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碩士中國法制史總結表格背誦

法律碩士中國法制史總結表格背誦

發布時間: 2022-05-26 05:46:36

1. 考法律碩士(非法學)需要准備什麼書

1、專業課方面:
A、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指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專,必備!屬九月份之前把它看透,該背的就背。
B、人民大學出版社的輔導用書,串講,歷年真題解析之類的多看看,真題那是相當的重要!有時間的化看看北大出版社的輔導用書,個人覺著也不錯。
C、高教版考試分析,必備!看此書的前提是你的基礎知識已經比較牢固,腦中對各科知識已形成結構,否則看了適得其反!
另:法碩和司考考察角度不一樣,法碩著重理論,司考著重能力。還有,考試就是考試,你不要把它當成別的東西,比如多看點多學點,沒用!你的目的就是通過考試,所以必須有所選擇有所放棄。刑法民法固然重要,但也比較難,相比之下,付出同樣的努力,法理憲法和法制史得分可能更容易一些。
2、政治方面:報班與否引人人以,我個人認為沒必要。任汝芬紅寶書好好看。
3、英語方面:任何形式的練習題都不如真題的含金量高。把真題做透,再做N套高質量模擬題。
現在准備2010法碩個人覺著比較晚。

2. 中國法制史,憲法,法理學該怎麼樣復習

下面是我收藏的 你可以參考一下 ^^

不要在某個問題上孤軍深入吃力鑽研,而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先從面開始打下基礎,再由面到點尋機突破,作稍微深入的研究,最後再由點到面將深入的認識融合為一個整體。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知識點也是普遍聯系的。將知識點聯結成一個網路,考試時不會遺漏要點,論述時全面周到。復習最好應該達到這樣一個水平:能夠用一根線索將全書主要內容串起來。比如用民事法律關系為線索,可以串起民法。

涉淺水得魚蝦,涉深水得蛟龍,涉深水後回頭捉魚蝦,高屋建瓴,自然容易很多。

考試心態問題:根源

有人說;態度決定一切。我非常贊同,並且認為這同樣適用於考試。

但是,我反對把心態簡單化,以為樹立正確的心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人推薦很多心理療法,如「精神勝利法」。我認為這治標不治本,效果有限。解決問題的根本在於挖掘心態出問題的根源。我認為根源有二:第一,擔心考試結果。有人將考試結果看得很重,甚至關系生死,以為考不上就無法生存,結果是心理負擔沉重,徒增煩惱。第二,擔心考試本身。什麼考察基礎、考察能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等等,高深得讓考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具體會考什麼、怎麼考,加上激烈的競爭,實在嚇人。

第一個擔心,其實完全不必要,我將它歸結為「愚蠢」。本人不會算命,也不屑推薦靈丹妙葯。我建議,一旦冒出這個念頭,馬上提醒自己:我是不是在犯傻?

第二個擔心,我將它歸結為「無知」。無知是很正常的,這種擔心只能通過學習解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考試成功,就要研究考試。許多考生只知道埋頭讀書,卻不用心研究考試,卻迷信輔導班、輔導書的胡說八道,十分可惜。

考試就是考試,有它自身的規律。考試和學習、能力等不能劃等號。既然不得不面對考試,就應該認真研究。不能把研究考試視為「投機取巧」,以為以之取勝不光彩。

我在中國一流的法學院聽過課,也上過考研輔導班,買過考研參考書,我的感受是「不過如此」。我最大的收獲不是什麼考試秘訣,而是能夠冷靜對待,客觀研究考試。一旦將心態擺平,平靜地面對考試,考試將不再痛苦。希望本文能幫助讀者達到這個目標。

復習范圍:正確對待

考研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復習范圍。有的學校不指定教材,不公布歷年考試題目,而弄清復習范圍十分重要。法律碩士聯考似乎不存在這個問題,聯考科目的命題范圍和出題依據是兩本書: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簡稱《大綱》)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司法法規教育司組織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簡稱《指南》)。另外,歷年聯考題目也是公開的。

劃出考試范圍有利有弊。有利之處是束縛出題人的手腳,使考試內容、形式定型化甚至機械化,但減輕了考生負擔。弊端是學生過分吝嗇,不願超越考試范圍一步,以為將指定教材知識點記住就行了,不願浪費精力把握教材內在的知識體系。結果,碰到稍微陌生的問題就懷疑「超綱」,出題稍微靈活就不適應。正確的態度是:指定教材無論厚薄,都要透徹掌握。

有的考生擔心考試難度增加,如果僅僅看指定書目會考不出理想成績。我認為教材內容很基本、很全面,考試的答案全在其中。如果熟練掌握,不可能得不到理想成績。在書本還沒有熟悉之前鑽研什麼難點、熱點或疑難案例,做模擬題,上輔導班,效果會很差。當然,在打好基礎之後做這些事情,效果就會不同。

