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林業幹部瀆職追究法律責任范圍

林業幹部瀆職追究法律責任范圍

發布時間: 2022-05-29 18:13:59

㈠ 瀆職的規定

雖然修訂後《刑法》對瀆職罪的主體明確規定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范圍也不是很清楚,國家機關按照憲法中國家機構的規定;國家機關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各級人大組織)、行政機關(指國務院及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那麼各級黨委、政協等團體機構,在現實情況下還列在各級人民政權的機關編制之列,它們之中瀆職犯罪的是否構成瀆職罪之主體。此外,即便是在國家機關之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實際情況是仍有大量不在編制之中的人員,如合同制人員、工人編制人員,他們能否成為瀆職罪主體又是一個問題,等等問題一時成為司法實踐工作的難題。針對這一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2年12月28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對瀆職罪主體進一步進行了明確。其全文如下: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於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此解釋,結合《刑法》第九章瀆職罪的相關規定,瀆職罪主體包括下列幾類。
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是指嚴格意義上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就是按照憲法的規定,屬於國家機構序列的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即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及監獄。這些機關,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屬於國家機構,是屬於當然的國家機關,其從事公務的人員,在行使國家權力時,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應依照刑法關於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
2、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此類人員是指一些法律、法規授權在某些領域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某些非國家機關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行政處罰法》第17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在一些法律、法規中規定了一些並非屬於國家機關的單位,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如《保險法》規定,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保險業實施監督管理。這項權力根據該法律規定應由中國人民銀行行使,可是為了加強對保險業的管理,專門成立了保監會,由保監會負責監督管理,但保監會並非國家機關。但從職權的性質和許可權上講,仍屬於國家管理職權的一部分。其從事公務的人員,在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按照解釋規定就成為了瀆職罪的主體,諸如此類,如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證監會、氣象局、地震局、電力公司、航空工業公司、郵電公司等非國家機關的組織和單位都在法律、法規的授權下,行使一定的國家行政管理職權其從事公務的人員,都可構成瀆職罪的主體。
3、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行政處罰法》第18條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給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受委託組織中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處罰。在實踐中,一些國家行政機關將部門行政處罰權進行了授權。如地方的衛生行政部門委託衛生防疫站對食品衛生經營進行監督管理,文化部門委託事業單位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負責文化娛樂的監督管理,交通部門委託事業單位交通運輸管理站負責交通及交通經營的管理,林業主管部門委託林場等公司單位負責對林業經營的監督管理等諸如此類,上述部門屬不屬於國家機關,但受國家機關委託行使著國家機關的權力,按照解釋,其從事公務人員在代表國家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就構成了瀆職罪的主體。
4、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主要是指那些雖不屬於國家機關正式在編人員,但在國家機關中行使國家機關職權的人員。其「身份」不屬於國家正式幹部編制,但在實際上卻行使著國家機關在編人員同樣的職權。主要如公安機關、獄政管理部門聘用的合同制民警、國家機關中未列入正式編制的借調人員、工人等。雖然此類人員在「身份」上不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從其從事的公務活動來看,代表著國家行使職權,符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本質特徵。按照解釋規定,此類人員屬於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行使國家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就成為了瀆職罪的主體。但必須是從事公務活動時,才能成立瀆職罪的主體,否則,不是從事公務,而是從事勞務等工作則不能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對待。即使有犯罪行為,也不能按瀆職罪追究刑事責任。

㈡ 濫伐林木瀆職立案標准

法律分析:林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之外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林木被濫伐4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被濫伐2000株以上,或者致使防護林、特種用途林被濫伐1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被濫伐400株以上,或者致使珍貴樹木被採伐、毀壞4立方米或者4株以上,或者致使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被採伐、毀壞後果嚴重的,或者致使國家嚴禁採伐的林木被採伐、毀壞情節惡劣的,按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 第十八條 因工作人員的過錯導致別濫伐林地的,立案標准如下:

