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知識主題廣播稿

法律知識主題廣播稿

發布時間: 2022-05-24 02:37:18

① 法在我心中廣播稿40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法在我心中》。
法律,給人一種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但它對於年少的我們來說,那是太抽象、太模糊了,是學校的普法教育讓我懂得了許多法律知識。讓我明白了學法、守法的重要性,更知道遵紀守法要從點滴做起。
「勿以惡小而為之」, 意思是說不要以為是微小的壞事就可以做。現在社會很多犯罪分子都是從「小惡」開始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它就如一隻小白蟻在船板上咬一個小洞是很不起眼的,但如果任其發展起來,船就會沉沒。它是告誡少年預防犯罪要從預防不良行為做起。
再看看社會上的違法現象:不法商人為謀取暴利將法拋於腦後,大肆造假售假,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的人不勞而獲,把法置之度外,打架、斗毆、偷竊、闖交通信號燈等這些行為都對社會遺害無窮。「無規矩不成方圓」,試想,假若人人都輕視法律,那麼社會將變的行屍走肉、戰亂四起 ,我們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將一去不復返!
現在,少年犯罪的案例不勝枚舉,我們學生要堅決抵制不良誘惑,學法、知法,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遠離犯罪,做一名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好學生,做一名守法的小公民。
鄧小平爺爺曾說:「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確,我們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應該從小培養法律意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將法銘記於心,養成守法的的好習慣,以小手拉大手,為家庭、學校和社會創造平安和諧的法制環境!

② 急求一篇播音稿!!關於法律的!(追加分)

甲: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乙: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甲:青青果園校園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乙:很高興為您主持節目。

甲:下面是由我們為大家主持的《平安校園》節目,希望大家喜歡。

乙:《平安校園》是學校的特設欄目,向您介紹法律知識和安全常識,與您共建平安校園。

甲: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乙:首先,我們說一下未成年人不當有那些不良行為。

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條中明確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位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乙:1、曠課、夜不歸宿;2、攜帶管制刀具;3、打架斗毆,辱罵他人;4、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5、偷竊、故意毀壞財物;6、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7、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8、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9、其它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甲:下面我們來聽一段好聽的音樂,休息一下,然後再向大家介紹為什麼不能曠課夜不歸宿。

(音樂)

乙:為什麼不能夜不歸宿呢?

甲:1、曠課、夜不歸宿容易使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及財產受到侵害未成年人年齡尚小,生理、心理尚未發育健全,需要家庭、學校的有效監護。如果未成年人曠課、夜不歸宿,便得不到學校、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有利管理和監護,極易發生上海時間,容易成為傷害、搶劫、交通肇事等案件的受害者。尤其是女性未成年人,由於特殊生理特性,更容易成為違法犯罪分子的侵害對象。

乙:2、曠課、夜不歸宿可能使未成年人誤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未成年人曠課、夜不歸宿,便得不到學校、家庭的有效管理和系統教育,不僅學不到知識,而且分辨是非、善惡,抵制社會不良行為的免疫力會大大降低。如果無故曠課、夜不歸宿,就會流入街頭巷尾,結識一些不三不四的社會人員,長期在一起,很容易受到熏染,養成不良習慣,而且這些不良行為又得不到及時矯治,長此下去,就會逐步變壞,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甲: 因此,本法規定,曠課、夜不歸宿使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學校和家長及其他監護人應該及時進行教育和制止。

乙:這期《平安校園》節目就是這些,歡迎同學們為我們搜集相關信息、資料,積極投稿。學校會根據您的的投稿數量和質量為你的班級加分,同時,廣播站也會根據稿件吸納一些優秀的同學,成為廣播站的小記者和主持人。

甲:本次節目到此結束。謝謝收聽。再見。

乙:再見

結束曲

③ 法律知識以及學校常見違規現象廣播稿

大多數教育局一再規定,學生假期,學校不能以任何形式向學校收取補課等費用,除非他是免費的,但也得是學生自願去的

④ 學習憲法知識 弘楊憲法精神的廣播稿

弘揚革命精神廣播稿
弘揚民族精神
合:親愛的老師、隊員們,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A:今天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弘揚民族精神——從我做起》。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涌現過多少英雄人物、仁人志士。"路漫 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勵著多少中華兒女勵志成才,報效祖國。
B:"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孟子的教誨激勵和成就了多少中華偉 丈夫、民族大英雄。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幾千年前,孔子的這種以和為貴,求同存異 的思想,在以和平與發展成為兩大主題的當今世界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溫總理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時便引用了孔子的這句話,以表明中國的立場。
B:還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孫中山"天下為公"的胸懷,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都讓我們回想起中華民族一段又一段盪氣回腸的歷史。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如今的神五、神六飛天,中國人演繹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話。
A:中國人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結晶。中國人的民族精神是由堯舜禪讓的精神、蘇秦刺股的精神、孔融讓梨的精神、屈原問天的精神、卧薪嘗膽的精神等等無數崇高的精神組成的。
B: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A:從古到今,中華民族涌現了種種弘揚民族精神的感人事例,其實這一精神,同樣貫穿著我們整個學習生活。對於隊員們來說,首先要做「改陋習、樹新風」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⑤ 寫安全與法治廣播稿30字左右

