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認證群的法律責任
A. 關於QQ群主的責任。
這個問題很關鍵,路程長還是短,是白天騎車,還是夜裡騎車關鍵就是騎友們的裝備一定要齊全,例如:騎行帽、前後尾燈、手套等必備物品。其次,我個人看待安全很重要,所以意外保險就很必須購買。精確回答:如果相約出行時,有騎友摔傷或是其它意外傷害,群主要不要負責任? 我認為,大家確認是朋友才會一起出去玩,出發前把安全細則說明,該裝備的東西不少,那麼出去騎行的朋友們就要各自為自己的安全負責任。舉個例子:如果說一起開車出去玩,那一輛車撞了人,是否也要邀約出去玩的朋友負責?如今社會和道德就是有所磨擦的,如果說誰叫誰出去玩,組織活動的人就要負責,那麼乾脆獨自出發好了,我認為安全在個人。
B. qq群主承擔不承擔法律責任
得看其行為而非其身份。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內、權力所產生的容,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單純的身份並不存在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只有群主做出某些行為違反了法律或者侵犯了他人的權利才需要承擔責任。
C. 群主的責任很大嗎
群成員"犯事"群主擔責系誤讀 需承擔管理責任。
「群主對群成員言行擔責」純屬誤讀
《管理規定》中所稱「互聯網群組」是指互聯網用戶通過互聯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等平台建立的,用於群體在線交流信息的網路空間,如微信群、QQ群、微博群、貼吧群、陌陌群、支付寶群聊等都屬於互聯網群組。北京的張女士屬於網路活躍人物,在微信、QQ、微博都建了很多群,她向記者表示,群太多了,管理風險太大,感覺《管理規定》10月8日施行後,自己可能隨時有「進去」的可能,所以准備退出或解散一些群。據記者調查,和張女士持相同想法的群主不在少數。
對這種退群的想法,王衛國對記者表示,這可能是因為一些網友對《管理規定》出現了誤讀。有人將「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理解為「一旦群成員違法違規,就要追究群主的法律責任」,這其實是對《管理規定》的錯誤理解。王衛國認為,這個規定主要是要求群主對群中發布的信息承擔起必要的管理責任。「群主應該監督群內上傳的信息,防止有人利用你管理下的互聯網群組傳播危害國家安全、誹謗他人、危害公共秩序的言論或者從事傳銷等違法活動。」群主的管理責任不同於違法行為人的法律責任。群主的管理責任既包括服務群內成員的義務,也包括維護公共秩序的義務。一般來說,在違反後一種義務的情況下,例如對群內成員的違法信息沒有及時清除,則可能被行政主管部門要求整改,或者因整改不力而被叫停群組服務。根據我國的法律,群主只有在群內違法信息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後果並且自己有故意或者過失的情況下,才會被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有的網友表示,有時候群里信息太多,難以逐條查看,如果群成員言論不當,群主很可能因為沒有及時發現而制止。楊小軍對此表示,群主既然建立了群組,就應當盡到相應的管理責任,如果感到缺乏精力、管理困難時,應該交由他人來管理。當然,如果僅僅是個別人發布了不適當信息或用了不妥語言,沒有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也不是很嚴重,群主沒有及時發現制止,也不應當屬於不履行管理責任。
對「觸法」群主如何處罰
《管理規定》中,網友們特別關心的就是其第10條中提到的「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聯網群組傳播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信息內容」,什麼情況下群主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將受到哪些處罰?
