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國外文獻
㈠ 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與會計責任比較關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1.部分注冊會計師缺乏強烈的風險意識與高度的責任感。
2.事務所之間的不正當競爭導回致審答計風險缺乏可控性。
3.在審計過程中採用的審計程序和方法不合規范。
4.被審計單位舞弊手段的變換及有意識的舞弊增加了審計風險。
5.被審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6.有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不健全,以及執法力度不嚴,使得很多作假行為沒有得到有力的打擊,從而使審計風險難以避免。
7.會計職業界宏觀管理不力,對會計人員的行為缺乏約束性,也造成了很多本可避免卻未能避免的風險。
㈡ 如何研究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與審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 》 可供參考文獻 1 。閻達五、閻金鎔《改革中的會計審計論文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2。張建軍《審計概念體系研究》,1997年。 3。毛岩亮《民間審計責任研究》,1999年。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4。李若山、周勤業《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理論與實務》,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年。
5.文光偉《注冊會計師都法律責任》,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
6.閻金鎔《審計理論研究》,中國審計出版社,1993年 7.閻至剛《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讀本》,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年。
8.李君《論審計的獨立性》,度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
9.謝榮、李樹華、王建春《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戰略),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
10.陳漢文《注冊會計師職業行為難則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年。 『
1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案例與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王立彥、崔謹、徐惠玲《會計師職業道德與責任——理論、規范與案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劉力雲《審計風險與控制稠;中國審計出版社,1999年。
14.胡春元《審計風險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
15.周志誠《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中國海峽兩岸案例比較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
16.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審計》,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17.阿爾文·A·阿倫斯等著,張龍平等譯《審計與保證服務》,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18.王德升《關於審計「期望差距」的幾個問題》,注冊會計師通訊,1997;年第(6)』期。
19.胡繼榮《論審計期望差距的構成要素》,審計研究,2000年第(1)期。
20.黎仁華《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研究》,財經科學1:2001年第(2)期。
21.陳宋生《淺論受託經濟責任及其產生》,江西審計與財務,2001年第(9)期。
22.陳水利《重塑注會形象重建會計信用4—從銀廣夏事件談起》,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
23.溫天理《從注冊會計師的角度透視銀廣夏》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1年第(11)期。 、 24.劉振華《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隊財會月刊,2001年第(6)『期。
㈢ 注冊會計師風險管理國外研究情況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作為一種中介業務,審計風險無時內不在容,無處不 有。但是,審計風險是可以控制的。通過審計理論研究,提高審計質量,把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本文旨在通過對審計風險的研究,探索控制風險的途徑與方法
國際教育學院 06級 會計2班 楚艷萍 06037432 指導老師:海福安
審計風險含義 所謂審計風險是會計報表中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發表了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業務范圍逐漸拓寬,人們對審計的期望越來越高,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也越來越大。社會經濟生活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增加了審計的難度,相應產生了一定的審計風險。特別是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脫鉤改制後,這一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為此,正確認識審計風險,增強審計風險意識,積極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審計風險,使審計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方面起到應有的作用是擺在注冊會計師審計面前的重要課題。
