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智力殘疾與法律責任

智力殘疾與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29 05:25:01

Ⅰ 智力殘疾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智力殘疾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有:如果智力殘疾人是屬於精神病人的,那麼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如果是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Ⅱ 大腦二級智力殘疾因為盜竊2000元左右能服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的規定,關於智力殘疾的人犯罪是否需要負刑事責任,要分具體情況分析。
1、如果智力殘疾的人經過鑒定是完全的無刑事責任能力,則不構成犯罪。
2、如果智力殘疾的人經過鑒定是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則需要負刑事責任,不過應當對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Ⅲ 智力殘疾人犯罪如何量刑

法律分析:智力殘疾人犯罪根據其所犯罪名以及犯罪情節進行量刑;如果是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要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Ⅳ 智力殘疾小孩做出不妥行為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不是,根據刑法規定,只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時候才不負刑事責任。第三級智力殘疾不一定是精神病人。
沒有這個說法,智力殘疾不代表你可以違法。如果觸犯了法律,還是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精神殘疾,應該是精神障礙,屬於無行為能力人,無責任。
處理三級傷殘罪不應該有刑事責任,但是要追究家長的責任。

Ⅳ 兒子26歲,是智障身體殘疾,因受刺激而砍傷人,父母應當什麼責任

第一,兒子既然是智力殘疾,那麼父母應該是監護人。第二,如果是智力殘疾無意識傷人的,可以不用承擔法律責任,但是民事賠償少不了的,當事人無法承擔,由監護人負責。第三,智力殘疾有傷人行為的,應該送醫院治療。

Ⅵ 智力殘疾人違法如何處罰

智力殘疾人如果違法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處罰或減輕處罰。但是智力殘疾4級經鑒定屬於屬於精神病人,不能控制和辨認自己行為的,則屬於無刑事責任能力,不承擔刑事責任,但民事責任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監護人來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 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Ⅶ 智力殘疾人打人能否拘留

智力殘疾人打人,一般不能拘留。
三級智力殘疾是需要拘留的,若智力殘疾4級經鑒定屬於精神病人,不能控制和辨認自己行為的,則屬於無刑事責任能力,不承擔刑事責任,但民事責任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監護人來承擔。智力殘疾人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需要看其在實施犯罪時是否具備認知能力和控制能力。
智力殘疾,別稱「智力落後」,是指智力明顯低於一般人的水平,並顯示出適應行為的障礙。智力殘疾包括在智力發育期間,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智力低下,智力發育成熟以後,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智力損傷和老年期的智力明顯衰退導致的痴呆,可以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等級。
造成智力殘疾的原因很多,先天性因素,如懷孕和產期因素、遺傳因素、母親疾病、母體營養不良、不良理化因素(抽煙、喝酒、吸毒)。分娩期間致殘因素,如產傷、新生兒顱內出血、接生時意外事故、腦膜炎、腦積水。社會因素,如近親結婚、父母一方低智力,惡劣環境和惡劣的教育條件會使孩子智力落後,環境污染、缺碘等也造成智力殘疾。
另外,若正常人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結伙毆打、傷害他人、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二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Ⅷ 智力殘疾罪會判刑嗎

智力殘疾受刑事處罰。智力殘疾與正常人犯罪量刑是一致的。若是智力殘疾的人是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時不負刑事責任,需要受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Ⅸ 智力障礙殘疾人造成國家錢財損失付什麼法律責任

智力障礙殘疾人造成國家錢財損失由於智力思維能力欠缺不需要承擔責任,但是監護人對其負有監護不力責任,承擔相應經濟賠償責任,情節嚴重者負有法律責任

Ⅹ 智力殘疾受刑事處罰嗎

法律分析:視情況而定。按規定智力殘疾和精神病人犯罪是特殊犯罪主體,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