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下罵人有法律責任嗎
⑴ 微博評論罵人會被追究嗎
法律分析:需要根據情節的嚴重性來決定。如果情節嚴重構成侮辱誹謗罪的,公安機關會依法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公安機關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⑵ 為什麼微博上罵人算侵權
微博罵人可能屬於名譽侵權。名譽侵權的行為要件是通過以侮辱、誹謗等方式,結果要件是造成社會評價降低。微博罵人屬於適用侮辱誹謗的方式但還要造成被侵權人社會評價降低,比如:微博罵人但是沒有任何人瀏覽,自然不存在社會評價降低的問題,也就不符合名譽侵權的購成要件,不屬於名譽侵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⑶ 微博罵人被告立案會有什麼後果
法律分析:微博罵人如果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受害人可以報警處理,公安機關根據具體情形立案。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⑷ 在微博上激烈侮辱、辱罵他人犯法么應該報警么
在微博上激烈侮辱、辱罵他人是違法行為,可以報警。
雖然網民有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撰寫文章、發表評論的自由,但這種自由權並不是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微博上的言論自由同樣應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礎之上,必須以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為前提。
譬如在微博公開發表對某人人身攻擊和侮辱的言詞,並直接將某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暴露於公共網路並宣揚其臆想的事實,造成貶損某人名義的社會評價等行為可構成侵犯名譽權。
名譽,從字義上解釋,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聲譽。也就是說,一個公民、一個法人的品德、才幹、信譽等在社會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⑸ 微博罵人是否屬於名譽侵權
法律分析:微博罵人屬於名譽侵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⑹ 用微博罵人算侵犯名譽權嗎
利用微博罵人造成他人社會評價降低的涉嫌侵犯他人名譽權。侵犯名譽權必須通過侮辱、誹謗等方式,並且造成他人社會評價降低的後果。單純的在微博罵人,但是沒有任何人瀏覽也沒有任何人轉發等,完全沒有影響他人的社會評價自然談不上侵犯名譽權但是一旦有人瀏覽有人轉發就涉嫌侵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⑺ 微博上沒有艾特本人罵人犯法嗎
是犯法的。
在微博上罵人對公民、法人的名譽權造成侵害的,是可以構成侵犯他人名譽權的,可以依法追究其責任。
微博是一種新興的交流工具,並且被人們廣泛應用。在微博上肆無忌憚的發泄,詆毀他人,對他人造成一定損害的。是可以構成侵犯他人名譽權的。
⑻ 微博罵人警察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罵人如果產生了法律後果,是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當眾辱罵,其行為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的規定,涉嫌公然侮辱他人,依法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追究其治安行政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⑼ 在微博罵人屬於什麼行為
法律分析:在微博上罵人屬於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名譽權,是指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法律依據:《最高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第七條 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侵害他人名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