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商業業態劃分承擔法律責任嗎

商業業態劃分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5-28 02:01:21

① 商業店鋪租賃最容易產生糾紛的幾個法律問題

一、調查店面的檔案租店面之前,到該店面所在房地產交易中心查一查產權登記情況,要確認:
1)房屋的類型為商業用房性質、土地用途是非住宅性質。這樣你租的店面才可以作為商鋪使用。否則,將面臨無法辦出營業執照以及非法使用房屋的風險。
2)產權人是誰。這樣可以確保你不是在租其他第三人的房屋。
3)該房屋有沒有租賃登記信息。若已有租賃登記信息的,導致新租賃合同無法辦理登記手續,從而導致新承租人的租賃關系無法對抗第三人,也會影響新承租人順利辦出營業執照。
二、免租裝修期商鋪租賃中,免租裝修期經常會出現在合同之中,主要是由於承租人在交房後需要對房屋進行裝修,實際不能辦公、營業,此種情形下,出租人同意不收取承租人裝修期間的租金。在簽訂租賃合同時一定要明確約定免租裝修期起止時間,免除支付的具體費用,一般情形下,只免除租金,實際使用房屋產生的水費、電費等還需按合同約定承擔。但「免租裝修期」不是法律明確規定的概念,所以,你在租房是要去談,把這個期間談出來。談不出來怎麼辦?租還是不租自己看著辦。
簽定合同發生的費用
三、租賃保證金俗稱「押金」,主要用於抵充承租人應當承擔但未繳付的費用。押金主要是為了對付不守約的承租人的。你守約,押金就跑不了。
四、稅費承擔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出租或轉租商鋪的,出租人或轉租人應當承擔以下稅費:
1)出租:
營業稅及附加租金*5.55%
房產稅租金*12%
個人所得稅所得部分*20%(所得部分為租金扣除維修費用,維修費用每次不超過800元)
印花稅租金(總額)0.1%(在第一次繳稅時一次性繳納,按租期內所有總租金計算。)
土地使用稅按房屋地段每平方米徵收,具體以代征機關實際徵收為准。
2)轉租:
營業稅及附加轉租收入*5.55%
印花稅印花稅轉租租金(總額)0.1%
上述標准只是法定徵收標准,不同區域或許存有不同的徵收方法,具體可在簽訂商鋪合同前咨詢實際代征網點工作人員。
雖然上述稅費的繳納主體為出租人或轉租人,但租賃合同中可以約定這些稅費由誰承擔或分擔的比例。就像賣房,一般來說都約定的是賣家要繳的費用由買家出。
簽定合同時要注意的重要內容
五、營業執照租商鋪的目的在於開展商業經營活動,而商業經營活動首要條件就是必須合法取得營業執照,因此,在簽訂商鋪租賃合同時,許多條款都要圍繞著營業執照的辦理來設置,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原有租賃登記信息沒有注銷,從而導致新租賃合同無法辦理租賃登記,從而導致無法及時辦理營業執照;
2、商鋪上原本已經注冊了營業執照,而該營業登記信息沒有注銷或者遷移,從而導致在同一個商鋪上無法再次注冊新的營業執照;
3、房屋類型不是商業用房,從而無法進行商業經營活動,而導致無法注冊營業執照;
4、涉及特種經營行業(娛樂、餐飲等)的,還需要經過公安、消防、衛生、環境等部門檢查合格,取得治安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證件後,方可取得營業執照;
5、因出租人材料缺失而導致無法注冊營業執照。
對於上述第1、2、3、5條情形,可在合同中設定為出租人義務,並給予出租人合理寬限期,超過一定期限還無法解除妨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上述第4條情形,可設定為無責任解約情形,以保障承租人萬一無法辦出營業執照時可以無責任解除合同。
