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過節打紅包的法律責任
A. 過年壓歲錢的幾個法律問題
大人給孩子的壓歲錢,屬於民法上面的「贈與」。壓歲錢是贈與合同關系,「紅包」一經孩子接受,贈與合同就成立。有的父母認為,親朋好友給孩子的壓歲錢畢竟是名義上的,孩子不過是充當了大人之間人情往來的橋梁而已,家長的主觀上認為,孩子的壓歲錢是大人的人情往來,法律則評價為是對小孩贈與的民事行為。
B. 私企合作夥伴過年給紅包犯法嗎
一般不犯法。主要看你是用紅包干什麼。
補充:視情況而定,如果是個人之間往來小金額的饋贈,不帶個人目的的交往,收紅包不構成犯罪,不是違法行為。但如果收紅包是出於謀取不正當利益,這是違法行為,金額達到5000元的,就會構成行賄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於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葯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C. 過年的時候,大人和親人會給我們紅包,但是紅包給了他們還要收紅包,這個會犯法嗎這六年都收了的,
不犯法,但不能要回來 ,下次別還給他們。
D. 過年不給父母發紅包違法嗎
不違法 但是你有義務贍養老人 這是法律義務 過年了就給一回 平時可以不給 小時候打你 長大了不打就行了 你做為兒女要盡到自己的責任
E. 朋朋友送領導過年過節紅包禮尚往來而沒有生意和辦事違法嗎
過節之間的禮尚往來並且紅包金額在正常情況那是很正常的,只有沒有因為這個紅包為自己謀取利益不算違法
F. 春節期間孩子收到的紅包究竟屬於誰
法律分析:關於壓歲錢的使用,因孩子是未成年人,法律上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其有監護職責,包括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因此,父母替孩子保管壓歲錢符合法律規定。但法律為保護被監護人權益,明確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保障並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G. 從法律的角度看,小孩子過年的壓歲錢究竟歸不歸父母
從法律的角度看,小孩子過年的壓歲錢不歸父母。
新年你家的孩子得到多少壓歲錢了,這些錢是給孩子存起來,還是用到其他地方了呢?其實壓歲錢在法律角度上說,壓歲錢屬於贈與行為,是歸孩子所有。
有的孩子對壓歲錢的金額會明碼標價,這樣的錯誤的金錢關鍵,需要及時糾正孩子。不論多少都是對方的心意,應該心懷感恩的感謝對方,而不是根據錢的數目差別對待他人。
孩子的壓歲錢還是幫孩子存起來,因為在法律角度,壓歲錢屬於孩子所有。趁著這個時候,可以先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念,然後教會孩子如何理財。
H. 過年期間,小孩收的壓歲錢到底算誰的
新年裡你的孩子收了多少壓歲錢?壓歲錢的多少意味著什麼?
最佳答案
除夕之夜,每個孩子都能夠得到壓歲錢。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又叫壓勝錢,並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鑄成錢幣形式的玩賞物,有避邪的功能。錢幣正面一般鑄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話和龍鳳、龜蛇、雙魚等吉祥圖案。 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故事。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裡出來,專門摸睡熟的小孩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也就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整夜點燈不睡,就叫「守祟」。 據說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年三十晚上,為防止「祟」來侵擾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後,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在枕邊。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於是這件事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夜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2010-02-21
0
其他回答
1條回答
匿名用戶
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根據華人的觀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打開紅包,是不禮貌的做法。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玩具。
I. 過年壓歲錢父母有權拿走嗎
法律分析:大人給孩子的壓歲錢,屬於民法上面的「贈與」。壓歲錢是贈與合同關系,「紅包」一經孩子接受,贈與合同就成立了。但是家長有替孩子保管這些壓歲錢的義務,因為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是監護人的職責之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