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蓋了公章的會議紀要有法律效力

蓋了公章的會議紀要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23 10:46:16

A. 此份會議紀要蓋章是否有法律效應

協議只要經過雙方簽字確認,或者蓋章。除非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一般是有法律效力的。該協議並沒有違反法律強制性的規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B. 鎮政府會議紀要有沒有法律效力

鎮政府會議紀要,凡是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凡是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專沒有法律效力。屬
國家法律是一切行政行為的基礎保障,一切行政行為必須與國家法律相一致。因此,鎮政府會議紀要必須符合國家法律精神,凡是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凡是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沒有法律效力。

C. 有各方蓋章的會議紀要,可否視為合同的補充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範文本》通用條款第二條規定:合同履行中,發包人、承包人有關工程的洽商、變更等書面協議或文件視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合同的補充文件存在多種表達方式,各方蓋章的會議紀要,是屬於一種規范的操作模式。由於有雙方的蓋章,其效力地位已經高於其他一般的簽證文件,而是直接蓋章的單位的意思表示。當然視為合同的變更或補充。

D. 四方都蓋章的會議紀要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會議紀要記載了各方同意做什麼事情,那就構成合同。
打個比方:
甲在會議上說:乙你賣我XX貨行不?xx元可以不?
乙回復:好的,三日內成交。
然後這段話被記載在會議紀要上,該會議紀要就可以作為合同證明甲乙間成立了買賣合同關系。

E. 村委班子形成的會議紀要具備法律效應嗎

這個會議紀要是村委會的決定,不具備法律效應。在我國,目前只有轄區市及其以上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才具有法律效力。

F. 帶有公章,並有簽字的會議紀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沒有違反法律效力強制性規定就有效
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G. 股東會會議紀要僅有公司蓋章而無股東簽字有效嗎

股東會決議和會議紀要按公司章程和公司法的規定,出席股東會議的股東簽字就可以,而公司公章和法代的簽字具有同等對外效力,選其一就可以,但最好是2者俱全。股東如是法人,單位蓋章和法定代表人簽字一樣有效。

根據以上規定,股東大會決議是否需要股東簽字、需要多少股東簽字,要根據所議事項以及公司章程的規定而定。

例如你們公司要變賣廠房,公司章程又規定:變賣公司財產,需要股東所持表決權四分之三以上通過,那麼這個股東大會決議,就需要由持表決權四分之三以上的股東簽字,否則股東大會決議無效。

H. 會議紀要具有法律效力嗎

會議紀要不具有法律效力。

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會議紀版要適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權定事項。如果會議紀要僅僅作為記錄會議情況之用,並在行政機關內部傳閱,則不存在對外發生效力的問題。

  • 簡介:

會議紀要是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的公文。會議紀要不同於會議記錄。會議紀要對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都適用。會議紀要與會議記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區別十分明顯。從應用寫作和文字處理的角度來探析,二者截然不同。會議紀要是一種法定的公務文書,其撰寫與製作屬於應用寫作和公文處理的范疇,必須遵循應用寫作的一般規律,嚴格按照公文制發處理程序辦事。

  • 拓展資料:

會議紀要適用於一些大中刑的、比較重要的會議。這種會議往往具有方向性、專題性、專業性、形容性、學術性的特點,是為了解決當前工作中的某項實際問題,會議本質精神,用至一些分歧意見等寫出來。

其目的有二:一是向上級匯報會議情況,以獲得上級及時的指導;二是向下級傳達;以便貫徹執行,因此,研究一般性問題的會議,尤其是一些規范較小的事務性會議,一般不寫會議紀要。

I. 加蓋了公章的會議紀要有法律效力嗎

有啊!有!

J. 會議紀要是否具有合同的效力

會議紀要是否具有合同的效力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滿足一定條件的會議紀要具有合同的效力。如果雙方均在《會議紀要》上予以簽字並加蓋公章確認,該《會議紀要》的內容符合相關合同的特徵,應屬於合同性質,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並且不違反法律相關規定的,則具有合同效力。
會議紀要是根據會議記錄和會議文件以及其他有關材料加工整理而成的,它是反映會議基本情況和精神的紀實公文,是會議議定事項和重要精神,並要求有關單位執行的一種文體。有的需要下發執行的會議紀要,可以「通知」式發出。
會議紀要的特點如下:
1、內容的紀實性。會議紀要如實地反映會議內容,它不能離開會議實際搞再創作,否則,就會失去其內容的客觀真實性;
2、表達的提要性。會議紀要是根據會議情況綜合而成的,因此,撰寫會議紀要時應圍繞會議主旨及主要成果來整理、提煉和概括,重點應放在介紹會議成果,而不是敘述會議的過程;
3、稱謂的特殊性。會議紀要一般採用第三人稱寫法。由於會議紀要反映的是與會人員的集體意志和意向,常以「會議」作為表述主體,使用「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決定」、「會議要求」、「會議號召」等慣用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基於雙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於單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組織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規定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作出決議的,該決議行為成立。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熱點內容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
招募刑辯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2-04 10:08:03 瀏覽:559
網路輿論與司法審判 發布:2025-02-04 10:02:38 瀏覽:631
2016年訴訟法收費標准 發布:2025-02-04 09:55:14 瀏覽:841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
工商局合同科向群眾宣傳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09:09:19 瀏覽:363
疫情防控司法所 發布:2025-02-04 08:50:42 瀏覽:856
法律援助中心特邀監督員 發布:2025-02-04 08:49:16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