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指證人指證錯了有法律責任嗎

指證人指證錯了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5-26 16:38:35

① 當有人指證一個人犯罪,而那個人明明什麼都沒有做這會構成犯罪

這個當然不會構成犯罪。

要想構成犯罪,必須要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嫌疑人實施的,並且依法應當受到刑法處罰才行。

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發生,在刑訴法裡面通常指人證、物證、嫌疑人供訴和辯解、受害人的陳述,鑒定結論等證據證明,並且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鎖鏈。而有人指證只是證據的人證,必須與其他證據形成證據鏈才可以,只有人證只能是孤證,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所以只有人指證是不能認定為犯罪的。

② 以涉嫌故事殺人被拘留,假如證據是有人指證,但最後不是嫌疑人所為,指證的這個人擔責任嗎

如果該證人抱有誣陷的故意,明知不是被拘留人所為仍進行指證的,涉嫌誣告陷害罪,有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前提是必須有誣告陷害的故意。

③ 肇事者指證錯誤警察傷人誰負責 肇事者被人搶了錢,亂指證導致被警察弄傷了誰負責怎麼樣

1.公安機關根據指認對被指認人依法傳喚,被指認人無正當理由不配合,被強制傳喚,或存在暴力襲警,指使受傷的,警察不承擔賠償責任。
2.對於被害人由於提供虛假證言導致警察抓錯人,應受到處罰,對被指認人造成損失的,可以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主張賠償。

④ 指證錯了嫌疑人要賠償嗎

是否需要賠償,取決於給對方造成的傷害後果。這個問題可以雙方協商,如協商不成,主張方可以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判決。理由及相關規定:

一【理由】【賠償並非必須的法定條件】
人,都有失誤的時候,如因為非故意的原因,傷害了對方,應該選擇適當的方式向對方承認錯誤、賠禮道歉、消除影響,造成一定損害的,可以適當給予賠償。但並非必須賠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主張方可以自行向法院起訴。

二【起訴的法律依據】
《民訴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⑤ 污點證人指證會判刑嗎

法律分析:污點證人指證有可能會判刑,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污點證人是指犯罪活動的參與者為減輕或免除自己的刑事責任,與國家追訴機關合作,作為控方證人,指證其他犯罪人犯罪事實的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八條 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⑥ 指證他人犯刑事案件不實有法律規定應承擔責任嗎

有、如果情節嚴重的將構成污陷罪

⑦ 行政法規定單方面一個人指證具有法律效力

行政法律依據來在單方面自指定一個人具有法律效力嗎?行政法律依據單方面指定人一個人成為公司法人或者是商務法院的話,是只具有法律依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也許這個法人他並不是出資的老闆,但他背出資的老闆指定為這個公司的法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要營業證執照上面寫著法人是他的名字,那麼她就具有法人笑臉。

⑧ 在警局錄筆錄時說錯話了要付法律責任

在警局錄筆錄時說錯話了是否要付法律責任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只是無關緊要話,是不需要負任何責任的,但是如果是至關重要的指證,就有可能按偽證罪處理。偽證罪,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偽證罪與誣告陷害罪的界限是這兩種犯罪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兩者的區別是:
(1)前者的主體是特殊主體;而後者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2)前者的行為是在偵查、審判中發生的;後者的行為是立案偵查之前實施的,並且是引起案件偵查的原因。
(3)前者是通過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等手段實現的;後者則是作虛假的告發。
(4)前者只是在個別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上,提供偽證;而後者則是捏造了整個犯罪事實。
(5)前者的目的可能有兩種: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而後者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使無罪者受到刑事處分。
對於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工作不負責任,疏忽大意,或者業務水平有限而提供不正確的鑒定、記錄、翻譯的;以及由於對於案件真實情況一知半解,認識不準確,或者道聽途說而傳聞作證,從而提供了虛假證明的,因不具備偽證的主觀故意,不構成偽證罪。觸犯偽證罪,基本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如果情節嚴重的,將處以3到7年的加重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五條 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⑨ 錯誤指證指證人是否應該負責任

如果不是故意誣告陷害、沒有偽造證據、隱匿證據,證人如實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是絕對不會被追究責任的。但如果發現自己犯錯後,應當及時向辦案機關作出說明,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⑩ 如果在法院審判的時候,證人說錯一句話會不會承擔法律上的責任呢請問大家幫一下忙啊謝謝了

只要不是故意隱瞞事實那就沒什麼責任。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