另一個問題是每年考試內容可能有變動。應對之道有二:第一,調動一切資源,收集內幕信息。但是,我認為,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宜在這方面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否則得不償失。第二,以不變應萬變。大家可以驗證,歷年考試內容都沒有大變。考生可以按照上年的大綱和指南准備當年的聯考,打好基礎,新大綱和指南出來之後再學習調整的部分,填補到已有的知識框架中,這並不費力。

復習深度:假象

因為法律碩士只允許非法律專業考生報考,考的卻是法律專業課,不可能考得很難。法學雖然博大精深,法律碩士聯考也只能涉及冰山一角。法律碩士聯考三門專業課程的考試基本上憑一本《指南》即可應付,而要參加法學研究生考試,通常需要多幾倍的閱讀量,難與易的差距可見一斑。

在考研復習深度問題上,我的感受是「無深度」加「假深度」。「無深度」,指對選擇、填空、判斷正誤、名詞解釋、簡答之類題目類型,官方的說法是考察基礎知識,實際是書本中有現成答案,背誦教材即可。至於如何背,大家可以各顯神通。「假深度」,指對論述題,官方的說法是考察能力為主,沒有完全現成答案,頗讓一些考生害怕。其實,受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的限制,頂多能在一道題目上寫出兩千字左右,無法更充分地展開。答案的主體框架書本上有,只要在此基礎上,翻閱幾篇學術論文,填充一些教材之外的新觀點或者新材料做裝飾,以吸引考官的「眼球」,就可以拿到比較高的分數。

如果按照本文下面推薦的階段循序漸進地學習,把握學習深度就不成問題了。開始階段要求對某個知識點深入掌握是做不到的,比如上輔導班,老師要求對某問題「了解」、對某問題「理解」、對某問題「全面把握」等等,對於書讀得不熟的學生意義不大。復習到最後,全部知識體系一目瞭然,重點非重點自然會突出出來。

復習階段:三步走

法律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概念繁多,理論艱深抽象,讓人感覺不知如何著手。翻閱兩三遍,不知所雲。幸虧我政治成績優異是從背誦口號和語錄開始,於此得到啟發,於是我從教材中摘抄重點語句,死記硬背。記憶熟練後,再深化、展開。碰到試題竟然能生搬硬套。我感到興奮,又感到悲哀!

我的經驗是:不要在某個問題上孤軍深入吃力鑽研,而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先從面開始打下基礎,再由面到點尋機突破,做稍微深入的研究,最後再由點到面將深入的認識融合為一個整體。具體而言,復習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不求甚解,「死記硬背」。這個階段屬於打基礎階段,主要任務是記憶基本知識。但是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能理解最好,如果不能理解也不要強求,「死記硬背」效率可能更高一些。拿起書來泛泛的讀,不求甚解,只要能對書中的大致內容有一個朦朧的表面印象,有一個框架性的認識,將其中的要點整理出來,反復地看,直到能夠背誦。

提問頻繁的人大多問兩種不必要的問題:一種問題,因為不熟悉書本而問,其實書本中有現成的答案;另一種,因為不熟悉考試而問,問題很高深、很前衛、很有研究價值,但是考試中不大可能出現。應該先打好基礎,不要好高務遠。

第二個階段,生搬硬套階段。將死記硬背的要點展開、深化。死記硬背畢竟有限,不可能將一本書一字一句全部背誦下來。要將要點展開,只要稍微動動腦筋。比如記住了「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的構成要件盡在其中,在一二三四之後列出「為了……」、「正在進行」、「不法侵害」、「對不法侵害人」、「明顯限度」,稍微闡述,就可以取得一道簡答題或者論述題的大部分分數。

第三個階段,為綜合階段,將前一階段的知識點串起來,形成一個綜合的體系,突出重點問題並強化之。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知識點也是普遍聯系的。將知識點聯結成一個網路,考試時不會遺漏要點,論述時全面周到。復習最好應該達到這樣一個水平:能夠用一根線索將全書主要內容串起來。比如用民事法律關系為線索,可以串起民法。

理論重點要深入研究,不拘泥教材要求。理解越深入,面對問題越從容。

可能有人認為這個階段對考試不是必須的。其實不然。涉淺水得魚蝦,涉深水得蛟龍,涉深水後回頭捉魚蝦,高屋建瓴,自然容易很多。考場上萬一忘記了某個知識點,理一下知識網路可能能夠理出來。刑法和民法所佔分值較多,理論要求相對高一些,水平高的考生可以發揮真功夫。可以看一看比較權威的法學本科教材;如果對教材還不滿足,再看看法學名家的專業著述,「腹有詩書氣自華」,說出來的話自然有境界,這自然會提升分數。

復習重點:靠自己

考試重點在哪裡?當年上某個「押題專家」的政治串講班,讓我醒悟。「押題專家」押了好幾道,聽眾不滿,不可能考這么多呀?「押題專家」說:我押的都是重點,今年不考明年考,明年不考……終究要考!

