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勞動法律知識大全維權

勞動法律知識大全維權

發布時間: 2022-05-25 09:02:54

Ⅰ 如何維權勞動者權益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維權:與用人單位協商;向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或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申請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Ⅱ 勞動者維權的基本法律常識有哪些

不知道你具體的指哪些方面,現就一些具體的方面簡單的說一說:

一、勞動者在合理醫療期內被單位辭退如何維權?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根據該條的規定,勞動者患病在合理的醫療期內,如果自身不存在重大過錯的話,用人單位是不得單方面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的,否則涉嫌違法解除。勞動者有權利要求用人單位恢復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拒絕恢復的,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賠償金。單位拒絕支付的,建議勞動者向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是向當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2、《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經濟賠償金是經濟補償金的兩倍。
二、勞動爭議解決的辦法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用人單位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
1、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就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自超過一個月起未滿一年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有權利要求用人單位向其支付自第二個月起的雙倍工資。根據您的情況,您可以要求公司向您支付自第二個月起的雙倍工資。
2、用人單位要及時足額的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並且,勞動者存在加班情況的,用人單位要依法支付勞動者加班工
四、建議你以後有什麼問題,將問題進行具體的描述,這樣可以可以提高效力並能給出具體確切的建議。

Ⅲ 勞動者要怎樣維權

勞動糾紛維權方式: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基層人民調解組織或者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申請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Ⅳ 如何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呢如何維權

如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者如何維權的方法有:
一、首先勞動者應積極及時的學習和了解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及政策,依法維權。
二、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先行協商,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三、勞動者可以通過正規的調解組織進行調解處理。
四、勞動者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五、勞動者可以向法律維權中心或法律援助中心申請勞動爭議法律援助。

Ⅳ 生活必備法律常識

必知必備的法律常識全知道
《必知必備的法律常識全知道(案例應用版)》是一部為廣大讀者解決實際問題的法律工具書,匯總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海量法律常識,通過「以案說法」、「律師解析」和「法規檢索」3個板塊對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較為棘手的各類法律問題進行了詳盡的解答,內容涉及民法、婚姻、繼承、合同、物權、侵權、訴訟、勞動、消費者權益、物業等多個方面,旨在幫助讀者輕松掌握日常必知必備的法律常識,以理性的法制思維判斷社會生活中的是非曲直,從而規范行為,明白生活,理智處事,合法維權。

書名
必知必備的法律常識全知道

作者
周舟

出版社
中國鐵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年3月1日

頁數
263頁

更多
內容簡介
《必知必備的法律常識全知道(案例應用版)》貼近生活、貼近大眾,是掌握基本法律知識的必備寶典,大眾維權的必備利器,卣姓身邊必不可少的法律顧問

圖書目錄
一、民法常識篇——基礎權利切身相關
一、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什麼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未成年人從事民事活動有限制嗎?
未成年人接受贈與有效嗎?
公民的民事權利有年齡限制嗎?
二、監護
監護人有哪些權利和義務7
離婚後,父母該如何行使對孩子的監護權?
監護人可以自行變更嗎7
監護人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託
給他人後,被監護人發生侵權行為的,由誰承擔責任7
單親父母無力撫養孩子,能將孩子送人嗎?
什麼人可以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三、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公民下落不明多久,利害關系人才可以申請宣告失蹤?
什麼情況下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宣告死亡?
未死亡的人被宣告死亡後實施的民事行為有效嗎?
當事人被宣告死亡後「復活」,其與配偶的婚姻關系可自行恢復嗎?
四、個體工商戶、合夥經營
個體戶如何承擔民事責任?
夫妻一方為個體戶的,其欠債另一方有義務償還嗎?
合夥人應如何承擔合夥債務?
可否有隻提供技術性勞務,不提供資金、技術的合夥人?
……
二、婚姻篇——婚姻關系有法可依
三、繼承篇——利益糾紛法律公斷
四、合同篇——有約在先依法行事
五、物權篇——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六、侵權篇——違法擔責受損維權
七、民事訴訟篇——訴諸法律尋求公正
九、消費者權益篇——商業糾紛法律裁決
十、物業篇——交涉有方安居樂業

相關搜索
法律知識大全
法律知識大全案例
法律知識手抄報
法律知識大全資料
法律小知識50字
法律基礎知識
常用法律法規100條
法律基礎知識題庫

Ⅵ 勞動者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知法懂法。

勞動者想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得知法懂法,知曉法律的條款,知曉法律的規定,不當法盲,一旦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後,就可以立即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2、學會用法。

勞動者要想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必須要學會用法,法律的條款很多,不是一遇到問題就胡亂抓些法律條款,而是要用正確的法律條款去維權,只有用對了法律,才能讓自己的權益得到最大的保障。

3、工會維權。

勞動者要想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勞動者還是要謹記加入工會組織,工會組織是職工權益的保護傘,也是單位和員工的溝通橋梁,員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也可以利用工會的力量去維權。

