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城管局執法日常法律知識

城管局執法日常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5-28 19:34:08

① 急求城管執法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簡稱城管執法)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執法依據是1996年頒布的《行政處罰法》、以及各城市頒布的地方性法規。職責:對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管理(無證違法建設處罰)、道路交通秩序(例如處罰攤販違法佔路)、工商行政管理(無照經營處罰)、市政管理、公用事業管理、城市節水管理、停車管理、園林綠化管理、環境保護管理、施工現場管理(含拆遷工地管理)、城市河湖管理、黑車、黑導游等城市管理的各方面進行綜合行政執法,其中的城市市容市貌、佔道擺攤、亂搭亂建等影響市容的現象整頓治理由於經常引發社會矛盾而引起媒體關注和熱點報道。
因為城管執法涉及許多領域,因此相關法律法規也較多,另外各省市城管管理職能也有一些不同,各地出台了一些《條例》、《規定》、《實施細則》,這些往往是城管執法主要依據。
主要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 、《國家賠償法》 以及各地涉及環境衛生、市容、市政等與城管職責相關《條例》。

② 城管日常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城管」,現在有點談虎色變,有些人可能認為這個職業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新興事物,其實在中國歷史上,至少在唐朝時,就已經出現了這類工作崗位。那唐代的這些城管是如何產生的?主要做些什麼工作呢?

唐代城管主要是「監市」,《舊唐書》載:「監市踐於衙,理市治序。」

這里說的「監市」,其特點和職業性質和我們今天的城管都非常相似,「踐於衙」是指屬於衙門管,但是比衙門官吏的社會地位要低一些,他們的任務就是「理市治商」,其中還有較為詳細的城市街道管理規定,比如:在地方行政長官或是達官貴人的府邸,十丈之內是不可以開店擺攤賣東西的,做生意也必須是在房屋的半丈之內。

據唐朝房玄齡在《唐世記》里記載:監市的成員並不是正式編制人員,不過可根據當地官員的意願或根據政治形勢隨時從民間挑選人員組建和解散,組建期間這些人員的薪水由衙門發放。

唐代城管的工作還身兼多職,由於當時經濟繁榮昌盛,都城長安作為當時全球第一大城市,政府對城管變得愈加重視。除了以上的監市的工作外,還兼有現代工商、稅務、治安等部門的職能。對此,政府部門還制定了比較規范的城管法律條文,對那些侵佔街道、栽種植物者,都要處以杖笞之刑,還得限期整改,恢復其侵佔前的原貌。對擾亂城市秩序從而引起集市騷亂者者,或致人傷亡或財物丟失者,均處嚴厲的刑罰。

到了宋代,城市經濟進一步發展,監市職能也進一步擴大。例如店鋪設在何處,怎麼開辦等都要向監市申請,經審核發給憑證後才能開辦。

在古代典籍中,監市禍害百姓的記載不多,比較突出的是唐代的「宮市」欺市擾民。

白居易的《賣炭翁》里就描繪了「宮市」的丑惡嘴臉:「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名為采購,實際上就是打劫,「半匹紅綃一丈綾」,沒說不給錢,象徵性地意思一下就算了。這不是欺行霸市,也不算強買強賣,根本就等於明搶。

這恰如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所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仔細想來,此言著實不虛。

③ 城管的規范准則

根據《城市管理執法行為規范》:

第六條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第七條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廉潔紀律,堅持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干凈做事,維護群眾利益,不得從事違反廉潔紀律的活動。

第八條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依據法定許可權、范圍、程序、時限履行職責,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選擇性執法;

(二)威脅、辱罵、毆打行政相對人;

(三)工作期間飲酒,酒後執勤、值班;

(四)為行政相對人通風報信、隱瞞證據、開脫責任;

(五)打擊報復行政相對人;

(六)其他違反工作紀律的行為。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與行政相對人有直接利害關系或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關系時,應當迴避。

第九條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採取文字、音像等方式對城市管理執法全過程進行記錄,實現可回溯管理。

第十條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實施執法時,應當出示行政執法證件,告知行政相對人權利和義務。

第十一條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依法、全面、客觀、公正調查取證。

調查取證時,城市管理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

第十二條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依法實施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或查封場所設施、扣押財物。

對先行登記保存或扣押的財物,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截留、損毀或者擅自處置。

(3)城管局執法日常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根據《城市管理執法行為規范》第七章 實施和監督:

第二十四條 市縣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是本規范實施的責任主體,應當組織轄區內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學習、訓練,在實施執法時嚴格執行本規范。

