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法律碩士工資
『壹』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的就業情況
清華比人大初試容易過 但復試不如人大容易 人大復試考書本知識 只要背下就可以過,清華復試靈活性大。
『貳』 法律碩士就業前景怎麼樣
法律碩士的就業前景,跟其他法學生的就業自然是重合度極高的,別的回答已經覆蓋到了不少。我這里重點說說法碩在商業銀行的就業:法碩在銀行一般從事哪些崗位?這些崗位與法律有多少相關性?從事不同類工作的比例,大約分別是多少?
為了說清這個問題,Will以武漢大學法律碩士為池子,隨機抽取了若干樣本,期望能一斑窺豹。為什麼選擇武大法碩?Will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武漢剛好在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吧,總得選一家不是?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商業銀行就業崗位抽樣調查
隨機抽取了33個樣本,工作經驗、畢業時間跨度蠻大,這么多年來,法碩畢業生都在商業銀行里做什麼呢?如上表所示。
按不同工作與法律的相關性,分成「強、中、弱」三類:
法律相關性「強」的職位有:法務類(崗位名稱或為:法律事務、法務經理、法律顧問、金融法務、法律合規)、公司律師、反洗錢。佔比33.3%。
法律相關性「中」的職位有:內控合規、風險管理類(崗位名稱或為:風險管理、風險控制、風險審查)、不良資產核銷、資產保全、上市辦公室、投行部。佔比36.4%。
法律相關性「弱」的職位有:對公(私)客戶經理、支行長、授信項目評審、資金管理、電子供應鏈。佔比30.3%。
金融業的職位一般都可以分為前、中、後台,很多法碩的工作集中在前台、中台。很明顯,前台職位與法律弱相關。法碩進了銀行,如果從事前台業務,基本算是拋棄了法律。當然,前台職位的工作內容也多少會用到一點法律。
中台職位,像內控合規、風險管理、資產保全、投行業務,都是與法律有較強關聯的,會大量用到法律,但也會用到其他的金融、財務知識。而法務、公司律師,就是百分百的法律職位了。
僅從這個小樣本看,法碩在銀行里從事的工作,與法律相關性強、中、弱的,大約分別佔到三分之一左右。
『叄』 武大法律碩士怎麼樣
我個人認為武大法碩很厲害的
一.武漢大學法碩就業
武漢大學法學院本身的學術氛圍好、師資力量強、人脈資源廣,武漢大學法碩在全國的知名度是響當當的,武漢大學在社會上地位也不容小覷,自然就業就沒有問題。
現今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從事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和企業管理等實際工作,工作單位當然可以是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公證處,也可以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亦可以從事原有專業與法律結合的管理工作等等。
二.武漢大學法碩近年招生情況
每年報考武漢大學法律碩士的考生總計在1500人左右,實際錄取人數(不含特殊計劃、推免生)總計在80人左右,報錄比高達18:1。
武大法律碩士招生情況從2015年之後呈現全面縮招的趨勢,在法律碩士(非法律)表現的尤為明顯。下年是武漢大學法律碩士近幾年招生情況統計:
四.武漢大學法碩學費及獎學金政策
1學制、費用
1、學制及學費
法律(非法學)3年、法律(法學)2年
法律碩士全日制學費標准為:13000元/人·年。
2、住宿費:根據住宿條件,800—1200元/人·年
2獎學金
(1)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准為每生每年2萬元。
(2)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達到全覆蓋,來武大讀法律碩士,不掏學費!一等獎學金,30%,全部學費+0.2萬元;二等獎學金,70%,全部學費。
(3)研究生學術創新獎
特等獎,8萬元,不限人數;一等獎,5萬元,0——60人;二等獎,1.5萬元,0——400人。
(4)研究生新生獎學金
特等獎10000元:來自高水平大學、學習成績在生源學校本專業排名前1%且為第1名的碩士研究生新生;
一等獎5000元:來自高水平大學、學習成績在生源學校本專業排名前5%的碩士研究生新生;