林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之外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林木被濫伐4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被濫伐2000株以上,或者致使防護林、特種用途林被濫伐1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被濫伐400株以上,或者致使珍貴樹木被採伐、毀壞4立方米或者4株以上,或者致使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被採伐、毀壞後果嚴重的,或者致使國家嚴禁採伐的林木被採伐、毀壞情節惡劣的,按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

㈢ 國家林業局關於違反森林資源管理規定造成森林資源破壞的責任追究制度的規定的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森林資源管理和林政執法行為,切實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根據行政監察法、森林法以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部門違反森林資源管理規定、破壞森林資源的責任追究工作,並按照行為人的行政隸屬關系和幹部管理許可權具體組織實施。
上級林業主管部門有權對下級林業主管部門和轄區內所有林業單位執行責任追究制度的情況實施監督檢查,有權責令被檢查的單位追究違反森林資源管理規定、破壞森林資源行為人的責任,有權參與有關的責任追究工作並提出建議或處理意見。
第三條對具有違反森林資源管理規定、造成森林資源破壞行為的林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依法追究責任的,適用本規定。
實施責任追究工作,應當堅持依法辦事、實事求是、有錯必糾、責罰相當,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地方林業主管部門明知同級人民政府的有關指示、批復或決定是違法的,既不向同級人民政府反映正確意見,又不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或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報告情況,盲目執行造成自身行為違反森林資源管理規定、造成森林資源破壞的,追究該部門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林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明知部門負責人的有關指示、批復或決定是違法的,不及時向有關負責人表明正確意見,或者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直至國家林業局報告情況,盲目執行造成自身行為違反森林資源管理規定、造成破壞森林資源的,追究該工作人員的責任;同時追究對作出違法的指示、批復或決定的有關負責人的相應責任。
第五條林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違法干預、妨礙、阻撓本部門工作人員或下級林業主管部門依法正常行使森林資源管理和執法工作的,追究該部門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的責任。
第六條林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堅持違法的決定、或者拒絕採納有關內設機構負責人或具體經辦人員的正確意見,造成違反森林資源管理規定、破壞森林資源的,追究該負責人的責任。
林業主管部門的領導班子集體研究作出違法的決定,致使該部門或所屬林業單位、下級林業主管部門違反森林資源保護管理規定、造成破壞森林資源的,主要追究該部門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同時,按照領導班子中其他領導成員所起的作用和責任大小,追究其他領導成員的相應責任。
第七條林業主管部門不認真履行職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該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經辦人員的責任:
(一)超國務院批準的年森林採伐限額下達林木採伐指標;
(二)超過國家統一制定的年度木材生產計劃下達本地區或本部門的木材生產任務;
(三)非法批准建設單位徵用佔用林地、臨時使用林地,或者擅自批准改變林地用途的;
(四)對上級機關批轉、督促辦理的破壞森林資源行政案件不組織核實、查處,或者不按照規定向有關上級機關報告案件辦理情況的;
(五)因執法不嚴、監督管理不力或者對問題處理不當,導致本轄區發生破壞森林資源重大、特大案件的。
第八條林業主管部門違反森林資源和林政管理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該部門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有關內設職能機構的負責人和經辦人員的責任:
(一)違反林木採伐管理規定審核或審批採伐林木、運輸、經營或加工木材的;
(二)違反林地保護管理規定審核或審批徵用佔用林地、臨時使用林地、或改變林地用途的;
(三)違反林權管理規定審核辦理林權登記、發放林權證書的;
(四)違反資源數據管理規定弄虛作假、或者擅自變更、篡改森林資源調查、檢查、核查、監測數據的。
第九條林業主管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破壞森林資源的,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一)對破壞森林資源的行政案件不及時組織依法查處、或者查處不當造成錯案的;
(二)對破壞森林資源重大行政案件不按規定報告或報告不及時,或者瞞報謊報案情、損失或查處情況貽誤查處工作的;
(三)因不認真依法辦案或者出現辦案重大失誤,致使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被依法變更或撤銷的;
(四)偽造、篡改案卷內容或統計資料、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五)違反案件保密規定向案件當事人通風報信造成案件處理錯誤的;
(六)不按照規定向公安機關移交刑事案件造成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工作受到不利影響的。
第十條森林資源監督機構違反森林資源管理規定、或者因失職、瀆職造成森林資源破壞或者使林業全局工作受到不利影響的,從重或者加重追究該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第十一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實際制定本規定的具體實施辦法。
第十二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㈣ 失職瀆職罪量刑標准都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

