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旅遊地接快艇b法律責任

旅遊地接快艇b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23 13:33:15

Ⅰ 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

一、與旅遊法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標准

1、《旅遊法》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二、與星級酒店、綠色飯店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3、《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4、《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5、《綠色飯店等級評定規定》

6、《綠色旅遊飯店評定標准(附附錄A、附錄B)》

三、與美麗鄉村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7、《美麗鄉村建設指南》

8、《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示範區認定》

9、《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

四、福建省和旅遊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10、《福建省旅遊條例

(1)旅遊地接快艇b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在法律層級上,除了《旅遊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外,我國規范旅遊活動的法律主要集中在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相關司法解釋方面,其中還有:

1、規范旅遊者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等。

2、規范旅行社旅遊經營活動的有《旅行社條例》、《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等。

3、規范導游和領隊旅遊活動的有《導遊人員管理條例》、《出境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等。

4、規范旅遊安全的有《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等。

5、規范旅遊糾紛處理的有《旅遊投訴處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問題的通知》等。

6、現行有效調整旅遊活動的一般性法律還包括《合同法》、《環境保護法》、《公司法》、《刑法》等。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對違反導游與領隊從業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你好 具體條款復如下制
第一百零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導游證或者領隊證從事導游、領隊活動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予以公告。
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私自承攬業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向旅遊者索取小費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退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零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導游證、領隊證的導游、領隊和受到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處罰的旅行社的有關管理人員,自處罰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重新申請導游證、領隊證或者從事旅行社業務。

Ⅲ 目前我國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旅行社條例》、《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導遊人員管理條例》、《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旅遊投訴暫行規定》。

規范旅遊者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等。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方面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風景名勝區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

旅遊交通運輸方面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國民航旅客、行李國際運輸規則》、《鐵路旅客運輸損害賠償規定》等。旅遊者權益保護方面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3)旅遊地接快艇b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是為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

旅遊法調整旅遊活動領域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以旅遊法律關系為調整對象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狹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和其他調整旅遊活動中各種法律關系的有關法律、法規,也包括國務院及旅遊主管部門制定頒布的單行旅遊行政法規 和部門規章 。

旅遊法概念,既包括國家的法律、法規,也包括地方的法規;既包括本國制定的法律、法規,也包括經我國政府簽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國際條約、國際協定等。

Ⅳ 泰國快艇爆炸涉事旅行社是如何回應此事件的

1月14日中午,一艘載有27名中國遊客的快艇,在泰國南部甲米府皮皮島附近發生爆炸。船上多名中國遊客不同程度燒傷,1名泰國人死亡。受委託負責該批遊客前往泰國旅行的上海泰申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雪峰稱,目前有兩名中國遊客傷勢相對嚴重,一人燒傷面積為50%,另一人為36%。此外,有3人是腿部和手部燒傷,其餘傷者都是輕傷。

14日援引泰國皇家警局副發言人Krisana Patanacharoen 透露,快艇隸屬普吉島當地一家名為「Thai Fu Charoen Co」的公司。該報道稱,快艇在行經維京洞穴時出現了漏油現象。駕駛員讓一位船員幫忙把住方向盤,前往確認快艇的引擎。在他打開快艇三個引擎的蓋子時,發生了爆炸,大火隨後迅速蔓延到整個船體。隨著船體下沉,船上乘客全部跳入水中。

對於引擎為何發生了爆炸,報道沒有提及,但援引一名當地災害應急官員的話表示,要花一周時間將船體打撈上來,才能決定爆炸原因。泰國媒體5日稱,甲米府當地政府人士表示,官方調查預計將在兩周內得到結果。

Ⅳ 旅行社責任險包含哪些內容

第一條 本保險合同由保險條款、投保單、保險單以及批單組成。凡涉及本保險合同的約定,均應採用書面形式。

第二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並登記注冊、合法經營的旅行社,均可作為被保險人。

保險責任

第三條 在本保險合同期限內,因被保險人的疏忽或過失造成被保險人接待的境內外旅遊者遭受下列經濟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保險人負責賠償:

(一)因人身傷亡發生的經濟損失、費用;

(二)因人身傷亡發生的其他相關費用:

1、醫療費;

2、必要時近親屬探望的交通、食宿費,隨行兒童或長者的送返費用,旅行社人員和醫護人員前往處理的交通、食宿費及補辦旅遊證件的費用和因行程延遲所導致的費用;

