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員付法律責任嗎
『壹』 伸請勞動仲裁員工輸了要付法律責任嗎
不負法律責任,仲裁是雙方意願達成一致。
法律的話就要追究相關責任。一般上了法院會有法律責任。
『貳』 如果勞動仲裁裁決不公正是否可以追究仲裁員的責任
如果你能證明仲裁員不公正,並且可以出具證據,那麼是可以追究他的責任,
你可以直接要他的上級部門或領導進行投訴,對你造成損失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叄』 勞動仲裁法對仲裁人員的不法行為有什麼規定
您好。
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於2010年1月頒布並實施《廣東省勞動仲裁錯案責任追究試行辦法》(以下簡稱為《辦法》),其中規定,勞動仲裁員出現十大錯誤將被追究責任,嚴重辦「錯案」的將被取消仲裁資格。
一、哪些違規行為是會追究法律責任的?
《辦法》要求,勞動仲裁員出現因故意或嚴重過失,導致認定案件事實、適用法律依據明顯錯誤的將被追究責任。列入到追究責任范圍內的行為包括:
1、違反規定,故意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案件不予受理;對不應當受理的案件違法受理,或因過失使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未予受理;
2、不應當受理的案件違法受理,造成嚴重後果的;明知具有法定迴避情形,故意不依法自行迴避,或者對符合法定迴避條件的申請,故意不作出迴避決定,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3、塗改、隱匿、偽造、偷換證據材料或者指使、支持、授意他人作偽證的,或者以威脅利誘方式收集證據的,丟失或者因過失損毀證據造成嚴重後果的;
4、篡改、偽造或者故意損毀庭審筆錄、合議庭評議記錄、仲裁委員會討論記錄的;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等10項行為。
二、錯案追究時效一年
《辦法》規定,錯案追究時效為一年,自認定錯案事實發生之日起算。在錯案追究的有效期間,根據錯案情節輕重,對錯案責任人給予處理,錯案頻繁,仲裁員當年發生 2件或以上錯案,審批人當年發生4件或以上錯案的,要受到暫停辦案、審批或不予通過年審的處理,經省勞動仲裁機構培訓考核合格後再繼續履行職責;情節嚴重,錯案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取消仲裁員資格,解聘仲裁員職務;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不服處罰者可申請復議
《辦法》還規定,一經認定為錯案,所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立即對案件進行糾正。明知案件有錯而堅持不予糾正或阻礙上級對錯案進行查處的,對發生錯案的仲裁機構領導人、直接責任人和相關人員按規定從重處理。而主動承認錯誤,積極糾正錯案,及時消除不良影響的,可以從輕或免於追究責任。
案責任人對錯案的認定及應承擔責任不服的,在一定時限內可申請復議或復查。但復議、復查期間,不停止對錯案責任人的追究決定執行。
『肆』 勞動仲裁贏了但是公司換了法人代表就不用負法律責任了嗎
不是的。還是要付的。
公司對外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獨立的承擔責任。
至於公司內部法人(多是老闆)的更換,不影響公司本身對外承擔責任,享有權利的事實狀態。
因此公司還是得按照仲裁確定的內容履行。
『伍』 勞動仲裁中對方捏造事實、甚至作偽證,能追究其法律責任嗎
當然可以,但是你也要找到對付捏造事實、作偽證的證據。
『陸』 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如果敗訴會承擔什麼樣的後果
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敗訴後最直接的後果是不能按照仲裁申請上的請求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相關的金額。另外無論勞動者是否敗訴,若勞動者在求職時被新單位發現曾經與以前的單位存在勞動爭議案件,則有可能對入職產生影響。有的勞動者會擔心勞動仲裁案件敗訴後反而會被用人單位要求賠償,就這個案件本身來說,若用人單位沒有同時提起反請求要求勞動者進行賠償,則仲裁裁決僅會對勞動者的請求作出相應的裁決,而不會超出仲裁請求的本身作出其他裁決內容。當然,用人單位若認為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了損失,用人單位是可以另行提起仲裁案件,在新的案件中對勞動者主張賠償等損失。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仲裁裁決的結果一般是不會對外公示,但若案件的任何一方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則訴訟案件的處理流程包括案件的判決都是會在裁判文書網上進行公示的,進行公示的判決普通公眾是都可以查詢到具體內容。
『柒』 勞動仲裁會坐牢嗎
勞動仲裁屬於民事糾紛范疇,沒有觸犯詐騙等犯罪行為的,不可能轉化為刑事案件的,也就不會有判刑坐牢的。
【法律分析】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勞動仲裁不同於仲裁法規定的一般經濟糾紛的仲裁,其不同點在於:申請程序。一般經濟糾紛的仲裁,要求雙方當事人在事先或事後達成仲裁協議,然後才能據此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而勞動爭議的仲裁,則不要求當事人事先或事後達成仲裁協議,只要當事人一方提出申請,有關的仲裁機構即可受理。機構設置仲裁法規定的仲裁機構,主要在直轄市、省會城市及根據需要在其他設區的市設立;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設置,主要是在省、自治區的市、縣設立,或者直轄市的區、縣設立。裁決效力仲裁法規定一般經濟糾紛的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即仲裁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幾類特殊勞動爭議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此可見,勞動爭議的裁決一般不是終局的,法律規定仲裁這一程序,主要是考慮到這類糾紛的處理專業性較強,由一些熟悉這方面業務的人員來處理效果比較好,有利於快速、高效地解決糾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法院的訴訟壓力,節約了審判資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捌』 仲裁員違法裁決,該誰來追究法律責任,人力資源局該不該賠償
你提到的案號是深羅勞人仲案2013【1477】號,據此判斷你提起的應該是勞動爭議仲裁,所適用的法律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若你所述情況有確鑿證據證明,那麼對於你提出的仲裁員違法裁決應如何追討責任問題,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第一,對於仲裁員本身,若確定其存在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情形,可能構成刑法上規定的枉法裁判罪,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此外,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將其解聘。
第二,至於你提到的人力資源局,並未看出它與你想解決的勞動爭議有何關系。如果對於行政機關的決定等不符,認為其行政決定存在程序或適用法律錯誤,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如發生用人單位侵犯你的權益,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若其不予處理,那麼你可以指控其不作為,但是從你目前提供的線索,很難無法判斷出與人力資源局有何關聯。
第三,對於你本身提到的勞動爭議糾紛,若已經做出仲裁裁決,而你對裁決結果不服的,最好通過向所在地的基層法院起訴解決。因為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案件起訴的前置程序,若對仲裁結果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對於勞動爭議事實的認定及法律適用,只有法院有權力作出。若你繼續糾結人力資源局應否承擔責任而延誤了提起訴訟的時效,事情就在沒有回轉餘地了。
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三十三條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迴避,當事人也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提出迴避申請: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決的;
(四)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迴避申請應當及時作出決定,並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通知當事人。第三十四條仲裁員有本法第三十三條第四項規定情形,或者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將其解聘。
『玖』 勞動仲裁,公司做偽證,承擔法律後果 嗎
勞動仲裁公司如果做偽證當然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你要找到公司做偽證的證據才能證明公司確實是做偽證的,那麼公司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拾』 勞動仲裁需要承擔責任嗎
當然需要。勞動仲裁的裁決結果是有法律效力的。
承擔什麼責任是裁定書上確定的,不知道你說的其它責任是什麼意思。
公司沒買保險當然可以申請仲裁,你要做的不是不承認簽字,而是闡明事實。
公司應當為員工補繳社保。
感覺你的問題有點亂,你思路不清晰,這個很要命。
你找個律師,把事情說清楚。讓律師來整合事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