4、尋求援助。

勞動者想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假如自己又沒有專業的知識,可以去當地司法局申請法律援助,請求專業的法律工作人員免費為自己提供法律援助,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監察投訴。

勞動者要想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和用人單位發生勞資糾紛後,可以去工作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由勞動監察保障部門來幫你維權。

6、仲裁申請。

勞動者和單位發生了勞動糾紛,可以去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申請仲裁,通過仲裁委的居中裁決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7、法院起訴。

勞動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通過前面的途徑沒有維到權,就可以去人民法院起訴,准備好足夠的證據,法官通過證據的判斷來做出公正的判決,生效判決下達後,假如單位不執行,勞動者還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6)勞動法律知識大全維權擴展閱讀:

合法權益是指受國家法律保護並能取得預期收益的特權,如各項無形資產。

符合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利益。在我國,公民的合法利益包括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政治權利、民主權利、人身權利、經濟權利、教育權利等。

有合法的利益如繼承的財產、有違法的利益如贓款、有既不合法也不違法的利益,這種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比如賭債;又如過了訴訟時效的債權。

權益:合法的利益等於權益,之所以不應該稱合法權益,是因為既然有合法權益,那豈不是還有非法的權益或是違法權益?顯然,沒有這種說法。許多法律在說到立法目的時,都是說保護XXX的權益,當然,也有說保護合法權益的。這里比較混亂,原因是在於沒有釐清權益這個詞。

Ⅶ 勞動者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有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協商維權

協商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後,雙方通過約見、面談,並在平等自願、相互諒解的基礎上,參照法律的規定,直接進行磋商,自行和解消除爭議的處理方法。

實際中,用人單位處於強勢,勞動者處於弱勢,之間協商並不在平等地位上協商,勞動者多數會吃虧。

2、調解維權

發生勞動爭議後,勞動者可以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調解。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應當自受理調解申請之日起15日內結束。

但是,雙方當事人同意延期的可以延長。經調解達成協議的,製作調解協議書,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遵守。在規定期限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視為調解不成。

3、勞動仲裁維權

勞動仲裁是指經勞動爭議當事人的申請,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雙方發生的勞動爭議依法進行公開審理並做出裁決。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4、勞動監察舉報、投訴維權

勞動者發現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或投訴。如果該勞動行政部門執法不當或勞動者對處理結果不服,勞動者可以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5、信訪維權

勞動者在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還可以通過信訪的方式,向各級工會、婦聯以及政府信訪部門反映。此種維權方式,與投訴舉報一樣,維權成本較低;缺點是:拖延時間可能較長,可能收不了一時之效。

Ⅷ 50個勞動法常識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勞動仲裁時效1年。二、不訂書面勞動合同需每月支付2倍工資。三、法定節假日加班3倍工資不含本數。四、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上限為社平工資3倍。五、試用期工資標准中的80%的理解。六、未休年休假的3倍工資實際另付2倍。七、法律中的1年以上、3年以上均包含本數。八、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2年。九、經濟補償並非都有12年限制。十、視同工傷中的48小時生死線。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Ⅸ 如何維護自己的勞動合法權益

維護自己的勞動合法權益具體如下:
1、知法懂法
勞動者想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得知法懂法,知曉法律的條款,知曉法律的規定,不當法盲,一旦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後,就可以立即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2、學會用法
勞動者要想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必須要學會用法,法律的條款很多,不是一遇到問題就胡亂抓些法律條款,而是要用正確的法律條款去維權,只有用對了法律,才能讓自己的權益得到最大的保障。
3、工會維權
勞動者要想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勞動者還是要謹記加入工會組織,工會組織是職工權益的保護傘,也是單位和員工的溝通橋梁,員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也可以利用工會的力量去維權。
4、尋求援助
勞動者想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假如自己又沒有專業的知識,可以去當地司法局申請法律援助,請求專業的法律工作人員免費為自己提供法律援助,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監察投訴
勞動者要想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和用人單位發生勞資糾紛後,可以去工作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由勞動監察保障部門來幫你維權。
6、仲裁申請
勞動者和單位發生了勞動糾紛,可以去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申請仲裁,通過仲裁委的居中裁決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有的勞動者由於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不熟悉,不知道該如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的對勞動法規和政策理解不準確,不知道該如何應用,往往造成有的提出的仲裁請求會高於國家規定的標准,不利於化解矛盾和勞動糾紛的處理;有的提出的仲裁請求低於國家規定標准,無形中造成放棄了部分合法權益。
勞動者當遇到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學會學習法律知識,要學會找法律專業人士去進行法律咨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野人歸鄉記 發布:2025-02-04 00:44:52 瀏覽:82
經濟法聯系實際對社會的作用 發布:2025-02-03 23:45:19 瀏覽:988
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6 發布:2025-02-03 23:11:40 瀏覽:465
五年來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2-03 22:44:31 瀏覽:191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8 發布:2025-02-03 22:20:24 瀏覽:162
婚姻法與物權法的碰撞 發布:2025-02-03 22:20:23 瀏覽:775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