(三)行李物品的丟失、損壞或被盜導致的損失;

(四)事先經保險人書面同意的訴訟費用。

上述第(一)至第(四)項每人賠償總金額不得超過本保險單明細表中列明的每人賠償限額。

發生保險責任事故時,被保險人為減少賠償責任,搶救受傷的旅遊者及施救旅遊者的財產所支付必要的、合理的費用,保險人也負責賠償。該項費用每人賠償總金額不得超過本保險單明細表中列明的每人賠償限額。

責任免除

第四條 下列原因造成的損失、費用和責任,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一)被保險人或其代表或其雇員的故意行為;

(二)戰爭、敵對行為、軍事行動、武裝沖突、罷工、騷亂、暴動;

(三)政府有關當局的沒收;

(四)核反應、核子輻射或放射性污染;

(五)地震、雷擊、暴雨、洪水、火山爆發、地下火、龍卷風、暴風等自然災害。

第五條 下列原因造成的損失、費用和責任,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一)旅遊者的犯罪、過失行為或自身疾病;

(二)被保險人的旅遊服務質量未達到國家、行業或合同規定的標准;

(三)既不提供全陪或領隊,也不提供地陪的散客旅遊活動;

(四)被保險人委託非旅行社的單位或個人代辦旅遊業務。

第六條 被保險人的下列損失、費用和責任,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一)被保險人或其代表或其雇員的人身傷亡,以及上述人員所有的財產的損失;

(二)被保險人與他人簽訂的協議所約定的責任,但依照法律規定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不在此列;

(三)發生未經公安部門認定或無外來明顯痕跡的盜竊、搶劫所導致財產的損失;

(四)因保險責任事故造成的一切間接損失;

(五)罰款、罰金或懲罰性賠款;

(六)直接或間接由於計算機2000年問題引起的損失;

(七)被保險人對其接待的境內外旅遊者的精神損害。

第七條 下列財產的損失,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金銀、首飾、珠寶、文物、軟體、數據、現金、信用卡、票據、單證、有價證券、文件、帳冊、技術資料及其他不易鑒定價值財產的丟失和損壞。

第八條 從事下列活動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賽車、賽馬、攀崖、滑翔、探險性漂流、潛水、滑雪、滑板、跳傘、熱氣球、蹦極、沖浪等高風險活動。

第九條 其他不屬於本保險責任范圍的一切損失、費用和責任,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保險人義務

第十條 本保險合同成立後,保險人應當及時向投保人簽發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

第十一條 保險人依本保險條款第十五條取得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

保險人在保險合同訂立時已經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二條 保險事故發生後,投保人、被保險人提供的有關索賠的證明和資料不完整的,保險人應當及時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險人補充提供。

第十三條 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請求後,應當及時就是否屬於保險責任作出核定,並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

情形復雜的,保險人在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請求後三十日內未能核定保險責任的,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根據實際情形商議合理期間,保險人在商定的期間內作出核定結果並通知被保險人。對屬於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達成有關賠償金額的協議後十日內,履行賠償義務。

保險人依照前款的規定作出核定後,對不屬於保險責任的,應當自作出核定之日起三日內向被保險人發出拒絕賠償保險金通知書,並說明理由。

第十四條 保險人自收到賠償保險金的請求和有關證明、資料之日起六十日內,對其賠償保險金的數額不能確定的,應當根據已有證明和資料可以確定的數額先予支付;保險人最終確定賠償的數額後,應當支付相應的差額。

所獲義務

第十五條 投保人應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如實回答保險人就有關情況提出的詢問,並如實填寫投保單。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責任,並不退還保險費。

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

第十六條 除另有約定外,投保人應在保險合同成立時交清保險費。保險費交清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七條 在保險期間內,如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或發生其他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繼續承保或是否增加保險費的保險合同重要事項變更,被保險人應及時書面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

被保險人未履行通知義務,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或上述保險合同重要事項變更而導致保險事故發生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八條 被保險人應遵守有關的法律法規,嚴禁超范圍經營。

第十九條 被保險人應自覺接受有關管理部門和保險人的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

第二十條 被保險人就旅遊安全情況必須事先對旅遊者給予充分提醒、勸戒、警告,並對有可能發生的旅遊意外事故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第二十一條 被保險人一旦知道或應當知道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旅遊者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事故發生,應該:

(一)盡力採取必要、合理的措施,防止或減少損失,發生涉及治安案件的事故,應及時向相關保安部門及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否則,對因此擴大的損失,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立即通知保險人,並書面說明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和損失情況;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及時通知,致使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難以確定的,保險人對無法確定的部分,不承擔賠償責任,但保險人通過其他途徑已經及時知道或者應當及時知道保險事故發生的除外;

(三)保護事故現場,允許並且協助保險人進行事故調查;對於拒絕或者妨礙保險人進行事故調查導致無法確定事故原因或核實損失情況的,保險人對無法確定或核實的部分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二條 被保險人收到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請求時,應立即通知保險人。未經保險人書面同意,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作出的任何承諾、拒絕、出價、約定、付款或賠償,保險人不受其約束。

對於被保險人自行承諾或支付的賠償金額,保險人有權重新核定,不屬於本保險責任范圍或超出應賠償限額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在處理索賠過程中,保險人有權自行處理由其承擔最終賠償責任的任何索賠案件,被保險人有義務向保險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資料和協助。

第二十三條 被保險人獲悉可能發生訴訟、仲裁時,應立即以書面形式通知保險人;接到法院傳票或其他法律文書後,應將其副本及時送交保險人。保險人有權以被保險人的名義處理有關訴訟或仲裁事宜,被保險人應提供有關文件,並給予必要的協助。

對因未及時提供上述通知或必要協助引起或擴大的損失,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四條 被保險人向保險人申請賠償時,應提交旅遊合同、旅遊團成員清單、保險單正本、事故證明書、損失清單、裁決或仲裁書、由二級以上(含二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證明以及其他投保人、被保險人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資料。

投保人、被保險人未履行前款約定的單證提供義務,導致保險人無法核實損失情況的,保險人對無法核實部分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五條 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應由有關責任方負責賠償的,被保險人應行使或保留行使向該責任方請求賠償的權利。

保險事故發生後,保險人未履行賠償義務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有關責任方請求賠償的權利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保險人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後,被保險人未經保險人同意放棄對有關責任方請求賠償的權利的,該行為無效。

在保險人向有關責任方行使代位請求賠償權利時,被保險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必要的文件和其所知道的有關情況。

由於被保險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保險人不能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的,保險人可以扣減或者要求返還相應的賠償金額。

賠償處理

第二十六條 被保險人給旅遊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該旅遊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直接向該旅遊者賠償保險金。

被保險人給旅遊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旅遊者賠償的,保險人不負責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

第二十七條 保險人對每人賠償金額,以法院或政府有關部門依法確定的金額為准,未經法院或政府有關部門處理的,以本保險單所附《旅行社責任保險賠償處理標准》約定的金額為准,但該賠償金額與事先經保險人書面同意的訴訟費用之和,不得超過本保險單明細表中列明的每人賠償限額;

在本保險合同期限內多次事故的累計賠償總金額,不得超過本保單明細表中列明的累計賠償限額。

第二十八條 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為減少賠償責任,搶救受傷的旅遊者及施救旅遊者的財產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在規定的限額內予以賠償。

第二十九條 發生保險事故時,如果被保險人的損失能夠從其他相同保障的保險項下也獲得賠償,則本保險人按照本保險合同的賠償限額與所有有關保險合同的賠償限額總和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其他保險人應承擔的賠償金額,本保險人不負責墊付。

被保險人在請求賠償時應當如實向保險人說明與本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關的其他保險合同的情況。對未如實說明導致保險人多支付保險金的,保險人有權向被保險人追回多支付的部分。

第三十條 被保險人向保險人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計算。

爭議處理

第三十一條 因履行本保險合同發生的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提交保險單載明的仲裁機構仲裁;保險單未載明仲裁機構且爭議發生後未達成仲裁協議的,依法向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十二條 本保險合同的爭議處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包括港澳台地區法律)。

其他事項

第三十三條 保險責任開始前,投保人要求解除保險合同的,應當向保險人支付相當於保險費5%的退保手續費,保險人應當退還剩餘部分保險費;保險人要求解除保險合同的,不得向投保人收取手續費並應退還已收取的保險費。

