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商場櫃組與商場責任承擔法律規定

商場櫃組與商場責任承擔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5-28 14:10:47

㈠ 商場運營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商場經營中,涉及的法律主要有《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稅法》、《合回同法》等。

商場運營答中的秩序管理:
1、確保鋪位門前通道順暢及顧客安全,不得佔道經營。
2、未經許可經營方不得挪用或改動購物廣場內的設備、設施、用品及基礎
裝修等。
3、經營方不得在商鋪范圍外堆放物品或陳列商品。如有違反,在商場管理部門管理人員發出通知(含口頭通知)30分鍾後,經營方仍未進行撤除的,商場管理部門有權強行進行撤除並不對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4、嚴禁在商場內進行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一經發現將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5、各店鋪嚴禁使用高音喇叭或排放噪音、異味、發出敲擊震盪或其他形式干擾其他店鋪的正常經營。
6、經營方應按商場管理規定的進、出貨時間,使用規定的通道進出貨。
7、各店鋪間應公平競爭,不得有惡意中傷對方,破壞對方經營的行為。

8、經營方應誠信經營,不得強買強賣、不得出售假冒偽劣商品、不得誤導或欺騙消費者。在發生銷售糾紛時,應積極配合商場管理部門的協調工作。

㈡ 有沒有商場和商場內個體工商戶的權利義務責任承擔規則規范的法律法規規范條例

商場和個體戶之間關系是合同關系,租賃合同關系,所以你要看合同法,注專意合同屬法的解釋也要看。
個體戶自己你要看商法,商法包含很多,你找相關個體就好就是個人獨資企業法,相關解釋也要看。
而商場自己你也要看商法,合夥的看合夥企業,公司的看公司法
商場或個體戶與消費者之間關系要看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涉外的還得看涉外法律適用法

㈢ 租賃商場櫃台或場地的經營者損害消費者權益怎麼辦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規定:「租賃他人櫃台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對於違反上述規定的,可以依照國家工商局令第67號《租賃櫃台經營活動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對承租方不按照規定懸掛或者張貼租賃櫃台標志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予警告或者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於承租方的經營行為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承租方要求賠償;櫃台租賃合同期滿後,也可向出租方要求賠償。

㈣ 商場管理在商場經營過程中,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您和商場的關系在法律上將是合同關系,因此你們的權利義務除了法律規回定的以外,還要根據合同約定答來確定。從你闡述的情況來看,商場有違約行為,那麼他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至於承擔多少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定了。
我很同情你們的遭遇,如果你們經營戶能聯合起來就更好了,因為人多了就不只是法律問題了。

㈤ 什麼是公共區責任險例如在商場內租賃櫃台,商品夜間被盜,責任誰承擔這屬於公共區責任險范圍內嗎

公眾責任險,是指致害人在公眾活動場所的過錯行為致使他人的人身或財產遭受損害,依法應由致害人承擔的對受害人的經濟賠償責任。公眾責任的構成,以在法律上負有經濟賠償責任為前提,其法律依據是各國的民法及各種有關的單行法規制度。 此外,在一些並非公眾活動的場所,如果公眾在該場所受到了應當由致害人負責的損害,亦可以歸屬於公眾責任。因此,各種公共設施場所、工廠、辦公樓、學校、醫院、商店、展覽館、動物園、賓館、旅店、影劇院、運動場所,以及工程建設工地等,均存在著公眾責任事故風險。這些場所的所有者、經營管理者等均需要通過投保公眾責任保險來轉嫁其責任。
如果只購買了公眾責任險,那保險公司是不負責任的,不過由於是在商場內的租賃櫃台,商場需要負一定的管理責任。
如發生你所說的商品被盜是不屬於公眾責任險的范圍內,即使購買了也不予理賠。

㈥ 請問商場櫃台的商家與商場在法律上是什麼關系

應當是租賃關系,但是作為商場的開辦者對租賃櫃台的商傢具有管理的義務,如果商家有違法行為商場具有連帶責任。

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食品安全義務

集中交易市場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形成的有固定的交易設施,有若干經營者進場經營、分別納稅,由市場開辦者負責經營管理,實施集中、公開商品交易的場所。集中交易市場按形態可分為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和零售市場,按時限可分為長期市場、短期市場和臨時市場,其特點是存在市場開辦者和進場經營者兩個主體,各自對自己的經營行為負責。櫃台出租是指經營者將自己經營的櫃台在一定時限內,出讓給他人經營的行為,其特點是經營權發生了變化。展銷會是指由一個或者若干單位舉辦,具有相應資格的若干經營者參加,在固定場所和一定期限內,用展銷的形式,以現貨或者訂貨的方式銷售商品的集中交易活動,其特點是舉辦時間一般為短期的,舉辦者和參展的經營者之間一般沒有固定聯系。