所以,不要迷信一家之言。要認識以下兩點:第一,理論核心是重點。法學的理論性和體系性強,考試不能迴避。刑法不能不考犯罪構成,民法不能不考民事法律關系,憲法不能不考國家機構和公民權利。第二,考試邏輯。考試要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考理論和實際中的熱點。因此,考生要關注一切權威性渠道,同時不忽略小道消息。發現重點的途徑有:第一,試題類,如法律碩士歷年試題、法學碩士考試試題、自學考試試題,司法考試試題。模擬題一般是粗製濫造的,千萬不要相信。第二,報紙,一份《法制日報》即可。第三,雜志。首先要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對案例題可能有用。其次看權威的學術刊物,如《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了解一些學術前沿問題,對論述題有益。

下面是本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刑法。刑法的理論核心是犯罪(行為)論,而犯罪論的重點是犯罪構成理論,其內容幾乎貫穿整個刑法體系,其他許多內容不過是犯罪構成問題的具體應用、修正或者補充,比如犯罪形態、共同犯罪、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等,講的是犯罪構成某方面要件的特殊問題。考試中成為難點的問題,如區分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只要檢索一下其客觀要件(行為)或者主觀要件(自願與否),問題就解決了。整個刑法分則也不過是犯罪構成在具體犯罪上的展開:但有一部分是以分則的犯罪考總則的知識,對一般犯罪,憑借上述理論就可以解決;對於某些特殊性的規定,稍微記憶一下,也不是難點。因此,學通了犯罪構成就等於學通了刑法,要捨得在這一部分下工夫。我學刑法是將一多半的力量用在了犯罪構成上面,先反復讀了幾遍,後來將其中要點摘要抄寫了下來,背誦下來。刑罰論理論不多,只要看看要點即可。

刑法分則主要集中在幾種犯罪上面,即所謂「常見性、多發性犯罪」。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國防利益罪和軍人違反職責罪幾乎可以不看,因為出題的概率小、分值低,出大分題目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對於其他犯罪,重點把握財產犯罪(侵犯財產罪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和職務犯罪(貪污賄賂罪和瀆職罪)。其中要特別注意區別近似犯罪。

民法。學習民法要以民事法律關系為線索,整個民法多是民事法律關系各要件的具體展開。法律規范是建立民事法律行為的前提,法律事實尤其是建立民事法律行為的關鍵。法律行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它蘊含了民法意思自治的理念,法律行為的成立和生效多與此有關。如行為因欺詐、脅迫而無效,就在於意思表示不真實。不論復習還是考試,只要抓住這根線索,將各個知識點在民事法律行為中的位置搞清,很多問題就變得簡單明了了。比如案例分析題目,好象很復雜,其實只要找出其中的民事法律行為,答案就出來了。

法理學。首先應該注意基本概念,如法律規范、法律部門、法系等。其次,應該關注熱點問題,如依法治國,法律與經濟、政策、道德的關系。但是對於有爭議的問題不必過於關心,除非總書記有專門論述或者寫入十六大報告。如司法獨立和司法權的性質,只要記住一句「司法是判斷」就行了,作者對司法十大特點等等的長篇大論只不過是一家之言,不必理會它。

憲法。重點是憲法基本理論、國家機構和基本權利。基本理論和基本權利主要考概念和憲法條文。國家機構主要考條文,最好熟悉憲法條文。憲法考論述題可能性不大,因為重大法律問題往往同時是憲法問題與法理學問題,在一張試卷中不可能重復考。憲法的熱點,因為刑訊逼供嚴重和人身損害賠償問題,應當重視人身自由;因為憲法訴訟,應當重視憲法監督,特別是對外國制度的介紹;因為人大換屆在即,應當重視選舉制度。

中國法制史。中華法系幾千年,內容太多,又沒有理論體系,復習似乎很難。其實,領會了學習中國法制史的目的,重點就突出了。學習目的有二:第一,是為了了解中國法制曾經有過的輝煌,樹立民族自豪感,堅定建立法治國家的信心,為此要關注中國法制史上的成就,如法經、唐律等立法,「五聽」、三司會審、馬錫五審判等司法方法等;另外一個目的是批判歷史糟粕,肅清封建遺毒,如「七出」、論心定罪、八議等。對於一般性的規定,不必浪費力氣。

最後忠告大家,考試成功僅僅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在於報名。現在報考法律碩士的人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高分落榜並不奇怪:如果報考名牌院校,非做最充分的准備不可。另外,雖然都叫法律碩士,各個學校對法律碩士的定位不同,培養方式也有區別,前途判若雲泥。

