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宗教法律知識宣傳

宗教法律知識宣傳

發布時間: 2022-05-25 21:50:24

㈠ 民族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規知識

國家和政黨為調節民族關系,處理民族問題而採取的相關措施、規定等的總和。從回世界范圍來看,民族政策的答實質和作用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發展政策;後者如種族隔離、種族歧視政策等。

從內容來看,有政策原則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則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須遵循的大政方針,如我國實行的民族平等團結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等;具體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對涉及民族問題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體的規定。

我們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實際上是有關少數民族的政策。它是黨和政府根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結合我國多民族的基本國情和民族問題長期存在的客觀實際制定的,其本質是促進各民族平等團結、發展進步和共同繁榮,是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民族問題的重要行為准則,是我國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㈡ 關於宗教的法律有哪些

《中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宗教事務條例

(2)宗教法律知識宣傳擴展閱讀

《中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十五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並報告工作, 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各民族自 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國務院統一領導下的國家行政機關,都服從國務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的組織和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 或者單行條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內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團結各民族的幹部和群眾,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共同建設民族自治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五十三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 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對本地方內各民族公民進行愛國主義、共產主義和民族政策的教育。

教育各民族的幹部和群眾互相信任,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尊重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共同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

《宗教事務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規范宗教事務管理,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稱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稱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應當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第三條 宗教事務管理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

第四條 國家依法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維護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

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宗教和睦與社會穩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等違法活動。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在不同宗教之間、同一宗教內部以及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之間製造矛盾與沖突,不得宣揚、支持、資助宗教極端主義,不得利用宗教破壞民族團結、分裂國家和進行恐怖活動。

第五條 各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在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在對外經濟、文化等合作、交流活動中不得接受附加的宗教條件。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宗教工作,建立健全宗教工作機制,保障工作力量和必要的工作條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行政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負責有關的行政管理工作。

鄉級人民政府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的宗教事務管理工作。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協助人民政府管理宗教事務。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聽取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意見,協調宗教事務管理工作,為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場所提供公共服務。

第二章 宗教團體

第七條 宗教團體的成立、變更和注銷,應當依照國家社會團體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登記。

宗教團體章程應當符合國家社會團體管理的有關規定。

宗教團體按照章程開展活動,受法律保護。

第八條 宗教團體具有下列職能:

(一)協助人民政府貫徹落實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維護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

(二)指導宗教教務,制定規章制度並督促落實;

(三)從事宗教文化研究,闡釋宗教教義教規,開展宗教思想建設;

(四)開展宗教教育培訓,培養宗教教職人員,認定、管理宗教教職人員;

(五)法律、法規、規章和宗教團體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能。

第九條 全國性宗教團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宗教團體可以根據本宗教的需要按照規定選派和接收宗教留學人員,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選派和接收宗教留學人員。

第十條 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教職人員應當遵守宗教團體制定的規章制度。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參考資料:網路-宗教事務條例

㈢ 求國家對於宣傳宗教的相關法律 請詳細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 1994年1月31日頒布

