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拾人財物不還要負法律責任嗎

拾人財物不還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5-24 05:44:48

① 如果別人不還錢破壞他等價值的東西違法嗎

不還錢破壞等價值的東西屬於違法行為,還會有相應的民事賠償,如果情節嚴重可能實現故意毀壞財物罪,建議採用合法方式維權,例如向法院起訴。
法律分析
破壞等價值的東西屬於故意毀壞財物,嚴重的將涉刑事犯罪。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犯罪行為通常是由某種現實原因造成的。行為人可能是出於對財物所有人的打擊報復、或嫉妒心理或其他類似有針對性的心理態度,毀壞財物使所有人的財產受到損失就是其犯罪目的。別人不還錢建議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不要採取極端方式。可以直接申請法院向欠債方發出支付令,令欠債方還錢。申請支付令在訴訟上叫督促程序,適用於金錢債務和有價證券債務,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應該明確,債權人有比較充分的證據,如有欠條、借據等。並且,一方是單純地享有權利,另一方是單純地負有義務,雙方不是互相有債權債務。此外,欠債人應在國內居住,住所明確,以便支付令能夠直接送達。符合這些條件,債權人就可以寫出申請書,附上證據,向法院請求發出支付令,不需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② 撿到錢不交還,要負法律責任

撿到錢不交是犯法的。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版主;如果金額較大且權拒不歸還,占為已有的,則構成侵佔罪,要承擔刑事責任。
《民法通則》
第七十九條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
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
《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侵佔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③ 撿到錢不還失主算違法嗎被發現的第一時間歸還承擔法律責任嗎

一. 撿到錢不還失主,屬於違法行為,失主可以直接要求其歸還,也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歸還。數額較大,經失主催要後,仍拒不歸還的,涉嫌構成侵佔罪,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 如果被發現的第一時間歸還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可以主張對方支付相應的保管費用。如果雙方協商好了,撿到東西者向失主適當索取報酬不違反法律。

在民法上並不禁止,我國民法有規定,撿到東西後替失主保管,可以要求失主支付一定的費用,具體支付多少,要視具體情況,由雙方協商。如果撿到東西的一方拒不歸還失物,在民法上就屬於不當得利,失主可以去法院起訴對方。但若經過商量,失主同意支付對方要求的費用,那就可視為雙方已經達成協議。

撿到錢在法律上稱為拾得他人遺失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④ 欠錢不還會坐牢嗎

法律分析:民間借貸中,一般處理方式是債權人向法院起訴,要求返還欠款,很少會觸犯刑法,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有以下情形會坐牢:

1、拒不執行要坐牢

這個判刑前提是借錢不還,債權人到法院起訴後由人民法院判決;如果債務人拒不還錢,債權人可以提供被執行人有財產而不還錢的證據,到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2、信用卡逾期不還

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惡意透支」。

信用卡惡意透支,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借錢不還」型詐騙

「借錢不還」型詐騙,即借貸式詐騙,是指行為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通過借貸的形式,騙取公私財物的詐騙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⑤ 撿到失物不還違反了什麼法律

這種情況比較典型,需要解釋一下。一般情況下,撿到東西不屬於他人交你保管的物品(法律稱保管物)或他人遺忘在某某地方的物品(法律稱遺忘物),不違法《治安處罰法》或《刑法》,只有當他人交你保管的物品、或將他人在商場、飯店、計程車等上的遺忘物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歸還的,才構成犯罪(侵佔罪)。但是,不構成犯罪或違法,不代表不違反民法的規定,該行為屬於民法上的不當得利,可以要求返還。法律依據:《民法通則》、《刑法

⑥ 撿到東西不還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涉及侵佔罪,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者將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或者拒不交出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⑦ 馬路上撿到錢不還,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我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類事情,在馬路上見到別人丟失的東西,有很多人感到一陣竊喜,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在馬路上如果撿到錢不主動交還的話,是需要負法律責任的,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將他人的遺物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處以兩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以罰金,如果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犯罪情節的,將處於兩年以上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並處罰罰金,如果在馬路上撿到的金額較大,應當及時退還給失主。

不取巧,不偷拿他人東西,這是我們每一個市民都應該具有的品德,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之下,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⑧ 錢包被人撿到不歸還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撿錢包不還不一定犯法。如果失主沒有來找,數額也比較小,那不構成違法,最多算民事法上的不當得利。但是如果失主已經找到,數額也較大的,拾取人仍不退還,有可能構成侵佔罪。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⑨ 撿到別人的財物不還,可能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輕者治安拘留,重者構成侵佔罪予以判刑。

《刑法》對侵佔罪的處罰規定:

第二百六十九條【侵佔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9)拾人財物不還要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拾得遺失物是指發現且實際佔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佔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

將他人財物據為己有,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應屬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將他人遺忘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交出的,按照侵佔罪予以處罰。

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財物,應以侵佔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節,不應作侵佔罪對待,不能認定為犯罪,不能以刑法懲戒,其行為只能由民事法律規范予以調整。

如果失主要求還而拒還,且數額達到犯罪標准,可以構成侵佔罪。《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

熱點內容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
勞動法工資不給 發布:2025-02-04 06:30:44 瀏覽:602
合同法中對日期的規定 發布:2025-02-04 06:23:35 瀏覽:131
道德經第77章 發布:2025-02-04 05:58:04 瀏覽:946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
常人方法學的創始人是 發布:2025-02-04 04:47:18 瀏覽:415
刑事訴訟法中案情重大的標准 發布:2025-02-04 04:39:23 瀏覽:498
法治頻道懺悔錄 發布:2025-02-04 04:37:05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