決策的開始,有關機關、組織研究處理並答復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是與代表相互溝通和改進自身工作的過程,大多數情況與人大行使職權沒有直接關系。二是主體不同。代表提出議案必須達到法定人數,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沒有人數上的要求。三是范圍不同。代表提出議案的內容應當符合本級人大職權范圍,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的內容十分廣泛,大部分屬於政府工作范圍。四是處理方式不同。代表議案提出後,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意見。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提出後,由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或者鄉鎮人大主席團交由有關機關、組織研究處理並負責答復。

了解上面講的代表議案與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聯系與區別,在實踐中就要注意不要把屬於建議、批評和意見的作為議案提出,要實事求是地提出並寫好議案與建議、批評和意見。

⑺ 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嗎

沒有法律效力。
沒有法律效力。提案只是兩會的政協委員提出的建議,不具備法律效力。提案的寫作主體是個人,作為政協委員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股份制企業的股東具有向同級權力機關提出自己意見和建議的權利,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只能用提案而不能用議案。

⑻ 依安一經提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對嗎

是的。
人大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
由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議案」,而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是「提案」。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而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約束力。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議案,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有關部門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議事原案。憲法第72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分別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

熱點內容
兩高司法解釋最新 發布:2025-02-04 13:55:39 瀏覽:682
李榮凱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04 13:55:26 瀏覽:233
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02-04 13:49:52 瀏覽:403
專利壟斷條例 發布:2025-02-04 13:48:26 瀏覽:192
事業單位臨聘人員適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04 12:46:29 瀏覽:281
銀行放貸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12:02:27 瀏覽:172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