二等獎3000元:來自高水平大學、學習成績在生源學校本專業排名前10%的碩士研究生新生;或來自全國重點大學、學習成績在生源學校本專業排名前3%的碩士研究生新生。
(5)研究生國家助學金
法律碩士研究生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6000元,全年按12個月發放。
(6)研究生專項獎學金
社會各界在武大設立專項獎學金50多項,每年為優秀研究生發放專項獎學金300多萬元。法律碩士可申報多項專項獎學金。
(7)設置助教、助研、助管(簡稱「三助」)工作崗位
武大為緩解部分研究生就學期間的經濟壓力,調動研究生參與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的積極性,按照在校全日制非定向就業研究生人數的15%設立崗位。法律碩士可申請「三助」崗位,資助標准為12元/小時,工作時間每周不超過10小時。
參考來源 武漢大學研究生
『肆』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教學怎麼樣歧視法碩么為什武大法碩分數這么低呢12年不會大漲吧
你好啊!教學挺好的啊,沒有歧視的。再者說,什麼叫歧視?就因為獎學金必學碩少,還是啥的?住宿環境也是一樣啊。也許你指的是師資吧……我們民法老師陳本寒(博導)上課超級好;法理汪習根(博導),最近出國在外沒來上過課;憲法伍廷軍(講師)上課也是沒得說;鄧小平法治理論研究張萬洪(副教授)上課也是很好的;刑法葉小琴(講師),理論性太強。這是我們班的老師,其他班的不是很清楚,反正大神不少。分低是多方面導致的,其實你要知道,雖然才315,你還真以為有多少315+分的啊,絕大部分都是335以上的,去年就有350+的被刷,也有315的被錄取,有370+的沒得獎學金,有350+的得全額獎學金。今年啥情況誰也不敢說,但是我們的獎學金制度改革了: 經我校2012年第十二次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新的研究生基本獎學金、普通獎學金設置比例及標准如下:
全日制普通類博士研究生全部獲得一等基本獎學金(全額學費)和普通獎學金(標准為每人每學年不低於18000元);
全日制普通類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全部獲得一等基本獎學金(全額學費),全日制普通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30%獲得一等基本獎學金(全額學費)、30%獲得二等基本獎學金(半額學費);
全日制普通類碩士研究生全部獲得普通獎學金(標准為每人每學年5000元);
調整後的研究生基本獎學金發放對象不包括委培、定向、補錄錄取以及超過規定的基本學制學習年限的研究生,普通獎學金發放對象不包括委培、定向、超過規定的基本學制學習年限的研究生和軟體工程碩士研究生;
研究生普通獎學金設置比例及標準的調整從2013年1月1日起實施,基本獎學金設置比例及標準的調整從2013年9月1日起實施,在校生和新生均按新標准執行。
武大性價比很高的!!!!歡迎報考啊……
『伍』 武漢大學法學院就業怎麼樣啊
發展比較平衡。而且看看很多大學法學院的學科領頭人物,都是從武漢大學出去的(隨便舉幾個例子:南開大學 廈門大學 廣西大學 東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澳門大學等等) ,所以武大法學院的大樓被有的老師開涮說是「法學院長樓」。其次,關於老師外流的問題,不能不承認這個問題是比較嚴重的,但是個人觀察之後對武漢大學法學院還是抱審慎的樂觀態度。因為觀察武大法學院的教師結構,可以發現沒有哪個方向是靠單一的明星學者支撐起來的,基本上還是維持了一個金字塔形的人才結構。 不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的肖院長得重視啊~~~~~
二 其次想說的就是求學環境的問題。不能不說,武漢大學對法律碩士真的很拽,沒有獎學金,沒有公費,沒有助研金,33000的學費,雖然說後來告訴我們有法學院獎學金以及法律碩士專項獎學金,但是總是好像低人一等的感覺。而且至少是連續兩屆了,法律碩士都住在校外,08級住在宏博公寓/09級住在三環公寓。很奇怪為什麼會把我們放在三環公寓裡面,因為那一帶那麼多公寓只有我們住的那小半邊樓是正牌武漢大學學生(還是碩士生,除了我們還有法學碩士和文學院的碩士,貌似還有別的院的沒細問),其他的絕大多數都是非正規的成教生 網教生 自考生等。宿舍是四人間,格局設計極不合理,廁所沒有窗戶,水龍頭涮洗池都很不方便,相鄰宿舍的洗漱間居然是相通的,只有一個儲物櫃隔開,隔壁說點什麼事情這邊聽的真真切切的,不是一般的郁悶。去法學院上課大概走路要走20-30