在實踐中,利用集中交易市場、櫃台出租和展銷會銷售食品的現象比較普遍,且銷售不合格食品甚至有毒有害食品的行為時有發生,危及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的還得不到應有的賠償。為了有效預防和懲治違法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辦法對集中交易市場、出租櫃台和展銷會的食品安全問題作了有針對性的具體規范。考慮到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作為獨立主體,其共同的特徵是通過提供場所和設施收取費用,他們在獲取利益的同時,也應當承擔相應的義務,而且他們也具有承擔義務的條件,可以對入場經營者的行為進行管理,因此,辦法設定了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的義務。

1、審查和檢查的義務

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允許他人入場經營,應當允許有經營資格的主體入場經營,經營資格的憑證就是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包括流通許可證或者餐飲服務許可證,通過對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審查,確保人場經營者的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合法有效,並復印該許可證留檔備查。對取得許可證的入場經營者,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還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與其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作為承擔義務的主體,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並進行相應培訓,定期對入場食品經營者的經營環境和條件進行檢查,看入場經營者經營環境和條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具體包括:是否有與經營的食品相適應的場所,場所是否環境整潔符合規定,是否有與經營的食品相適應的設備或者設施,設備或者設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符合健康條件的從業人員和符合要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貯存、運輸、裝卸和盛放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等。
2、制止並報告的義務
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在履行審查和檢查義務的過程中,發現食品經營者有違法行為的,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這里所稱的違法行為,是指違反《食品安全法》的行為,包括入場經營者的經營資格、經營行為、食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違法行為。這里所稱的有效措施,一是指及時制止違法行為,使違法行為得以停止、糾正;二是指立即報告轄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㈦ 商場單方面違約責任和賠償問題

商場屬於提前解除合同的違約行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具體違約金怎麼賠償要看當初雙方簽訂合同的約定,如果沒有約定,那麼按照法定的,一般在合同價款的30%左右。
法律分析
商場違約一般賠償標准。(一)違約金應按照合同的約定進行計算。(二)准備進貨的裝修的費用有證據證明自己損失的,應由對方賠償;裝修費可以要求對方支付。(三)另找店面的費用也可以主張。(四)可得利益也可以主張。(五)建議先向商場發一份要求解除並要求賠償損失的律師函,這樣就為解除合同和要求對方賠償提供了書面的依據。商場對商戶違約可根據合同約定,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也可根據實際損失主張損害賠償,協商不成,起訴解決。產品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雙方合同違約訴訟怎麼處理。商場合同違約訴訟根據案件的審理情況,確實存在著違約的,將會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因商場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和合同規定的違約金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㈧ 商場的責任

首先商場只在其沒有履行明顯職責的情況下承擔次要責任。誰管理,誰受益,誰責任。

㈨ 商場的法律責任

這個問題在我國目前司法實踐中存在很大爭議。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在提供服務時,負有多項法定義務,其中最主要一項就是提供的服務應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這種安全不僅是提供服務的行為本身應安全(如服務員不能將顧客燙傷等),還包括服務場所的安全,即經營者應按國家法律規定或通常的行業標准或行業習慣保障消費者的人身及財產安全。

經營者在提供服務時對消費者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至少有兩方面:

一是當消費者人身、財產遭受侵害時,經營者應採取積極措施保護消費者。例如,工作人員發現小偷盜竊顧客財物時,應予以制止;發現顧客人身正在受到傷害,或財物遭到搶奪或搶劫,應協助制止或抓獲罪犯。

二是經營者在服務范圍內應按國家法律規定或通常的行業標准、行業習慣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如配備保安、為消費者提供套衣服的椅套等。如果沒有採取上述措施導致顧客財物被盜,我認為應視為經營者提供的服務有安全瑕疵,那麼即使經營者不知道犯罪行為也應承擔責任。當然,是否符合行業標准或行業習慣只能由法官或仲裁員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如果商場為消費者提供了上述保全措施,工作人員也未發現犯罪行為,則根據情況你不能向商場請求賠償。

參考.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