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舉辦者法律責任
1. 在校園傷害事故中涉及的法律責任追究應當
法律分析:根據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的性質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違憲制裁。
法律依據:《教育部關於高校校園事故處理辦法》
第一條為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在校學生傷害事故,保護學生、學校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其他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學校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或者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內發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後果的事故的處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學生傷害事故應當遵循依法、客觀公正、合理適當的原則,及時、妥善地處理。
第四條學校的舉辦者應當提供符合安全標準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和生活設施。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學校安全工作,指導學校落實預防學生傷害事故的措施,指導、協助學校妥善處理學生傷害事故,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第五條學校應當對在校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當發生傷害事故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救助受傷害學生。 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應當針對學生年齡、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的不同,採用相應的內容和預防措施。
2. 民辦學校舉辦者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不是公司制的,是民法非企業法人。非企業法人應該是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其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零二條 非法人組織是不具有法人資格,但是能夠依法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的組織。非法人組織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專業服務機構等。
第一百零三條 非法人組織應當依照法律的規定登記。設立非法人組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零四條 非法人組織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其出資人或者設立人承擔無限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 民辦學校是獨立法人,因舉辦者的過錯,用付連帶責任民
首先應當明確法律責任是哪一種法律責任。如果是一般民事責任,毫無疑問看幼兒園本身性質是不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如果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創辦者不是承擔該民事責任的主體。如果是問安全管理責任,且創辦者同時是管理者,就要承擔相應管理責任。
4. 教育機構破產後舉辦者承擔什麼責任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8
5. 民辦學校的舉辦者需負法律責任嗎
您到教育局應當辦理相應的全部變更手續後,名義是舉辦者,是不承擔法律責任的。
縱橫法律網-四川綏定律師事務所-劉江律師
6. 民辦學校舉辦者承擔的是有限責任還是無限責任
摘要 您好,我正在根據您提的問題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7. 民辦學校的法人和舉辦者的區別
法人和舉辦者(股東)的區別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數量不同。
舉辦者可以為一人,也可以為多人;
而學校的法定代表人有且僅有一人。
二、民事能力要求不同。
舉辦者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條規定,舉辦民辦學校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舉辦民辦學校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法定代表人,則需要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且法定代表人的產生還受到股東大會、公司章程等因素影響。
三、權利不同。
舉辦者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等權利;
而對於法定代表人則是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並接受本企業全體成員和有關機關的監督。
四、責任不同。
舉辦者具有:出資義務;參加股東會會議的義務;不幹涉公司正常經營的義務;特定情形下的表決權禁行義務;不得濫用股東權利的義務;
而法定代表人的義務來源主要為公司章程的規定,其所做出的行為視為法人的行為。
綜上所述,舉辦者和法人可以是同一人,也可是不同的人。
8. 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是承擔有限責任嗎,還是無限責任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0
9. 學校舉辦者的法律地位
參考:
1、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可以單獨或者聯合舉辦民辦學校。聯合舉辦民辦學校的,應當簽訂聯合辦學協議,明確辦學宗旨、培養目標以及各方的出資數額、方式和權利、義務等。
2 、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用資金、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以及其他財產作為辦學出資。
3、國家的資助、向學生收取的費用和民辦學校的借款、接受的捐贈財產,不屬於民辦學校舉辦者的出資。
4、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按時、足額履行出資義務。民辦學校存續期間,舉辦者不得抽逃出資,不得挪用辦學經費。
5、民辦學校的舉辦者不得向學生、學生家長籌集資金舉辦民辦學校,不得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舉辦民辦學校。
6、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依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的規定製定學校章程,推選民辦學校的首屆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形式決策機構的組成人員。
7、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參加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形式決策機構的,應當依據學校章程規定的許可權與程序,參與學校的辦學和管理活動。
民辦學校的設立
1、舉辦民辦學校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
2、舉辦民辦學校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3、民辦學校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4、設立民辦學校應當符合當地教育發展的需求,具備教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5、民辦學校的設置標准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的設置標准執行。
6、舉辦實施學歷教育、學前教育、自學考試助學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辦學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許可權審批。
籌設民辦學校
申請籌設民辦學校,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申辦報告,內容應當主要包括:舉辦者、培養目標、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辦學條件、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
2、舉辦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社會組織具有法人資格證明文件;公民個人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證明文件;單位辦學的應提交單位法人證件,企業辦學的應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公民個人辦學的應提交身份證和公安局派出所出具的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證明文件,合夥辦學的提交合夥辦學協議書(驗原件,交復印件1份A4紙,下同)。
3、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4、屬捐贈性質的校產須提交捐贈協議,載明捐贈人的姓名、所捐資產的數額、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關有效證明文件。審批時限: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籌設民辦學校的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以書面形式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審批收費:免費。
完成籌設,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
完成籌設,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籌設批准書。
2、籌設情況報告。
3、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4、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校舍證明材料:新建校舍須提交建築質量檢驗部門對校舍驗收的合格證,載明產權。校舍屬租賃的提交租賃協議書,所租賃校舍原來不屬於教學用房的須提交建築設計或建築質檢部門出具可用作辦學的證明,以及公安機關出具的消防安全意見書,所租賃的校舍載明產權;儀器、器材、設備證明材料,屬於租借的須提交租借協議書,並載明產權。
5、行政、教學、學籍、財會、安全、衛生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樣本。
6、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聘任外籍教師須提交省教育廳批準的准入及資格認可證明文件。
審批時限: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形式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並送達申請人。
審批收費:免費。
達到設置標準的,可以直接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
具備辦學條件,達到設置標準的,可以直接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1、申辦報告,內容應當主要包括:舉辦者、培養目標、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辦學條件、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
2、舉辦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社會組織具有法人資格證明文件;公民個人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證明文件。單位辦學的應提交單位法人證件,企業辦學的應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公民個人辦學的應提交身份證和公安局派出所出具的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證明文件,合夥辦學的提交合夥辦學協議書(驗原件,交復印件1份,A4紙)。
3、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校舍證明材料:新建校舍須提交建築質量檢驗部門對校舍驗收的合格證,載明產權。校舍屬租賃的提交租賃協議書。所租賃校舍原來不屬於教學用房的,須提交建築設計或建築質檢部門出具可用作辦學的證明,以及公安機關出具的消防安全意見書,所租賃的校舍載明產權;儀器、器材、設備證明材料,屬於租借的須提交租借協議書,並載明產權。
4、行政、教學、學籍、財會、安全、衛生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樣本。
5、屬捐贈性質的校產須提交捐贈協議,載明捐贈人的姓名、所捐資產的數額、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關有效證明文件。
6、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7、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聘任外籍教師須提交省教育廳批準的准入及資格認可證明文件。
審批時限: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形式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並送達申請人。
審批收費:免費。
民辦學校的章程應當規定下列主要事項:
1、學校的名稱、地址。
2、辦學宗旨、規模、層次、形式等。
3、學校資產的數額、來源、性質等。
4、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形式決策機構的產生方法、人員構成、任期、議事規則等。
5、學校的法定代表人。
6、出資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報。
7、學校自行終止的事由。
8、章程修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