『陸』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好就業嗎
我自己感覺情景不錯,但是我不是很清楚,不過我幫你查了查,你參考一下:(以下是轉來的)
法律碩士就業優勢突出
(轉)法律碩士自少數法學院校在上世紀90年代招生以來,至今已有80所院校開設這個專業,據此一點,也說明法律碩士的市場需求很高,迎合了國家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
法碩前景是每一個考生非常關心一個現實的問題,不僅僅是法碩,實際上所有的研究生都關注這個問題,但法碩近幾年屬於十大專業中很熱門的專業。但是這個問題要通盤辯證看待,我的總的看法是法碩就業不成問題,學校名氣越大,地理位置越好,個人素質越高,就業越好。但樂觀不是盲目的,研究生的擴張,學生自身實力的有限,以及社會政策、經濟形勢等因素不確定性,也影響著研究生的就業。
1、法律碩士明顯勝過其他法律專業的特點就是專業背景的復合性。它是仿照美國法律博士的辦學理念進行的,要求報考的學生應該具有一個非法律的本科學歷背景。這種教育理念無疑有其正確性,因為法律說到底是作為工具為其他各個行業服務的,沒有相關行業背景知識,而談法律運用實際上勉為其難。當然,法學碩士比法律碩士多了幾年本科學習時間,讓人覺得他們的理論功底一定比法律碩士強。但筆者認為,這種以法律研究為培養方向的法學專業在實際法務操作中並不佔優勢。法律碩士可以把本科專業知識跟法律知識有機結合,很容易融入到實際的法務操作中去,這是它的就業優勢之一。在有些需要很強行業知識的法務工作中(如知識產權、醫學等),沒有相關行業知識的法學碩士們往往需要在上崗前惡補其知識缺陷,由於是臨陣磨槍,其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法碩就業趨勢好,名校優勢突出。從近幾年法律碩士畢業生與法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比較來看,法律碩士優勢明顯。影響個人具體就業和發展的直接因素有:一是學校名氣,二是個人綜合能力,三是人脈平台。當然能開設法律碩士專業的學校,相對來說都不錯。也許你會問為什麼筆者認為堅持到名校學習呢?其因有三:第一,能夠學到法律的精髓,吸收名校個人風格,比如像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是很好的,有王立民這些老師。像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非常精深的,像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這些學校都是相當不錯,就業前景發展非常好。第二、就業渠道,名校來講就業渠道廣而順暢,可以這樣說,以北京為例,假如說你是北大、清華、人大、或者政法畢業的,許多用人單位直接向這些名校招聘和推薦學生,目前整個北京司法系統當中,基本上大多數來源於這幾個學校,對你的就業來講無論你個人資源,還是你學位資源都是非常充分的。第三、就是提供個人的發展平台,我認為在一個好的學校發展平台是不一樣的,從畢業生就業情況就可以看得出來。名校學生與一般學校的學生比起來,並非說他比你聰明多少,而是他進入學校以後接觸人的層面一定意義上來講名校佔有優勢,他的信息量很大,渠道與人脈關系順暢。比如像今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北京大學研究生他們的就業情況遠遠優於一般的學校,因為在這個學校裡面練就綜合素質的很高,再加上學校好的背景,對個人發展改變很大的。我認為在這個階段大家一定要把目標定高一些,在這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要發揮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潛力充分發揮出來進入名校。
3、現今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從事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和企業管理等實際工作,工作單位當然可以是法院、檢察院、律所、公證處,也可以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亦可以從事原有專業與法律結合的管理工作等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規定,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擔任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均應具備法律碩士學位以上文化程度,但是先必須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做行政人員除外,如果你作為書記員在法院不用通過司法考試可以的。