2.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 1994年1月31日頒布

3.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 2000年9月26日頒布

4.宗教社會團體登記管理實施辦法 1991年5月6日頒布

5.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辦法 1994年4月13日頒布

6.宗教活動場所年度檢查辦法 1996年7月29日頒布

7.宗教事務條例 2004年11月30日頒布

具體的請進http://www.jincao.com/fa/16/law16.htm

㈣ 政策法規宣傳內容

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就是堅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本,堅持依法治國,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我們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做。
發揮方方面面的積極作用,匯聚做好民族工作的強大合力___
_____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就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和對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規律,深入研究和妥善處理宗教領域各種問題,結合我國宗教發展變化和宗教工作實際,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用以更好指導我國宗教工作實踐。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用團結進步、和平寬容等觀念引導廣大信教群眾,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
新形勢下,宗教工作范圍廣、任務重,既要全面推進,也要突破。要結合各宗教情況,抓住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以做好重點工作推進全局工作。各級黨委要提高處理宗教問題能力,把宗教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宗教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推動落實宗教工作決策部署。要加強對黨關於宗教問題的理論和方針對政策的學習,加強對宗教基本知識的學習,把黨關於宗教問題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納入幹部教育培訓計劃,使各級幹部盡可能多地掌握。要建立健全強有力的領導機制,做好對宗教工作的引領、規劃、指導、督查。統戰部門要負起牽頭協調責任,宗教工作部門要擔負起依法管理責任,各有關部門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人民團體要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宗教工作。要廣泛宣傳黨關於宗教問題的理論和方針政策,宣傳宗教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宗教方面宣傳輿論引導。黨的基層組織特別是宗教工作任務重的地方基層組織,要切實做好宗教工作,加強對信教群眾的工作。共產黨員要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嚴守黨章規定,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絕不能在宗教中尋找自己的價值和信念。要加強對青少年的科學世界觀宣傳教育,引導他們相信科學、學習科學、傳播科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下,同宗教界結成統一戰線,是我們黨處理宗教問題的鮮明特色和政治優勢。要堅持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多接觸、多談心、多幫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過解決實際困難吸引人、團結人。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部中華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團結凝聚、共同奮進的歷史。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新疆發展進步的根本基石,也是十三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要維護民族團結,加強軍政團結、軍民團結、警民團結、兵地團結,築牢各族人民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鋼鐵長城。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引導各族群眾增加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要持續開展好「民族團結一家」 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把民族團結落實到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貫穿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各環節方面,讓民族團結之花開長盛。
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是貫穿我們黨 90 多年歷史的一條紅線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問題始終是關系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是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毛澤東同志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本原理同中國民族問題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共同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政策;廢除民族歧視壓迫制度,進行民族識別,普遍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在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引導各民族共同邁進社會主義大門,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正確認識和處理民族關系,最根本的是要堅持民族平等,加強民族團結,推動民族互助,促進民族和諧。我們要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觀念,打牢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 _
新形勢下,我們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分析我國宗教工作形勢,研究我國宗教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更好組織和凝聚廣大信教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做好宗教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是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從我國國情和宗教具體實際出發,汲取正反兩方面經驗制定出來的。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最大限度把廣大信教和不信教群眾團結起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要引導信教群眾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維護祖國統一,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服從服務於國家最高利益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文化,努力把宗教教義同中華文化相融合;遵半國家法律法規,自覺接受國家依法管理,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㈤ 大學生宗教知識內容

宗教的定義
馬克思認為,宗教是人的異化形式,宗教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是「人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了人」。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採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
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是: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這四句話是一個有機整體,前三句是重大政策和原則,最後一句是根本方向和目的。
宗教規定知多少
我國憲法第3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既然宗教信仰是自由的,那麼,大學生為什麼還不能從事宗教活動呢?

始終堅持教育與宗教相分離的原則
作為高等學校的大學生,如果樹立的是宗教世界觀和人生觀,就不可能是合格的現代化事業接班人,也不符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對大學生的基本要求。當代大學生,必須堅持科學無神論的世界觀,以崇尚科學為榮,弘揚科學精神,努力學習和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自覺抵制各種有神論思想的滲透和影響。
0 1
我國堅持教育與宗教相分離的原則
我國是政教分離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不得利用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司法、教育等國家職能的實施和婚姻等社會事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教育法》第八條規定:國家施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中發〔1982〕19號)指出:絕不允許宗教……干預學校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宗教事務條例》、《河南省宗教事務條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抵禦利用宗教對學校進行滲透和防範校園傳教,關繫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關繫到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計,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必須嚴格按照上述法律法規要求,防範有關組織和個人對校園進行傳教和開展宗教滲透活動。
02
各學校不得組織和舉行宗教活動
《宗教事務條例》第四十條規定:「信教公民的集體宗教活動,一般應當在宗教活動場所內舉行,由宗教活動場所、宗教團體或者宗教院校組織,由宗教教職人員或者符合本宗教規定的其他人員主持,按照教義教規進行。」第四十一條規定:「非宗教團體、非宗教院校、非宗教活動場所、非指定的臨時活動地點不得組織、舉行宗教活動,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贈。非宗教團體、非宗教院校、非宗教活動場所不得開展宗教教育培訓,不得組織公民出境參加宗教方面的培訓、會議、活動等。」
0 3
法律規定嚴禁在高校從事宗教活動
《高等學校校園秩序管理若干規定》第十三條要求,在校內組織講座、報告等活動,不得宣傳封建迷信,不得進行宗教活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四十三條要求,學校應當堅持教育與宗教相分離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學校進行宗教活動。《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三條要求,高等學校應當尊重外國留學生的民族習俗和宗教信仰,但不提供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校內嚴禁進行傳教及宗教聚會等活動。

