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吵架對方死啦需付法律責任嗎
① 吵架導致他人猝死是否應擔責
法律分析:需要擔責。如果在明知對方有疾病且不能生氣的情況下,還是故意說氣話去激怒對方,直接導致對方猝死的,可能會涉嫌故意殺人罪。如果不知道對方有疾病,且同時對方承擔主要責任的情況下。需要承擔小部分的責任。總而言之,吵架對方猝死都需要承擔責任,只是責任大小不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② 安徽靈璧警方通報一中學生與同學沖突死亡,嫌疑人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安徽省靈璧縣公安局4月2日發布警情通報稱,2022年3月31日23時許,靈壁縣漁溝中學八年級學生徐某某(男,14周歲)與同年級學生王某某(男,14周歲)在學校宿舍內因瑣事引發肢體沖突,期間,徐某某拳擊王某某致其倒地,王某某後經120醫務人員到場搶救無效死亡。犯罪嫌疑人徐某某已被刑事拘留。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十四周歲故意殺人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而且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具體判多少年還要視犯罪情節而定。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犯罪,即使情節特別嚴重,但是也不能適用死刑。
③ 兩方吵架後,一方自殺,另一方需要負法律責任么
法律分析:死者自身都要承擔主要責任,而對方多半無刑事責任。分三種情況分別處理:
1、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是正當的或只是一般錯誤、一般違法行為,他人自殺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自殺者本人的心胸過於狹窄,這時不存在犯罪問題;
2、行為人先前實施了嚴重違法行為,結果致被害人自殺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殺的結果作為一個嚴重情節考慮,將先前嚴重違法行為上升為犯罪處理。如當眾辱罵他人,致其當即自殺的,可對辱罵者以侮辱罪論處;
3、行為人先前實施某種犯罪行為,引起被害人自殺的,只要行為人對這種自殺結果沒有故意,應按其先前的犯罪行為定罪,而將自殺結果作為量刑時考慮的一個從重或選擇較重法定刑處罰的情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④ 兩人吵架後一方猝死,另一方負刑事責任嗎
兩人吵架後一方猝死,另一方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一般來說是不需要的。
甲方和乙方吵架,甲方猝死乙方不承擔刑事責任的原因:
1.因為乙方的行為不是刑法意義上的危害行為,一個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是指發生了違反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在後果上此行為應當受到刑罰處罰。
如果雖然對社會有危害但是社會所允許的行為也不屬於刑法上的危害行為。
2.甲方的猝死與乙方的行為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是指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合乎規律的引起和被引起的聯系。這個危害行為並不包括社會生活所允許的行為。
如果甲方和乙方的爭吵屬於社會生活所允許的雲行為,雖然發生了一人猝死的危害,結果卻不能得出乙方這個行為與這個危害結果有因果關系的判斷。
3.乙方的主觀方面也不符合刑法構成主觀構成要件。主觀構成要件包括故意、過失和無罪過事件。無罪過事件又包括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如果甲方和乙方的爭吵乙方不是故意也非過失,完全無法遇見,也不能遇見,只是一起意外事故。
總之乙方的行為雖然間接導致了甲方死亡的發生,但其主觀方面及客觀方面都不符合犯罪構成要件,其行為也與危害結果無因果關系。
故一般乙方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⑤ 同學之間斗毆致死是故意傷害還是正當防衛
法律分析:在互相鬥毆的過程中一般不存在正當防為的行為。互相鬥毆,指雙方或多方在主觀上均具有不法侵害的故意,客觀上均實施了不法侵害對方的行為。認定互毆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均不具備正當防衛的意圖。但在一方停止或退出互毆後,另一方繼續對對方進行毆打,此種情形下,行為的性質已經轉變,從原來的互毆變為一方對另一方的加害,被加害人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對加害人實施了防衛行為,應認定為正當防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⑥ 在我國法律法規兩個人吵架導致一方死亡的另一方會受到法律嗎
吵架導致一方死亡要根據具體情節確定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根據生活常理,一般性的謾罵並不會致人死亡,「吵架導致對方死亡」案件中,死者患有心臟病或重大疾病的概率很大,當吵架與引發疾病致死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系時,當事人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如果明知對方患有重大疾病或除有辱罵被害人,還有肢體上的推搡而導致對方死亡的,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2、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6)同學吵架對方死啦需付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懲罰性。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如賠償損失、返還財產、支付違約金等。