法制安全教育包括四方面,如下: 一、安全法規 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安全責任和意識。深入貫徹教育系統普法規劃,繼續加大對《義務教育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等有關教育和安全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力度,進一步強化各級各部門的安全意識和管理責任,增強師生法制安全意識。切實加強對校長的培訓,提高校長安全意識,落實校長「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二、交通、消防、地震、用電、戶外、網路安全教育 進一步規范教師教育行為,加強師德教育和德育隊伍建設,做好對學生思想、心理的教育疏導工作;開展學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地震安全、用電安全、戶外安全、網路安全教育等系列專題教育,組織消防或地震應急疏散演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及逃生技能,提高青少年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公共安全意識。在進行安全宣傳中,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化,主題的多樣性,讓學生有積極的興趣來學習安全知識。重點要對學生進行緊急突發事件處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識的教育;緊急電話(如110、119、122、120、校園110等)使用常識的教育。
三、食品安全 加強制度建設,強化食品衛生監督管理。 繼續強化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的領導和管理,建立食品衛生責任追究制度。落實食品定點采購、索證、檢驗及食物48小時留樣等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加大對學生食堂的資金投入,完善各種衛生設施。進一步推進學校食堂量化分級管理,執行中小學和幼兒園食堂不得對外承包規定。繼續加強校內小賣部的衛生監督管理,要求各地各校落實專人負責,定期不定期對小賣部的食品衛生進行抽檢,發現不符合食品衛生標准和要求的食品立即制止銷售,同時向衛生、質監部門報告,促使小賣部經營者守法經營。對學校內部個人承包的小店,學校指定專人、定期不定期地進行抽查,促使其守法經營,保證師生的飲食安全。
四、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必要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耐挫教育,特別是面臨高考、中考,要嚴密注意「問題」學生;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交通法規教育,傳授學生必要的火場逃生知識、緊急救護知識,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安全素質。進一步加強師德教育、規范教師行為,學生出現的某些心理問題,與教師的行為規范存在著聯系,教師要加強責任心教育,力爭將事故隱患扼殺在萌芽階段。對學生之間出現的糾紛,一般的「小摩擦」學校自行處理,大的沖突報派出所協助

⑥ 求一篇《遵紀守法,關愛生命》的廣播稿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首先祝賀大家在新的學年裡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遵紀守法,珍愛生命》。我們知道,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同學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接收到各種新鮮的信息,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你們是否能分辨得清楚呢?你們是否想過你們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受到法律約束?法律是至高無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誰違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懲罰。

我知道有的同學其實很聰明,但他的聰明卻沒有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調皮搗蛋上,喜歡逞強好勝,有事沒事惹一下其他同學,比如別人走路時他突然伸出一隻腳將別人絆倒;有些同學喜歡打架,將別的同學打傷,有些同學不愛護公物,故意毀壞公共場所的物品;有些同學以大欺小,沒有錢買東西吃、沒有錢進游戲室就強行向弱小同學索要等等行為都是法律不允許的,如果情節嚴重的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這里我要告訴同學們平時一定要聽老師和家長的話,遵紀守法。同時,我認為一個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如從小養成了各種不良習性的話,以後要改正就很難,平時不注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注重規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種規章制度做事,最後必將釀成大錯。那麼,我們青少年如何預防違法犯罪,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呢?我認為應該做到四個方面:

一、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規范。

實踐證明未成年人一旦養成了種種不良習性後要矯正過來是不容易的,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矯正,因此,未成年人應該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處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公共規范,遵守社會公德。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加強自我修養,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覺抵制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

二、應樹立自尊、自立、自強的意識。

自尊、自律、自強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未成年人進行自我防範和贏得社會保護的途徑,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墮落,外界再怎樣幫助,也是無濟於事的。

三、應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學好知識,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煉各種能力,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還要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於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時候,及時逃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不至於受犯罪行為的隨意侵害。

四、應加強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未成年孩子對犯罪的自我防範,除以上講的,還必需懂得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根據實踐經驗,我們建議同學們如果在遭到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時候,切切要記住兩點:

第一,同學們要以躲避受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不提倡你們去同違法犯罪分子面對面搏鬥,比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後設法擺脫或向四周的大人呼喊,或拔打「110」報警。

第二,如果同學們發現自己正在或已經受到非法侵害的就應該採取正確的途徑解決。如及時向學校、家庭或者其他監護人報告,由家長、老師或學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機關或政府主管部門報告。據調查,一些學生被同學毆打後並不是向家長或學校匯報,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來報復,要知道報復傷人也是違法的,情節嚴重的就會構成犯罪。

同學們,你們一定要認真上好政治課,學好法律知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防範能力,遠離違法,珍惜他人生命,珍愛自己的生命,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發展,營造和諧校園的平安局面。

最後,我想送同學們幾句話,和同學們一起共勉:

學會寬容,寬宏大量;學會友愛,豁達開朗;學會道歉,尊重別人;在恨的地方,播種愛;在受到傷害的地方,播種寬恕;在受到懷疑的時候,播種信念;在黑暗的地方,播種光明。

這樣,我相信:

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片寧靜的校園;

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個和諧的班級;

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份珍貴的友誼;

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⑦ 求一篇關於身邊法律的播音稿

關於法制教育的紅領巾廣播稿一:
甲:近年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加強法律宣傳,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得到普遍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得到增強,我國在依法治國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乙: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未來、希望。今天的青少年,明天就是國家的保衛者、建設者,是振興中華民族、使祖國繁榮昌盛的希望所在,是各條戰線的生力軍和後備力量。青少年法律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社會的穩定程度。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的小學生,可塑性很強,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進行普法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我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甲:鄧小平同志說過:「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自覺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逐步培養法律素質,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小公民;我們要善於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不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我們要熱心宣傳法律法規,以正確的法制觀念去影響身邊的人,帶動周圍的人,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乙:下面請聽如何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甲:同學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知法守法,與法同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經之路。
乙: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為推進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實現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甲:好了,又到了腦筋急轉彎的時間了,上周的題目是 ,正確答案是 ,本周我們聘請的抽獎嘉賓是 ,獲獎的同學是 ,讓我們對他表示祝賀。(鼓掌)
乙:我來出本周的題目放大鏡什麼都可以放大,但有一樣東西不能放大,是什麼放大鏡什麼都可以放大,但有一樣東西不能放大,是什麼?

⑧ 法制教育廣播稿50字

來自網路。請自行修改參考。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從本周開始,每周的周三和周五的晨訓廣播由學校利用。三月的廣播由團委負責,由於正逢法制宣傳月,我們決定向大家宣傳一些相關知識。
聽到「法制」一詞,相信很多同學都在心裡嘆了口氣。的確,由於社會和學校近些年對相關主題的宣傳力度加大,再加上「法制」本就不像體育、動漫那麼吸引學生的「眼球」和「耳朵」, 所以很多人對它已多少產生了倦怠情緒。因此,這次我們決定先繞開「法制」,從它的衍生詞——「規則」說起。
為什麼說是「衍生詞」呢?我們先來看看它們的定義:所謂「法制」,就是「法律」和「制度」,是統治階級通過政權機關建立起來的統治工具,說白了,就是用來約束被統治者的「木棍」,誰違反了它就要「挨打」。它就像一道鐵絲網或者一堵高牆,誰要是企圖穿越就會體無完膚、頭破血流。法制盡管重要,但如果統治者僅僅以這種強硬手段維護統治,那麼社會必亂,因此,還需要有一個比法制更人性更易於接受的統治工具,那就是「規則」。
那麼,什麼是「規則」呢?「規則」,按照辭典上的解釋,就是「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這個定義倒是很有意思的,特別是那個「供」字。有了這個字,就說明了「規則」的非強制性,也就是說東西制定出來了,遵守不遵守是人們自己的事情。如果說法制是「鐵絲網」,那麼「規則」就是一條畫在地面上的警戒線,時時約束著人們的行為,規定著一個限度,但就算有人逾越也不會傷及體膚,至多不過是別人異樣的眼光罷了。
話雖這么說,但規則的重要性卻決不遜色於法制,它同樣是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因素,是群體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約束。而且,它的涵蓋面廣泛,幾乎涉及到人們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所有方面。社會有社會規則,集體有集體規則,交通、職業、交際、就餐、比賽、商業交易,就連學習中也處處體現著規則的重要:語文的寫作規則、數學的運算規則、英語的發音規則等等,不遵守它們我們就寫不出好文章,算不出正確答案,說不了流利的英語,規則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既然規則很重要,那麼它就不該是一紙空文,而是要求人們運用於實踐並共同遵守的。就拿數學中的運算規則來說,面對那麼多繁瑣的規則,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四則運算中必須先算括弧里的?為什麼未知數通常用xyz表示?為什麼……?這些規則都是前人制定的,可我們為什麼必須遵守?答案很簡單:數學問題千千萬,做數學題的人更是千千萬,如果做四則運算時張三先算乘除,李四先算加減,恐怕人們永遠也無法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了。所以,必須有一個統一的規則,來保證運算的正常進行。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計算過程中哪怕只有一個數字的運算沒有按照規則,最後的答案都會和正確答案相去千里。那麼,如果把一道數學題比作我們的社會集體,把其中的每一個數字比做我們每一個人,就不難看出,個體對規則的態度對於整個集體來說是多麼重要。也許,當你偶爾闖紅燈或隨地吐痰時,你並沒有太過在意,但量變往往引起質變,這些小小的違反規則的做法所引起的後果恐怕是你無法想像的。
說了這么多,其實都是為今後三周內團委的發言打一打基礎,引起一下大家的重視,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團委的發言內容:
由於今年是xx的「沖刺年」,因此我們的話題還是要從奧運開始,本周五首先由團學習委員高一(7)班王雨晨向大家介紹奧運項目中的一些比賽規則和觀賽規則,順便為4月份的奧運宣傳月和奧運知識競賽做准備。下周三的晨訓由團宣傳委員高一(8)班xx負責,跟大家說說社會生活中的規則,周五則由團文體委員高二(8)班魏來介紹一下校園生活中的規則。由於本月歸根結底還是法制月,因此最後我們還是要繞回這個主題,由團組織委員高二(3)班的艾多斯通過案例談談他對法制的理解。
團委本月的「法制與規則」晨訓在本學期晨訓主題廣播中「打頭陣」,希望大家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利用這10分鍾的時間了解我們身邊的規則,並從現在開始努力落實,做一個不僅遵紀守法,而且遵守規則,有高素質的中學生。