保險責任開始後,投保人要求解除保險合同的,自通知保險人之日起,保險合同解除,保險人按短期費率計收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期間的保險費,並退還剩餘部分保險費;

保險人也可提前十五日向投保人發出解約通知書解除本保險合同,保險人按照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期間與保險期間的日比例計收保險費,並退還剩餘部分保險費。

(5)旅遊地接快艇b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旅行社責任險保障不完備

據悉,一般旅遊團在出境前購買的保險有兩份:一是根據政府部門的規定,旅行社必須購買的旅行社責任險;二是旅行社代遊客購買的普通意外傷害險。

對此,有關專業人士表示,如果由旅行社單方面統一購買,肯定無法應對財物失竊、人身意外、醫療險等各種各樣的問題。由此,一旦發生意外,很可能發生因投保項目與意外相左而無法索賠的情況。事實上,很多案例中遊客的不幸,都不在這兩份保險的承保范圍之內,遊客獲得賠償的可能性相當小。

因此,出境游如果想吃"定心丸",遊客自身應當再購買一份保障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罹患疾病、行李物品遺失的保險,其中最好還包括緊急醫療救援、遊客責任導致他人身體傷害或財產損失事故的緊急處理協助及其他信息咨詢服務。

超短期意外險很靈活

目前,各家壽險公司移推出了針對旅遊的意外險產品。一些保險公司,還專門針對出境游,設計了專門的險種,如平安壽險,就推出了專門針對出境游的海外旅行平安卡,而也有一些保險公司推出的意外險產品,並沒有專門針對出境游還是境內游,但只要符合投保規定,都能承保,如太平洋安泰保險推出的旅行平安險。

保險業人士建議,遊客出境游前不妨在旅遊團已購買保險的基礎上再自費購買一份國際旅行意外傷害保險及隨身財產保險,這樣的保險並非十分昂貴--目前,旅遊意外險的保費從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而相對應的保障額度也從數萬元至0數十萬元不等。

另外,相較於以往1年期的短期意外險,目前針對遊客出行的這類超短期(最短的保險期間只有1天)意外險,除了費率靈活外,其繳費方式也很靈活。除了代理人投保方式外,投保人還可自行網上投保、電話投保,還有的保險公司推出了卡式保單,投保人可預先購買,要出行前,再向保險公司申請簽單就行。

簽單前務必先申請

而投保人無論採取何種方式投保這類超短期意外險,太平洋安泰保險公司精算師孫先生提醒說,投保人一定要在簽單前,先向保險公司申請,哪怕你是在上飛機前一刻買的保險,都務必通過傳真或電話的方式報備,"哪怕只是留下電話錄音給保險公司也行。此舉目的是知會保險公司保單從什麼時候已開始生效"。

據他解釋,保險公司要求客戶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倒簽單"現象--先出險,再出保險的情況的發生,而客戶也可以避免出險後,與保險公司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理賠糾紛。

案例一:泰國游中小張迷上了海上摩托快艇,盡管是自費活動項目,他也仍樂此不疲。但意外發生了,快艇高速行駛中的顛簸造成他脊椎壓縮性骨折。

由於傷勢不輕,小張無法乘座普通航班回國,但對於緊急醫療運送的高額費用他無力承擔,不得不滯留在國外接受治療,並要支付高額醫療費用。對此,根據國家規定,旅行社也愛莫能助。

對策:小張應立即撥打24小時對方付費救援電話,報上保單編號,SOS救援公司會及時派出救援人員,根據醫療情況將他送往國內治療,醫療運送費用全部由保險公司承擔,最高可承擔人民幣100萬元。

案例二:嚮往歐洲游的吳小姐終於踏上了去法國的航班。不想到了巴黎的第二天,就發現裝有數碼相機、錢包、手機、往返機票的小包被竊,幸好錢包內現金不多。一家知名旅行雜志社的調查表明,42%的遊客曾經在旅行中丟失財物。

對策:吳小姐需先往當地警局報案,在回國後撥打理賠熱線,保險公司會根據她出具的有關證明給予理賠,隨身財產最高理賠額為人民幣4000元L。

案例三:北歐游時沿途的美景讓祁先生心曠神怡,然而他臨睡前總忍不住要點上幾支煙過過癮,無意中把地毯燙了個洞。第二天飯店領班找到導游,要求祁先生按原價賠償150歐元。