3. 法碩背誦清單

法律碩士考研需要背誦的內容實在太多。我整理了5大科目的復習重點大全,希望隊題主能有幫助。
1.憲法
相比其他四門,憲法理論在考試中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復習起來難度也不是很大。不過這也不能作為我們忽視的借口,憲法理論雖然簡單,但裡面的細小知識點卻特別容易混淆,所以考生一定要把憲法法條常備身邊,復習的時候還可以專門做一些知識點的比較。此外《選舉法》也比較重要,同樣不能忽視。
2.法理
在法碩復習的五門專業課中,法理學應該是一門比較難懂的科目,沒學過法律的考生看書時往往會覺得很枯燥,但一旦學通,概念部門法也就都通了。建議大家,在看書時,最好的順序是,不按指南指定的每門課先後順序看,而是先看刑法,因為刑法條理非常清楚,容易理解;接著再看法理,理解起來就容易很多。
因為法理其實就是把各個部門法內部共同的東西進行抽象化,然後在呈現出來。法理內部的基本脈絡其實比較簡單,歸結到底,法理就是在講法律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存在?法律是以怎樣的形式存在的?法律建立以後對社會和每個人都產生了什麼樣的結果?法是如何才能滿足我們需要的?我們又是怎樣制定出對我們更加有利的法律等問題?如果我們能按照這個思路將以上問題一一弄懂,那法理學就學通了。
3.刑法
刑法的脈絡比較清晰,復習起來比較容易。總則和分則同等重要,每年考試出分值各佔50%。刑法拿高分的最主要辦法就是在復習過程中要抓住重點,做到有的放矢。刑法重點很好判斷,它們都有一些特徵,可以幫助大家判斷哪些地方是可能的出題點。
特徵如下:有明顯大寫的一、二、三……,大寫的標題下有小標題的數字,如123……,小寫的1、2、3下多涉及法律方面重要的概念。這些部分一定要想辦法理解並且背熟。分則當中各罪里有很多詳細解釋的要點。如搶劫罪中,什麼是以非法目的佔有?什麼是暴力?什麼是以其他方法?都要學懂、學通,這點很重要。以往有考生,考完刑法之後覺得答得不錯,感覺四個要點都寫出來了,但最後得分卻不高。而失分的地方往往就是需要答出來、且沒有好好解釋的地方。
4.民法
民法的復習重在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答好民法題。考生先要清楚,民法學是整個大陸法系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搞好民法是弄通所有其他法律的前提與基矗而民法的體系又是由民法的調整對象所決定的,所以考生一定要時刻注意,民法主要調整的無非是橫向的財產關系。
換句話說,我國的民法是以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為其主要調整對象的,簡單地說,民法就是調整市場經濟中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最一般的規則。總之,民法正是適應調整商品交換關系的內在需要,才形成了民事主體制度,所有權制度和債及合同制度,即傳統法民學中所說的「人、物、債」三大部分,從而構成了民法最基本的內容。所以,考生學好民法學的本質就是理解「人、物、債」之間的聯系。
5.法制史
對於初學者來說,法制史復習最大障礙可能是生僻的文言文,可是每年法碩入學考試考察的重點恰恰不在這。所以復習時,考生盡量不要細扣文言文,跳過去就行。法制史每年的重點變化不大,具體來說法制史的重點集中在秦朝、隋唐、明、清、民國還有建國初期等年代的法治思想、刑事法律制度、重要法典等內容,最好幫助記憶的辦法是做表格,按照朝代順序把重點內容列出來,做比較。每個朝代的民事經濟法律制度不是重點,只是其中一些比較重要的名詞要記。

