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關於經濟信用卡的法律責任

關於經濟信用卡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24 00:53:09

『壹』 信用卡套現是不是要承擔刑事責任

信用卡套現是違法的,如果構成非法經營罪,是需要負刑事責任的。依據相關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實施前款行為,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10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貳』 我想知道關於信用卡欠款不還的相關刑法,法律法律,多少條,詳細說明

關於信用欠款不還的相關法律如下: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如下:

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如下:

第六條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後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在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下持卡人拒不歸還的數額或者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後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2)關於經濟信用卡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信用卡惡意透支行為包括兩種基本行為方式:

一是超過規定限額透支,即超過信用卡章程的規定或者發卡銀行的允許透支。

二是超過規定期限透支,即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歸還本息。一般來說,信用卡惡意透支行為,將在發卡銀行留下不良的信用記錄, 影響 持卡人的個人信用。

2、信用卡惡意特徵如下:

(1)超出了透支限額,是否超過透支限額以信用卡帳戶余額軋差數是否超過限額為准;

(2)在規定期限內未償還透支款本息而又繼續透支的;

(3)超限額或超期透支前沒有取得 發卡行授權的許可,包括逃避授權、偽造授權和騙取授權等情形;

(4)透支人主觀上有 非法佔用發行卡資金的故意。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叄』 信用卡不還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銀行一般會向公安機關報案,一旦公安介入,只要申請資料有虛假,可以按詐騙罪論處。

『肆』 信用卡經濟犯罪量刑金額標准

法律分析:信用卡經濟犯罪主要是信用卡詐騙罪,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伍』 信用卡欠款多少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欠信用卡,只要你積極還款就不是惡意透支。如果一下子還不出那麼多,每個還100元甚至元,你都在積極履行還款義務。
所謂信用卡詐騙罪,重點在詐騙兩個字。只要你申請信用卡的材料真實,用卡有一段時間正常還款,不是一下卡刷空了不還,沒有逃避催收,積極與銀行溝通就不涉及詐騙也不能構成刑事案件。
銀行起訴也只屬於民事借貸糾紛。民事案件最大的懲罰就是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不可能動用刑法處罰(抓人,拘捕,坐牢都不可能)。
說白了,銀行借錢給你,也是為了賺取利潤,信用卡也是借貸的一種形式。那麼他就應對借貸的風險進行把控。用卡人造成逾期與他們審核不嚴,亂批卡也有很大的關系。
你逾期影響最大的是銀行的中高層,所以他們會想方設法的對你進行催收,甚至外包第三方進行催收,而第三方催收公司又是靠催收成功的提成吃飯的。所以他們有時候會威脅,恐嚇你或者你的家人。有時候甚至冒充國家執法機關進行催繳,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核實來電者的身份,如果確實是國家執法機關,那麼積極配合,如果不是,那麼請忽視。同時積極與家人攤牌,溝通,以免催收人員利用家人不懂法理的心理向家人要錢。信用卡只能批給成年人,成年人就是獨立的具備承擔一切責任的自然人,債務不可能轉移給任何關系的親人。他們沒有義務幫你償還。如果家人有能力也自願幫你清償,恭喜你。那麼請振作起來,努力工作,積極生活爭取早日還他們。記住這份恩情,不要再一次辜負!
如果被起訴了,很好,說明銀行沒招了,那麼請積極應訴,開庭一定要去,陳述自己的一切能找到的銀行不對的地方!比如利息過高,下卡審核不嚴格,違約金收取不合理,並且盡可能要求銀行把之前收取的不合理違約金、利息退還。判決書下來之後,堅決提起上訴!上訴不單是爭取自己的權利,更是緩和時間,讓你有充裕的時間賺錢還債!開庭時,切忌認錯、向法院求情或者向銀行提出減免的請求,已經開庭了,法律是沒有任何情面的只有完全的理性爭辯!

最後:信用卡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金融產品,一旦用上了,普通人很難停止使用。每個月銀行都可以靠信用卡從消費者、合作的POS商戶手中賺取巨大的利潤。不被信用卡困擾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信用卡!
有些狗律師直接就是銀行請來的水軍,畢竟只會幫著有錢的是吧。他們回答這種問題似是而非,玩字眼游戲,不用理他們。

『陸』 中國刑法關於信用卡的條約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情況,討論了刑法規定的「信用卡」的含義問題,解釋如下:
刑法規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具有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一、信用卡套現犯罪的法律定義
相關法律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實施前款行為,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10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二、信用卡套現犯罪的構成要件
(一)信用卡套現的犯罪客體
犯罪客體是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以pos機等方法,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的行為,實際上是利用了信用卡的短期信貸功能,通過循環套現的模式,變相進行了金融信貸業務,違反了國家對於金融行業的行政許可制度,擾亂了國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侵害了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二)信用卡套現的犯罪客觀方面
犯罪客觀方面是,是刑法規定的,說明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侵犯性,而為成立犯罪所必須具備的客觀事實特徵,它說明某種犯罪是通過什麼行為、在什麼情況下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了什麼結果。
信用卡套現犯罪的客觀方面,主要是指違反了銀行對於信用卡管理的相關規定,通過以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的行為,且該行為必須達到法律所規定的「情節嚴重「的程度,即套現數額達到100萬元以上,或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
(三)信用卡套現的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刑法規定的實施犯罪並且承擔刑事責任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單位)。信用卡套現犯罪的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這里的自然人是指年滿16周歲的,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是指依法成立並有合法經營、管理范圍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四)信用卡套現的犯罪主觀方面
犯罪主觀方面,是指刑法規定成立犯罪必須具備的、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
信用卡套現犯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實施的刷卡套現行為會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仍然刻意的追求行為結果的發生,而且信用卡套現犯罪,是行為犯,《解釋》並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牟利即構成犯罪。的目的和動機,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有實施套現行為的故意。

