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用人單位減半員工工資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減半員工工資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23 08:51:04

『壹』 不及時支付員工工資,有哪些法律後果呢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當地勞動部門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的欠薪補償。
如果情節嚴重,可能承擔刑事責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權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事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權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從以上條款可以看出,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需要承擔補足工資以外的額外賠償。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規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從以上條款可以看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還有可能觸犯《刑法》,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最高可以判處七年有期徒刑。‍‍

『貳』 公司調整工資結構,基本工資降低,績效提成減半。員工不同意,顧未和簽字。公司此做法是否合法

用人單位在未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情況下,調整工資結構,基本工資降低,績效提成減半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九個方面條款,其中就有勞動報酬的條款。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不能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條款,否則就是違約。尤其是降低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是違法的。
如用人單位堅持錯誤,勞動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應依法予以處罰。

『叄』 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要承擔什麼責任嗎,會被判刑嗎

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承擔清償和支付賠償金責任,不會判刑。

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屬於民事范疇,承擔的只是限期支付或者加付賠償金的法律責任,法定代表人不會因此坐牢。但是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數額較大,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或者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書、行政處理決定書等文書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後,在指定的期限內仍不支付的,可能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最高人民法
《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13〕3號
第二條 以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一)隱匿財產、惡意清償、虛構債務、虛假破產、虛假倒閉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的;
(二)逃跑、藏匿的;
(三)隱匿、銷毀或者篡改賬目、職工名冊、工資支付記錄、考勤記錄等與勞動報酬相關的材料的;
(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勞動報酬的。

第三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數額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第四條 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或者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書、行政處理決定書等文書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後,在指定的期限內仍不支付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但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有正當理由未知悉責令支付或者未及時支付勞動報酬的除外。
行為人逃匿,無法將責令支付文書送交其本人、同住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負責收件的人的,如果有關部門已通過在行為人的住所地、生產經營場所等地張貼責令支付文書等方式責令支付,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的,應當視為「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

第五條 拒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符合本解釋第三條的規定,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造成嚴重後果」:
(一)造成勞動者或者其被贍養人、被扶養人、被撫養人的基本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重大疾病無法及時醫治或者失學的;
(二)對要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使用暴力或者進行暴力威脅的;
(三)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肆』 企業應當如何承擔拖欠員工工資的責任

用人單位依法要承擔民事責任: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用人單位賠償。用人單位無故拖欠職工工資,勞動者可以舉報到勞動行政部門,將要承擔行政責任。
【法律依據】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准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
(二)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三)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伍』 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多久算違法

用人單位未及時發放工資就算是違反勞動法了。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且可以要求經濟賠償。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5)用人單位減半員工工資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陸』 用人單位用房子抵員工工資受法律保護嗎

房子如果產權歸用人單位,且可以買賣,在合同約定明確的情況下,應該是可以的

『柒』 欠員工工資不給會負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需要承擔的責任是清償和支付賠償金,是不會被判刑。因為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是屬於民事范疇內的,只需要承擔在限期支付或者加付賠償金的法律責任,負責人並不會因此坐牢。但是如果用人單位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來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數額較大,經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或者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書、行政處理決定書等文書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後,在指定的期限內仍然一直不支付的,很可能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這樣是會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以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一)隱匿財產、惡意清償、虛構債務、虛假破產、虛假倒閉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的。

(二)逃跑、藏匿的。

(三)隱匿、銷毀或者篡改賬目、職工名冊、工資支付記錄、考勤記錄等與勞動報酬相關的材料的。

(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勞動報酬的。

『捌』 公司拖欠員工工資,分公司負責人沒有法律責任么

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一、首先,公司法人判刑,對公司拖欠員工債務的既成事實沒有影響。公司法的法定代表人判刑,意味著這個人已經沒有做法定代表人的資格了,但是公司法人資格沒有任何影響。公司拖欠員工的債務依然存在。只是實質上沒有人來行使這個職權。那麼需要更換法定代表人就可以了。而這個是公司內部的管理問題,與員工無關。法律文獻:《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四)因犯有貪污賄賂罪、侵犯財產罪或者破壞社會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二、拖欠工資,工人可以向勞動部門反映,由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法律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玖』 因個人原因致使公司造成嚴重虧損,對個人是否能追究其法律責任該追究其何法律責任

員工無意給公司造成損失,因個人原因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不算犯法,不會追究法律責任,不過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員工承擔損失賠償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9)用人單位減半員工工資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的方式

因勞動者過錯造成用人單位直接經濟損失的,勞動者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可以採取在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情況下主張一次性賠償,也可以依法扣除勞動者在職期間工資的方式分期賠償。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用人單位扣發勞動者工資需要有合理合法的依據,如果既沒有約定又不能證明員工存在違規行為的事實以及證明員工的行為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反倒是勞動者可以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補發工資以及支付因剋扣工資而產生的經濟補償金。

熱點內容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
招募刑辯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2-04 10:08:03 瀏覽:559
網路輿論與司法審判 發布:2025-02-04 10:02:38 瀏覽:631
2016年訴訟法收費標准 發布:2025-02-04 09:55:14 瀏覽:841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
工商局合同科向群眾宣傳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09:09:19 瀏覽:363
疫情防控司法所 發布:2025-02-04 08:50:42 瀏覽:856
法律援助中心特邀監督員 發布:2025-02-04 08:49:16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