很高想為您回答,祝您生活愉快!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㈣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論文提綱
畢業論文嗎? 我也是寫這個論文的。剛做了提綱,准備寫初稿了。
我們可以探討一下。呵呵
㈤ 急求會計監督外國文獻原文,要有外國作者和出版社,謝謝
[1] 李美雲. 會計信息法律問題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2,(01) . [2] 向銳. 會計監管問題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2,(01) . [3] 謝玲琴. 會計監管法律制度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6,(12) . [4] 柳建啟.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法律監管機制的反思與重構[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04) . [5] 何偉. 論會計監管權的正當性與法律定位[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04) . [6] 高啟東. 會計信息失真的法律規制探討[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04) . [7] 張鴻. 會計師執業法律規制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4,(04) . [8] 何進華.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4,(02) . [9] 董仁周. 會計假帳法律治理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3,(02) . [10] 王淼. 論完善公司內部財務監督機制的法律問題[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2,(02) . http://www.epa.gov/opptintr/acctg/ http://www.environment-agency.gov.uk/business/444251/444754/24/?version=1&lang=_e
希望採納
㈥ 比較中國注冊會計師與美國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國外
隨著注冊會計師提供服務機會的增多,注冊會計師越來越多的被捲入訴訟之中,然而注冊會計師卻一向避免表述他們的責任。莫茨和夏拉夫(R.K.mautz and H.A.Sharaf,1961)認為,他們對「獨立審計師應該承擔發現錯誤和違法行為的責任所作的最不適當的說明」進行了否定,同時也駁斥了「不完全則無的強烈意味」,認為注冊會計師有必要、也有可能肩負起更多的責任,認真考慮揭發舞弊和差錯的社會責任。揭露舞弊和差錯的責任擔當是否合理,其評判標准「不宜採用以舞弊和差錯的分類為基礎或以完全否認任何責任為基礎的規則」,應當「藉助於職業界領袖們表述的意見和多年來的訴訟結果」,形成了一個「謹慎實務家」的概念。如果注冊會計師像「謹慎實務家」一樣,在計劃和施行審計業務時必須保持「應有的審計關注」, 「他就達到了職業標准,因而在這一方面就不會有更多的責任可究」。
蒙哥馬利審計學(Sullivan,J.D etc.1985)通過案例對 60 年代中期以來的訴訟爆炸進行了描述,提出這是「社會變化和法院重新解釋了普通法和聯邦證券交易法,將委託人的法律責任擴大引大量的、各種類型的第三者」產物。作者對根據普通法對第三者的責任變遷以及相關法律資料進行了翔實的論述。起初法院基於合同關系原則「制止了審計對可以預見的第三者負一般過失責任」,《侵權法修正說明(第二稿)》在解釋注冊會計師對第三者的責任時區分了必然預見人和可預見人概念。1983年新澤西高等法院的一個案件將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擴大到可預見的第三者。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陸續頒布了獨立審計准則 SAS No.1(1972)、No.16(1977)、No.53(1988)、No.82(1997)和 No.9(2002),描述了注冊會計師應當承擔的審計責任。No.1 並不承認注冊會計師具有揭發虛假和其他舞弊、差錯的責任,認為依靠獨立審計師的常規審計程序也很難發現管理者的舞弊行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不滿。SAS No.16中提出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當運用應有的審計關注,但是只要注冊會計師審查工作遵循了公認審計標准,就完成了自己的專業責任。SASNo.53要求注冊會計師設計的審計工作應能為查出報表的重大錯誤與舞弊提供「合理保證」,並提供了廣泛的舞弊審計指南。職業界承認注冊會計師具有發現和揭露公司財務舞弊的職責,但是認為只能「合理保證」報表不存在因錯誤和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不能擔保沒有重大錯誤和舞弊,更不可能絕對保證發現由「欺詐和串謀」導致的重大舞弊行為。1997年 AICPA 頒布了 SAS No.82「財務報表審計中對舞弊的關注」。 SASNo.99 總結提煉了更加有效的審計舞弊的思路和程序,進一步強調了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計劃和實施階段保持對公司舞弊的關注。雖然相關的法律不斷完善,公眾和會計界之間仍然存在「期望差距」。
