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法律責任
A. 全民所有制企業的主管部門對企業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摘要 不承擔連帶責任,因為在經濟上全民所有制的企業是自己獨立的法人。
B. 經營責任制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經營責任制是指中國全民所有制企業經濟體制改革中採取的一種生產經營責任制形式。按照所有權與 經營權分離的原則,以某種合同的形式,確定國家與企業的責權利關系,使企業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第六十六條 企業實行承包、租賃經營責任制的,除遵守本法規定外,發包方和承包方、出租方和承租方的權利、義務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聯營企業、大型聯合企業和股份企業,其領導體制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條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是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企業的財產屬於全民所有,國家依照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授予企業經營管理。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企業依法取得法人資格,以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根據政府主管部門的決定,可以採取承包、租賃等經營責任制形式。(2009年8月27日刪除)
C. 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以什麼承擔民事責任
以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關於企業法人的論述
第二節 企業法人
第四十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有符合國家規定的資金數額,有組織章程、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具備法人條件的,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取得中國法人資格。
第四十二條 企業法人應當在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
第四十三條 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企業法人分立、合並或者有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向登記機關辦理登記並公告。
企業法人分立、合並,它的權利和義務由變更後的法人享有和承擔。
第四十五條 企業法人由於下列原因之一終止:
(一) 依法被撤銷;
(二) 解散;
(三) 依法宣告破產;
(四) 其他原因。
第四十六條 企業法人終止,應當向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並公告。
第四十七條
企業法人解散,應當成立清算組織,進行清算。企業法人被撤銷、被宣告破產的,應當由主管機關或者人民法院組織有關機關和有關人員成立清算組織,進行清算。
第四十八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以國家授予它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以企業所有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人、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人和外資企業法人以企業所有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九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 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 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 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 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 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D. 全民所有制企業歸誰管
法律分析:全民所有制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由企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第七條 企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廠長依法行使職權,受法律保護。
第十條 企業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E. 怎樣認定全民所有制企業注銷債務
全民企業注銷債務由企業以其全部財產對企業的的債務承擔責任,全民企業的債權人必須在企業注銷登記之前申報債權,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申請人民法院判決企業清償債務;如果企業已經注銷登記完畢,那麼企業消滅,正常情況下,無法追究其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F. 企業類型全民所有制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是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第二條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是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
企業的財產屬於全民所有,國家依照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授予企業經營管理。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企業依法取得法人資格,以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
G. 全民所有制企業是什麼性質
全民所有制企業是指企業財產屬於全民所有的,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全民所有制企業又稱為國有企業,包括國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全民所有制企業只是國有企業的一種。 非全民所有制企業是指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包括按照《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有限公司、私營合夥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 雖然企業性質截然不同,但是職工在企業的地位應該是一樣的。具體是:
1、國家保障職工的主人翁地位,職工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2、企業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3、企業工會代表和維護職工利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企業工會組織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4、企業應當充分發揮青年職工、女職工和科學技術人員的作用。
5、企業必須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實行經濟責任制,推進科學技術進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改造和發展。
6、企業貫徹按勞分配原則。 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 企業可以採取其他分配方式。 現在,國家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不管是哪種企業身份的職工,都要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職工的合法權益都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法律依據:《公司法》第六十四條 國有獨資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適用本節規定;本節沒有規定的,適用本章第一節、第二節的規定。
本法所稱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法》第六十五條 國有獨資公司章程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制定,或者由董事會制訂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H. 民法典清演算法律依據不適用全民所有制企業嗎
清算法律依據適用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解散的,除合並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義務人應當及時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法人的董事、理事等執行機構或者決策機構的成員為清算義務人。清算義務人未及時履行清算義務,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主管機關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十八條 有下列原因之一並依法完成清算、注銷登記的,法人終止:(一)法人解散;(二)法人被宣告破產;(三)法律規定的其他原因。法人終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第七十一條 法人的清算程序和清算組職權,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沒有規定的,參照適用公司法律的有關規定。
I. 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法律地位
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法律地位
企業依法取得法人資格,以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
企業根據政府主管部門的決定,可以採取承包、租賃等經營責任制形式。
企業的根本任務是:根據國家計劃和市場需求,發展商品生產,創造財富,增加積累,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
企業必須堅持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
企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企業必須有效地利用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實現資產增殖;依法繳納稅金、費用、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