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微博信息的法律責任
『壹』 虛假微博轉發入罪判定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虛假微博轉發造成嚴重後果,認定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行為人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捏造事實傳播或者明知是虛假消息傳播,造成嚴重後果,認定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貳』 帶購物車轉發微博違法嗎
不違法。
微博是一個及時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它鼓勵用戶通過轉發迅速把內容傳播出去,其具有的公開性和分享性決定了其侵權的絕對可能性,但是其公開性和分享性也同樣決定了信息提供者對其著作權中信息網路傳播權和復制權的默認許可使用,甚至是放棄。
因此基於微博平台這條潛在規則,等於說作者對其發布信息的網路傳播權和復制權是默認許可使用的,甚至放棄對信息的網路傳播權和復制權。因此,通常的侵權應根據微博的分享性原則予以免責,這種情況下轉發微博的網路用戶不用承擔侵權責任。不過,當轉發者具有主觀惡意或發生了顯而易見的後果,將被認定著作權侵權。
『叄』 如何看待轉發微博或被起訴
一、侵權行為或許存在
這不是說轉發博主存在侵權行為,而是說被轉發的博主或許存在侵權行為,否則版權人不會平白無故起訴,但這種侵權存在與否,只有本案的原告能夠確定,也就是攝影師自己知道怎麼回事。
有種可能是因為原博主是自然人,起訴起來比較麻煩,所以選擇了比較容易的公司;當然也有可能個人支付能力沒有公司強,而選擇了比較容易針對的公司;具體為什麼的話,就不得而知了,或許真的是認為轉發侵權吧。
可即便如此,你作為權利人不起訴侵權人,卻起訴轉發人,起碼應當拿到被轉發內容侵權的事實吧。如果沒有確定原發侵權,那這個訴訟本身是存在障礙的,這應當成為起訴轉發人的基礎。隨隨便便轉發一下就被告了,誰還敢轉發分享好文章呢?這種歪風邪氣我們必須制止。
二、轉發行為難以定性
1.平台內轉發不構成侵權
每條微博都有三個按鍵:轉發、評論、點贊,你不管怎麼使用這三個功能,都是在微博平台上使用,不可能轉一下就發到了綠洲上,這種在微博平台上的分享,是對原內容原封不動地分享,而不是擅自更改或用作他途,所有可以識別的標記都是原博主,不存在侵犯原博主權益的行為,而且原內容在微博公開發表本身就意味著平台內可以隨意轉發。
2.平台外使用需獲得授權
這種侵權行為最常見,圖片公司通常以你使用圖片沒有授權起訴,因為很多人把名字一改、水印一刪,就在其他平台上把別人作品變成自己的,這是所有創作者都深惡痛絕的事情,除非法律制度完善、違法成本增加,否則這種現象難以根除。就連我自己想發在公眾號發舊文都會遇上,更別提大咖牛人了,剛好拿給實習律師湊案子。
如果你打算在其他平台用別人的作品,並不是標明來源、作者就夠了,還要獲得他們的授權。標明來源隨時刪除不擔責的是平台網站,侵權個人卻是跑不掉的,所以跨平台使用務必獲得許可,否則辛辛苦苦運營的賬號,最後被封掉了多不劃算。
3.轉發人對甄別無能為力
如果是原博主的話,他清楚自己有沒有授權,但轉發博主怎麼能確定呢?他要轉發之前要先問問:你這些內容是原創的嗎?你這個圖片有授權嗎?圖片公司和你打過官司了嗎?你的圖片是哪個攝影師拍攝的?你能幫我聯繫上那個攝影師嗎
如果把轉發定義成侵權,那也是被轉發的博主來告他才對,要是支持攝影師來起訴,那就意味著我想點轉發之前要問清楚這些問題,但是誰又能做到這一點呢?
況且轉發本身的意義只有博主可以確定,不管是標記、分享還是評論,都不可能帶著侵權為目的的呀。
4.確定侵權與否過於苛刻
法律不會強人所難,在沒有外觀信息顯示出原微博違法侵權時,我們只能推定這條微博不存在問題,並且也沒有構成侵權,畢竟這個事實只有版權人掌握。
否則在可能存在侵權行為時,微博也有自己爭端解決機制,我們是能看到爭端雙方的舉證情況。如果不認可微博處理機制,那也應該由攝影師先起訴原博主,讓原博主停止侵權行為後,刪除微博自然就不存在了,侵權狀態也就沒了,但刪轉發並無此作用——原博主侵權依然存在,根兒怎麼看都在原博主,不起訴原博主缺起訴轉發博主,真的是鬼才操作。
三、損害賠償無法確定
圖片侵權案件賠償金額的確定有三種情況:侵權人受益、被侵權人損失、法院酌情判斷。實際侵權人都會說沒有受益,但往往拿不出也不會拿證據,因為沒有公司會把公司賬目拿出來給對方看的,所以通常是法院結合權利人的損失和合理支出酌定。
本案中轉發博主收益更難確定,行為本身性質說不清,收益也無法認定,甚至侵權行為都定不下來。若真是定義為侵權,那收益是按閱讀量、轉發量,還是看有沒有現金收益?別人轉發或閱讀一下就算收益的話,那我是不是都能折現幾千萬了,這個錢原告願意給嗎?願意給的話,我們可以對半分。
微博上能夠用來確定收益且原告可獲得的證據是打賞,作為具有收益的初步線索足矣,但這個告轉發微博的案子很難有,誰會打賞轉發博主而不是原博主呢。
四、侵權用圖轉發擔責?