六、裝修的處置商鋪租賃中,往往需要花費大額資金用於鋪面裝修,為了確保裝修能夠順利進行,以及保障裝修利益,在合同中應當注意幾個問題:
1)明確約定出租人是否同意承租人對商鋪進行裝修,以及裝修圖紙或方案是否需要取得出租人同意等,若有特別的改建、搭建的,應當明確約定清楚,對於廣告、店招位置也可約定清楚。
2)解除合同的違約責任,不僅僅考慮違約金部分,因為違約金常常會約定等同於押金,數額不高,往往不及承租人的裝修損失,因此,應當約定在此情形下,出租人除承擔違約金外,還需要承擔承租人所遭受的裝修損失費用。
3)明確租賃期滿時,裝修、添附(新搭建的建築)的處置方式。
七、水、電、電話線等因商鋪經營的特殊性,對於水、電、電話線均可能特殊需要,這些公共資源的供應又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建議承租商鋪前,應當先行考察是否滿足使用需求,若不滿足的,確定如何辦理擴容或增量,以及辦理擴容或增量所需費用,並在合在同明確約定相關內容,以及無法滿足正常進行需求的情形下,承租人人免責解除合同的權利。
簽定合同之後的問題
八、租賃登記租賃合同登記備案,屬於合同備案登記性質。租賃登記要注意的問題:
1)登記與否不影響合同本身的生效,即使沒有辦理備案等記,合同依然在生效條件滿足時就生效;
2)經登記的案件,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比如,若出租人將房屋出租給兩個承租人的,其中一個合同辦理了租賃登記,另一個沒有辦理租賃登記,則房屋應當租賃給辦理租賃登記的承租人,出租人並向沒有租賃登記的承租人承擔違約責任。
因此,建議及時赴該商鋪所在地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租賃備案登記。另外,大多數工商部門在辦理營業執照時,均要求租賃合同經過租賃備案登記。
九、轉租問題商鋪市場中經常會遇見許多「二房東」「三房東」情形,這就是轉租問題。要注意:
1)轉租必須取得出租人書面同意,就是產權人的書面同意(知道為什麼要查這房子到底是誰的吧)。否則,產權人完全可以解除他與二房東的租賃合同,你與二房東的合同就……。
2)原承租人往往向新承租人主張一筆補償費,即轉讓費,名頭可以是補償裝修損失等等。此筆費用不屬於承租人應承擔的法定費用,但法律亦沒有明確禁止,因此,只要雙方當時協商同意,會受到法律保護。
十、買賣與租賃許多承租人經常擔心承租商鋪之後,業主將商鋪出售了怎麼辦,其實,承租人完全無須擔心此種風險,因為法律對於承租人賦予了兩重特殊保護:
1)出租人在出售商鋪前,必須在合理期限內(三個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同等條件之下的優先購買權。即若承租人在等同於其他購買人的條件下主張購買該商鋪的,則業主必須將該商鋪出售給承租人,以此保障了承租人的使用利益。
2)即使承租人不想購買承租商鋪的,房東出售後,新的房東也應當履行租賃合同,否則,新房東應當承當租賃合同中的違約責任。這就是「買賣不破租賃」原則。
十一、優先承租權首先,優先承租權不是法定權利(優先購買權是),要約定。簽合同時可根據自身的需要,看是否約定此權利。
其他注意事項
在承租商鋪之前,需要了解該商鋪的商業規劃和有關政策等,如果承租人將要經營的業態不符合相關的商業規劃和有關政策,比如承租一個不可經營餐飲行業的房屋准備開設酒店,必將導致人力、財力的損失。在無法確定的情形下,承租人可以在租賃合同中特別約定相關事宜作為解約條件,以此避免遭受不必要的違約責任。

