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省政府發文的法律效力

省政府發文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24 16:36:17

⑴ 政府通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具有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的知照性公文。它所宣布的事項都是有關重大的、國內外關注的事項,內容莊重嚴肅,體現著國家及其權護_篙餃蕻祭戈熄恭隴力機關的威嚴。公告的發文機關一般由級別較高的國家行政機關或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構制發。包括某些法定機關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及被授權的國務院部門如海關總署、新華通訊社、中國人民銀行等。地方機關、基層單位、群眾團體一般不宜制發公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標准(含標准樣品),是指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標准包括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團體標准、企業標准。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推薦性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是推薦性標准。強制性標准必須執行。國家鼓勵採用推薦性標准。

⑵ 地方政府令有無法律效力有無強制性

有法律效力。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五十九條第(一)專項規定 縣級以上的地方屬各級人民政府行使「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定和命令」職權。
根據上述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發布命令是法律賦予的權利,是有法律效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當然具有強制性。

⑶ 政府的紅頭文件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地方政府出台的紅頭文件,只要不與中央政府的大政方針沖突,並且無違背現行法律法規的,就受法律保護,具有法律效力。紅頭文件屬於行政范疇,在一定意義上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一旦同法律沖突時,應按照法律執行。公民對紅頭文件的合法性有異議時,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由法院審理文件的合法性,如果不合法的,法院可以要求發布文件的機關作出修改或者廢除。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一並請求對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審查的,由行政行為案件管轄法院一並審查。

⑷ 政府出台的意見效力


【法律分析】
政府發布的「指導意見」 是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八十七條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第八十八條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第八十九條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⑸ 省政府辦公廳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不如果村集體不執行,是否可以請求法院判決強制執行

省政府辦公廳文件足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村集體不執行,是行政不做為,應該執行。可以到法院上告,勝訴後仍然不執行,可以請求法院強制執行。

⑹ 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意見會被執行嗎法律效力如何

下發的意見會被執行,被下級部門執行。

按照法律效力來說,憲法最高,接下來依次是法律,行政法規,然後就是地方性法規,,在本省內是絕對有效的,下一級的條文公約一定不能違背上一級的內容。政府辦公廳下發的應該屬於行政規章,屬於行政立法,行政機關有沒有立法權在法學界還有爭論但這是事實存在的,可以將其歸結為一個抽象行政行為。

省級行政立法行為在本轄區內有效,他的上級行政機關也就是國務院可以撤銷其立法,如果就該立法提起行政訴訟的話,司法機關是不能認定這個立法行為有沒有效的,但是可以就其具體的行政行為作出撤銷的判決。

(6)省政府發文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2、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3、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效力


⑺ 請問 帶有 國發 政發的文件分別屬於什麼性質的文件 法律效力應該如何界定

國發是國務院的文件,屬於行政法的范疇,政發一般是地方政府發的文件,也可以歸類到行政規章里。法律效力,上位法優於下位法,行政規章效力低於人大制定的法律。
法律分析
法的效力位階而言,法可分為三類,即上位法,下位法和同位法。這是從法的淵源而言的:就法律效力大小而言,效力大的為上位法,它之下生效的為下位法。比如說憲法和其他法律部門的關系,憲法就是上位法,因為其他法律都是依據憲法制定的,其他的法律如刑法民法就是下位法。上位法優先於下位法原則:指在效力較高的規范性法律文件與效力較低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相沖突的情況下,應當適用效力較高的規范性法律文件。該原則主要適用於位階具有高低之分的規范。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原則,是指效力位階較高的規范性法律文件與效力位階較低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適用效力位階較高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如:憲法優於法律,法律優於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優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優於本級政府規章和較大的市法規、規章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十三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具體規定的事項;(二)屬於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除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外,其他事項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在國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生效後,地方性法規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定無效,制定機關應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性法規,限於本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

⑻ 政府部門發的通知演算法律嗎

政府部門發的通知一般講不是法律。但是還要區分情況,看哪一級的政府部門,如果中央政府部門就是國務院的部門的通知屬於是行政規章(廣義的法律)。省以下的部門通知屬於規范性的文件,不是法律。

熱點內容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
常人方法學的創始人是 發布:2025-02-04 04:47:18 瀏覽:415
刑事訴訟法中案情重大的標准 發布:2025-02-04 04:39:23 瀏覽:498
法治頻道懺悔錄 發布:2025-02-04 04:37:05 瀏覽:84
新勞動法崗位調整 發布:2025-02-04 04:06:08 瀏覽:466
沈險峰律師 發布:2025-02-04 03:50:53 瀏覽:363
西寧市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4 03:44:47 瀏覽:176
大學生必知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4 03:38:32 瀏覽:748
協議不追究此次沖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03:32:27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