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在美國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在美國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5-23 15:56:50

Ⅰ 口頭承諾是否有法律效力

口頭協議有效。
民事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口頭形式,版第二種則是書面形權式。以口頭形式訂立的協議或者合同,只要是出於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則為有效的。例外情形:當法律明確約定合同的形式是要式合同,即必須簽訂書面合同形式的,若當事人只作出口頭表達,未簽訂要式的書面合同的,視為未達成協議。_

Ⅱ 口頭承諾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但是法律規定必須採取書面形式的,口頭承諾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Ⅲ 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嗎如果有,其依據是什麼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如果發生糾紛,主張有口頭承諾的一方應該承擔舉證責任

Ⅳ 口頭承諾是否有法律效力

口頭承諾在理論上是可以有效力,但一方否認情況下單憑口頭協議是無法證實該協議是否生效。由於口頭轉讓協議的不確定因素比較大,雙方事後也很容易因為轉讓的內容而產生糾紛,最終會影響到彼此的權益或是各方面的內容等。所以民事法律行為採用書面形式比較利於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Ⅳ 口頭承諾是不是具有法律效力

口頭協議有效。
民事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口頭形式回,第二種則是書面形式。以答口頭形式訂立的協議或者合同,只要是出於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則為有效的。例外情形:當法律明確約定合同的形式是要式合同,即必須簽訂書面合同形式的,若當事人只作出口頭表達,未簽訂要式的書面合同的,視為未達成協議。_

Ⅵ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在承諾方承認原口頭承諾內容的情況下,有法律效力。在承諾方不再承認原口頭承諾的情況下,另一方有證據證明原口頭承諾內容的,也有法律效力。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規定使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其規定。只要第三方代表是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受到欺詐、脅迫等依法應認定為無效或可撤銷、可變更民事法律行為的情形下,且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其口頭承諾的內容,該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要求,民事活動應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守信的原則,我國自古就有「人無信而不立」的價值觀念,因此,問題所描述的第三方代表應當按照口頭承諾履行自己的義務。這既是道德的要求亦是法律的要求。

但是口頭承諾具有不穩定性,如果對方不承認,且己方當事人無法有效舉證,可能導致對方承諾了也可以不履行承諾的情況發生。因此,還原當時的客觀情形非常重要,也就是當事人能夠證明對方承諾的內容非常重要。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未經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為。

(6)在美國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口頭承諾如果是在訂立購房合同過程中,應當屬於購房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開發商應當遵守合同約定。但實務中口頭承諾證明難度較大,建議採取適當方式固定證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口頭承諾算作是合同的約定內容,但這需要證據證明如果證明是為事實並且是開發商故意的另外造成了損失的話,可以認定是欺詐。

畢竟法律中允許當事人以口頭方式作出承諾,但也要看具體承諾的內容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因此不能斷定口頭承諾就一定具有法律效力,那種明顯違反了法律規定的口頭承諾,自然是不具有法律效力,也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Ⅶ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法律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但是口頭承諾往往難以舉證。如果有錄音或錄像、知情人證明等證明口頭承諾的內容的,可以起訴到法院請求履行原承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Ⅷ 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口頭形式。以口頭形式訂立的合同,只要符合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即為有效合同,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Ⅸ 口頭承諾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按照合同法規定,口頭協議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現實處理中,沒有憑據,維權難度很大。

Ⅹ 口頭承諾產生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要約人沒有對承諾的方式作出具體要求的,口頭承諾同樣產生法律效力。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條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熱點內容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
工商局合同科向群眾宣傳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09:09:19 瀏覽:363
疫情防控司法所 發布:2025-02-04 08:50:42 瀏覽:856
法律援助中心特邀監督員 發布:2025-02-04 08:49:16 瀏覽:247
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試題 發布:2025-02-04 08:49:15 瀏覽:279
行政訴訟法異同 發布:2025-02-04 08:33:54 瀏覽:373
失去交流能力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4 08:18:58 瀏覽:325
過磅單和發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4 08:16:47 瀏覽:811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