我們國家司法部門層次比較高一些,他們現在對法學專業人才要求,基本都要求專業學位以上,因為在歐美一些國家,法學不準本科階段開設,只能在研究生階段開設,所以法學專業的人才,尤其專業人才可以這樣說他是社會的精英,精英群體,所以它要求學位、學歷、知識含量、思維水平都比較高,顯而易見外在學歷就是明顯的標准。
通過了法律碩士考試,要想走法律職業道路的話,你還面臨著要通過司法考試,這是很明顯的。你無論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甚至博士生,你想從事國家司法機關工作的話,那你通過司法考試是必要的,因為司法考試是准入型的東西,你既然考過了法律碩士,同學們大可放心了司法考試不是太挑戰,也許你學完了博士司法考試對你是很大的挑戰。法律碩士和司法考試有一個共性問題就是說,同樣傾向於應用型,實物型的東西。
(1)從專業知識的復合背景來看,法律碩士的知識面要廣些,符合公務員考試寬知識面,綜合分析能力強的要求,考上公務員的比例要高出法學碩士許多。
(2)律所需要的法律人才主要是應用性的,並非理論研究,因此以應用型為培養方向的法律碩士也極受律所歡迎。
(3)在競爭高等院校的就業機會中,現今高校就業趨向是高學歷化,一般沒有一個法學博士的頭銜很難覓得一份好的高校教師職業,這樣,法學碩士這樣研究型的一個群體就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上有法學博士擠壓,中有法律碩士競爭,下有法律本科伺伏!所以說,從這點上看,法學碩士在進高校就業這塊並沒有分得更多的機會,喪失了就業的大本營。
(4)在企業公司法務中,和律師一樣,他們對法律人才的選擇也是看是否能給他們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而並非叫這些法律畢業生去做什麼法律論文,他們比較喜歡偏實用型的法律碩士生。
4、相當多的法碩學位研究生畢業以後考取法律博士研究生,所以對於廣大非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考取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是在高起點上直接從事法律工作和進一步深造的最佳選擇,這種選擇很好,它是公平的考試,為什麼?你想考這個專業,它只允許非法律專業人去考,本科階段非法律專業的人來講,我說句不客氣的話,基本上你就停在對法律一無所知這種層面上,大家一塊去准備,就看誰方法得當,努力程度大,時間上、態度上、資料上好一些。因為影響學習變數很多,學習時間、體力、智力,選擇學習資料,這都很重要。體力、智力我們不用過多懷疑,所有的網友和考生都沒有任何問題,否則你不會進入法律碩士的考試,考研的同學體力最充沛的時候。最關鍵就取決於後面兩點,第一學習時間。你的學習態度直接應該影響學習時間,再一個選擇學習資料,學習資料的優與劣對於整個考試影響很大了,所以所有網友一定要堅信自己,在這一年考取法律碩士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創造奇跡。
以上分析,可以筆者親身經歷作為註解:筆者所在班級150人,包括選調生有近40人考入公務員隊伍,近40進入國內知名律所,會計事務所及其他知名國企,近 15人進入了各級高校,有10餘人進入金融,證券,保險行業。全部150人中真正有120人參加就業,其餘30人左右為委培生,不參加就業。
以上分析,並非出於個人私心而對法學碩士有偏見。就其法學碩士這一總體稱謂而言,在下又分許多專業。比如細分為法理學,憲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法制史,訴訟法學,刑法學等。在這中間,有部分法學專業的就業還是很不錯的,如民商,國際法學等,其他比如法制史,法理學的就業途徑相當狹窄,在現今的畢業大壓力下,就業差強人意也屬正常情況。
特別申明,發表這篇文章,我沒有論戰的慾望,也沒有貶低法學碩士而抬高法律碩士之意。我只是就事論事,請大家思考一下我們舉全家之力一學位的本義。把自己的親身體會供學友們分享,希望不要引起誤會!(轉帖)
『柒』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剛畢業,在青島起薪多少
很高興告訴你!