4. 怎麼合理安排法碩五門專業課復習順序

是全國統考,不是各學校自己命題。教育部出了統一的大綱啦。

5. 中國法制史的的歸納總結

中國法制史的十點歸納.【問題】中國法制史中的「第一」【解答】鑄刑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戰國時期魏國魏文候的相李悝在總結春秋以來各國成文法的基礎上制定的,在中國立法史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迅速強盛起來,最終統一六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宋刑統》是歷史上第一部原創刊印頒行的法典。《欽定憲法大綱》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憲法性文件。《大清新刑律》是清廷公布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近代意義上的專門刑法典。《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憲法文件。2.【問題】中國法制史中的「第二」【解答】鑄刑鼎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3.【問題】「三刺」、「三不去」、「三司推事」【解答】「三刺」——西周時凡遇重大疑難案件,應先交群臣討論,群臣不能決斷時,再交官吏們討論,還不能決斷的,交給所有國人商討決定。「三刺」制度說明西周對司法判案的慎重,是「明德慎罰」思想在司法實踐中的體現。 「三不去」——前貧賤後富貴,不去;與更三年喪,不去;有所娶而無所歸,不去。其中,「有所娶而無所歸」是指女子出嫁時有娘家可依,但休妻時無本家親人可靠,若此時休妻則置女子於無家可歸之地,故不能休妻。「與更三年喪」是指女子入夫家後與丈夫一起為公婆守過三年孝,如此已盡子媳之道,不能休妻。「前貧賤後富貴」是指娶法律教育網原創妻時貧賤,但以後變得富裕。按禮制夫妻應為一體,貧賤時娶之,富貴時休之,義不可取,故不能休妻。「三司推事」——唐代中央或地方發生重大案件時,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組成臨時最高法庭審理,成為「三司推事」。4.【問題】四等人、四級三審制【解答】四等人——在元代任何法律制度當中,都找不到一個明確規定四等人制度的規則,但是在元代卻在一個一個具體制度設計上,很明顯讓人感覺到人是分四等的:最高貴的人是蒙古貴族,所以的蒙古貴族在當時都受到一種優待;次一等的是:色目人,所謂色目人就是這些人的眼睛的顏色特別多;第三等人叫做漢人,所謂漢人就是指後來蒙古貴族進入中原,和當時南宋聯手,滅掉北方的金,金傳統的中國人和西南地區的民族,統稱為漢人,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漢族人;而和元政權一直相對抗的、抵抗到最後的南宋統治下的民眾稱為「南人」,也是所謂第四等人。四級三審制——清末確立一系列近代意義上的訴訟制度,實行四級三審制,規定了刑事案件公訴制度、證據、保釋制度;審判制度上實行公開、迴避等制度。5.【問題】「五聽」、「五過」、唐律中的「五刑」、「准五服以制罪」【解答】「五聽」——制度指判案時判斷當事人陳述真偽的五種方式。具體內容是:辭聽、色聽、氣聽、耳聽、日聽,即通過觀察當事人的言語表達、面部表情、呼吸、聽覺、眼睛與視覺確定其陳述真假,說明西周時已注意到司法心理問題並將其運用到審判實踐中。「五過」——是西周有關法官責任的法律規定。「五過」的具體內容是:惟官,畏權勢而枉法;惟反,報私怨而枉法;惟內,為親屬裙帶而徇私;惟貨,貪贓受賄而枉法;惟來,受私人請托而枉法。凡以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唐律中的「五刑」——(1)笞刑;(2)杖刑;(3)徒刑;(4)流刑;(5)死刑。「准五服以制罪」——《晉律》與《北齊律》中相繼確立「准五服制罪」的制度。服制是中國封建社會以喪服為標志,區分親屬的范圍和等級的制度。按服制依親屬遠近關系分為五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服制不但確定繼承與贍養等權利義務關系,同時也是親屬相犯時確定刑罰輕重的依據。如斬衰親服制最高,尊長犯卑幼減免處罰,卑幼犯尊長加重處罰。6.【問題】「六禮」、《法經》六篇、「六殺」、「六贓」、「六禁」【解答】「六禮」——西周時期「六禮」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條件。合禮合法的婚姻,必須通過「六禮」程度來完成,即納采:男家請媒人向女方提親;問名:女方答應議婚後男方請媒人向女子名字、生辰八字等,並卜於祖廟以定凶吉;納吉:卜得吉兆後即與女家訂婚;納征:男方送聘禮至女家,故又稱納幣,一旦女方接受彩禮就不能再悔婚;請期:男方攜禮至女家商定日期完婚;親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取女子至家。至此,婚禮始告完成,婚姻也最終成立。《法經》六篇——《法經》從結構上共分為六篇:《盜法》、《賊法》、《網法》、《捕法》、《雜法》、《具法》。其中《盜法》、《賊法》是關於懲罰危害國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財產的法律規定。《網法》又稱《囚法》,是關於囚禁和審判罪犯的法律規定;《捕法》是關於追捕盜賊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規定。《網》、《捕》二篇多屬於訴訟法的范圍。《雜法》是關於「盜賊」以外的其他犯罪與刑罰的規定。「六殺」——《唐律》賊盜、斗訟篇中依犯罪人主觀意圖區分了「六殺」,即所謂的「謀殺」、「故殺」、「斗殺」、「誤殺」、「過失殺」、「戲殺」等。「六殺」理論的出現,反映了唐律對傳統殺人罪理論的發展與完善。反映出唐律無論在立法技術還是適用法律的原則上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六贓」——指《唐律》規定了六種非法獲取公私財物的犯罪。唐律要求官吏廉潔奉公,嚴懲利用職權牟取私利或貪贓枉法的行為。在量刑上,對於官吏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的行為,唐律中均規定了較常人犯財產罪更重的刑罰。六贓具體包括以下罪名:(1)「受財枉法」,指官吏收受財物導致枉法裁判的行為;(2)「受財不枉法」,指官吏收受財物,但無枉法裁判行為;(3)「受所監臨」;(4)「強盜」;(5)「竊盜」;(6)「坐贓」。「六禁」——《法經》中《雜法》是關於「盜賊」以外的其他犯罪與刑罰的規定,主要規定了「六禁」,即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金禁等。7.【問題】「七出」【解答】西周時期解除婚姻的制度,稱為「七出」。所謂「七出」,又稱「七去」,是指女子若有下列七項情形之一的,丈夫或公婆即可休棄之,即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惡疾去、多言去、盜竊去。8.【問題】「八議」【解答】《曹魏律》將「八議」制度正式列入法典;「八議」制度是對封建特權人物犯罪實行減免處罰的法律規定。它包括議親(皇帝親戚)、議故(皇帝故舊)、議賢(有傳統德行與影響的人)、認能(有大才能)、議功(有大功勛)、議貴(貴族官僚)、議勤(為朝廷勤勞服務)、議賓(前代皇室宗親)。9.【問題】「十九信條」【解答】全稱《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是清政府於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後拋出的又一個憲法文件。形式上被迫縮小了皇帝的權力,相對擴大了議會和總理的權力,但仍強調皇權至上,且對人民權利隻字未提,更暴露其虛偽性。因此,也未能挽回清王朝的敗局。10.【問題】「重罪十條」、「十惡」【解答】「重罪十條」——北齊為維護封建國家根本利益,在《北齊律》中首次規定「重罪十條」,是對危害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十種重罪的總稱。把「重罪十條」置於律首,作為嚴厲打擊的對象,增加了法律的威懾力量。「重罪十條」分別為:反逆(造反)、大逆(毀壞皇帝宗廟、山陵與宮殿)、叛(叛變)、降(投降)、惡逆(毆法律教育網原創打謀殺尊親屬)、不道(兇殘殺人)、不敬(盜用皇室器物及對皇帝不尊重)、不孝(不侍奉父母、不按禮制服喪)、不義(殺本府長官與授業老師)、內亂(親屬間的亂倫行為)。「十惡」——是隋唐以後歷代法律中規定的嚴重危害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常赦不原的十種最嚴重犯罪,淵源於北齊律的「重罪十條」。隋《開皇律》在「重罪十條」的基礎上加以損益,確定了十惡制度。唐律承襲此制,將「十惡」列入名例律之中。《唐律》名例疏議即雲:「五刑之中,十惡尤切,虧損名教,毀裂冠冕,特標篇首,以為明誡。」具體內容包括:(1)謀反:謂謀危社稷,指謀害皇帝、危害國家的行為;(2)謀大逆:指圖謀破壞國家宗廟、皇帝陵寢以及宮殿的行為;(3)謀叛:謂背國從偽,指背叛本朝、投奔敵國的行為;(4)惡逆:指毆打或謀殺祖父母、父母等尊親屬的行為;(5)不道:指殺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為;(6)大不敬:指盜竊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偽造或盜竊皇帝印璽、調配御葯誤違原方、御膳誤犯食禁,以及指斥皇帝、無人臣之禮等損害皇帝尊嚴的行為;(7)不孝:指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經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門戶、分異財產,對祖父母、父母供養有缺,為父母尊長服喪不如禮等不孝行為;(8)不睦:指謀殺或賣五服(緦麻)以內親屬,毆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長等行為;(9)不義:指殺本管上司,授業師及夫喪違禮的行為;(10)內亂:指奸小功以上親屬等亂倫行為。