其實在《管理規定》出台後,朋友圈中就不斷有人傳播公安機關、法院處理過的一些有問題的群主被拘留或作出其他處罰的案件信息,一些群主坦言「很有壓力」。王衛國對記者表示,把這些案件信息與《管理規定》聯系在一起發布,給人一種《管理規定》已經發揮作用、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後果」的印象,其實這是對《管理規定》的法律效力不了解而產生的誤解,是對廣大互聯網用戶,尤其是廣大群主們的誤導。《管理規定》10月8日才施行,所以不可能根據《管理規定》對群主的行為進行懲罰。王衛國認為,利用群組發布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的暴力、淫穢等非法內容以及虛假恐怖信息,損害他人聲譽、散布他人隱私甚至用來實施各類刑事犯罪的事情並不少見,對這樣的違法犯罪活動予以懲罰,根據的是《管理規定》出台之前法律法規早就有的規定,不能和《管理規定》混淆。也就是說,即使不出台《管理規定》,群主如果有上述行為,也同樣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王衛國認為,群主對於群內發布、傳播信息的行為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有兩個判斷標准:一是疏於管理造成的損害後果,二是管理過程中有沒有主觀過錯。如果主觀上有故意或者過失,就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及刑事責任,如果造成損害後果,也要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在群主發現群成員違法違規而沒有採取措施造成一定後果的情況下,群主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群主將首先受到來自平台方的處罰:「由平台方依法依約採取降低信用等級、暫停管理許可權、取消建群資格等管理措施。同時,平台方要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對違法違約情節嚴重的群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員納入黑名單管理。」
對於一些網友列舉出群主需要對群成員的信息發布和傳播行為而承擔的諸多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責任。楊小軍明確表示了反對:「這個觀點實際上是讓群主一人負擔所有人的責任,甚至把管理部門的責任都歸到群主身上。這既不客觀,也不可能。」實際上,個人的責任還是個人承擔,群主要承擔法律責任也是因為群主自己的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楊小軍還認為,對於因傳播虛假信息而違法違規的群主,應該盡量寬容,處罰操作標准應該更加細化。如果群主明知是謠言卻仍然傳播,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如果群主不知道或者難以判斷所傳播信息是虛假消息,則不能追究其法律責任。
D. QQ群主建群有那些責任
我覺得樓主只是提供一個 平台,就像是QQ軟體,我們加了一個人,發上了矛盾,騰訊公司是不負相關責任的。個人意見。
E. 群主建群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要看有沒有做什麼違法的事情,微信實際不存在群主,說的群主是群的建立者,但是當群建立後,每個人都是管理員,許可權都是一樣的包括群的建立者,所有群成員都可以將朋友加到群內,任何人退出群,群都不會被解散,除非有人將所有人踢出群。
法律依據:《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第六條 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後台實名、前台自願」的原則,對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使用者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不得為其提供信息發布服務。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使用者個人信息安全,不得泄露、篡改、毀損,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F. 創建qq群有什麼法律責任
沒有吧
QQ群是騰訊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個公眾平台,群主在創建群以後,好處專就是可以邀請朋友屬或者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到一個群裡面聊天。在群內除了聊天,騰訊還提供了群空間服務,在群空間中,用戶可以使用群BBS、相冊、共享文件、群視頻等方式進行交流。QQ群的理念是群聚精彩,共享盛世。
QQ群的創建規則:
200人群:所有QQ用戶均可創建5個。
500人群:4級(一個月亮)用戶:1個;16級(一個太陽)用戶:2個;32級(兩個太陽):3個;48級(三個太陽):4個,超級QQ用戶:額外四個;QQ會員VIP1-5:額外四個,QQ會員VIP6-7:額外四個。
1000人群:QQ會員/超級會員VIP6:1個;QQ會員/超級會員VIP7:2個;年費會員/年費超級會員:額外一個。
2000人群:年費超級會員VIP6-7:一個;此外,年費超級會員VIP6-7可以花錢購買,最多14個(需保持年費超級會員身份)
G. 在qq中建了一個房子租賃買賣交流群 我是群主如果出現詐騙事件需要我付法律責任嗎
一般來說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但是如果明知有詐騙分子在從事詐騙活動,沒有及時的制止,要承擔一定責任。
H. 我建立QQ順風車的群,如果群內人員拼車發生事故我負法律責任么
你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內交通事故造成人容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因此不需要承擔責任,群內人員自己聯系搭乘車輛的商議過程你不參與不需要負責任、物品交易等方面的信息,沒聽說過出了事情要追究平台的責任,這個平台是非營利性的。比如58同城就有順風車,因為你只是利用QQ工具建立了一個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