《武漢大學2014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近日發布。報告顯示,我校2014年共有畢業生11380人,截至2014年12月30日,全校畢業生總就業落實率為9576%。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531%2014年,我校本科畢業生7614人,就業率為9531%。4021名畢業生國內升學或出國(境)深造,占總數的5281%。其中國內升學2737人,占總數的3595%;出國(境)深造1284人,占總數的1686%。協議就業人數2536人,協議就業率(簽訂就業協議的畢業生占參加就業人數的比例)為7058%。超過55%在省會城市、直轄市就業,就業比較集中的省份為湖北、廣東、北京等省市,企業就業人數占總數的2709%。畢業研究生總就業率為9668%2014年,我校畢業研究生3766人,其中碩士研究生2550人、博士研究生1216人,總就業率為9668%。其中碩士研究生協議就業人數2129人,協議就業率為8349%;博士研究生協議就業1022人,協議就業率為8405%。我校研究生就業比較集中的行業主要為企業、教育科研單位、醫療衛生單位和黨政機關,分別占參加就業總人數的4556%、2557%、1221%和835%。就業地區集中在湖北、廣東、北京等省市。四個創新點與2013年相比,2014年就業質量報告的創新點有四個方面。首先,不僅繼續編制了全校畢業生的總體就業質量報告,而且首次發布了分學院學歷層次就業情況,本科生公布了分專業就業情況。其次,強化了就業市場與需求的內容,對來校招聘的用人單位性質、行業和地域分布等進行了詳盡的統計分析。第三,委託第三方機構對2014屆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強調了畢業生就業質量分析的客觀度和可信度。第四,內容更加豐富,增加了畢業生就業的特點與不足、社會評和對教育教學的反饋等內容。畢業生轉正後月均收入563599根據第三方數據調查顯示,我校2014屆畢業生轉正後平均月收入為563599;8794%的畢業生認為目前的工作崗位與所學專業的對口度處於一般及以上水平;目前工作與所學專業的對口度均值為384分(區分度為1-5分),偏向「比較對口」;對目前工作起始薪酬、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地點、職業發展前景的度以及對目前工作的總體度,均值基本集中在33-37分(區分度為1-5分)的區間內,偏向於「比較」;對其各項能力(區分度為0-11分)的自我評估中,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自學能力(772分)、團隊協作能力(762分)、實干與執行能力(757分)、分析能力(747分)和問題解決能力(736分),表明我校畢業生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整體評較高。
我知道所以你知道!
