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截圖具有法律效力
1. 微信聊天記錄具不具有法律效應
聊天記錄具有法律效應。
按照法律規定,可以證明案件事實信息的數字化信息,像是微信聊天記錄、電子郵件、簡訊、圖片等各種信息,都是具有法律效應的。不過在這之前,必須滿足幾個條件,像是雙方身份信息、是否存在合法性、聊天記錄是否與案件相關等,否則就無法作為證據。
如果自己打算用聊天記錄作為證據,一定要用原件也就是APP上的信息。把相關內容截圖,相當於失去了真實性,就失去了法律效應,也就無法作為證據使用。
3、盡量是源文件對於數字化的證據,盡量要保證是源文件,不能有任何修改的痕跡。就算是列印或者截取片段,也一定要保留好原來的內容。畢竟現在科技手段發達,很多數字化信息可以造假,沒有源文件法院輕易不會相信。
像是聊天記錄這種東西,還要注意手機的使用,一旦我們把聊天信息給刪除,想要找回可就難了。最好做一個備份,以備不時之需。
2. 現在微信截圖能作為法律證據嗎
微信截圖是可以作為證據的,但是法院應該對該截圖的真偽進行核實。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 電子數據包括下列信息、電子文件:
(一)網頁、博客、微博客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
(二)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路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
(三)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誌等信息;
(四)文檔、圖片、音頻、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
(五)其他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
3. 在日常生活中,微信/QQ截圖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以上兩種聊天軟體的聊天截圖確實具有法律效應。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 電子數據包括下列信息、電子文件:
(一)網頁、博客、微博客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
(二)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路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
(三)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誌等信息;
(四)文檔、圖片、音頻、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
(五)其他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
電子證據法
對於微信中的聊天記錄,規程要求,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要素包括幾個方面:
1、使用終端設備登錄本方微信賬戶的過程演示,用於證明其持有微信聊天記錄的合法性和本人身份的真實性。
2、聊天雙方的個人信息界面,藉助微信號不可更改的特點,並結合個人信息界面中顯示的手機號碼、頭像等信息固定雙方當事人的真實身份。
3、完整的聊天記錄,根據微信聊天記錄在使用終端中只能刪除不能添加的特點,根據雙方各自微信客戶端中完整聊天信息進行對比,以驗證相關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法院在採信微信相關的證據時,由於微信並未強制進行實名認證,但根據當事人提供的對方微信號、綁定的手機號碼以及聊天中透露的相關信息內容,法官可以結合日常生活經驗,綜合相關信息,適用高度蓋然性原則分析認定微信使用者的身份。
以上參考:網路-電子證據法
4. 截圖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按照今年公布明年施行的《法典》中相關規定,截圖也可作為法律的證據,也具有法律效力。我們期盼早日實施。
5. 微信聊天能有法律效應
如果真的到了要以法律結論問題的時候,那當然有法律效力,聊天記錄是可以當證據的。所以你要注意了,微信不要亂聊。
6. 微信截圖是否屬於電子證據有法律效力嗎
微信截圖是可以作為證據的
但是法院應該對該截
圖的真偽進行核實。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證據包括:(-)
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
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
)勘驗筆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
定》第十四條電子數據包括下列信息、電子文件
(一)網頁、博客、微博客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
(二)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
等網路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
(三)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
錄、通信記錄、登錄日誌等信息
(四)文檔、圖片、音頻、視頻、數字證書、計算
機程序等電子文件
(五)其他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
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
7. 微信聊天記錄截圖可以作為報警的證據嗎
可以的。
1、這個是物證。聊天記錄可以做為證據之一,但是不能作為最終處罰/判刑的有力證據。記得收集其他有效證據信息。
2、電話錄音/微信語音/轉賬記錄等,覺得有效的證據都可以保留下來,關鍵時刻都需要用到。
3、只有簡訊和微信記錄,錄音沒有的話,就需要看具體情況。涉案金額、損失情況等情況。
4、證據只要沒有PS過就可以,可以檢測出來的,因為你要證明微信是對方的。可以當成參考的。可以作為一部分證據,但是不能作為主要證據。
8. 微信聊天內容和照片打官司能不能作為證據
微信聊天內容和照片在經過相關機構查證屬實後是可以作為證據的。
微信聊天內容和照片屬於證據種類中的電子數據,在經過查證屬實後,可以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出具收據,寫明證據名稱、頁數、份數、原件或者復印件以及收到時間等,並由經辦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章第六十三條之規定,證據的種類包括以下 八種:當事人的陳述、書證、物證、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8)聊天截圖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據的案例:
滿足條件的微信聊天記錄可成為定案證據——易洪剛訴馮雪贈與合同糾紛案。案例要旨:微信聊天記錄屬於證據中的電子數據。
根據證據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要求,微信聊天記錄在審判實踐中作為定案證據應當滿足以下條件:微信聊天記錄的來源必須符合法律規定;非實名制微信注冊時,應當確定微信聊天的雙方為本案當事人;確定微信聊天時間在涉案事實的時間段內;微信聊天的內容不能含糊不清,且具有相對完整性,能夠反映當事人想要證明的事實。
9. 快手注銷賬號了,之前的私信截圖還能有法律效力嗎
快手注銷賬號了之前的私信截圖還有法律效力。在經過審查確定該聊天記錄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沒有問題後,可以具有法律效力。一般的賬號都會在後台留有數據信息的,能夠在後台協助查找,但是如果時間太久了,很可能會被覆蓋。
社交軟體截圖可以當作法律依據:
1、社交軟體上的聊天記錄截圖,可以作為法律證據。最高法院發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進一步明確電子郵件、簡訊、微博客、網聊記錄等電子數據形式可作為民事案件的證據。
2、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第一百一十六條視聽資料包括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
3、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4、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適用電子數據的規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快手 (短視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