6. 法律碩士中國法制史怎麼學,知識點細又多

首先先按朝代來,對整體的法制史有個了解,多看幾遍最好
其次,按照制度來,很多制度都是隨著朝代變化不斷演進,你可以對比每個朝代,找出變化的部分;再把每個朝代的創新制度標出來
最後,通過練習和真題,查漏補缺,加強自己的記憶

7. 考法律碩士都要看什麼書

《法律碩士聯考考試大綱》(教育部考試中心)
《法律碩士聯考考試指南》(人民大學出版社)
《法律碩士聯考考試分析》(教育部考試中心)
《法律碩士聯考必備法條匯編及專家評析》
含12學時名師法條講評光碟
《法律碩士聯考要點分析》適合考前沖刺背誦
《法律碩士聯考歷年真題匯編》

推薦參考書目
《人民法院案例選》2004年刑事專輯(人民法院出版社)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刑法學第2版》(北大與高教出版社)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民法學》(北大與高教出版社)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法理學第2版》(北大與高教出版社社)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憲法學第2版》(北大與高教出版社)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法制史》(北大與高教出版社)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刑法》(人大出版社)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民法》(人大出版社)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法理學》(人大出版社)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憲法》(人大出版社)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中國法制史》(人大出版社)
《刑法總則案例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刑法分則案例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8. 考法碩應該怎麼復習

