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掛靠公司責任的法律
㈠ 民訴法解釋關於關於掛靠關系侵權被告怎麼列能僅訴掛靠公司嗎
根據最復高法的司法解釋,掛靠集制體企業的當事人,可以列直接侵害行為人和掛靠集體企業為共同被告。這就是說單獨起訴直接侵害行為人是可以的,列掛靠的企業為共同被告也是可以的,但不能只列掛靠企業為被告。因為掛靠企業並沒有直接實施侵害行為,其與行為人之間是特殊的掛靠關系而不是直接隸屬關系,因此,其承擔責任應該是在直接行為人的責任基礎之上,因此,是不能單獨成為被告的。
㈡ 工程掛靠關系法律責任有什麼
1、掛靠經營關系的建築施工企業以自己的名義或以被掛靠單位的名義簽訂的承包合同,一般應以掛靠經營者和被掛靠單位為共同訴訟人,起訴或應訴;
2、掛靠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掛靠協議無效。雙方應分別承擔過錯責任;
3、該施工單位與使用其名義承攬工程的單位或個人對建設單位因此而遭受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如果建設單位在知情的情況下仍與該被掛靠的施工企業簽訂合同,則建設單位也有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法律依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暫行意見》第5條規定:施工人掛靠其他建築施工企業,並以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簽訂建築工程合同而被起訴的,應將施工人和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列為共同被告;
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對施工人因承攬的工程不符合質量標准造成發包人損失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㈢ 掛靠別人的公司承包工程,一旦出了事故,責任怎麼劃分,由誰承擔,會不會有刑事責任
這個一般是掛靠人與被掛靠單位,對外承擔連帶責任。若是發生重大事故,被掛靠單位相關人員,不但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而成立工程分公司就可以完全規避這樣的風險。
雖然分公司在經營中可能出現風險,這是不可迴避的。主要看是否有對應的化解機制和防範措施。我了解到的中釜建設集團,他們是有著嚴格的風險管控能力和風險預防機制的。比如在合作協議上做了嚴格的約定,分公司造成風險的,首先由分公司負責人及其家庭承擔無限責任,然後是其擔保人及擔保人家庭承擔無限責任。最後如果仍然不能解決,總公司會出面兜底。這個風險的承當順序為:分公司負責人 > 分公司擔保人 > 總公司
比如:您目前做消防工程(二級資質),分公司可能承接的單個工程體量最大也就2000萬左右,我們把風險想到最極端的情況,就算他虧500萬吧。首先是您及您的整個家庭的財產對沖這個風險(舉債、變賣家產填窟窿),接著是您的擔保人及擔保人的家庭財產去承擔這個風險,最後是總公司去承擔這個風險。這樣「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防範體系,還能不能對其他分公司或總公司造成不可抗的風險呢!
㈣ 掛靠承擔連帶責任依據
法律分析:「掛靠」關系中,掛靠雙方對工程質量發生的糾紛、拖欠工程材料款、勞務費發生的糾紛、以被掛靠方分支機構的名義擅自對外擔保的糾紛等必須承擔連帶責任。沒有擔保的,不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五十四條 以掛靠形式從事民事活動,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該掛靠人和被掛靠人為共同訴訟人。
㈤ 掛靠車輛交通事故後被掛靠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嗎
法律分析:掛靠車輛交納各種稅費,被掛靠公司和掛靠車輛往往僅僅是掛靠經營。這是因為,進而求其責任根據、年檢。筆者以為,但對外部關系而言,所以應承擔連帶責任,在責任的范圍上應以限制。雇傭人侵權責任的成立要件之一,如交納各種稅費。但如果此種場合,公司應該承擔連帶責任,須負使用人之侵權責任,被掛靠公司並有防止事故發生的指揮監督職責,因此,盈虧都是車主自己的事情,即是一種選任關系,限定在公司收取掛靠費的范圍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條 以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條 未經允許駕駛他人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是本章另有規定的除外。
㈥ 買賣合同掛靠公司如何承擔責任
買賣合同掛靠出現糾紛的,如果被掛靠的企業是投標人和買賣合同的簽約主體,那麼該企業就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如果被掛靠企業向買方披露了掛靠人的,那麼買方還可以把掛靠人和被掛靠人列為共同訴訟人,追究其共同法律責任。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㈦ 建築公司掛靠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掛靠經營關系的建築施工企業以自己的名義或以被掛靠單位的名義簽訂的承包合同,一般應以掛靠經營者和被掛靠單位為共同訴訟人,起訴或應訴。掛靠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掛靠協議無效。雙方應分別承擔過錯責任。根據法律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被掛靠的施工企業與建設單位所訂立的建築工程承包合同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六十六條 建築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對因該項承攬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建築施工企業與使用本企業名義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㈧ 個人掛靠公司承接工程承擔的責任
個人掛靠公司承接工程承擔的責任包括:
1、建築施工合同無效。
掛靠公司承接工程是指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簽的工程合同,這是無效合同,因合同無效給建設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由被掛靠企業來承擔。
2、對建設工程的質量承擔連帶責任。被掛靠企業與掛靠人對建設工程本身不符合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3、對建設工程的對外債務承擔法律責任。被掛靠企業作為法律上的承包主體,是該建設工程的債權的享有者和債務的承擔者。
【法律依據】
《建築法》第六十六條,建築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對因該項承攬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建築施工企業與使用本企業名義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㈨ 建築工程掛靠犯法嗎,需要負什麼法律
《建築法》明確禁止工程掛靠行為,該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禁止建築施工企業超越本企業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也就是說,一般建築工程掛靠是屬於違法行為的。
二、工程掛靠的表現形式如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暫行意見》第9條規定,工程掛靠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不具有從事建築活動主體資格的個人、合夥組織或企業以具備從事建築活動資格的建築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是工程掛靠的一種表現形式;
(二)資質等級低的建築企業以資質等級高的建築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是工程掛靠的一種表現形式;
(三)不具有工程總包資格的建築企業以具有總包資格的建築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是工程掛靠的一種表現形式。
三、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
1、掛靠經營關系的建築施工企業以自己的名義或以被掛靠單位的名義簽訂的承包合同,一般應以掛靠經營者和被掛靠單位為共同訴訟人,起訴或應訴。
最高法院《民訴法意見》第43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並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施工人掛靠其他建築施工企業,並以被掛靠施工企業名義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不願起訴的,施工人可作為原告起訴,不必將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列為共同原告。
2、掛靠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掛靠協議無效。雙方應分別承擔過錯責任;
3、根據《建築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被掛靠的施工企業與建設單位所訂立的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無效。該施工單位與使用其名義承攬工程的單位或個人對建設單位因此而遭受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建設單位在知情的情況下仍與該被掛靠的施工企業簽訂合同,則建設單位也有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4、施工企業具備相應的資質是承攬工程和簽訂承包合同的法定條件。因此,對於建設工程竣工前施工方未取得相應資質的,由於承包合同違法性的瑕疵不能彌補,應確認為無效。
5、以被掛靠單位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後,工程款如何結算取決於工程是否竣工驗收合格。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三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可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