㈥ 求有關傳播宗教方面的法律知識 請講解的詳細些 謝謝

法律上是充許來的。。
傳教所自限制的場所是沒有明文規定的。
當然,不可陌生拜訪傳教,否則就構成了騷擾。違返了民事法規
不可傳非法教會的教道。嚴重的需負刑事責任

合法的,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等等都是可以傳的。。也是你的功德!
當然傳教要符合其宗教信仰和其傳教的目的。。不可違背。更改傳教的內容。

㈦ 反邪教教育宣傳內容是什麼

反邪教教育宣傳內容包括了解邪教是什麼及邪教組織、邪教的性質及基本特徵、如何防範和抵制邪教。

反邪教知識教育宣傳資料:

一、什麼是邪教。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氣功或者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製造、散布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蒙騙他人,發展、控製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

二、邪教的社會危害性。

(1)煽動反對政府,危害基層政權。邪教頭子煽動成員發泄對現實的不滿,反對政府。有的邪教公開提出,「我們面前有三大敵人,一是'三自'教會,二是共產黨,三是政府」。有的邪教公然打出「推翻共產黨領導,奪取政權,建立神國」的旗號。

一些邪教組織還有目的地拉攏黨、團員和基層幹部,侵蝕基層黨、政府組織。

(2)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危害社會。邪教組織往往使用綁架、非法拘禁、色情勾引、恐嚇甚至殺人等手段擴充組織、控製成員。邪教組織用收取「奉獻款」、銷售邪教用品等名目詐騙群眾的錢財。

某邪教「教主」欺騙成員說「信教的主要目的就是看輕錢財」、「錢財最損害靈性」,但自己卻大肆揮霍成員上繳的「奉獻款」,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邪教組織非法印製、傳播大量邪教書籍和宣傳品,宣揚歪理邪說。邪教頭子姦淫玩弄婦女,嚴重摧殘婦女的身心健康。

(3)破壞正常的生產生活,危害群眾健康。邪教鼓吹「世界末日論」,宣揚吃「賜福糧」,「生命糧」以及「一切靠神的恩賜」等歪理邪說,致使一些群眾受騙上當,整天忙於信「教」、傳「教」,有田不耕,有工不作,有的外出傳「教」,導致家庭破裂,家破人亡。

邪教還宣揚「信主可以免災,禱告可以治病」,胡說「只要虔誠禱告,不用打針、吃葯,疾病自然會好」,不讓患病的成員去醫院看病,或用騙術來為成員治病,導致其傷殘、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4)侵蝕和毒害未成年人。邪教利用未成年人識別判斷能力較低的弱點,極力在未成年人中發展成員,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害。

三、邪教的基本特徵。

(1)神化其「教主」,「創造」一人活在人世間的至上神。所有邪教有一位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的頭目,通常都自封為先知、教主、使者、首領、大師等,自稱具有特異功能、神靈感應等超自然能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2)組織嚴密,活動詭秘,擁有一套極權主義結構。「結社」是邪教建立「秘密王國」、擴大邪惡勢力的主要手段。

(3)盤剝信徒錢財,非法牟取暴利。「教主」們往往借口考驗信徒們的虔誠,不擇手段地誘惑他們購買其邪教活動用品等,自己卻從中盤剝牟利。

(4)打著宗教的幌子破壞宗教秩序和信仰自由。大凡邪教,通常都打著宗教的幌子,披著宗教的外衣,借用宗教的術語名詞,通過貶損宗教的聲譽、擾亂宗教秩序來宣揚自己的歪理邪說。

(5)實施精神控制。邪教「教主」們常常通過所謂的神功異能、精神誘惑、暴力威脅、心理暗示等手段,誘導、脅迫和控制信徒的心理和意識,使他們心甘情願地接受「教主」的為所欲為,任其擺布。這正是一切邪教的用心險惡之所在,也是邪教危害酷烈之所在。

四、邪教是怎樣騙人的。

(1)打著宗教或氣功的幌子蒙騙人。

(2)用治病、免災誘惑人。

(3)用看相算命、裝神弄鬼、玩符讖(讀「趁」音,迷信的預言、預兆)等各種把戲嚇唬人。

(4)套近乎拉攏人。

(5)小恩小惠收買人。

(6)用暴力手段脅迫人。

五、宗教與邪教的區別。

宗教:崇拜超人間的「神」,宗教的神職人員只是神的僕人;邪教:教主是現世的人,卻自稱是至高無上的「神」,要求信徒絕對崇拜、絕對服從;宗教:為人們提供善意的精神寄託和信仰支持;邪教:對信徒灌輸歪理邪說,不擇手段地實行精神控制。