國內謝榮(1994)研究了市場經濟中的民間審計責任。作者認為,審計的職業責任和法律責任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不明確審計的職業責任,就很難追究審計人員的失職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審計職責是一個由審計目標范圍和審計行為依據所組成的二維職責域,其中第一維是由審計目標的內容所確定,第二維由反應審計行為依據的審計假設和審計准則所確定。而具體判斷審計這則履行情況的則是依據審計准則要求為達到各項審計目標而制定的審計程序。職業責任范圍由審計准則和審計目標兩維空間共同作用下界定。審計職業責任的對象主要包括審計客戶(公司及其股東)和第三者(與審計師沒有合同關系的一切報表使用者)。謝榮對美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並對當時我國法律責任的現狀進行了總結,認為我國當時的法律法規對民間審計的法律責任有了直接或間接的闡述,但從總體來說,還較模糊,要真正提高審計責任意識,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例如法律進一步完善問題,審計職業界自身的技術准則及理論建設問題,社會公眾的認識問題,還有法庭的審判實踐問題。
毛岩亮(1999)認為,審計因受託經濟責任的產生而產生,並伴隨著受託經濟責任的發展而發展。民間審計的產生和發展同樣受到其所處的特定社會的受託經濟責任關系的直接制約。受託經濟責任因授權而產生,是兩權分離的產物,受託經濟責任可以用某種標准加以計量。民間審計的目標在於評價受託經濟責任。實施民間審計是為了審查、評價受託者所負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從而確定或接觸其應付的受託經濟責任,以確保其受託經濟責任的切實履行。在評價說托經濟責任過程中應堅持獨立性、客觀公正、依法評價和建設性等四個原則。在談到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時,毛岩亮認為,當時的一系列法律法規之間還存在用於模糊、法律責任不明確、相互之間不銜接、出發尺度及力度不一等問題,給執法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劉燕(1998,2003)注意到對於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職責問題法律界和會計職業界的理解存在重大差異,在公司財務舞弊案例中,注冊會計師行業需要從法律界對責任的界定因素來考慮其在審計過程中應保持職業謹慎考慮舞弊風險;審計准則在舞弊案例中首先要受到司法評判,審計准則應該反映社會公眾對這一職業的期望要求;注冊會計師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期望差距使其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行業應致力於縮小期望差距。認為職業界和法律界應在明確第三人責任范圍、注冊會計師執業過失的具體認定、注冊會計師過錯與報表使用人損失之間因果關聯繫上來努力解決我國目前的注冊會計師民事法律責任問題。
王利明(2001)認為,我國證券民事責任制度的不完善同我國的立法界和監管界對民事責任認識不全面有關,並對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定進行了批判,指出目前的法律中對民事責任制度的規定諸多不合理之處,從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過錯的認定和推定三個民事因素角度分析出目前的法律易造成重者輕罰、輕者重罰的不合理結果。
㈦ 求<注冊會計師規避法律責任>相關英文參考文獻,5000字左右
去
http://lib.verycd.com/2006/07/27/0000112477.html
看看,
也許回有你需要的.
㈧ 求有關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外文文獻~
你好,非常榮幸給你解答。
關於外文文獻,我也在網上搜索過,但是只是一個論文的開頭,剩餘的他要求付費,顯然我不會花錢去買。現將開頭發給你,希望對你有用。。
The Study of CPA』s Legal Liability(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Abstract: Study on legal liability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has a direct rel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PA) instry, but also affects the run of economic order all the country. Since resumption of CPA in China in 1981,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on researches of legal liability of CPA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parts of the Legal Liability of CPA is still blank in the Law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demanded exactly to modify, such as the boundaries of Legal Liability of CPA, partitions of the Legal Liability of CPA and avoidance Legal Liability of CPA and so on, which inced a phenomenon that litigations showed up greatly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tries to define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CPA,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iability of accountant and audit, ascertain the Liability of the third person include and analyze legal liability of CPA and its reasons. Based on literatures about legal liability of CPA and recent situation of CPA instry in our country, countermeasures on avoidance legal liability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re presented.