② 經營者的法律責任是什麼應承擔哪幾種法律責任

經營者的義務是相對消費者的權利而言的,只有經營者履行了義務才能保障消費者權利的實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10種經營者的義務。

③ 商場管理在商場經營過程中,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您和商場的關系在法律上將是合同關系,因此你們的權利義務除了法律規回定的以外,還要根據合同約定答來確定。從你闡述的情況來看,商場有違約行為,那麼他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至於承擔多少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定了。
我很同情你們的遭遇,如果你們經營戶能聯合起來就更好了,因為人多了就不只是法律問題了。

④ 分公司應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公司法》第條第1款的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8條規定:「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能清償債務時,可以裁定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企業法人直接經營管理的財產仍不能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企業法人其他分支機構的財產。」

分公司雖然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在一般情況下不能作為獨立的被告來承擔責任,司法實踐多是分公司與總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判決共同承擔責任。但在執行的時候,一般是先執行分公司財產,不足在執行總公司。

但當分公司屬於其他組織的分類,有較強的償付能力的,應只以分公司為被告,民事責任由分公司承擔。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124條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依法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金融機構協助執行的通知》第8條之精神,涉及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承擔民事責任時,只能以該分支機構為被告。若分公司有償付能力,仍一律以總公司為被告,既不便於當事人參加訴訟,也不便於法院審判,故原告堅持以總公司為原告的,也不予准許。原告在起訴時,只選擇分公司為被告的,只要分公司仍存續的,應予准許。只以分公司為被告時,雖然最終民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但總公司是案外第三人,人民法院不能裁定保全總公司的其他財產,也不能判決總公司承擔民事責任。裁判生效後,執行過程中發現分公司的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可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8條的規定,執行總公司的其他財產,債權人的權利仍能得到保護。

希望有幫助

⑤ 分公司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公司法》明確了分公司民事責任的歸屬,即分公司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一切行為的後果及責任由隸屬公司承擔。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十四條,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⑥ 超經營范圍經營的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企業經營中,偶爾超出經營范圍不屬違規,只有主營業務發生大變,需要進行工商登記中經營范圍變更時,才可能涉及超經營范圍違法問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二條 公司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並依法登記。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變經營范圍,但是應當辦理變更登記。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應當依法經過批准。

第二百二十一條 第二款 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法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預期不登記的,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⑦ 關於商業街業態限制的合同我不是合同主體,但是合同有寫到我這邊,我受合同保護

您受到該協議保護,該協議屬於涉他協議,合同約定為他人設置權利的,可以突破合同相對性原則拘束。
附:法律規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⑧ 商業業態是什麼意思怎麼劃分的

商業業態亦稱「零售業態」,零售業的經營形態或銷售形式,分為百貨店、超級市場、大型綜合超市、便利店、專業市場(主題商城)、專賣店、購物中心和倉儲式商場等形式,是零售業長期演化和革命性變革的結果。

根據經營活動中不同要素,如選址、規模、店鋪設施、商品策略.價格策略、銷售的技術手段及提供附加服務等的不同組合,以區別不同的業態。

由於經營形態和銷售形式的不同,構成各種零售業態。

(8)商業業態劃分承擔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商業業態本身不直接對城市商業結構產生影響。商業業態對城市商業空間結構的影響是通過不同業態的商業企業的區位選擇實現的。

影響特定業態的商業企業區位選擇的因子有兩大類,一種是商業業態的自身因素如區位因子(交通、地段地價等)、規模經濟、集聚經濟、物質設施形態、經營商品特色等;

另外一種是消費者行為方面的因素如消費偏好、消費者數量與支付能力、消費出行方式、消費心理與方式等。

⑨ 產權式商鋪的管理方單方解約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的法律法規

產權式商鋪是從分時度假和產權式糾紛的商業模式演變過來的,應用於商業地產領域,即是開發商將其開發建設的大型商業廣場進行合理分割後,劃分為較小的商鋪並出售給投資者。因其符合房地產開發商快速回籠資金的要求,同時也有利於滿足中小投資者以少量資金投資商業地產的目標,近年來新起的大型商業地產大都是用這種方式開發出來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國內一些城市紛紛出現產權式商鋪群體性糾紛,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經營秩序和社會穩定,並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產權式商鋪的概念及類型

