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借款有法律責任
Ⅰ 17歲寫出的借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相關法律,17歲寫出的借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這需要區分情況。如果17歲,其個人生活由其個人收入自行承擔,那麼就有效力。如果數額不大,也有效力。也就是說,只有靠監護人生活,數額較大的借條才沒有效力。但沒有效力的不只是借條,包括借款的行為,也是無效的。
法律分析
借條沒有約定還款期限時,出借人過了三年再向借款人主張還款,自其主張之時訴訟時效才開始起算,此時法院當然可以依法支持。借條要寫明借款的原因。最好在借條開頭處即寫明借款人為何要借款,以免一旦發生訴訟後借款人以該筆借款系賠償款、分手費等理由抗辯。借條要寫明身份信息。書寫借條一定要對照借款人身份證上的姓名,並且在姓名後面加上借款人的身份證號碼。借款的方式和金額一定要准確。一定要寫明出借的方式,是現金、銀行轉賬還是微信轉賬;如果是非現金而是轉賬方式的,一定要保留號轉賬的憑證和票據。另外金額金額應既寫阿拉伯數字,也寫大寫數字,以避免之後就金額發生爭議;同時幣種也要寫明。一般應寫清借款有關的的相應時間期限,包括借款的時間和明確的還款期限。借款利率應當包括借款期限內的利率和違約利率。違約利率即到期未還後的利率應當借條中寫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款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Ⅱ 未成年借錢給成年人,起訴有效果嗎
起訴是有效果的。起訴,要求法律提供保護,這是每個公民的正當權利,未成年人可以由其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提起訴訟。監護人,指的是對沒有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其他的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被監護人是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這些人不具備完全的、獨立的行為能力,需要被監護,因此就是被監護人。監護人應具有監護能力,符合法定資格,並克盡監護職責,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監護人的權利及義務:一、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被監護人出於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二、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三、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四、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Ⅲ 十七歲未成年人寫了兩萬元的欠條有法律效力么
十七歲未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那麼該欠條有法律效力,否則,該欠條沒有法律效力。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在八周歲以下的,該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監護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寫欠條的行為屬於無效民事行為,欠條自然沒有法律效力。如果未成年人在八周歲以上,此時如果欠條的內容是當事人所能單獨承擔的,那麼該民事活動屬於有效民事活動,欠條是有效的。已經到了十七歲,並且有獨立經濟能力,視為有完全的民事能力,欠條有效力。如果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能力人,借款的行為被認定為是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相適應,或者是後期其法定代理人對借條進行追認,那麼借條就有效。當事人如果沒有借條,想拿回借款必須先想辦法把的借貸合同關系固定下來。其方法包括:由對方補寫借條或者還款計劃,對方承認雙方之間存在借貸合同關系談話進行錄音,尋找能證明存在借貸合同關系的證人等。若協商不成時,可以向匯款銀行所在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向該銀行調取該匯款憑證,並要求對方還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Ⅳ 未成年貸款違法嗎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不可以貸款。貸款屬於民事行為,借款人必須要具備完全、獨立的民事行為能力,並且還要有償還貸款能力的成年人,而未成年人屬於沒有獨立行使民事行為能力或者被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群體,不具備獨立申請貸款的基本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Ⅳ 未成年借條合法嗎
法律分析:由於未成年人並不屬於完成民事行為能力人,所有其書寫的欠條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款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第六百六十九條 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Ⅵ 未成年借錢不還犯法嗎
法律分析:借款人借錢逾期不換的,屬於民事范疇,一般是不犯法的,可以協商解決或者起訴解決。從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方面來說 有兩種人視為成年人 1 年齡滿18周歲以上的人 2 年齡滿16周歲但是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人視為成年人 。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第一條 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Ⅶ 16歲欠錢不還承擔法律責任嗎
已滿16周歲但是不滿18周歲但是以個人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年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稱其為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歲欠錢不還視其勞動能力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
法律是這樣規定的,沒有約定還款日期的借款行為,自債權人首次向債務人催告後,開始計算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從第一次開始要起,每次催要不超過3年就可以了。先去找對方要下,畢竟能借錢的肯定是朋友,打官司的話對雙方面子也不好看。如果對方確實沒有還款能力,但是想還錢,就和對方商量一下,或者給對方延長一段期限,但是延長這個期限要落在紙上。如果對方就是不願意還,那麼沒有別的辦法,起訴到法院請求對方還錢,如果法院判決了對方還不還錢,那麼申請強制執行。但是因為民間借款,借據上沒有約定利息,所以不能要求利息了。侵犯財產罪的一類,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現規范簡稱為侵佔罪。如果違法,是不因年齡限制的,一般欠錢屬民事違法,不犯罪的。欠錢不還,債權人有權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償還欠款。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三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Ⅷ 貸款平台向未成年人貸款違法嗎
違法。
首先,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具備貸款資格,貸款屬於民事行為要求,借款人必須要有獨立且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如果想銀行和貸款至少要年滿18周歲。網路上有個別小貸產品能夠通過未成年人借貸其實是屬於違法的。
第一,
由於超前消費觀念的流行,導致如今各種貸款變得越來越普遍,缺錢也成為大多數人的常態,對於未成年人來說也是如此,因此現在社會也有不少未成年人常常去申請貸款,那麼這些未成年人為何不能貸款呢?公民之間如果是合法的借貸關系是可以受到法律保護的,不過前提就是這種借貸關系合法,所謂合法就是指它要建立在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基本上,借款給沒有刑事能力的未成年人,屬於不受法律保護的借貸關系。
第二,
在此之前國內某法院就裁定了一場關於未成年人的借貸案,在2018年時,16周歲的小王假借做生意的借口,向他的朋友就小亮先後共借11萬元,等到還款日期後,小王雖然償還了部分貸款,但是還有部分貸款無力償還,對此他的朋友小亮則將其告至法院。
但法院卻認定這屬於民間借貸糾紛,而小王簽訂借款合同時還不滿18周歲,而且其簽訂借款合同也沒有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所以關於小亮要求小王返還欠款一事不予支持。
但是在此案件中被告借款時今年滿16周歲屬於限制民事行為的人,所以在簽訂借條和借款合同時行為與其智力年齡並不相符,因此這場民間借貸糾紛也就不受法律的保護。其實對於廣大未成年人來說,即便自己有借錢的需求,也可以和家中的長輩商量解決,千萬不可年紀輕輕就陷入到貸款的漩渦中。
Ⅸ 未成年人出具的借條欠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數額小的有效,數額較大其效力需要監護人追認。債務人在實施借款這一民事行為時若的十周歲左右的未成年人,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來說,其數額較大的借款並非其按常理、智力所能理解並預見相關法律後果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因此,未成年債務人獨立實施的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屬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依法應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事後追認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Ⅹ 借錢給14歲未成年犯不犯法
借錢給14歲的未成年人的話,算不算違法?這個看借多少錢吧,如果是高利貸的,肯定就是違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