⑨ 12.4法制宣傳廣播稿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共同探討普法工作的重大意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談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或多或少的對它都有一定的了解。21世紀是一個法制社會,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運行。也許有些人對此會不以為然,認為人應該擁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來決定的。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一個有規則、有規矩的社會中生活,你能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這樣的自由嗎?當然不能!做為一個社會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里,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約束下的自由,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麼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法律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它的束縛。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想像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麼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既然法律是如此的重要,那我們就應該要遵守法律,遵守規則。

我想通過這么一說,大家都了解了守法的重要性了,那接下來就應該要學法了。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就是告訴我們凡事要講道理,如果我們人人不講理,那我們的國家將是怎樣一副場面,這個國家怎能還稱其為一個國家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法律意識,提高我們的法律素質,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就需要我們不但要好好學習它,還要合理的運用,才能更好的遵紀守法,維護自身的利益。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朝著建設民主法治國家的方向在努力。國家一直在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地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教育公民自覺守法,並且學會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對於執法機關,普法的意義則在於能促使執法者更公平、更公正、更合法的行使自己的工作職能,懲治違法犯罪份子,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多年來,我們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好像電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樣,有很多原來對法律一無所知的人,如今都能運用法律來尋求一個說法。隨著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深入的開展,使得人民群眾逐漸接受了法律意識的培養,並自覺自願地運用法律。我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並且從事著基層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我沒有什麼更好的心得,我想普法宣傳教育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效,總結其中的一條經驗,那就是大家都懂得了「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應該會有很多人同意我的這個看法吧?有句古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小事,積累成山。別看這「學法用法,從我做起」,說著容易,可要真正做到,還是得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和覺悟的。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情,它正是你素質修養的體現,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做了一個好公民,也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違反了規章制度。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有沒有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定你有沒有銘記在心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體現公民的素質和修養。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從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學法用法,遵守法律,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大家都來學法用法,大家都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有越來越好的治安環境和社會秩序,違法犯罪活動就會大大減少,人民群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我們的國家就會逐步成為健康、文明、法治的國家,這不正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嗎?

同志們,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社會,為了我們自己,請記住「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⑩ 以'弘揚法制教育,營造良好校風'為主題100~200字廣播稿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能力。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鏟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麼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麼,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麼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裡,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於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熱點內容
行政訴訟法異同 發布:2025-02-04 08:33:54 瀏覽:373
失去交流能力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4 08:18:58 瀏覽:325
過磅單和發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4 08:16:47 瀏覽:811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
勞動法工資不給 發布:2025-02-04 06:30:44 瀏覽:602
合同法中對日期的規定 發布:2025-02-04 06:23:35 瀏覽:131
道德經第77章 發布:2025-02-04 05:58:04 瀏覽:946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