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知識簡答題題庫

法律知識簡答題題庫

發布時間: 2022-05-25 12:01:54

Ⅰ 關於公司企業法務的簡答題

在商業形態的日益復雜,法律規則日益繁密的今天,訴訟與管制風險以及有形或無形的地區、行業、國際慣例都會讓企業高管們手足無措,公司法務能力從未像如今這般對企業的長期成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有眾多法學院和商學院的教授呼籲公司應當將法律事務納入公司的戰略決策過程。但在重大的戰略決策會議上,高管們依然將法律視為決策的束縛而非決策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將法務部視為成本部門,將公司的合規行為視為被動適應外部環境的過程。以舊有法律業務理念觀之,公司就像是渺小的、嵌入在制度巨網中的小蟲,在有限的、剛性的空間內匍匐。目前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和業界人士運用 「法務戰略」這一概念描述企業法務的關鍵性架構,他們的論述主要集中在「業務合規合法框架」、「內部管控架構」等議題上,但什麼是法務戰略,它的邊界在哪裡?它有著怎樣的類別與形態?依然沒有得到比較清晰的界定。

怎樣做好企業法務?做好公司法務關鍵在哪?
公司戰略是一個自上而下的規劃過程,它具有整體性、重大性、長期性與不可逆性等特徵,它由總體戰略、職能戰略、業務戰略以產品戰略等幾個方面構成。公司法務戰略是與公司資本戰略、營銷戰略、人力資源戰略並行的公司職能戰略,它關注的問題是公司如何在法務領域獲得相對於競爭對手而言的比較優勢。作為公司最重要的職能戰略之一,法務戰略既有自己的獨特內涵,也與公司的總體戰略和其他平行的職能戰略有機嵌合在一起,它的高低會對公司的總體運營成果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戰略類型依其發育的成熟度以及對公司總體戰略影響的深度由低到高依次分為:規避、服從、防範、評估與變革。

規避

在採用規避戰略的公司,高管們做出有意識的選擇,在法律規則較為模糊和靈活的部分進行突圍。在他們的意識深處,法律是他們達至所預期的商業目標的障礙物。他們往往低估法務部門的價值,而傾向於採用法律之外的手段繞過管制的壁壘。即使他們保有對法律技能的尊重,也更多地利用它完成制度投機或制度套利。典型的規避策略是公司可能外包其部分商業活動到另一法院的轄區,以避免的繁瑣的地方性法規

服從

在採用服從戰略的公司,高管們認識到法律是出現在公司商業活動中的令人頭疼且具有強制性的約束,服從這種約束所帶來的潛在內部成本被認為是需要被最小化的。在服從型戰略的指導下,管理層雖然也認同法律知識的重要性,但法律知識「夠用就好」,即只要公司行為的合法性不影響到其在可預見未來的商業目標,就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例如聯邦包裹公司寧可每年花費數百萬美元來支付因他們的運貨卡車在紐約停車招致的罰款,而不願意完全服從紐約的停車管理條例。為了保持聯邦包裹公司在船舶和物流界的領導地位,這筆花銷被它認為是商業運作中的必要花費。無疑,聯邦包裹公司將將法律的束縛視為商業運營中所必須承擔的成本,但這種成本必須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防範

防範型的公司法務戰略有了極大的改觀,在此類型的公司戰略的指引下,公司法務部不再是相對孤立的部門,在重大商業目標定立之初法務部門就積極地參與進來,高管們努力尋求法律意見而不是迴避與法務專家的溝通。在這一戰略的指引下,職能部門的經理們與法務專家密切合作,將與部門業務相關的錯綜復雜的法律法規納入內部的工作流程。對判決與爭議的量化分析在防範型的公司法務戰略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法務部與外部律師通過對本公司或本行業其他公司的訴訟記錄的精確把握,可以對隨時間或地理位置變化的法律風險因子進行主動的、前瞻性的識別,為公司的總體業務布局提供有力的法律信息支撐。

