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行政協議的法律效力

行政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28 00:31:10

『壹』 行政協議爭議的類型

法律分析:行政協議糾紛是指因行政協議的簽訂或者履行而發生的行政爭議。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行政協議糾紛作出不同的分類。

(一)從行政協議的內容不同,可以將行政協議糾紛劃分為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和其他行政協議。

(二)從行政行為的角度,可以將行政協議糾紛劃分如下:

第一,簽訂行政協議糾紛。行政機關與協議另一方,通過協商一致,達成共同意見,簽訂行政協議。這是行政協議的開始,是行政機關在行政協議過程中的第一個對外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因簽訂行政協議發生爭議,是否可以通過行政訴訟途徑解決,《行政訴訟法》第12 條第1 款第11 項未列舉。筆者認為,由於行政協議本身就是行政行為,根據《行政訴訟法》第2 條規定,原則上所有的行政行為均是可訴的,只要行政行為具有侵犯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可能性,對其權利義務形成不利影響,原則上就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除非法律、司法解釋明確規定不可訴。行政機關簽訂行政行為的行為顯然是對外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且沒有法律、司法解釋規定其不可訴,利害關系人應當有權依法對簽訂行政協議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單方變更、解除行政協議糾紛。行政協議履行過程中,行政機關根據情勢變更或者法律、法規規章的修改等因素,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單方變更或者解除行政協議。行政機關單方變更、解除行政協議的行為,屬於行政機關單方作出的行政決定,利害關系人對這類行政行為當然有權提起行政訴訟。應當注意的是,不能將行政機關單方變更、解除行政協議的行為,理解為合同當事人單方變更、解除合同的民事行為。

第三,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行政協議義務糾紛。行政協議簽訂後,行政機關有義務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履行相應的職責義務。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行政協議義務,構成不履行法定職責,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第四,行政協議的強制執行行為糾紛。行政機關單方強制執行行政協議行為,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根據裁執分離原則,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執行,行政機關組織實施過程中超越准予執行裁定范圍或者強制執行措施不當,造成行政協議的相對人人身、財產損失的,屬於可訴的行政強制行為。但是,行政機關完全按照準予執行裁定依法實施的強制執行行為,屬於司法強制執行行為的一部分,不可訴。

第五,行政協議賠償、補償糾紛。行政機關簽訂行政協議行為,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協議義務,單方變更、解除行政協議,或者強制執行行政協議行為,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應當承擔行政賠償或者行政補償責任。當事人可以一並提起行政賠償訴訟,也可以在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之後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貳』 政府與個人簽訂的協議中所依據的政府文件如果已經被廢止,這個協議還有法律效力嗎

1.要看所依據的文件的廢止時間。如果在簽訂協議前,文件已經失效,專則協議自始無效,可提起屬行政訴訟,追究有關部門的責任;如果是先簽訂了協議以後,文件失效。則涉及法的溯及力問題,一般情況,協議也要跟著失效,但一種情況例外:即根據舊文件,比根據新文件對行為人更有利,則適用舊文件。
2.如果只是名稱或編號錯了一個字,屬於表達的瑕疵,可提醒相關人員改正即可。不會當然引起協議的失效。
3.參照第一問。就

『叄』 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協議書有效的條件主要有: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當事人各方意思表示真實且一致;
3、協議書內容與簽訂程序均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肆』 簽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1、只要協議書的內容沒有法律所禁止的規定,並且是在雙方公平、自願的情況下達成的,就有法律效力。

2、如果協議中的內容涉及部分法律禁止的規定,也不能完全否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但對法律有禁止規定的條款將無效。

3、自行達成的協議是可以反悔,但在訴訟中將做為一項考量的參照。經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公證部門等主持達成的協議完全有效。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伍』 行政合同無效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行政協議是需要付一定的法律責任的,它也會產生法律效力。但並不是所有的行政協議都是有效的,就算行政協議有雙方的簽名、蓋章等等,它也可能會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五百零三條 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

第五百零四條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外,該代錶行為有效,訂立的合同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

第五百零五條 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的合同的效力,應當依照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編的有關規定確定,不得僅以超越經營范圍確認合同無效。

第五百零六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百零七條 合同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第五百零八條 本編對合同的效力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的有關規定。

『陸』 協議有沒有法律效應

協議有沒有法律效應根據情況而定。具體如下:
1、只要協議書的內容沒有法律所禁止的規定,並且是在雙方公平、自願的情況下達成的,就有法律效力;
2、如果協議中的內容涉及部分法律禁止的規定,也不能完全否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但對法律有禁止規定的條款將無效;
3、自行達成的協議是可以反悔,但在訴訟中將做為一項考量的參照。經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公證部門等主持達成的協議完全有效。
個人簽訂的協議書若沒有違背法律原則,由個人主觀意願簽約,則協議具備法律效力。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定的書面材料。協議書是契約文書的一種,是當事人雙方(或多方)為了解決或預防糾紛,或確立某種法律關系,實現一定的共同利益、願望,經過協商而達成一致後,簽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性應用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第四百九十六條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第四百九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格式條款無效:
(一)具有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條規定的無效情形;
(二)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
(三)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柒』 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1、只要協議書的內容沒有法律所禁止的規定,並且是在雙方公平、自願的情況下達內成的,就有法律效力。容
2、如果協議中的內容涉及部分法律禁止的規定,也不能完全否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但對法律有禁止規定的條款將無效!
3、自行達成的協議是可以反悔的,但在訴訟中將做為一項考量的參照。經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公證部門等主持達成的協議完全有效。

『捌』 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當協議具備法律規定的條件時,即具有法律效力。協議在法律上是合同的同義詞。只要協議對買賣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作出明確、具體和肯定的約定,即使書面文件上被冠以「協議」或「協議書」的名稱,一經雙方簽署確定,即與合同一樣對買賣雙方具有約束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