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發票上經辦人的法律責任

發票上經辦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26 02:50:25

1. 經辦人要負法律責任

采購合同經辦人是否負法律責任,需要根據合同約定進行核實確定。如果合同已經明文約定,合同經辦人在符合約定的情形下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如果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約定情形,經辦人需要根據約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 領購發票經辦人有沒有責任

法律分析:公司虛開發票,發票領購人是否承擔法律責任,要看發票領購人在虛開發票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發票領購人明知企業虛開發票,還充當領購發票的角色領購發票,並做實名認證,與虛開發票是同等責任。如果領購發票並不知情,且不可能知情,是沒有刑事責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零五條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前款行為騙取國家稅款,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給國家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是指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

3. 經辦人承擔什麼責任

經辦人的行為屬於職務行為,應該由政府機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經辦人屬於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的應該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分析確定,不能一概而論。 經辦人是部門中事件的提出者及處理者,經辦做完的事要上面主管查核。這都是政府部門業務流程的俗稱,它只是業務流程中的一個階段名稱和辦理人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條: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4. 發票上簽字有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需要負法律責任。收據經辦人簽字需要負的法律責任如下:1、證明經辦人收了款,收款的具體情況如收據上所寫。2、經辦人只對單位承擔責任,不對外承擔責任,故如果挪用,佔用,侵吞,單位有權追償,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3、經辦人所在單位對於收據,對外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第十九條 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匯票分為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

第二十條 出票是指出票人簽發票據並將其交付給收款人的票據行為。

第二十一條 匯票的出票人必須與付款人具有真實的委託付款關系,並且具有支付匯票金額的可靠資金來源。不得簽發無對價的匯票用以騙取銀行或者其他票據當事人的資金。

5. 票據經辦人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1、證明經辦人收了款,收款的具體情況如收據上所寫。

2、經辦人只對單位承擔責任,不對外承擔責任,故如果挪用,佔用,侵吞,單位有權追償,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經辦人所在單位對於收據,對外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6. 對於發票報銷,票子上簽經辦人和經手人有區別么,法律上有差別么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30

7. 發票上簽字會有什麼後果

法律分析:需要負法律責任。1、證明經辦人收了款,收款的具體情況如收據上所寫。2、經辦人只對單位承擔責任,不對外承擔責任,故如果挪用,佔用,侵吞,單位有權追償,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3、經辦人所在單位對於收據,對外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8. 發票簽名上,經辦人和證明人各擔什麼責任,哪個責任更大單位換了些設備,讓我在證明人上簽名

出了問題經辦人為主要責任,證明人連帶責任,一般證明人應該是部門經理之類的有一定審批許可權的人
那你就查驗好設備是否需要購買,以及購買回來之後是否符合要求等

9. 簽發票經手人有什麼風險

你的意抄思是說,領導找了一張發票襲,讓別人寫個經手人,對嗎?這樣,經手人要承擔多大風險,對嗎?如果是,那就要看這張發票的性質了,數額是否巨大,是否查賬的時候能查到,沒人問的話,就沒事;如果查到了,事情的大小都得是經手人的。

熱點內容
經濟法聯系實際對社會的作用 發布:2025-02-03 23:45:19 瀏覽:988
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6 發布:2025-02-03 23:11:40 瀏覽:465
五年來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2-03 22:44:31 瀏覽:191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8 發布:2025-02-03 22:20:24 瀏覽:162
婚姻法與物權法的碰撞 發布:2025-02-03 22:20:23 瀏覽:775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