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追究法律責任的檔案違法行為
1. 需要追究行政責任的檔案違法行為有哪些
需要追究行政責任的檔案違法行為有
(1)將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應當歸檔的文件、資料據為己有,拒絕交檔案機構、檔案工作人員歸檔的;
(2)拒不按照國家規定向國家檔案館移交檔案的;
(3)違反國家規定擅自擴大或者縮小檔案接收范圍的;
(4)不按照國家規定開放檔案的;
(5)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6)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工作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檔案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檔案法律、法規規定,不履行檔案事務中法定的職責和義務,對法定檔案及其相關的國家和社會利益構成危害,為檔案法律、法規所禁止的行為。 檔案違法行為的構成要件主要有:
(一)檔案違法行為是違反檔案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
(二)檔案違法行為是危害檔案安全、影響國家或社會利益的行為;
(三)檔案違法行為的主體是具有法定責任能力或法定行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 關於檔案的違法行為
關於檔案的違法行為,大概要查找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法律責任如下: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三)塗改、偽造檔案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擅自出賣或者轉讓檔案的;
(五)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外國人的;
(六)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的;
(七)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監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八)檔案工作售貨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中,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造成損失的,責令倍償損失。
企業事業組織或者個人有第一款第四項、第五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本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征購所聘或者贈送的檔案。
第二十五條
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由海關予以沒收,可以並處罰款;並將沒收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移交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 檔案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一)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二)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三)塗改、偽造檔案的(四)違反本法第十七條規定,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五)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六)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的(七)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八)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法律依據:《檔案法實施辦法》
第二十七條 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工作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第二十九條 違反《檔案法》和本辦法,造成檔案損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關主管部門根據損失檔案的價值,責令賠償損失。
第二十四條 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中,有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造成
4. 檔案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
法律分析:檔案違法行為有以下幾種: (1)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2)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3)塗改、偽造檔案的; (4)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5)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的; (6)應該歸檔的材料不按國家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向檔案館移交應該移交的檔案的; (7)違反國家規定擅自擴大或縮小檔案接受范圍的; (8)不按規定開放檔案的; (9)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10)檔案工作人員和對檔案工作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11)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及其復製件出境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四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檔案違法行為,有權向檔案主管部門和有關機關舉報。接到舉報的檔案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應當及時依法處理。
5. 檔案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法律責任是指因違法行為而引起的應當承擔的義務。檔案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類。行政責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因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而依法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檔案法規定的違法行為需要承擔的懲罰性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行政區域處罰兩種。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對於自己因違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或者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權利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依照刑法規定,犯罪主體實施刑法所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它是所有法律責任中最嚴厲的一種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四十八條 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有關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二)擅自提供、抄錄、復制、公布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三)買賣或者非法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四)篡改、損毀、偽造檔案或者擅自銷毀檔案的;(五)將檔案出賣、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六)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被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七)不按規定向社會開放、提供利用檔案的;(八)明知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而不採取補救措施,造成檔案損毀、滅失,或者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被責令限期整改而逾期未整改的;(九)發生檔案安全事故後,不採取搶救措施或者隱瞞不報、拒絕調查的;(十)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毀、滅失的。
6. 檔案法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相關規定,根據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損毀、丟失或者擅自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錄、公布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
(三)塗改、偽造檔案的;
(四)出賣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五)倒賣檔案牟利或者私自將檔案賣給外國人的;
(六)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及其復製件出境的;
(七)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有上款第(五)項、第(六)項行為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機關並且可以給予行政處罰。
7. 檔案法規定的法律責任有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規定的法律責任有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二十四條 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二)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三)塗改、偽造檔案的;(四)違反本法第十七條規定,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五)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六)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的;(七)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八)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中,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企業事業組織或者個人有第一款第四項、第五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本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征購所出賣或者贈送的檔案。
第二十五條 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由海關予以沒收,可以並處罰款;並將沒收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移交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 檔案法規定屬於檔案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是
法律分析:檔案法規定屬於檔案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一)行政責任: 1. 行政處分;2. 行政處罰:警告、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二)民事責任;(三)刑事責任。相關法律規定涉及檔案的犯罪有4個:①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罪②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③擅自出賣、轉讓國有檔案罪;④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二十九條 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違反檔案法的規定,擅自出賣、轉讓國家所有的檔案,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兩款行為,同時又構成本法規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四十八條 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有關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錄、復制、公布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三)買賣或者非法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四)篡改、損毀、偽造檔案或者擅自銷毀檔案的;
(五)將檔案出賣、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
(六)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被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
(七)不按規定向社會開放、提供利用檔案的;
(八)明知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而不採取補救措施,造成檔案損毀、滅失,或者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被責令限期整改而逾期未整改的;
(九)發生檔案安全事故後,不採取搶救措施或者隱瞞不報、拒絕調查的;
(十)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毀、滅失的。
第四十九條利用檔案館的檔案,有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給予警告,並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檔案服務企業在服務過程中有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給予警告,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單位或者個人有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三項、第五項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征購所出賣或者贈送的檔案。
9. 檔案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
法律分析:違反相關規定規定,實施檔案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檔案工作應加強檔案管理,規范檔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護和利用檔案,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四十八條 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有關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二)擅自提供、抄錄、復制、公布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三)買賣或者非法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四)篡改、損毀、偽造檔案或者擅自銷毀檔案的;(五)將檔案出賣、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六)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被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七)不按規定向社會開放、提供利用檔案的;(八)明知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而不採取補救措施,造成檔案損毀、滅失,或者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被責令限期整改而逾期未整改的;(九)發生檔案安全事故後,不採取搶救措施或者隱瞞不報、拒絕調查的;(十)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毀、滅失的。
第五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擅自運送、郵寄、攜帶或者通過互聯網傳輸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由海關或者有關部門予以沒收、阻斷傳輸,並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並將沒收、阻斷傳輸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移交檔案主管部門。
10. 不屬於檔案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
法律分析:不屬於檔案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單處罰金。在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單處罰金和承擔刑事責任中,不屬於檔案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單處罰金。若有違法行為發生,相關部門則依據行為人的具體違法事實和違法情節以及違法程度,依法追究行為人的行政法律責任(如行政處分、行政處罰)、民事法律責任(支付賠償金)直至刑事法律責任(如拘役、有期徒刑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四十八條 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有關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二)擅自提供、抄錄、復制、公布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三)買賣或者非法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四)篡改、損毀、偽造檔案或者擅自銷毀檔案的;(五)將檔案出賣、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六)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被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七)不按規定向社會開放、提供利用檔案的;(八)明知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而不採取補救措施,造成檔案損毀、滅失,或者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被責令限期整改而逾期未整改的;(九)發生檔案安全事故後,不採取搶救措施或者隱瞞不報、拒絕調查的;(十)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毀、滅失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