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中國疫苗事件的法律責任

中國疫苗事件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24 00:18:52

⑴ 關於疫苗接種的法律法規

第一條為了加強疫苗管理,保證疫苗質量和供應,規范預防接種,促進疫苗行業發展,保障公眾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疫苗研製、生產、流通和預防接種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未作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本法所稱疫苗,是指為預防、控制疾病的發生、流行,用於人體免疫接種的預防性生物製品,包括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
第三條國家對疫苗實行最嚴格的管理制度,堅持安全第一、風險管理、全程管控、科學監管、社會共治。
第四條國家堅持疫苗產品的戰略性和公益性。
國家支持疫苗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促進疫苗研製和創新,將預防、控制重大疾病的疫苗研製、生產和儲備納入國家戰略。
國家制定疫苗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支持疫苗產業發展和結構優化,鼓勵疫苗生產規模化、集約化,不斷提升疫苗生產工藝和質量水平。
第五條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加強疫苗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對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負責。
從事疫苗研製、生產、流通和預防接種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標准和規范,保證全過程信息真實、准確、完整和可追溯,依法承擔責任,接受社會監督。
第六條國家實行免疫規劃制度。
居住在中國境內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種免疫規劃疫苗的權利,履行接種免疫規劃疫苗的義務。政府免費向居民提供免疫規劃疫苗。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保障適齡兒童接種免疫規劃疫苗。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適齡兒童按時接種免疫規劃疫苗。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疫苗安全工作和預防接種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疫苗監督管理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疫苗監督管理工作機制。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疫苗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疫苗監督管理工作。
第八條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疫苗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預防接種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與疫苗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疫苗監督管理工作。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承擔葯品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以下稱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疫苗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預防接種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與疫苗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九條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部門協調機制,統籌協調疫苗監督管理有關工作,定期分析疫苗安全形勢,加強疫苗監督管理,保障疫苗供應。
第十條國家實行疫苗全程電子追溯制度。
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制定統一的疫苗追溯標准和規范,建立全國疫苗電子追溯協同平台,整合疫苗生產、流通和預防接種全過程追溯信息,實現疫苗可追溯。
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建立疫苗電子追溯系統,與全國疫苗電子追溯協同平台相銜接,實現生產、流通和預防接種全過程最小包裝單位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應當依法如實記錄疫苗流通、預防接種等情況,並按照規定向全國疫苗電子追溯協同平台提供追溯信息。
第十一條疫苗研製、生產、檢驗等過程中應當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嚴格控制生物安全風險,加強菌毒株等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管理,保護操作人員和公眾的健康,保證菌毒株等病原微生物用途合法、正當。
疫苗研製、生產、檢驗等使用的菌毒株和細胞株,應當明確歷史、生物學特徵、代次,建立詳細檔案,保證來源合法、清晰、可追溯;來源不明的,不得使用。
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和疫苗行業協會等應當通過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等活動定期開展疫苗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預防接種知識等的宣傳教育、普及工作

⑵ 用生理鹽水製作假新冠疫苗被抓,犯罪份子將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犯罪分子索要承擔的責任是比較重的,肯定被判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0條,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以假充好,不合格產品,銷售額度滿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會被判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如果銷售額達到了200萬元以上,有可能會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甚至有可能會被判處無期徒刑,嚴重的還要沒收財產。對於這個疫苗用生理鹽水製作的,本身就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所以對於這樣的產品要沒收查處,同時對犯罪分子要嚴厲打擊。

在當下疫情比較嚴重的今天,我們確實應該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就算要接種疫苗也應該要到正規的疾控中心去進行接種。千萬不要到那些私人的診所,或者說一些不是很正規的機構去進行接種疫苗,很有可能這些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管,給我們注射的是違規的疫苗。當然還要在網路上查詢一下相應的信息,看看現在這個區域以及你所在的地方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接種,如果沒有就不要貿然相信。

⑶ 研發疫苗屬於法律事件嗎

屬於疫苗管理法草案(簡稱「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作為疫苗管理領域的專門立法,草案三審稿加大了對疫苗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罰款額度,增加處罰種類。草案還補充規定了一些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比如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從重追究刑事責任;對生產、銷售的疫苗屬於假葯、劣葯等違法行為,加大對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員的罰款處罰力度;對有嚴重違法行為的責任人員,增加行政拘留的規定。

草案三審稿加大了對疫苗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特別增加了「從重追究刑事責任」「增加相應的違法處罰」等方面的條款,應該說,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有助於提高法律的嚴肅性和對違法行為的震懾力。

⑷ 中國的疫苗事件如何處理

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問題疫苗事件仍在持續發酵。因「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事件被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通報3天後,長春長生再因2017年10月被調查的「百白破疫苗效價不合格」事件被吉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罰款344萬余元。近日來,疫苗事件在輿論場中引起發熱議,也讓公眾普遍產生了焦慮和不安的情緒。

⑸ 非法疫苗事件相關人員觸犯了哪些法律

案例: 2016年3月19日晚,山東警方破獲案值5.7億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經嚴格冷鏈存內儲運輸銷往24個省容市,疫苗含25種兒童、成人用二類疫苗,此次涉及疫苗買賣線索的共胡24個省份近80個縣市。根據山東濟南非法疫苗案的線索,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機關深入追查,目前立案69起,犯罪娣人130餘人。一、閱讀案例,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涉案人員違反了什麼原則?涉案人員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解析:本題考查行為分析,題干中非法疫苗案的涉案人員,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二、案例中的兒童、成人哪些權利受到了侵犯?兒童、成人的人身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受到了侵犯。解析:本題考查消費者的權利,題干中非法疫苗案的涉案人員,侵犯了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