第二十五條 市縣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應當加強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執行規范情況的監督檢查,糾正違反本規范的行為,視情節輕重對違反規范的有關人員進行處理。

省級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應當加強市縣城市管理執法部門組織實施規范情況的監督,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對組織實施不力的,視情況給予通報批評或實施約談。

國務院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全國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落實本規范工作情況。

第二十六條 市縣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應當採取設立舉報電話、信箱等方式,暢通群眾投訴舉報城市管理執法行為的渠道。

第二十七條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有違反本規范情形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責令改正,給予批評教育;其中,違反執法紀律、辦案規范、裝備使用規范應予處分的,由處分決定機關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④ 城市管理執法局的執法權范圍是什麼城管隊員的來源有幾種

城管來源途徑有三種:

1、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或者事業單位考試,同時通過執法資格考試的正規編制城管隊員,行話叫做「行政執法隊員」,有管理,疏導,取證,審批,暫扣等法律賦予城管部門的全部權力,並承擔相關責任。

2、街道城管辦事處為協助正規城管工作而聘請的臨時「社區進站人員」。

3、既不是有執法權的正規城管,也不是招聘的協管員,而是由企業職工,機關幹部,學生等在一些重要節日等特殊時期,經過有組織或者自發的臨時參與到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人員。


城市管理執法局的執法權范圍是:

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強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標准、環境衛生標準的建築物或者設施。

二、城市綠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三、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的行政處罰權,負責市區道路、廣場等公共場所的臨時佔道、設置商亭(棚、廈)、攤點、主要街道兩側建築物臨街面的裝修改建的審批。

四、環境保護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社會生活噪音污染、建築施工雜訊污染的行政處罰權。

五、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市區道路、廣場等公共場所無照商販和違反規定隨意擺攤設點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六、公安交通管理和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侵佔道路的行政處罰權。

七、食品衛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未取得食品衛生許可證或偽造衛生許可證,以及未取得健康證明而從事街頭飲食攤檔經營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八、文化市場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歌舞娛樂場所接納未成年人;

九、對未領取准養證私自養犬,偽造、冒用准養證、免疫證和犬牌,不接受定期免疫注射,應當實行而未實行拴養、圈養等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⑤ 城管執法范圍包括哪些

根據《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第八條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包括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務管理、食品葯品監管方面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

執法范圍:

1、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

2、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社會生活雜訊污染、建築施工雜訊污染、建築施工揚塵污染、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露天燒烤污染的行政處罰權。

3、環境保護管理方面城市焚燒瀝青塑料垃圾等煙塵和惡臭污染、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煙塵污染、燃放煙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處罰權。

4、工商管理方面戶外公共場所無照經營、違規設置戶外廣告的行政處罰權。

5、交通管理方面在城市道路上違法停放機動車輛的行政處罰權。

6、水務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傾倒廢棄物和垃圾、違規取土、城市河道違法建築物拆除等的行政處罰權。

7、食品葯品監管方面戶外公共場所的食品銷售和餐飲攤點無證經營、違法回收販賣葯品等的行政處罰權。

(5)城管局執法日常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根據《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第九條需要集中行使的城市管理執法事項,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

(二)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

(三)執法頻率高、專業技術要求適宜;

(四)確實需要集中行使的。

第二十七條城市管理執法人員開展執法活動,可以依法採取以下措施:

(一)以勘驗、拍照、錄音、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取證;

(二)在現場設置警示標志;

(三)詢問案件當事人、證人等;

(四)查閱、調取、復制有關文件資料等;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措施。

⑥ 城管的執法權來自哪裡城管執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1、有的大城市通過地方立法,授予城管立法權,只是局部城管有執法權,不代表全國各地城管都有權執法。

在我國,任何行政主體的權力都來自法律法規授權。從本質上來講,城管的產生,就是把原來各個部門分散行使的行政處罰權,集中到一個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身上。

根據國發〔2002〕17號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各省政府是否給區市城管局授權應當有文件依據,即使授權,區城管局的單位性質為事業單位。不具備授權執法主體資格。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3、行政法規依據:《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試點工作,結合本地方實際提出調整行政處罰權的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6)城管局執法日常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城管的主要職責:

1、貫徹實施國家及本市有關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

2、組織起草本市有關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研究提出完善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制的意見和措施。

3、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的指導、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工作。

4、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隊伍的監督和考核工作。

5、負責本市市政設施、城市公用、城市節水和停車場管理中的專業性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城管監察隊伍行政執法中跨區域和領導交辦的重大案件的查處工作。

6、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系統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隊伍建設以及廉政勤政建設工作。

