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公證法律效力
1. 贈與公證書的法律效力是什麼贈與人去世了,該公證書還有作用嗎
贈與人去世了,該公證書還有作用。贈與公證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贈與人有交付受贈人財物的義務。贈與人按照贈與合同約定的地點、期限、交付的方法等將財產交付給受贈人,並由此而發生物權的轉移,但是,法律規定必須經過登記才發生轉移的財物。贈與合同具有不可撤銷的效力,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具有不可撤銷的效力,也就是說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必須受合同義務的法律約束,不能行使撤銷權。經公證的不動產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一旦經過公證,當事人之間的贈與關系就發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贈與合同經過公證即具有法律約束力,不動產所有權證等所有權轉移登記證件則是受贈人取得該財產所有權的重要標志,相對合同來講,應是法律規定的程序要件,後者不能對抗前者,前者也不能否定後者,互不矛盾,區別僅為順序有先後,即實質要件是程序要件的前提。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的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取證,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人民法院對有關單位和個人提出的證明文書,應當辨別真偽,審查確定其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2. 贈與合同的是否經過公證才生效
法律分析:贈與合同不是經過公證才生效,只要贈與合同依法成立,合同就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3. 贈與合同怎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依據我國現行《民法典》的相關規定,贈與合同如果辦理公證則有法律效力。一般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但是經公證的贈與合同,即被證明合法性、真實性的贈與合同,是不能撤銷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第六百六十三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4. 贈與合同的是否經過公證才生效
一般來說,贈與合同不經過公證即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5. 房產贈與人死亡後,贈與公證書是否有效
法律分析:是有效的。法律規定了贈與合同公證制度,並賦予贈與合同以法律效力,同時規定辦理不動產贈與合同公證還應當辦理有關過戶手續。相關條款還規定,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具有不可撤銷的效力,也就是說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必須受合同義務的法律約束,不能行使撤銷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九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第六百六十條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請求交付。依據前款規定應當交付的贈與財產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6. 贈與協議不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只要贈與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協議內容體現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與公序良俗的,表述完整與清楚,協議即有法律效力。公證不是協議生效的必須條件,可以不證。但公證的協議承載公證法律效力,一般是推翻不了。
法律規定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通常情況下並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所以一經公證該贈與合同即生效,贈與人反悔的要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由於房產贈與只有依法辦理了登記才能轉移房屋產權,所以只是經過了公證但是沒有辦理房屋登記手續,受贈人只能依據民法典要求贈與人承擔違約責任,並不能得到房屋的產權。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一般的贈與合同簽訂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前,可以撤銷贈與,但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前,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
7. 贈予的錢有法律效力嗎
當然有抄效。
一、贈與他人財物,按法律規定,一旦財物已經給付的,不得反悔。
二、贈與的承諾,一旦作出,立即生效。但在給付前,原則上可以取消。
《合同法》第186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8. 經公證贈與合同效力是什麼
法律分析:贈與合同屬於諾成性合同,只要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既可成立。相較於一般的贈與合同,經公證的贈與合同具有特殊的效力,這主要體現為:對於一般的贈與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屬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經公證的贈與合同則不然,也就是說,除非有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其近親屬、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等情形,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是不能撤銷的,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