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自傷自殘法律責任

自傷自殘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23 04:57:54

㈠ 自殘算犯罪嗎

自殘不算犯罪。

自殘是指人對自身肢體和精神的傷害。一般來說,對精神的傷害難以覺察,因此,如果不特別指明,自殘僅僅是指對肢體的傷害。自殘的最極端情況就是自殺。自殘行為並不少見。每個人都可能產生過自殘的念頭,只是大多數人沒有採取實際行動而已。

形式

對於很多女性,長發也被認為是肢體的重要部分。對於感情重大打擊,很可能就以頭發作為突破口。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自殘,都會被人認為是心理不成熟或不健全的表現,因此難以被社會接受。

在自殘者走入社會的時候,社會可能會因為擔心自殘者的脆弱或另類而在很多方面厭惡、限制或拒絕。

㈡ 罪犯自傷自殘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雖然人犯屬於自傷自殘,但是根據規定看守所應該給予即使救治。根據法律規定,看守所應當配備必要的醫療器械和常用葯品。人犯患病,應當給予及時治療;需要到醫院治療的,當地醫院應當負責治療;病情嚴重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實施辦法》

第三十一條 對患病的人犯要及時治療。人犯服葯,看守幹警要在場監視。發現人犯患有傳染病要立即隔離治療。病情嚴重的,可以住院治療;如辦案機關決定變更強制措施時,依照規定辦理。

人犯患病出現死亡危險時,要邊積極搶救邊告知辦案機關。

人犯需要住院治療的,須經看守所所長批准,並派看守幹警值班看管,嚴防發生人犯脫逃、自殺等意外情況。不準使用人犯或者僱人看護住院的病犯。

第三十二條 人犯自傷、自殘的,不準辦理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其後果由人犯自己負責。

第三十三條 人犯死亡,應當由法醫或者醫生作出醫療鑒定。對於非正常死亡的,還應經過當地人民檢察院檢驗,並通報辦案機關。

人犯死亡後,由看守所通知人犯的近親屬領回屍體火化;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拒絕領回的,由看守所予以火化。

㈢ 自殘犯法嗎

不違法。法律上對損害自己權利的行為不能作為侵權行為。
法律分析
凡是違法行為必須有法律的明文規定。自殘只要不影響他人的正當權利就不算是犯法。法律上定義的威脅,必須是威脅他人的生命健康、財產或者家人等等的安全。若是行為人的行為僅僅是損害自身的權利,並沒有對別人的權利造成實質上的威脅,就不能定性為法律上的威脅。自殘是指人對自身肢體和精神的傷害。一般來說,對精神的傷害難以覺察,因此,如果不特別指明,自殘僅僅是指對肢體的傷害。 自殘的最極端情況就是自殺。 自殘行為並不少見。每個人都可能產生過自殘的念頭,只是大多數人沒有採取實際行動而已。只要是有意識的,自我主動的,在自主控制下的對自我肉體和精神的(會產生疼痛感的)傷害,皆屬於自殘。有自虐心理的人是很痛苦的,都想及早擺脫這種自虐心理。但僅僅用砸東西、大喊大叫等方式來排解是不夠的,能夠徹底擺脫這種感受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凡事都不要苛求自己,要學會客觀、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問題,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與人溝通,把自己心中的困惑、不滿都向他人說出來,宣洩出來,就能夠避免自虐心理和自虐傾向的發生。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㈣ 自傷自殘行為算工傷么

法律分析:自傷自殘行為不算工傷。一般情況下,只限於工作時間內。特殊情況下(見條例十四條、十五條規定),盡管發生時間在工作時間外,也屬工傷。一般情況下,只限於工作場所內。只要傷害因執行職務或業務而發生,即使發生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外,也屬於工傷。相反,傷害雖然發生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但不是由於執行職務或業務而發生的,也不屬於工傷。除職工本人蓄意造成的事故傷害不屬於工傷外,即使職工有過失也屬於工傷。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 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㈤ 情侶吵架對方自殘要不要負責

法律分析:戀愛期間雙方沒有明確的法律關系,且僅因情感原因,選擇自傷、自殘行為,那麼女方就不用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㈥ 自傷自殘的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自傷自殘的罪犯,不能監外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四條 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並開具證明文件。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後,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准。

㈦ 私人自傷自殘要判多少年

看你怎麼傷?有期徒刑差不多也是,20到30年,如果是殺人的話,就一命換一命了特別嚴重的那種。是你自己自殘是嗎?如果是他人的話,看嚴重不嚴重,自己自殘,應該不判刑什麼的,但是別人很可能把你當神經病什麼的

㈧ 在押人員自傷自殘的法律後果

摘要 近年來,一些違法犯罪嫌疑人為逃避法律制裁,頻使「苦肉計」,在被關押前,吞食刀片、硬幣、戒指、玻璃、打火機等物,以謀取「保外就醫」、「所外執行」、「取保候審」等。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臨聘人員適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04 12:46:29 瀏覽:281
銀行放貸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12:02:27 瀏覽:172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
招募刑辯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2-04 10:08:03 瀏覽:559
網路輿論與司法審判 發布:2025-02-04 10:02:38 瀏覽:631
2016年訴訟法收費標准 發布:2025-02-04 09:55:14 瀏覽:841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