對策:祁先生應立即撥打24小時救援服務電話,由SOS救援組織處理賠償事宜。境外個人責任最高理賠額為人民幣80萬元

Ⅵ 旅遊法第九章分別屬於什麼責任

第九章
法律責任
第九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違法所得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對有關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業務,或者出租、出借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轉讓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的,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外,並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九十六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為出境或者入境團隊旅遊安排領隊或者導游全程陪同的;
(二)安排未取得導游證或者領隊證的人員提供導游或者領隊服務的;
(三)未向臨時聘用的導游支付導游服務費用的;
(四)要求導游墊付或者向導游收取費用的。
第九十七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旅遊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一)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旅遊者的;
(二)向不合格的供應商訂購產品和服務的;
(三)未按照規定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的。
第九十八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並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違法所得三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沒收違法所得,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九十九條
旅行社未履行本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報告義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並責令停業整頓;造成旅遊者滯留等嚴重後果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一)在旅遊行程中擅自變更旅遊行程安排,嚴重損害旅遊者權益的;
(二)拒絕履行合同的;
(三)未徵得旅遊者書面同意,委託其他旅行社履行包價旅遊合同的。
第一百零一條
旅行社違反本法規定,安排旅遊者參觀或者參與違反我國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的項目或者活動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零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導游證或者領隊證從事導游、領隊活動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予以公告。
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私自承攬業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向旅遊者索取小費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退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領隊證。
第一百零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導游證、領隊證的導游、領隊和受到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處罰的旅行社的有關管理人員,自處罰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重新申請導游證、領隊證或者從事旅行社業務。
第一百零四條
旅遊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予或者收受賄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情節嚴重的,並由旅遊主管部門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
第一百零五條
景區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開放條件而接待旅遊者的,由景區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直至符合開放條件,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景區在旅遊者數量可能達到最大承載量時,未依照本法規定公告或者未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未及時採取疏導、分流等措施,或者超過最大承載量接待旅遊者的,由景區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一個月至六個月。
第一百零六條
景區違反本法規定,擅自提高門票或者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或者有其他價格違法行為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零七條
旅遊經營者違反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零八條
對違反本法規定的旅遊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旅遊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一百零九條
旅遊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一百一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Ⅶ 簡答題:什麼是旅遊法律責任其構成要件有哪些

是一種合同規定的民事法律義務,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

Ⅷ 和旅遊相關的法律法規

1、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行政許可辦法

2、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3、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法

4、文化和旅遊部 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

5、文化和旅遊部 導游管理辦法

(8)旅遊地接快艇b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以下是規范性文件,非法律法規,均來自於文化和旅遊部:

1、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加強旅遊誠信建設實施失信聯合懲戒的通知

2、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出境游市場監管的通知

3、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換發電子導游證相關事宜的補充通知

4、辦公室關於加強出境旅遊管理規范出境旅遊經營的緊急通知

5、國家旅遊局關於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遊客合法權益的通知

6、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領隊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Ⅸ 旅遊法律責任包括哪幾種

我國是以憲法為最高法律的國家,憲法所規定了人們的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
新課:
法律責任概述
(一)法律責任: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二)特點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法律責任方式是由法律規定的,它通常有兩種,即補償與制裁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法律責任是由違法行為引起的,兩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4、法律責任的鑄就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潛在保證
(三)違法行為構成條件
1、主體
2、過錯
3、違法行為
4、損害事實
5、因果關系
旅遊活動中的行政責任
旅遊行政責任: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旅遊行政法規的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由旅遊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門追究而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執行主體和執行對象的不同,行政性的強制措施可以分為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的類型
①違反旅遊管理的處罰
②違反治安管理的處罰
③違反工商、行政、金融等管理的處罰
④違反旅遊資源保護管理的處罰
行政處罰的形式
警告;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停業整頓;吊銷旅遊經營許可證;降低等級,取消星級;暫停涉外經營定點資格,取消涉外經營定點資格;扣留導游證和導游證書,收回導游證和導游證書,吊銷導游證書;建議或會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等
2、行政處分
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開除
旅遊活動中的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行為人因違反法律法規實施步伐行為,或者不履行合同義務,從而侵犯了相對人的民事權利或者使相對人的民事權利得不到實現,依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的特點
(1)民事責任是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2)它是違約或違法行為人對受害人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
(3)它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
(4)它的責任范圍與所造成的損失或損害的大小相適應,一般具有補償與恢復原狀的性質
2、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支付違約金,恢復原狀,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帶錢,賠償損失等。上述方式,可單獨適用,也可並用
旅遊活動中的刑事責任
1、旅遊刑事責任: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旅遊法律法規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必須承擔刑法規定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在各種法律責任是最嚴重的責任
2、刑法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獨立適用
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可附加適用,有時可獨立適用
3、我國刑法規定的刑事責任還可以分為財產刑和非財產刑
財產刑:罰金、沒收財產(剝奪犯罪人的部分或全部財產)
非財產刑:自由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生命刑(死刑)、政治權利刑(剝奪罪犯一定時間或終身的政治權利)
對於外國人,我國刑罰還規定了驅逐出境的刑罰

