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專利法律知識分冊

專利法律知識分冊

發布時間: 2020-12-23 05:23:38

『壹』 在專利世界裡萬能的朋友圈真的是萬能的嗎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就萬萬不能。
錢代表貨幣,用於交易,是人的養命之源內,不可沒有,但不義容之錢則傷身。商品社會經濟越來越發達,服務業也越來越興旺,給人的印象是錢的作用越來越大,已幾近萬能了。「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有些生命已逝,光陰等等,用錢也買不回來的。。。

『貳』 專利代理人需要什麼書籍

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專用書籍包括:《 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歷年真題分類精解--專利法律知內識》容《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歷年真題分類精解--相關法律知識分冊》。
沒有專利相關經驗的報考人員,還要詳細閱讀《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專利審查指南》。

『叄』 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應該看什麼書

專利代理復人資格考試專用書籍制包括:《 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歷年真題分類精解--專利法律知識》《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歷年真題分類精解--相關法律知識分冊》。
沒有專利相關經驗的報考人員,還要詳細閱讀《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專利審查指南》。

『肆』 專利代理人卷一專利法律知識裡面外觀設計六視圖根本看不懂怎麼辦,有沒有什麼方法或者技巧

每個人的學習方復法不同,以制下提供參考:1、把專利法及細則、審查指南看一遍,看不懂沒關系,主要是用來熟悉裡面的一些專業術語和大致的內容2、看教學視頻,果汁局的網站上就有現成的,通過老師的講解會比較容易理解。這部分比較費時間了,但是

『伍』 專利代理人考試用書

每年都會出一版《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指南》,根據指南進行復習、備考就可以專了。
《全國屬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指南》的內容包括:專利法律知識、相關法律知識、專利代理實務。
因此也還需要一些其他的資料來配合復習,比如法條類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此外,考試包括專利法律知識(總分為150分)、相關法律知識(總分為100分)和專利代理實務(總分為150分)三門考試科目。
因此,實務考試方面,還要配合學習《專利審查指南》來學習。
此外就是找一些歷年真題和模擬題來練習。

『陸』 專利代理人專利法律知識一共多少題

100題,分為單選和多選

『柒』 在專利世界裡萬能的朋友圈真的是萬能的嗎

作為國內一款最為流行之一的社交軟體,微信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據不完全統計,微信2016年平均用戶日活躍數達到7.68億,微信在相當大一部分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中,微信朋友圈功能也記錄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然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信息是否屬於專利法中的現有技術呢? 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粵民終801號的專利侵權訴訟的案例中,一專利權人A以「瓷配件主體」為主題申請了一項外觀設計專利並獲得授權,而某門市B及其經營者C在授權日之後銷售與「瓷配件主體」相關的產品,專利權人A得知後,收集門市B的銷售宣傳單,並起訴至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起訴某門市B及其經營者C侵權,後經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判定該侵權成立,責令某門市B及其經營者C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侵犯專利權人A的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銷毀剩餘的侵權產品及相關模具,並由某門市B及其經營者C向專利權人A賠償侵權損失費10萬元。 某門市B及其經營者C不服上述判決,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起訴,起訴理由主要為某門市B及其經營者C銷售的與「瓷配件主體」相關的產品屬於在申請日之前的現有設計,其主要證據為一微信用戶在申請日之前在其朋友圈內展示了與被訴侵權產品相同或相近似的陶瓷配件主體,證明被訴侵權產品在本案專利申請日前已公開。 本案專利的外觀如下圖: 本案被訴侵權產品外觀如下圖: 該案的難點即為,朋友圈公開的信息是否會被法院採納而使得現有技術抗辯成立。 在《專利法》(2008)的第二十三條中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現有設計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設計。而在《專利審查指南》(2010版)第四部分第五章中規定,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第四款的規定,現有設計是指申請日(有優先權的,指優先權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設計。現有設計包括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的設計。關於現有設計的時間界限、公開方式等參照第二部分第三章第2.1節的規定。 而在《專利審查指南》(2010版)第二部分第三章第2.1節中規定,現有技術公開方式包括出版物公開、使用公開和以其他方式公開三種,均無地域限制。而在該節2.1.2.3中規定,為公眾所知的其他方式,主要是指口頭公開等。例如,口頭交談、報告、討論會發言、廣播、電視、電影等能夠使公眾得知技術內容的方式。口頭交談、報告、討論會發言以其發生之日為公開日。公眾可接收的廣播、電視或電影的報道,以其播放日為公開日。 由此可見,在現行的《專利法》及《審查指南》中均未能找到能夠直接認可微信公開的方式,在現行類似的判決中,也容易出現各種標准不一的判決。 微信公開能否被承認,筆者認為,需要證明微信朋友圈公開的信息的穩定性,同時需要證明微信朋友圈的范圍性。 首先需要確切的了解微信的朋友圈的功能。根據網路中「微信朋友圈」的記載,在高級功能中,「自己的朋友圈分享可以隨時刪除。圖片還可以編輯許可權為「僅自己可見」。朋友圈支持「不看TA的朋友圈」與「不讓TA看我的朋友圈」。 同時,根據筆者的使用體驗,需要看一個特定微信用戶的朋友圈,首先需要加特定微信用戶為好友,其次在與特定微信用戶成為好友之後,需要特定微信用戶將朋友圈信息公開,筆者才能夠看到特定微信用戶朋友圈的信息。同時,特定微信用戶在朋友圈信息公開後,可以隨時將朋友圈中的信息刪除或者隱藏起來,這就使得信息公開的穩定性受到質疑。而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何越峰編寫的《專利法律知識分冊》中提到,「為公眾所知」,是指公眾中的任何人想要得知就能夠得知的狀態。 因此,筆者認為,要讓朋友圈公開的信息獲得法官的支持,就需要同時滿足以下三點: 1、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加特定微信用戶為好友,沒有被拒絕加好友的風險,即,特定用戶處於不需驗證即可加為好友的狀態。並在加特定微信用戶為好友之後,能夠在特定微信用戶的朋友圈能夠到其朋友圈的信息。 2、需要向法官證明,微信用戶在朋友圈信息公開之後是全部公開的,而不是針對特定用戶公開的。 3、朋友圈信息公開之後迄今為止未做任何修改,包括公開的狀態。以上三點取證都極為困難,需要騰訊後台進行支持方可提供讓人信服的證據。然而,在現實的實際操作中,要將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作為現有技術進行抗辯,需要騰訊的後台數據進行支持,才有可能得到被認可為現有技術。因為對普通微信用戶而言,是不可能獲知微信用戶在持續時間之內的加好友驗證狀態、朋友圈公開狀態以及公開狀態是否被修改的信息。這就會導致沒有騰信後台數據支持的微信朋友圈信息較難得到法官支持,或者被認可的狀態。 而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粵民終801號的專利侵權訴訟的判決中,合議庭認為「微信朋友圈即使傳播速度較快,但其從根本上仍然有別於博客、微博等對不特定用戶公開的產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上述人提交的微信朋友圈照片,不能作為現有設計的對比文件」。在該案的判決書中具體闡述,「本院認為,專利法第二十三條所規定的「為公眾所知」,是指不特定的公眾能夠獲得並知悉現有設計的狀態。 首先,微信用戶在朋友圈發布的內容,並非對所有網路用戶公開,其內容僅該微信用戶的好友可見,其他人無法通過關鍵詞在網路平台上進行檢索查閱。其次,即使對於微信好友,微信用戶也可以通過相關設置,使部分好友或全部好友無法閱讀其發布的朋友圈信息。本案中歐墨潔具門市部、鍾雲林無法證明「董哥」在2014年11月11日發布對比設計的圖片時,其當時朋友圈許可權為向所有朋友開放。 因此,微信朋友圈即使傳播速度較快,但其從根本上仍然有別於博客、微博等對不特定用戶公開的產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歐墨門市部、鍾雲林提交的微信朋友圈照片,不能作為現有設計的對比文件。歐墨門市部、鍾雲林的該項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本院予以駁回。」 從該案亦可看出,要想讓微信朋友圈公開的信息得到法院認可以及支持,需要上訴人進一步提供相關的證據,證明特定微信用戶朋友圈的信息是否處於「任何人想要得知就能夠得知的狀態」,需要騰訊後台提供數據支持,否則極易造成微信朋友圈公開的信息不被認可。因此,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信息要被認可為現有技術在實際操作中極為困難。 但是,微信的功能在不斷的完善,以後遇到這類案件會出現怎樣的判決,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捌』 專利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分冊怎麼學習