首先,戰友們要利用好寒假,各位戰友的寒假都很長,有的學校寒假放40多天,這40多天太寶貴了,如果不拿出一部分假期出來看看專業課的書,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請務必把2019年的部分法律碩士專業課的書籍買到手,先用2019的書籍復習。無論您是否報輔導班,請任何戰友都不要把最艱難的入門的任務妄想交給其他人幫你完成。有的戰友可能認為報個輔導班就萬事大吉了,但你可能沒有想到一點,如果你一點基礎都沒有,老師的授課你是很難完全聽懂並消化,你為了能聽懂老師的授課,你課下就得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補相關的知識。所以,入門工作必須您自己來完成。
其次,如何入門,這個是沒竅門的,只有一個詞,堅持。入門很難,特別是一點法律基礎都沒有的戰友,在第一遍或者第二遍看專業課書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心情會不好。買本考試分析,買本法條,買本基礎練習,同時買本歷年真題,再聽2019的基礎階段的輔導班課程。看第一遍考試分析的時候,什麼都不要管,像讀小說一樣把考試分析過一遍,能記住多少就記住多少,不要苛求自己。看第二遍考試分析的時候,工作就可以做得細致一些,建議戰友們看第二遍書的時候,大膽的去做一套歷年真題,選擇一套最老年份的真題做了,這樣不至於浪費真題資源,因為真題是越新的越有價值。做一套歷年真題的目的,是幫助我們了解法律碩士專業課到底有哪些題型,到底命題人是怎麼命題的,初步了解每一種題型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只有知道真題是怎麼考的,後期我們看書才能有針對性。接下來看第二遍考試分析,可以看一章內容,做相應章節的基礎練習達到強化的效果,不懂的地方可以翻看配套的法條,法條是工具書,要像字典一樣用,咱們小學的時候學語文,不懂的字都需要查字典,學習法律也是如此。莫說我們這些法律新人,那些權威的法學家都是法條不離身的。這樣過完第二遍考試分析,那麼您就可以開始聽課了,華成法碩基礎班的課程,應該都有近15天的課,把這半個月的課,結合講義,仔細的聽一遍,我想你差不多算有一定的法律基礎了。完成這樣的工作量,一般是需要少則2個月,多則3個月的時間
再次,完成上面的工作後,戰友們可以再看看考試分析,考試分析最好是一個學科一個學科的看。有的戰友喜歡上午看刑法,下午看民法,筆者不是特別推薦這種方式。法律碩士的五門專業課,雖然是有其內在的一定聯系,但他們畢竟是獨立的學科,我們要「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集中精力攻克一門專業課。

9. 中國法制史考試要點是什麼

這個要看你是要考什麼了,如果是法律碩士,建議你把題庫做了,然後根據每道題,去書中劃,重疊了很多道的就是常考的,畫出來的關鍵詞就是常作為選項出的,我就是這么復習的,如果是期末考而已,那就根據老師講的來啊,如果是法學碩士,這個跟法碩也差不多。