⑹ 疫苗事件到底誰的責任

「疫苗事件」是製造者和監管者的共同責任;
疫苗製造者是以營利為目的,以次充好。而疫苗的檢查、監管部門是把關部門,工作要是認真負責,就不會出現「疫苗事件」。

⑺ 中國1000劑新冠疫苗被盜,4名嫌犯被捕,將會被如何判決

雖然我國的疫情形勢已經得到基本的控制,但是在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嚴重,而新冠疫苗就是應對疫情的重要“法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最近卻發生一起盜竊疫苗的案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國1000劑新冠疫苗被盜,4名嫌犯被捕

據悉,1000多劑中國疫苗被4個印尼人盜竊。兇手曝光後不久,4名印尼人因這起事件被捕。相關報道披露後,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亞洲,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紛紛猜測幕後黑手是誰。據調查,這些印尼人在偷完疫苗後,選擇以每劑25萬盧比(約合112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印尼人。

所以很多國家其實抵制美國疫苗,而英國和印度的疫苗也有很多類似的黑料。至於俄羅斯疫苗,雖然性能穩定,但生產能力相對有限。相比之下,中國疫苗經過臨床驗證,可以放心使用,生產能力也很強。目前,中國已經免費為本國人民接種了數億劑疫苗。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內容了。對此, 你怎麼看?

⑻ 中國的疫苗事件怎麼處理

法規條文白紙黑字擺在那裡,但「問題疫苗」非法交易依然屢禁不絕。而疫苗安全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人們期待,在及時查清公布涉事疫苗及製品的來源與流向之外,痛定思痛,追根溯源查堵生產、流通、購銷、使用等環節的監管漏洞。相關職能部門應恪守職責,用高效透明、嚴絲合縫的監管措施阻遏非法疫苗流通,確保疫苗安全。(新華社) 建國以來,中國的疫苗全靠自力更生,而且研發的好多疫苗是國際領先的,比如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世界上公認中國的疫苗是好的,又比如中國研發的天花疫苗的天壇株,也是國際上公認的好疫苗,而中國自主研發的甲肝減毒活疫苗還銷往亞洲多個國家。總的來講,中國國產疫苗的質量是過關的,但是因監管不嚴,個別廠家疫苗的質量出現問題,也有一些不法商販亂生產,但不能以偏概全。大家懷疑國貨的質量,包括懷疑國產疫苗,是因為每次發生這樣的事情都會讓信任缺失、懷疑滋生。(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

⑼ 公司組織自願接種新冠疫苗,出了事故責任算誰的

公司組織針對新冠的自願疫苗接種,並與公司簽署了自願疫苗接種責任書。如果有事故,算本人責任,但公司沒有責任。然而,國內新冠疫苗現在是安全的,不會發生任何事情。
一、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2020年1月24日,中國疾控中心在中國成功分離出第一株新型冠狀病毒病毒,3月16日20時18分,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4月13日,中國新冠病毒疫苗進入二期臨床試驗[3]。同一天,由來自世界各地的120多名科學家、醫生、捐贈者和製造商組成的專家組發表公開聲明,承諾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協調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疫苗的研發。6月19日,中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獲批臨床試驗。10月8日,中國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簽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2021年6月15日,據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新冠疫苗接種量突破9億劑,覆蓋人數超過6億人,接種人數和覆蓋人數均居世界第一。
二、新冠接種疫苗後的注意事項
接種後,應觀察該部位30分鍾。接種當天,注射部位應保持乾燥,注意個人衛生,妥善安排休息。接種當天不要洗澡或劇烈運動。接種疫苗後一周內避免食用平時沒有吃過的食物,盡量不要飲酒、辛辣食物或海鮮類食物,建議清淡飲食,多喝水。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推薦免疫程序為2次注射,間隔2-4周,接種應按照疫苗說明書規定的間隔時間進行。接種間隔不能提前,但可以推遲,因為不能及時接種。建議盡早接種疫苗和早期保護。一般反應無需治療即可自行恢復。臨床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疫苗與其患者的任何滅活疫苗相似。
疫苗接種成功率不是100%,少數接種者可能在疫情期間患病。在沒有免疫屏障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仍然很容易傳播。因此,接種疫苗後應繼續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和人群密集的場所。

⑽ 中國新冠疫苗致死找誰賠償

法律分析:不能一概而論,該職工的死亡是不是有疫苗引起,此人有沒有其他疾病或病症,心臟病腦卒死等原因都可以,需要臨床醫學來確認,如果死與疫苗有直接的關聯,算醫療事故處理比較好認定,不在工作現場肯定是不可以的,如果在工作場所,也是打疫苗後發生,那就看看企業的情況了,可以算工傷,主張醫療事故也可以,需要解刨認定才可以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

第五十二條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范接種過程中或者實施規范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葯品不良反應。下列情形不屬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種後一般反應;(二)因疫苗質量問題給受種者造成的損害;(三)因接種單位違反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導原則、接種方案給受種者造成的損害;(四)受種者在接種時正處於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者前驅期,接種後偶合發病;(五)受種者有疫苗說明書規定的接種禁忌,在接種前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未如實提供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情況,接種後受種者原有疾病急性復發或者病情加重;(六)因心理因素發生的個體或者群體的心因性反應。

第九十六條 因疫苗質量問題造成受種者損害的,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因違反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導原則、接種方案,造成受種者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
勞動法工資不給 發布:2025-02-04 06:30:44 瀏覽:602
合同法中對日期的規定 發布:2025-02-04 06:23:35 瀏覽:131
道德經第77章 發布:2025-02-04 05:58:04 瀏覽:946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
常人方法學的創始人是 發布:2025-02-04 04:47:18 瀏覽:415
刑事訴訟法中案情重大的標准 發布:2025-02-04 04:39:23 瀏覽:498
法治頻道懺悔錄 發布:2025-02-04 04:37:05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