Keyword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Legal Liability; definition
㈨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 》 論文 參考文獻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 》 可供參考文獻 1 。閻達五、閻金鎔《改革中的會計審計論文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2。張建軍《審計概念體系研究》,1997年。 3。毛岩亮《民間審計責任研究》,1999年。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4。李若山、周勤業《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理論與實務》,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年。
5.文光偉《注冊會計師都法律責任》,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
6.閻金鎔《審計理論研究》,中國審計出版社,1993年 7.閻至剛《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讀本》,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年。
8.李君《論審計的獨立性》,度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
9.謝榮、李樹華、王建春《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戰略),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
10.陳漢文《注冊會計師職業行為難則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年。 『
1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案例與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王立彥、崔謹、徐惠玲《會計師職業道德與責任——理論、規范與案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劉力雲《審計風險與控制稠;中國審計出版社,1999年。
14.胡春元《審計風險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
15.周志誠《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中國海峽兩岸案例比較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
16.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審計》,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17.阿爾文·A·阿倫斯等著,張龍平等譯《審計與保證服務》,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18.王德升《關於審計「期望差距」的幾個問題》,注冊會計師通訊,1997;年第(6)』期。
19.胡繼榮《論審計期望差距的構成要素》,審計研究,2000年第(1)期。
20.黎仁華《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研究》,財經科學1:2001年第(2)期。
21.陳宋生《淺論受託經濟責任及其產生》,江西審計與財務,2001年第(9)期。
22.陳水利《重塑注會形象重建會計信用4—從銀廣夏事件談起》,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
23.溫天理《從注冊會計師的角度透視銀廣夏》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1年第(11)期。 、 24.劉振華《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隊財會月刊,2001年第(6)『期。 還有很多!!!
㈩ 英文文獻
審計報告
Auditors』 Report
安永華明(2007)審字第 XXXXX 號
Ernst & Young Hua Ming
(2007) Audit No. XXXXXXXX
ABC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
To the shareholders of ABC Co., Ltd. (the 「Company」):
我們審計了後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合營企業(以下統稱「貴集團」)財務報表,包括2006年12月31日的合並及母公司資產負債表、2006年度的合並及母公司利潤及利潤分配表、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以及財務報表附註。
We have audited the accompanying consolidated balance sheet of ABC (the 「Company」) and its subsidiaries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Group」) as of 31st December 2006 and the related consolidated income statement,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and consolidated cash flow statement for the year then ended, and a summary of significant accounting policies and other explanatory notes.
一、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貴公司管理層的責任。這種責任包括:(1) 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於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2) 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政策;(3) 作出合理的會計估計。
1. Management』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manage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fair presentation of these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and China Accounting System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This responsibility includes: (i) designing, implementing and maintaining internal control relevant to the preparation and fair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that are free from material misstatement, whether e to fraud or error; (ii) selecting and applying appropriate accounting policies; and (iii) making accounting estimates that are reasonable in the circumstances. 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我們的責任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我們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的規定執行了審計工作。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要求我們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以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
2. Auditor』s ResponsibilityOur responsibility is to express an opinion on these financial statements based on our audit. We concted our aud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s on Auditing for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Those standards require that we comply with ethical requirements and plan and perform the audit to obtain reasonable assurance whether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free from material misstatement.
審計工作涉及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選擇的審計程序取決於注冊會計師的判斷,包括對由於舞弊或錯誤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我們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設計恰當的審計程序,但目的並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審計工作還包括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以及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
An audit involves performing proceres to obtain audit evidence about the amounts and disclosure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proceres selected depend on the auditor』s judgment, including the assessment of the risks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whether e to fraud or error. In making those risk assessments, the auditor considers internal control relevant to the entity』s preparation and fair presentation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order to design audit proceres that are appropriate in the circumstances, but not for the purpose of expressing an opin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tity』s internal control. An audit also includes evaluating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ccounting policies used and the reasonableness of accounting estimates made by management, as well as evaluating the overall presentation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我們相信,我們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充分的、適當的,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了基礎。We believe that the audit evidence we have obtained is sufficient and appropriate to provide a basis for our audit opinion. 三、審計意見
我們認為,上述財務報表已經按照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貴集團和貴公司2006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以及2006年度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3. Opinion In our opinio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give a true and fair view of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Company and of the Group as of 31 December 2006, and of it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ts cash flows for the year then en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and China Accounting System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 中國注冊會計師
中國 北京 XXXXX XXXXXX
Ernst & Young Hua Ming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Beijing P.R.China
Registered in P. R.China
XXXXX XXXXXX
XXXXX XXXXX
2007年3月29日
29th March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