10. 法碩怎麼復習

2020年華成法碩法律碩士全年復習規劃
一,規劃
1、 法碩五門:專業基礎課(刑法、民法)和專業綜合課(法理、憲法、法制史)
從現在到考前,基礎課和綜合課的規劃大致分為五個階段:預備階段(最晚五月之前),基礎階段(最晚五月六月),強化階段(最晚七月八月),提升階段(最晚九月十月)沖刺階段(最晚十一月十二月)。一般的同學從五月開始時間也是夠的。有一定基礎的同學從七月開始也是可以的。情況因人而異。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保證充足的有效學習時間是取得高分的必備條件。
2、英語
首先,有很多人覺得學習英語很難,其實是他們對英語不感興趣。如果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習起來怎麼會覺得難呢?在前期的話,偶爾可以看一看美劇或者是英語演講,多和別人交流,這樣可以找到一點成就感,培養出對英語的興趣。
其次,至少在五月份之前,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考研詞彙量。背單詞有兩種背法,第一,如果你的詞彙量真的很少,你就需要快速提高詞彙量,可以買一本單詞書,蓋住單詞意思,看著英文單詞說中文,說不出來就標記一下,用最快速度把這本單詞書過一遍,再把其中的不會的單詞一個中文意思記一下,一天看一遍,過幾天再自測一遍,把不會的單詞的標記出來。第二,等你的單詞到百分之八十之後,就要通過每天鞏固學過的單詞來背單詞。每天早上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來復習,或者用零碎時間來復習。
3、政治
政治在前期要為法碩五門和英語讓路。建議大家從暑假開始准備比較合適,在這之前擔心政治備考並且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提前准備。建議大家一定要在各大主流考研政治老師出版主觀題必背之前,將政治裡面的的知識點理解並且將真題和配套練習中的選擇題搞定。政治馬克思原理部分比較抽象,要提前學習一下。毛中特和近現代史要結合起來學習。小編建議大家有精力的話,一定要自己總結一下,比如哲學的知識框架,毛中特的理論體系和史綱的時間軸等等。一定要自己總結,雖然網上有很多別人總結好的圖表,但是我們不能直接拿來用,因為那樣沒有效果。做總結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政治是一門高分難,低分也難的科目。原因就是主觀題在答題的時候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而且到後期的押題對社會熱點的把握也很准確,再加上自己綜合一下材料,分數就不會太低。但是客觀題就決定了能否拿高分。客觀題考察的是對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一些時事熱點的記憶,所以平時要多理解基本知識,多關注時事政治,多做一些選擇題,把握一下出題者的出題角度和套路、考查的知識點,這樣將選擇題的分拿下來,在政治上就能pk掉一大部分人。華成法碩也為我們安排了政治課程。要利用好老師給的講義,老師的講解能讓政治的學習更加輕松,事半功倍。接下來給幾點小小的建議,第一點,市面上的政治輔導書很多,建議大家只用一套。因為其實各家的基本內容都差不多,同樣的東西,只是說法不一樣。只用一套能夠保證我們復習的連貫性,小編身邊有些同學把市面上所有的政治書都買了一遍,結果每次都要重新適應不同的講法,既費事又沒有效果,我們只要把知識點吃透,反復練習,你會發現題目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第二點,馬原的復習需要盡早開始,要以理解為基礎。因為馬原是很抽象的,如果我們不理解,只背誦的話,往往會不知所雲。而其實,如果你真正的理解了馬原,你會發現馬原以後會成為你的思想武器,是非常有用的。第三點,11月份12月份需要梳理一下時事政治,只需熟悉,不需背誦。
二,法碩五門直觀認識和老師推薦
刑法與民法的重點:理解、理解、理解。
刑法在《考試分析》當中一共有二十一章的內容,前十二章是總則,後九章是分則。總則分為刑法概述、犯罪論、刑事責任論、刑罰論,理論性和結構性較強。分則則是按照同類客體分成的各大類罪名,分別是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破壞社會管理秩序罪、貪污賄賂罪和瀆職罪。其中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和破壞社會管理秩序罪下面又分了小節罪名,分則知識點就是各罪的掌握和運用,並且注重罪名之間的對比。華成法碩的刑法老師中,同學們比較喜歡陳永生老師和於越老師,陳永生老師講課十分詼諧生動、幽默有趣,這樣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習的樂趣。於越老師知識淵博,案例隨手拈來,聽於越老師講課,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在學習刑法的過程當中,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並且要結合法條和案例來加強對知識點的了解。
民法在《考試分析》中一共二十一章,其中前八章是總則,包括民法概述、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主體、民事法律行為、代理、訴訟時效和期間,是民法的基礎理論。後十三章是分則,包括人身權、物權、知識產權、債權(合同、侵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婚姻家庭與繼承,是民法的各個分支。華成法碩的民法老師當中,同學們比較喜歡楊爍老師和岳老師。楊老師講課慷慨激昂,十分的凸顯細節,經常能夠提出一些我們根本想不到的問題,並且能夠幫我們把前後知識點聯系起來,建立起一個民法的知識體系。岳老師總是能夠將理論知識化繁為簡,便於大家理解。民法是一門既需要宏觀把握又需要微觀深入的學科,宏觀要求我們面對問題時能夠准確的定位,微觀要求我們對一些很小的細節記憶准確。
法理、憲法、法制史偏重記憶。但並不是說不要理解,只是說需要我們理解的部分很少。
綜合課包括法理學、憲法學、法制史。法理學一共十三章,理論性很強,分為「法的本體、法的運行、空間的法和時間的法」四個部分。憲法學一共五章,按照憲法文本排列,細節很多。法制史一共六章,講的是是中國有史以來的法的發展過程。法理老師我比較喜歡馬峰老師,他的理論功底非常的深厚,經常引經據典,所講的內容引人深思。憲法的理論要求不高,但是裡面有很多知識點需要我們記憶,並且這些知識點經常容易混淆。除此之外,憲法還需要我們熟悉憲法文本,所以平時經常翻閱一下憲法是會有所幫助的。憲法老師裡面我比較喜歡王旭老師。法制史基本沒有理解的難度,最主要的障礙就是文言文,但是其實文言文不是考察的重點,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詞就好。法制史每年的重點差不多都集中在秦、隋唐、明清和民國時期,其中法治思想、刑法制度、重要法典是重點。除此之外還會考某個制度歷朝歷代的變化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把這些制度、或者是司法機關、法治思想的變化按照年代的順序列出來。馬志冰老師講的內容十分的詳實,會講解一些制度背後的原因,便於我們理解。上馬老師的課,就如同聽一位長者的敦敦教誨,讓我受益匪淺。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