『柒』 信用卡借給別人套現什麼法律責任

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實施前款行為,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10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上述方式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信用卡套現處罰辦法
新司法解釋出台 惡意透支5000元以上可判3年刑
為進一步打擊信用卡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15日公布了《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了相關信用卡犯罪的量刑標准,明確了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法律適用中的一系列疑難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信用卡產業高速發展,信用卡犯罪活動日益增多,新的犯罪形式不斷出現,特別是一些違法犯罪分子進行信用卡虛假申請、信用卡詐騙和信用卡套現等活動已發展到公開化 、產業化的程度。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熊選國表示,這些違法犯罪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不僅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侵害了銀行消費信貸資金和持卡人財產。
2005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 刑法修正案(五)》,增加規定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修改了信用卡詐騙罪的規定。
熊選國表示,隨著形勢的發展,信用卡犯罪的手段不斷翻新,防範和打擊難度進一步加大,為了有效懲治信用卡虛假申請、信用卡詐騙、信用卡套現等犯罪活動,有必要進一步明確相關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
據了解,該司法解釋共八條,主要有以下重點內容:
——明確了偽造金融票證罪中「偽造信用卡」的認定,以及偽造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規定偽造信用卡1張即可構成犯罪。
——明確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定罪量刑標准,以及「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認定問題。
——規定了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涉及1張以上信用卡的,即以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處罰。
——規定了為信用卡申請人製作、提供虛假資信證明的行為,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或者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追究刑事責任。
——明確了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以及「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認定問題。
——明確了「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以及「惡意透支」認定處罰的相關問題,對「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作了界定,以區別於善意透支的行為。
——規定了對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進行信用卡套現,情節嚴重的行為,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該司法解釋自2008年12月16日起施行。

『捌』 信用卡的法律法規

信用卡涉及的法律法規:

信用卡業務作為一種民事行為,《民法通則》、《合同法》、《刑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等法律對信用卡業務進行了原則性的規定。

1、《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民法通則》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信用卡法律關系中最為基礎的就是發卡銀行、持卡人和特約商戶三者的關系。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發卡銀行始終面臨著申領人偽造資料騙取發卡機構信任的問題,非法持有人的詐騙問題,合法持有人惡意透支的問題以及特約商戶未盡職責的問題;持卡人則面臨著信用卡和身份證被盜竊、遺失的問題。因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對使用偽造、作廢、冒用他人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及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3、銀行法律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法》和《商業銀行法》是我國金融法律體系中的兩部重要法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五章第31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按照規定審批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其業務范圍。"《商業銀行法》第3條在經營范圍中共有13項,信用上學業務即歸屬於第13項中"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違法法律規定是無效的,而且要受相應的刑責的。

4、《擔保法》的規定。這些法律內容:被保證的主債權種類、數額;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保證的方式;保證擔保的范圍;保證的期限;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此外,信用卡保證合同作為信用卡合同的從合同,其法律屬性和法律責任適用我國《擔保法》第5條:"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定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5、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對信用卡業務中的主體、發卡銀行、代理銀行、持卡人和特約商戶都具有約束力,而且在業務規定、業務管理、信用卡的申領與銷戶、轉帳結算、存取現金、法律責任方面都作了明確的規定。首先,《辦法》第3條規定:"本辦法所稱信用卡,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商業銀行向個人和單位發行的信用支付工具",闡明了只能是我國境內的商業銀行才有資格發行信用卡,並在第5條中排除了非金融機構、非銀行機構、境外金融機構的駐華代表機構經營信用卡業務的可能性。商業銀行在有關信用卡業務中必須執行人民銀行規定的統一存貸款利率和特約手續費費率,並按規定比例額交存存款保證金以及執行帳戶管理、現金管理等。其次,《辦法》第22條指出:"特約單位不得以任何現由拒絕受理持卡人合法持有的簽約銀行發行的有效信用卡。"也就是說,特約單位與發卡行之間存有代理關系,持卡人持有發卡行發行的信用卡到特約單位進行消費,特約單位應一視同仁,不能從技術角度或收費待遇上予以歧視。

6、其他包括《關於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關於辦理利用信用卡詐騙犯罪案件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各商業銀行關於信用卡的章程、特約商戶協議書、特約商戶操作程序、信用卡業務會計核算手續、信用卡保險單等都有針對信用卡使用有關的約定與規范。

熱點內容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
勞動法工資不給 發布:2025-02-04 06:30:44 瀏覽:602
合同法中對日期的規定 發布:2025-02-04 06:23:35 瀏覽:131
道德經第77章 發布:2025-02-04 05:58:04 瀏覽:946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
常人方法學的創始人是 發布:2025-02-04 04:47:18 瀏覽:415
刑事訴訟法中案情重大的標准 發布:2025-02-04 04:39:23 瀏覽:498
法治頻道懺悔錄 發布:2025-02-04 04:37:05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