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神經病付法律責任嗎

神經病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5-26 04:30:05

A. 神經病違法需要負責嗎

法律分析:1、對於完全的精神病人,實施了刑法規定的危害行為,造成危害結果的,不負刑事責任。2、對於間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規定,在其頭腦清醒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對尚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B. 我國對神經病擾民有怎樣的法律法規

我國對神經病擾民的規定處理,可以去公安局,公安部門有責任對正在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對本人及他人的安全有威脅的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公安部門可以對其進行強制約束。公安部門如果不作為,當事人可以到公安督察部門舉報。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如果要想免除法律責任,必須得到法律上的確認才可以認定為精神病人,而這是需要經過法定機關做鑒定的,精神病人分很多種,對於間歇式的精神病人等,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應當承當一定的法律責任,無論何種精神病人,如果給他人造成傷害都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是這種責任可能要由其監護人履行或帶精神病人履行。要承擔停止損害、賠償損失等責任,該精神病人已經構成對你的侵權,但他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能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應由他的監護人承擔責任,他的監護人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成年兄弟姐妹,你可以向他的監護人請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 你可以先找到他的監護人,協調解決,如果可以解決,那就最好不過了。如果不可以解決,你有權起訴他的監護人, 針對精神病人損害他人財物的現象,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別人損害的,讓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如果精神病人的行為違反社會治安管理規定,在和其監護人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可以報警處理,也可以讓村委會介入調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C. 精神病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目前的規定是不追究或者從輕

實際上應當從重
1 防治某些人假借回精神病的名義答來趁機違法
2 精神病本來對社會基本就沒什麼貢獻了,所以如果危害了社會,人道毀滅似乎對社會更好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我們自然是保護和寬恕弱者
但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說,不能讓個別的人,毀滅了整個社會的和諧

D. 神經病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判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E. 神經病打砸了別人車負不負法律責任和倍償

需要負法律責任,需要賠償,屬於故意破壞他人財物,結合有關規定,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立案標准分為了四種,包括:1、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一千元以上的。2、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3、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4、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這是一條兜底條款,意圖達到法律涵蓋范圍的最大化。
法律分析
故意毀壞財物刑事立案標準是財物損失在一千元以上或者毀壞財物三次以上。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愛護公園及公共設施,如果故意損壞,導致財物發生損失,金額較大的公安機關要介入處理。立案後,展開後續偵查,該移送檢察院的移送檢察院起訴。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因此,是否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則是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小、情節較輕的,則屬一般違法行為。犯故意破壞財物罪,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是指毀壞個人財物,導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壞生產、經營設備設施,造成停產或經營停止,引起重大損失;破壞手段極其惡劣的等等。只要是一般主體其實都是可以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的,而實際在實施了這樣的行為之後,同時要求達到了規定的數額或者符合一定的情節,不然的話也不能直接認定構成此罪。另外還要注意,此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所以要是過失毀壞了他人財物的,一般不能成立此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F. 患神經病的人殺人為什麼不用負法律責任

因為他們是無刑事責任能力人。
無刑事責任能力人是指行為人沒有刑法意義上的辯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一般是兩類,一類是未達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另一類是因為精神疾病而沒有刑法所要求的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人。
因為不可控,所以不負責。而也因為不可控,他們平時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很多事情他們是不能去做的,這也是一種坐牢一樣的限制。圖像精神病人,他們就不能乘坐飛機,那他們就不能出行遊玩,也不能去住旅館,這等於是每天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管制,那這種其實也是一種坐牢啊!
刑法第18條第1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根據該規定,確認精神障礙者為無責任能力人,有兩個標准:一是他在實施危害行為時處於精神病狀態。或者說,從醫學上看,行為人是基於精神病理的作用而實施特定危害社會行為的精神病人。這一標准即醫學標准,也稱生物學標准。這里的精神病,應作廣義理解,不僅包括精神分裂症、癲癇病等,也包括痴呆症、夜遊症、病理性醉酒等,但不包括神經官能症、人格障礙、性變態等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礙。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功能障礙一般都不會因精神障礙而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只有精神病人才有可能成為刑法典第18條規定的無責任能力人;至於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礙人,則不屬於刑法典第18條所稱之「精神病人」。二是由於精神病理的作用使他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一標准即心理學標准,也稱法學標准。只有將前後兩個標准結合起來,才能認定實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為的精神障礙人屬於無責任能力人。
間歇性,然後他又在沒發病的狀態的話,那是要負責的,所以並不是說患精神病的人殺人不負責任,而是要符合上面這么多規矩,心理學標准,各種不可判斷,所以如果他是故意殺人的話,那是肯定要負責的

G. 精神病傷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精神病人在發病時雖然不負刑事責任,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規定,過去不知道有精神病的成年人,精神病突發時致人損害的,由本人承擔民事責任,如過去有精神病,其突然發病致人損害的按照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的規定,由順序在前的有監護能力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我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關於精神病的鑒定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H. 神經病犯法怎樣處理!

間歇性神經病人是限制責任能力人,能證明他做出犯罪行為時是精神不正常的情況下,不負刑事責任,但可以要求他的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針對你的問題,你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他的監護人應當給予民事賠償

熱點內容
經濟法聯系實際對社會的作用 發布:2025-02-03 23:45:19 瀏覽:988
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6 發布:2025-02-03 23:11:40 瀏覽:465
五年來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2-03 22:44:31 瀏覽:191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8 發布:2025-02-03 22:20:24 瀏覽:162
婚姻法與物權法的碰撞 發布:2025-02-03 22:20:23 瀏覽:775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