『捌』 法律碩士待遇怎麼樣
一、律所
剛開始待遇略差,堅持三五年後可能會有大幅度提升。在律所工作一段時間後跳槽做公司法務也是提升待遇的一個好方式。
在律所工作專業性最強,最能學到東西。相比於法學本科生,名校法碩畢業生進知名律所工作的機會更大。
做律師的前提是通過司法考試,同時需在律所工作一年方可取得律師證。
二、銀行
待遇最好,相當一部分銀行給法碩應屆畢業生的年薪有十多萬之多。
金融系統,各專業人才濟濟,較利於擴展人脈,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銀行招聘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0月和11月,各位法碩戰友研三時關注各銀行官網發布的招聘公告或學校的宣講會、招聘會通知。
三、法院、檢察院
待遇因地而異。大多省會城市的基層法院給法碩應屆畢業生的薪資為月薪4000-6000元。
在法院,一般入職兩三年後可獨立審判案件,工作較辛苦,如杭州市西湖區法院下半年都是單休制。
進法院、檢察院是要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一般法碩畢業班大多同學會考考試試,但能否考進要看個人考試能力了。有一點優勢是,法碩畢業生在公務員報考時可選擇只招研究生的崗位,報名人數相對較少,排除了很多本科生的競爭,在這一點上,法學碩士畢業生優勢更明顯。
四、公司法務
公司法務的收入次於銀行,一般高於公務員和律師,大多應屆法碩畢業生從事法務的起始月薪為5000-8000元。
法務的主要工作是草擬合同、審定合同、處理公司與員工間的勞務問題、為公司決策提供法律意見、聯系公司對接的律所,部分法務也有出庭機會。
從事法務工作需學好合同法、公司法、勞動合同法。
五、考博
法碩可以考博,但難度極大,畢竟法學考博的主力軍還是法學碩士。
能考取法學博士還是很不錯的,畢業後可擔任大學授課老師,同時可做兼職律師接案子,穩定之餘收入也很高。
六、其他
有些同學讀法碩本身不是特別喜歡法律,只是純粹為了鍍一層金,畢業後可能會從事與法律不相關的職業,如做高校輔導員等。
『玖』 朋友武漢大學法律碩士,今年剛畢業,目前在青島一個律師事務所上班,工資只給2100,是不是太低了
的確太低。
但是實踐中,不管是什麼學校、什麼學歷,實習律師的起步就是這么難,有的坑爹一點的,甚至是沒有工資,還會大義凜然地說免費給你朋友提供一個學習平台,希望他好好學習
『拾』 法律碩士就業前景真的有說的那麼差嗎
法律碩士的就業前景,跟其他法學生的就業自然是重合度極高的,別的回答已經覆蓋到了不少。我這里重點說說法碩在商業銀行的就業:法碩在銀行一般從事哪些崗位?這些崗位與法律有多少相關性?從事不同類工作的比例,大約分別是多少?
為了說清這個問題,Will以武漢大學法律碩士為池子,隨機抽取了若干樣本,期望能一斑窺豹。為什麼選擇武大法碩?Will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武漢剛好在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吧,總得選一家不是?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商業銀行就業崗位抽樣調查
隨機抽取了33個樣本,工作經驗、畢業時間跨度蠻大,這么多年來,法碩畢業生都在商業銀行里做什麼呢?如上表所示。
按不同工作與法律的相關性,分成「強、中、弱」三類:
法律相關性「強」的職位有:法務類(崗位名稱或為:法律事務、法務經理、法律顧問、金融法務、法律合規)、公司律師、反洗錢。佔比33.3%。
法律相關性「中」的職位有:內控合規、風險管理類(崗位名稱或為:風險管理、風險控制、風險審查)、不良資產核銷、資產保全、上市辦公室、投行部。佔比36.4%。
法律相關性「弱」的職位有:對公(私)客戶經理、支行長、授信項目評審、資金管理、電子供應鏈。佔比30.3%。
金融業的職位一般都可以分為前、中、後台,很多法碩的工作集中在前台、中台。很明顯,前台職位與法律弱相關。法碩進了銀行,如果從事前台業務,基本算是拋棄了法律。當然,前台職位的工作內容也多少會用到一點法律。
中台職位,像內控合規、風險管理、資產保全、投行業務,都是與法律有較強關聯的,會大量用到法律,但也會用到其他的金融、財務知識。而法務、公司律師,就是百分百的法律職位了。
僅從這個小樣本看,法碩在銀行里從事的工作,與法律相關性強、中、弱的,大約分別佔到三分之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