評估

採用評估型法務戰略的公司,已經具備了利用無形的法律知識創造有形的商業價值的能力。這一類公司的商業決策者能夠理解與公司核心業務員的相關法律制度及其運行機制,他們把法律部門視為關鍵的利益共同體,並積極利用法務部門的技能幫助公司提高投資回報率。例如,一家電梯生產商通的法務部分析了歷史上該州所有因電梯事故引發的訴訟糾紛,發現涉及到幼兒的電梯擠壓事故經常發生在百貨公司試衣間附近(這往往是因為大人忙著試衣服而忽視了對幼兒的照看),那麼當它為一家百貨公司供貨時,銷售部門的經理會把這一風險因素納入自己的商業決策。

變革

採用變革型法務戰略的公司,它商業模式完成了與法務戰略的完美整合。業內少數的擁有這種獨特法務能力的公司已經獲得了其競爭對手難以習得的競爭優勢。這類公司不僅將法律事務納入了公司的價值鏈構成,而且他們利用與法律相關的知識與外部更大的商業生態系統中的合作夥伴緊密聯結。高通作為一家通訊品生產和服務公司曾經以手持通訊設備的生產為主業,CDMA技術的研發成功讓它覺得無線通訊技術架構本身可能更具有獲利前景。正當其時,美國國內的幾大無線通訊技術巨頭擁有高通無法比擬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基礎,通過傳統手段戰勝他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公司中的法務專家與外部律師密切合作,設計了全球獨一無二的將技術標准與許可合約精巧結合的商業模式。這才最終成就其「我們做創造的部門,讓別人做製造的部門」的宏偉理念。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公司之所以採用不同的戰略,是因為它們擁有不同的能力和資源。法務戰略逼格的高低在極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對法律信息的理解消化能力以及法律信息資源的佔有程度。如果說在大數據時代到來之前,公司法務戰略的轉型嚴重依賴高管團隊對法律知識的重視、了解與法務部獨特的業務技能(當然這在今天也尤為重要)。那麼今天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海量的裁判與爭議資料庫實現對熱點爭議問題、爭議高發地區、誘發爭議的主要事實、流行的交易結構進行快速、實時的鎖定與分析,從根本上擴大公司對法律信息資源的佔有,提升公司對法律信息的理解消化能力,降低法務部門運營成本,並使得公司法務戰略與公司總體戰略實現完美的整合。可以預見,在數據挖掘技術的參與下,公司的法務戰略將日益主動、精確和具有前瞻性。

Ⅱ 法律知識競賽題

到網路就可以找到的

Ⅲ 全國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試題答案

法律知識競賽題庫1

第一章 鄧小平法制理論與依法治
一、單項選擇題
1、 當代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本質()。
A、工人階級領導的全國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B、工人階級領導的全體勞動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C、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農民、公務員、解放軍、知識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D、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2、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方針,其核心是()。

A、有法可依,建立完整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B、有法必依,法律面前

C、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農民、公務員、解放軍、知識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D、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3、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目標是()。

A、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B、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C、建設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國家

D、建設人民民主專政的法制國家

4、目前,我這法治建設上的一個突出問題是()。

A、我國的法律體系尚不建全不能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B、很多人不知法、的不懂法、的缺乏守法、的執法意識

C、法律不權威,甚至某些法律的權威性喪失

D、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

5、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基礎、靈魂是()。

A、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社會主義民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確保法律的權威性

二、多項選擇題

1、鄧小平法制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

A、確立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戰略地位,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本質特徵的認識

B、闡明了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辯證關系

C、揭示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與我國現代化的內在聯系

D、全面闡述了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

2、法治不僅體現為權力依法運行的一種國家形態,而且是一種現代化的法律制度形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根據法治原則,實行法律制度的改革與創新。主要表現為法治原則的( )。

A、法治的普遍性原則

B、法治的價值原則

C、法治的權威性和目的性原則

D、法治的形式合理性原則

3、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淵源可以歸結為( )的法律淵源。

A、以憲法為核心

B、以行政法為核心

C、以經濟法為主要內容

D、以制定法為主

4、法律權威的牲包括( )。

A、法律的本源性

B、法律的普遍實施性

C、法律的崇高威望性

D、法律的至高無上性

5、我們是在一個法治基礎薄弱的國家中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建設。現有的法律制度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因此,必須改革,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合理的法律運行機制。在現行的法律制度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 )。要改革法律制度關鍵是建立( )。

