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52年土地所有權證法律效力

52年土地所有權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25 02:16:09

① 1952年的土地證還有效嗎

從法律上來說
應該是有效力的!
如果這塊土地國家沒有申明、公告處理的話
就應該是有效的!
具體你可帶上相關手續
去國土部門咨詢!

② 1952年頒發的土地證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1952年土地證是土改時期發的證。
2、1986年土地管理法出台後,進行了宅基地登記確權。
3、30年前只要你在建廚房時經過了確權登記,那他的土地證就沒有效力。
上述意見供參考

③ 52年的土地證現在是否有效

國家沒有發布52年頒發的土地證失效的公告,但鑒於半個世紀的土地所有權狀況的巨大變化,對52年的土地證所標明的土地所有權進行歷史的具體的審查和核實以後,才能得出是否仍受法律保護的結論.

④ 1952年的土地使用證,在現在還有沒有法律效益

看國土房管部門登記本是否還有該土地使用證記錄。有則繼續有效,無記錄就意味著不受現行《土地管理法》 《物權法》《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保護

1952年頒發的土地使用證經歷過3次土改之後,理應舊證換新證

⑤ 1952年土地證和1953年土地證哪個有效力

無論是1952年的土地證,還是1953年的土地證,因為它確定的是土地和房屋使用權,所以對於所承包的土地來說現在已經失去它的法律效力;對於老宅基地來說,也只能作為參考。

⑥ 1952年頒發的《土地房產所有證》是否合法是否有效政府還承不承認它的法律效力

摘要 你好!很高興能夠為你解答。

⑦ 五三年的土地證還有法律效力嗎

1953年的土地證現在無效了。
我國的土地現在只有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兩種形式。
土地證是由地方人民政府頒發的,證明持證人對一定面積的土地享有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書面文件,是持證人享有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法律憑證。五十年初期,我國完成土地改革後,人民政府曾在農村給分得土地的農民頒發過土地所有權證;在城市郊區給分到國有土地的農民頒發過土地使用證。後經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農民的私有土地變為集體的公有土地,城市郊區農民使用的國有土地也由集體統一使用。土地證失去意義和作用。為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全民所有制單位及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
現土地證主要有三種,即國有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所有權證和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凡變更土地屬權或變更土地用途的,均經按照法定程序辦理土地權屬變更登記手續,更換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和聽證會等情況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後,應當組織有關部門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征地補償安置協議示範文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對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征地補償安置協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完成本條例規定的征地前期工作後,方可提出徵收土地申請,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
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應當對徵收土地的必要性、合理性、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為了公共利益確需徵收土地的情形以及是否符合法定程序進行審查。第三十一條 徵收土地申請經依法批准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在擬徵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發布徵收土地公告,公布徵收范圍、徵收時間等具體工作安排,對個別未達成征地補償安置協議的應當作出征地補償安置決定,並依法組織實施。

⑧ 一九五二年的老土地房屋所有權證現在還有沒有法律效力已經被公家佔領是否能要求補償

一句話回答:沒有法律效力,早幹嘛去了?
1962年,我國改變了土地所有制,從私有制變到了公有制。當時發布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其中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生產隊范圍內的土地,都歸生產隊所有。生產隊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員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等,一 律不準出租和買賣。
也就是說,從這條規定發布之日起,您的土地房屋所有權證已經是一張廢紙了。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重新承認土地使用權和房屋產權私有制,80年代,我國對當時的土地房產進行過大規模的登記確權。為了糾正特殊時期的錯誤,此時,若房屋仍實際歸你所有,你可以向國家申請換發新的房屋產權證。這個房產證至今仍然有法律效力。當時你沒有換發房產證,那麼確權的時候,這處房產應該被登記為集體所有或者國家所有了。從此就再跟你沒有半毛錢關系。

⑨ 1952年由中華人民共和頒發土地證還有法律效力嗎

早就沒有效力了,法律變更了,土地制度都不一樣了。

⑩ 1952年的房屋土地所有證是否有效

是共產黨發的就有效,只要政府沒有撤消你的房產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六、房屋問題人民法院審理房屋案件,必須根據憲法和有關政策、法律的規定,堅持有利城鄉建設,有利群眾生產、生活和有利社會安定團結的原則,切實保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房屋所有權。(53)有關土改遺留的房屋確權糾紛,一般應以土改時所確定的產權為准。土改時地主、富農被沒收、徵收的房屋,已確權給他人或歸集體所有的,應依法保護。對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的房產確權問題,應依有關政策規定處理。(54)對強占或損壞已經社會主義改造和公私合營時已入社入股房屋的,應責令其遷出或賠償。(55)非所有權人出賣他人房屋的,應廢除其買賣關系。部分共有人未取得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出賣共有房屋的,應宣布買賣關系無效。買方如不知情,買賣關系是否有效應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其他共有人當時明知而不反時,事後又提出異議的,應承認買賣關系有效。因買賣關系無效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有過錯的一方應負責賠償。(56)買賣雙方自願,並立有契約、買方已交付了房款,並實際使用和管理了房屋,又沒有其他違法行為,只是買賣手續不完善的,應認為買賣關系有效,但應著其補辦房屋買賣手續。(57)對公民之間因房屋租賃而發生的糾紛,應首先查明原因,本著既保護房主的房屋所有權,又維護房客的正當承租權的原則處理。房客無故欠租的,應如數補付租金。未經房主同意,房客轉租、出借和換房的,不予准許。租期屆滿,房主要求收回自住的,一般應當准許;未定租期,房主確因住房困難要求收回自住的,一般也應准許,但應給房客找房搬家的時間。房主出賣房屋時,在同等條件下,原房客優先購買的權利應予保護。

熱點內容
股權轉讓司法解釋 發布:2025-02-04 02:20:18 瀏覽:963
盜用qq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01:17:37 瀏覽:467
社會與法野人歸鄉記 發布:2025-02-04 00:44:52 瀏覽:82
經濟法聯系實際對社會的作用 發布:2025-02-03 23:45:19 瀏覽:988
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6 發布:2025-02-03 23:11:40 瀏覽:465
五年來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2-03 22:44:31 瀏覽:191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8 發布:2025-02-03 22:20:24 瀏覽:162
婚姻法與物權法的碰撞 發布:2025-02-03 22:20:23 瀏覽:775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