7、承辦市政府及市市政管委交辦的其它事項。

⑦ 市容城管法律法規知識

城管是「市容城管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等政府城市管理職能部門的簡稱。城管全稱是城市管理監察部門,是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它將過去由多個行政部門行使的城市管理方面的行政處罰權力,集中於一個機構行使。其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其行政法規依據是: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試點工作,結合本地方實際提出調整行政處罰權的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常用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行政處罰法》,《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等等,以及龐雜的地方法律法規,如:《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北京市張掛標語張貼宣傳品管理規定》,《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等。

⑧ 城管執法局的執法范圍

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包括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等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
《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第八條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包括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務管理、食品葯品監管方面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

行政處罰一事不再罰原則是什麼
一行為不再罰原則應在四個層面上運作。
(1) 一行為不再理。行政主體對行為人的第一個處理尚未失去效力時,不能基於同一事實和理由給予第二次處理,除非第二個處理是對第一個處理的補充、更正或者補正。如果第一個處理違法不當,行政主體應當先撤銷,再重新處理。如果第一個處理合法正確但未達行政目標,行政主體應充分考慮信賴保護原則,必須撤銷的,應依法給受損失的相對人一定的補償。
(2)一行為不再罰。除了法律有明確規定或者依基本法理和法律規則合理推定,如合並處罰、一事多層罰、一事罰多人、一事多行為等情形以外,行政主體應嚴格遵循一個行為一次處罰的原則。
(3) 一行為不再同種罰。對於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行政主體不能給予兩個以上相同種類的處罰。這主要指一個違法行為觸犯幾個法律條文的情形,即法理上所稱法條競合或者規范競合。一旦出現規范競合,應當允許各個法律條文對應的相關行政主體依據不同理由分別作出處罰。但為體現相對公平和公正,各行政主體不能對行為人採取相同種類的處罰。
(4)一行為不得兩次以上罰款。對於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無論觸犯幾個法律條文,構成幾個處罰理由,以及由幾個行政主體實施處罰,只能給予一次罰款。如果幾個行政主體對涉案違法行為都有權罰款,根據效力優先原則,應該是誰先罰款誰有效。

⑨ 城管的主要職責,主要是幹嘛的,詳細

城管是指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的指導、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工作。

城管的主要職責為:

1、貫徹實施國家及本市有關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

2、組織起草本市有關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研究提出完善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制的意見和措施。

3、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的指導、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工作。

4、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隊伍的監督和考核工作。

5、負責本市市政設施、城市公用、城市節水和停車場管理中的專業性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城管監察隊伍行政執法中跨區域和領導交辦的重大案件的查處工作。

(9)城管局執法日常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城管與城管警察的區別

城管部門是和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接觸最多的部門,尤其是依法履行的行政處罰工作,具有個體損益性質。城管執法工作的高危性、突發性,已被實踐證明。

因此,公安部門設立專門機構,為城管部門提供常態化公務協助是應當的,也是必須的,法理基礎也是充分的。

城管警察還是警察,不是城管,依法行使的依然是警察權,不是城管權。

⑩ 城管局的權力義務

法律分析:城管局全稱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目前我國城管局機構設置分為中央部委、省級(自治區、直轄市)、地市級和縣級。中央部委設置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管理監督局。下屬各級根據級別不同設置廳、局以及所。各地城管局具體的權責不同,根據行政公開原則,各地政府均建立有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對城管局的權力義務進行詳細的公開。城管局的具體職能包含城市管理權和綜合執法權。其具體職能中就行政權力而言,主要為行政執法權,其權力具有綜合性,含蓋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務管理、食品葯品監管等方面的行政許可權(主要為核准權、審批權,並可召開行政許可聽證會)、全部行政處罰權以及部分行政強制執行權。其中行政許可聽證會的召開包含著行政公開的要求,既是城管局的權利也是義務。

城管局在執法時應當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第十六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范圍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城市管理領域可以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范圍,主要包括: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強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標准、環境衛生標準的建築物或者設施;城市規劃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處罰權;城市綠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環境保護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部分行政處罰權;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無照商販的行政處罰權;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侵佔城市道路行為的行政處罰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調整的城市管理領域的其他行政處罰權。

需要在城市管理領域以外的其他行政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照行政處罰法第十六條的規定,也可以決定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這項工作。

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依法開展的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業務主管部門都要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市縣鄉人員編制精簡的意見》(中辦發〔2000〕30號)和國務院有關文件的要求,切實予以支持,不得以任何借口進行干預、阻撓。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二十二條 行政許可由具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第二十三條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被授權的組織適用本法有關行政機關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