相關法可以直接看《相關法律知識學習要點》張景華著,這一本書就可以了。

『玖』 專利法律知識從哪一年開始改變題型

14.C著作權法第三十三條圖書出版者經作者許可,可以對作品修改、刪節。報社、期刊社可以對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當經作者許可。15.ATrips協議作為涉及到原產地名稱保護的最新國際公約,它對原產地名稱(協議中稱為「地理標志」)進行了更為明確的界定16.C《專利法》第62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17.C《著作權法》第十八條規定,「美術等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原件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18.C《著作權法》第十七條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19.D改編權,是指改編作品的權利:即改變原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改編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不改變作品原來類型而改編作品,如將長篇著作縮寫為簡本。二是在不改變作品基本內容的情況下將作品由一種類型改編成另一種類型,如將小說改編成劇本。20.B《著作權法》第二條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21.D《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22.B《著作權法》第十五條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23.個人覺得無答案原《著作權法》第三十條規定:「合同約定圖書出版者享有專有出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十年,合同期滿可以續訂。」修改後的著作權法取消了期限的限制,這意味著可以由合同雙方自行約定期限。圖書出版合同的期限一般從合同成立時起算,至約定的期限終了時止。24.C「按照國外學術研究最重要的規范指導書之一《美國語文學會研究論文寫作指南》的定義,「剽竊」指的是一種欺騙形式,它被界定為「虛假聲稱擁有著作權:即取用他人思想之產品,將其作為自己的產品拿出來的錯誤行為。」……25.B職務發明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分為兩類:一類是執行本單位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包括下列三種情況:……(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做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26.D《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27.B《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28.個人覺得應該是五年《商標法》第四十一條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三十一條規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時間限制。除前兩款規定的情形外,對已經注冊的商標有爭議的,可以自該商標經核准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裁定。29.A答案年代不準確世界上第一部現代專利法是英國1623年的《壟斷法規》。30.C

熱點內容
股權轉讓司法解釋 發布:2025-02-04 02:20:18 瀏覽:963
盜用qq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01:17:37 瀏覽:467
社會與法野人歸鄉記 發布:2025-02-04 00:44:52 瀏覽:82
經濟法聯系實際對社會的作用 發布:2025-02-03 23:45:19 瀏覽:988
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6 發布:2025-02-03 23:11:40 瀏覽:465
五年來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2-03 22:44:31 瀏覽:191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8 發布:2025-02-03 22:20:24 瀏覽:162
婚姻法與物權法的碰撞 發布:2025-02-03 22:20:23 瀏覽:775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