最後,#博主配圖無版權轉發者有責任# 嗎?我認為沒有,我買了一本書,看完之後送給別人,那接受的人還要承擔侵權責任?你在微博上發了內容,我轉發不構成侵權吧?那我轉發別人的微博怎麼就侵權了呢?就算要認定我侵權,你也得先認定原微博侵權吧?原微博都沒有侵權,怎麼輪的到你來找我麻煩?等原微博確認侵權之後,你也得先確認第一個轉發人是否侵權吧?然後再往後確認轉發第一個轉發人微博的第二人是否侵權,以此類推才符合立法精神吧
這個訴訟很有意思,值得討論也值得深思,要不是看到這個案子,誰能想到還有人起訴轉發博主呢。
所以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以後大家轉發時帶一句有態度有觀點的評論,哪怕說這內容我不喜歡都行,別一個轉發就完事兒,否則真收到這樣的起訴狀了,還得花錢請律師。
『肆』 微博虛假轉發入罪出來後怎麼辦
虛假微博轉發造成嚴重後果入罪的,應當判斷為誹謗罪,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誹謗罪是指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本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伍』 您好,我在微博轉發了他人的帖子,結果今天派出所打電話告訴我傳喚我
要想辦法交了,要不然可能會不好,不要輕易轉發別人的 有些情況不是事實,而你轉發了,別人又通過你轉發了,這樣如果造成什麼損失的話,你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陸』 微博轉發別人的微博侵權嗎
法律分析:轉發也是可以看到原作者的,是不屬於侵權的。作者發表微博後,微博平台默認的是大家可以自由轉發和評論的,轉播的前提是:作者已經默認了可以被轉發,所以不會存在侵權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四十九條 為保護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權利人可以採取技術措施。
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技術措施,不得以避開或者破壞技術措施為目的製造、進口或者向公眾提供有關裝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為他人避開或者破壞技術措施提供技術服務。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避開的情形除外。
本法所稱的技術措施,是指用於防止、限制未經權利人許可瀏覽、欣賞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有效技術、裝置或者部件。
『柒』 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傳播謠言要負什麼責任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誹謗行為「情節嚴重」,從而為誹謗罪設定了非常嚴格的量化的入罪標准。
也就是說在微信、微博或者其他社交軟體上傳播誹謗他人的消息,當點擊量與轉發次數超過一定數量時,就會被認定為誹謗罪。根據我國《刑法》246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在現行刑法第291條中增加了一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資料:
光憑法條的原文想必不少人還是對此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以下例子幫助大家理解這條新增法條的主要內容 。
例:某網民為了增加自己微信公眾號的點擊量,故意編造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的消息,並大肆在微信朋友圈上傳播,造成該地區人們出現恐慌,影響日常生活工作。
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該網民為了謀取個人利益,編造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的假消息,符合法條中所述「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然後其又在微信上大肆傳播,滿足「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這兩個行為已經具有構成犯罪的主觀條件,再加之其傳播的消息造成了該地區人們的恐慌,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滿足「嚴重擾亂社會秩序」,該網民已經構成了犯罪,將受到相關的處罰。
嚴厲打擊各類網路謠言行為的同時,警方希望廣大網民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增強自律意識、法律意識,規范網路言行,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為社會營造一個和諧、文明、清朗的網路環境。
『捌』 我想請教一下,我在微博上轉發了一篇文章,觸犯什麼法律
觸犯了我國法律。我國公安機關有權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和合法措施尋找並追究你的法律責任。具體法律根據你所發的文章及違法程度確定。
『玖』 虛假微博轉發入罪如何量刑標准
虛假微博轉發入罪判定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拾』 微博群轉發別人微博跟別人分享犯法嗎
答案如下:
只要轉發分享的微博沒有違法犯罪的性質,就不會犯法。
如果微博的內容是侵權的,轉發者也是侵權的。起訴罪名是非法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