產權式商鋪的實質是將該商鋪中的所有權的權能進行分離,即將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四項權能進行分離,限制了所有權人佔有、使用權能,僅保留收益、處分的權能。投資產權式商鋪,其實質就是投資者主動放棄了部分所有權的權能,將其讓渡於開發商或其他經營者,以保證可以將所投資商鋪與商場整體進行統一規劃經營後,可以達到最大的利用效果,以獲得最大的利益。

我們通常說的產權式商鋪包括獨立產權式商鋪和虛擬產權式商鋪兩種類型。獨立產權式商鋪,即開發商將商場內的商鋪進行分割,小商鋪之間用牆體等區分彼此空間;虛擬產權式商鋪,即開發商只對開放式賣場進行概念上分割,小商鋪間無內牆分隔,但是能夠根據房屋平面圖、房屋面積、界限標識、細小的界樁或者特殊地釘等方式標記,也能准確的確定商鋪的位置。商鋪產權登記在投資者名下,購房者雖擁有獨立產權,但不能獨立使用,只能將商鋪包租給開發商設立或指定的商業運營公司統一經營,商鋪業主獲得定期定額的投資回報。目前的產權式商鋪以虛擬性產權式商鋪為主。

二、產權式商鋪的經營模式及法律關系分析

產權式商鋪在我國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第一階段是售後返租階段,賣鋪者和租鋪者是同一主體,即開發商在將商鋪賣給商鋪業主之後對所賣商鋪進行承租;第二階段是售後包租階段,開發商與商鋪業主簽訂合同,保證商鋪在售出之後得以出租,但租鋪者非開發商自己,而是第三方,即賣鋪者和租鋪者是兩個主體,這實現了賣鋪與租鋪在法律上、經營上的分離;第三階段是轉租階段,開發商只負責商鋪的出售,而與業主們簽訂合同、負責管理商鋪的主體則是第三方,一般是專門的管理公司,他負責將商鋪出租給另一個主體,即經營方,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中,買賣、管理、經營分屬三個主體,以便於整合資源,專業經營,規避風險,這是現代社會利益最大化需求的結果,也是產權式商鋪發展至今的最高形式。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不管形式上如何改變,產權式商鋪這種經營模式始終圍繞著一個理念,那就是權利分離,從起初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到後來的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相分離,商鋪投資者作為商鋪的所有權人,其沒有對商鋪直接經營管理的權利,僅享有對自己所購買商鋪的回報收益權,這是產權式商鋪相較於其他模式的特殊之處。

三、產權式商鋪的常見法律風險分析

從實踐來看,現實性產權式商鋪由於可以獨立經營使用,業主可以在租期屆滿後自由選擇繼續委託出租或者收回自營,相對風險較小;而虛擬性產權式商鋪由於無法獨立經營使用,商鋪業主雖擁有獨立產權,但不能獨立使用,投資收益完全依賴於開發商或其指定的經營單位,容易引發開發商和承租人、業主間的沖突和糾紛。

(一)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

市場瞬息萬變,由於國家政策的變化或市場競爭格局的演變,各行各業都會面臨一些難以預見的風險。產權式商鋪所在的大型商城,往往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由於行業市場變化產生的風險往往會相對更加明顯。

(二)託管收益從房款折抵導致商鋪銷售價格虛高的風險。

同一個地段上的物業形態,從商業上考慮,採取產權式商鋪的銷售方式遠比其他房產的售價要高得多,且投資回報在短期內即可實現。在同樣的地段和開發環境下,商鋪的銷售價格往往遠遠高於住宅和寫字樓。價格的反差,豐厚利潤的誘惑力,強烈吸引開發商投資開發產權式商鋪。開發商在銷售環節就已經在價格上透支了投資者和經營者的未來收益,而高價格就導致高租金,這又使項目高出周邊商鋪的租金水平,最終可能導致招商障礙,從而使項目無法獲得應有的收益;或者當高租金導致商業機構無利可圖時,商業機構就會關門退租使商鋪處於閑置狀態,這些都導致置業者的收益無法保證。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