Ⅹ 我想問如果我組織同學聚會,去旅遊,發生意外,那我有沒有相應的法律責任。比如承擔賠償什麼的。

如果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發生意外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已經盡到了保障義務,那麼可以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如下:

1、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2、第二十四條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

3、第三十七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10)旅遊地接快艇b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2013年4月,姜先生與妻子參加重慶某旅行社組織的旅行團,赴泰國普吉島旅遊。行程第三天,導游安排姜先生和旅行團其他成員一起乘坐一艘小型快艇從外海島嶼返回普吉島。由於船小人多,導游安排姜先生和其他幾位年輕力壯的遊客坐在船艙外的船頭座位。

啟航後,風浪漸大,快艇開始劇烈顛簸,姜先生所處的船頭顛簸尤烈。姜先生要求導游讓駕駛員減速行駛,但導游並未應允。此時一個大浪襲來,姜先生和多名遊客一起摔倒。

在其他遊客的強烈要求下,導游才通知駕駛員減速。到岸後,姜先生和其他兩名受傷遊客被送往當地醫院。姜先生被診斷為脊柱骨裂,並在當地醫院接受了手術,後被鑒定為八級傷殘。

回國後,姜先生向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旅行社賠償醫療費、殘疾補償金等各項損失28萬余元。

一審中,旅行社辯稱,快艇啟航前,姜先生和全團遊客都曾簽訂過一份《安全提示》,其中載明:「乘坐快艇時,由於快艇速度較快,顛簸厲害,我社強烈要求客人必須在快艇後方落座。」因此,旅行社已經盡到了安全警示義務,姜先生受傷實屬自己的責任。

對此,同船遊客證實:遊客上船時簽訂了安全告知書,但是沒讓遊客仔細看,更多是聽導游講解坐船事宜;導游安排多名遊客坐到船頭,沒有作出安全警示,船上也沒有任何文字提示。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旅行社作為專業的旅遊服務提供者,應提供滿足安全條件的快艇服務,在明知姜先生於船頭落座的危險程度大於船艙落座的危險時,並未向姜先生作出明確警示,採取合理必要措施防止危害發生。故一審法院認定旅行社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其行為已構成違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姜先生有權要求旅行社賠償損失。據此,江北區法院一審判決旅行社賠償22萬余元。

旅行社不服一審判決,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院提起上訴。重慶市一中院經審理認為,僅憑《安全提示》不能充分證明旅行社進行了必要的安全提示。即便姜先生本人要求坐在船頭,旅行社亦應予以勸阻或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意外受傷。在此案中,旅行社未舉示相關證據證明其進行過勸阻或採取了必要的防範措施。一審法院在判決書中對旅行社的違約行為及違約責任進行了詳細論證,適用法律正確。

據此,重慶市一中院於近日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人民網—出國旅遊摔傷旅行社被判賠償

熱點內容
國家法官學院新校區 發布:2025-02-04 14:39:00 瀏覽:126
2014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試題 發布:2025-02-04 14:26:57 瀏覽:706
最新勞動法保胎怎麼發工資 發布:2025-02-04 14:12:58 瀏覽:161
兩高司法解釋最新 發布:2025-02-04 13:55:39 瀏覽:682
李榮凱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04 13:55:26 瀏覽:233
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02-04 13:49:52 瀏覽:403
專利壟斷條例 發布:2025-02-04 13:48:26 瀏覽:192
事業單位臨聘人員適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04 12:46:29 瀏覽:281
銀行放貸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12:02:27 瀏覽:172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