A、法律運行機制的獨立性差

B、法律運行過程中的執行性差

C、獨立的法律運行機制

D、強有力的法律執行機制

6、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我國社會主義法與社會主義道德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調控機制,又是緊密結合的有機整體。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缺一不可。二者緊密聯系是( )。

A、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發展將為依法治國提供堅實的道德基礎,促進社會主義法律的實施

B、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也會不斷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C、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的高度,高度重視法治與德治建設,使二者互相配合,協調發展

D、法治與德治既互相協調,又相互促進,在做法上,既可輪流突出,也可整體推進,德治與法治的任何一方面搞好了都可以保證或促進另一方面發揮應有作用

Ⅳ 法律常識試題及答案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據以上定義,下列行為屬於共同犯罪的是:
A 甲欲殺乙,故意將裝好子彈的槍支給丙,並騙丙說是空槍,叫丙向乙瞄準恐嚇乙,結果乙中彈身亡。甲與丙構成共同犯罪
B 趙某之妻提出離婚,趙堅決反對,並與其好友高某商量對策。高某說,想辦法把她臉弄傷,讓她不能再嫁人。於是兩人合謀買了一瓶強酸裝入噴霧器內,並約定某晚一起去趙妻娘家,毀其妻的容貌。當晚,高某的小孩患急性痢疾,高失約未去,趙獨自一人毀了其妻的容貌。趙某與高某構成共同犯罪
C 甲將其依法持有的獵槍寄存乙處,某日甲至乙處。對乙講明,要用該獵槍殺丙,請乙交還獵槍,甲遂持槍殺丙。甲乙構成共同犯罪
D 張某、李某經共謀後於深夜蒙面攜帶管制刀具進入一狹窄街巷搶劫。張叫李把住街口,防止他人進來,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搶劫了一婦女現金3000元。張欲獨吞此款,對李講該婦女身上一分錢都沒有,李信以為真。張、李的行為屬於共同犯罪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准備工具、製造條件的行為。根據以上定義,下列行為中,甲的行為屬於犯罪預備的是:
A.甲、乙、丙、丁四人預謀某晚去某超市盜竊,由甲提供一輛三輪車。屆時甲因害未去,由乙、丙、丁三人用甲提供的三輪車盜走超市的大批名貴手錶。
B.乙有仇,遂尋機報復。一天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便攜帶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只得返回家中
C.於某日攜帶匕首前往乙家,准備殺乙泄憤,途中遇聯防人員巡邏,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D.甲在樹叢中向仇人乙射擊,連開了兩槍未擊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饒,甲在能繼續開槍的情況下不再開槍

這兩道題是公務員考試的真題,當時給的答案是:
第一題D 【解析】由定義可知共同犯罪必須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在主觀上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客觀上有共同的犯罪行為。A項沒有共同的犯罪故意,B、C項沒有共同的犯罪行為。故答案為D。
第二題A 【解析】由定義可知犯罪預備的特徵是犯罪行為尚未實施。B、C、D項全為已經著手實施的犯罪,故可排除。而A項中的犯罪雖然也已經實施,但甲在其中只是起到了准備的作用,並沒有參與犯罪的實施過程。由此可知正確答案為A。

但是從法律的角度講,這個答案有待商榷。
個人認為應該是:
第一題:BD
第二題:C
A項中四人構成共同犯罪,因乙、丙、丁三人構成犯罪既遂,甲不單獨成立其他犯罪形態,即甲與其他三人一起構成犯罪既遂;B項中,甲是因其意志以外的因素而中止了犯罪,所以構成犯罪未遂;C項中,甲中止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深感害怕」,而不是「途中遇聯防人員巡邏」,即「途中遇聯防人員巡邏」並不足以阻止其繼續犯罪,所以,甲不構成犯罪未遂,而是構成犯罪預備,或者說是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D項中甲已實施了犯罪行為,構成犯罪過程中的犯罪中止。

熱點內容
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6 發布:2025-02-03 23:11:40 瀏覽:465
五年來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2-03 22:44:31 瀏覽:191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8 發布:2025-02-03 22:20:24 瀏覽:162
婚姻法與物權法的碰撞 發布:2025-02-03 22:20:23 瀏覽:775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