行政違法行為要受行政處罰如罰款、行政拘留等,以及行政處分如警告、記過、降職、撤職、留用察看、開除公職等。對於違反刑法的犯罪行為來說,則要求承擔刑罰處罰的法律後果。因此,應受刑罰處罰也是犯罪的一個基本特徵。
犯罪的以上三個基本特徵是緊密結合的。這三個基本特徵是任何犯罪都必然具有的。而其他違法行為則不具備這樣三個基本特徵。
對其他違法行為來說,社會危害性雖然也有一些,但沒有達到像犯罪這樣嚴重的程度;它們並不觸犯刑律;也不應受刑罰處罰。所以,這三個基本特徵也就把犯罪與不犯罪、犯罪與其他違法行為區別開來了。
構成犯罪需要具備法律所規定的一系列主客觀要件,這些要件稱之為犯罪構成要件,這些要件的有機統一就叫做犯罪構成。比如,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構成搶劫罪必須是:
(1)使用了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
(2)搶了公私財物;
(3)行為人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4)主觀上有搶劫的故意。這幾個要件綜合在一起,就是搶劫罪的犯罪構成。
又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玩忽職守罪,它的構成要件是:
(1)行為人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2)該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
(3)由此而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4)主觀上對造成這種重大損失不是故意的,而是出於過失。這幾個要件綜合在一起,就是玩忽職守罪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分則規定有十類犯罪,每類犯罪又分為多寡不等的具體罪,現行刑法總共有414種具體罪,每種罪都有它自己的犯罪構成。
⑦ 吵架把對方氣死了需要負責嗎
【法律分析】
一般來說,根據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可以將「氣死人」的行為分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種,主觀無惡意。「氣人者」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正常說話,因為對方比較激動導致死亡;「氣人者」主觀上既沒有殺人、害人的故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因此對死者不承擔任何責任。
第二種,雙方在主觀上都有過錯,吵架、鬥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不同,行為人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一、雙方在公眾場合,「氣人者」用語激烈,對受害人進行侮辱、誹謗,受害人無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氣絕身亡的,行為人要負刑事責任。
二、「氣人者」主觀惡意,知道受害人有某種疾病不敢激動,故意找茬刺激對方,達到懲罰他的目的。如果採用侮辱、誹謗的方式刺激對方,造成對方死亡,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如果採用其他方式刺激對方,使對方身體受到傷害的,將構成故意傷害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⑧ 跟別人吵架對方死,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需要承擔責任的,具體要承擔多少責任要根據因果關系的性質和法理以及雙方的過錯程度來判定,需要經過法院的審理來決定承擔責任的多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⑨ 因雙方矛盾發生言語沖突導致一方突發死亡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這個需根據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及吵架導致猝死的情況,來確版定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權。
1、行為人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很正常說話,因為對方比較激動導致死亡。主觀上既沒有殺人、害人的故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因此對死者不承擔任何責任。
2、雙方在主觀上都有過錯,吵架、鬥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不同,行為人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另外,雙方在公眾場合,用語激烈,對受害人進行侮辱、誹謗,受害人無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氣絕身亡的,行為人要負刑事責任。
⑩ 和別人吵架,沒有肢體接觸,一星期後對方居然死亡了,我需要擔責嗎
不需要,只要你沒有直接接觸。在一定時間內沒有給對方帶來不良的壓力,應該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