宗教:宣揚虛幻的「末世論」,將世界末日置於遙遠的未來;邪教:渲染即將來臨的「末世論」,並以此蒙騙和恐嚇信徒。

宗教:信仰活動相對寬容、自由,宣傳的道德多為數千年來人類社會公認的倫理道德;邪教:欺騙信徒,常假借神的名義強迫信徒對教主傾其所有,還號召女信徒對男教主「奉獻」身體。

宗教:活動及其場所一般是公開的,宗教戒律大多數與法律相符合,不危及憲法和法律賦予信徒(公民)的基本權利;邪教:秘密結社,活動場所不公開,對信徒實行隔離管制,對離教、叛逆人員採取威脅、報復等手段。

宗教:教義與現實世界相容,不排斥現實世界,在某一種程度上能勸善戒惡引導積極人生;邪教:與現實世界對抗,教唆人們逃避和摧毀現世,往往導致偏執狂熱的極端行為,釀成嚴重社會危害。

六、為什麼要警惕邪教。

邪教使人貧窮。它們用各種名義欺騙群眾捐出錢財,讓群眾不事生產,造成生產荒廢。邪教破壞家庭。它們誘使群眾離家不歸去「傳教」,許多家庭因此妻離子散,家庭破敗。

邪教殘害生命,它們欺騙群眾只要信「教」就可以有病不醫、有葯不吃,上當的人小病被耽誤成大病,甚至死亡。邪教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多數邪教組織都有綁架、勒索甚至殺人的行為。

七、怎樣認清邪教。

邪教都謊稱自己是宗教,打著宗教的旗號搞活動。邪教自稱是「信神」、「信教」、「信耶穌」、「傳福音」,實際上是讓人信它們自己立的邪教頭目,比如什麼「女耶穌」、「三贖」等。

一般都有下面這些特點:邪教偷偷摸摸到人家裡「傳教」,偷偷摸摸搞聚會,甚至不敢說真名,用什麼「靈名」或化名。邪教用小恩小惠拉攏人,讓人荒田、拋家、棄學去相信「神」。 邪教宣揚「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只有加入他們的組織才能得救。

邪教鼓吹入了「教」能治病、能消災避難。邪教讓人把政府、社會、普通老百姓當成「魔」,以「神」的名義煽動受騙群眾和政府對著乾等等。

八、如何反對和抵制邪教。

同邪教組織斗爭是正義與邪惡、文明與愚昧、進步與倒退的較量,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定的一場嚴肅斗爭。我們每個公民要做到「崇尚科學、拒絕邪教」,自覺抵制邪教的各種宣傳和搗亂破壞活動。

(1)提高警惕,認清邪教組織反動本質。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講科學,講文明,樹新風,積極參加健康文明的文體活動,自覺抵制邪教的侵蝕。

(2)態度要堅決,對邪教組織的反動宣傳要做到不聽、不看、不信、不傳。

(3)敢於斗爭,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打擊邪教組織的違法犯罪活動。

(4)如發現等邪教分子在非法串聯、秘密集會、聚眾鬧事,印刷、偷運、散發、郵寄大量反動宣傳品,書寫、噴塗、懸掛、張貼邪教內容的反動標語、搞電視插播等,要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或撥打110報警。

(5)如有人向您宣傳「三退」、「九評」等內容,或向您手中傳遞邪教組織的宣傳品(光碟、書籍、印刷品等),要在第一時間報警,協助公安機關制止其行為。

(6)當見到邪教的傳單、信件、郵件、光碟、傳真等反動材料時,應立即報告公安機關或單位保衛部門,由公安(保衛)人員進行查證處理。

(7)當收到邪教宣傳內容的手機簡訊、電子郵件,要立即將其刪除;如接到邪教宣傳內容的騷擾電話,要直接掛斷。

(8)當發現人民幣上印有等邪教內容的字樣,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之後再到銀行兌換,避免繼續流通,造成惡劣影響。

(9)當發現有噴塗等邪教內容標語、懸掛等邪教內容的橫幅時,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10)當發現家人及親戚朋友練習等參與邪教活動時,要堅決反對,耐心說服教育和正確引導。

參考資料來源:赫山區人民政府

㈧ 我國關於宗教都有哪些法律法規

《中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民族方面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