1、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第三百九十八條【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

3、第三百九十九條【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枉法仲裁罪】

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有前三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4)林業幹部瀆職追究法律責任范圍擴展閱讀:

瀆職犯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瀆職罪是懲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職責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才能構成此類犯罪,其他人員不能構成。

二、此類犯罪在實踐中都是具體表現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國家權力或者不履行、不認真履行國家權力的違反自己職責的行為。

我國現行刑法未對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予以明確規定,基於我國現有刑法體系、立法價值的要求以及考慮到司法實踐的需要,過失不能成為

濫用職權罪的罪過,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應包括「故意加實含的復合罪過形式」。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我國現行刑法未對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予以明確規定,學界對於該問題的觀點亦未達成共識。

刑法總則第十四、十五條規定了故意、過失兩種主觀罪過,學理上對故意與過失做了進一步劃分: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故意界定為直接故意;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故意界定為間接故意。

將已經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界定為過於自信的過失;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的過失界定為疏忽大意的過失。

㈤ 林業技術人員瀆職罪如何定罪量刑

那需要看具體行為是什麼。根據具體行為確定罪名和量刑。
關於瀆職犯罪行為,不只是一個罪名,根據行為方式的不同,認定屬於什麼類型的瀆職犯罪。然後按照被認定的罪名決定判刑標准。

㈥ 鄉(鎮)林業站工作失職瀆職如何處罰

和所有公務員一樣。如果是瀆職罪,一般是判三年以下,重大的判三到七年。

㈦ 瀆職罪一共有哪些罪名

刑法分則第九章《瀆職罪》及《刑法修正案(四)》共規定有三十五個罪名。根據瀆職罪的客觀表現分為以下三類犯罪:

一、濫用職權型瀆職罪

包括濫用職權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員罪,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罪,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罪,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罪,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

二、玩忽職守型瀆職罪

包括玩忽職守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環境監管失職罪,傳染病防治失職罪,商檢失職罪,動植物檢疫失職罪,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

三、徇私舞弊型瀆職罪

包括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裁判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罪,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罪。

(7)林業幹部瀆職追究法律責任范圍擴展閱讀:

瀆職犯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瀆職罪是懲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職責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才能構成此類犯罪,其他人員不能構成。

二、此類犯罪在實踐中都是具體表現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國家權力或者不履行、不認真履行國家權力的違反自己職責的行為。

我國現行刑法未對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予以明確規定,基於我國現有刑法體系、立法價值的要求以及考慮到司法實踐的需要,過失不能成為濫用職權罪的罪過,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應包括「故意加實含的復合罪過形式」。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我國現行刑法未對濫用職權罪的主觀罪過予以明確規定,學界對於該問題的觀點亦未達成共識。

刑法總則第十四、十五條規定了故意、過失兩種主觀罪過,學理上對故意與過失做了進一步劃分: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故意界定為直接故意;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故意界定為間接故意。

㈧ 瀆職罪包括哪些類型

什麼是瀆職罪
瀆職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妨害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損害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致使國家與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刑法規定瀆職罪是為了保護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以及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
瀆職罪包括哪些類型
刑法分則第九章「瀆職罪」及《刑法修正案(四)》共規定有35個罪名。根據瀆職罪的客觀表現形式,可以將瀆職罪分為以下三類犯罪:
(一)濫用職權型瀆職罪。
包括濫用職權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員罪,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罪,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罪,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罪,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
(二)玩忽職守型瀆職罪。
包括玩忽職守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環境監管失職罪,傳染病防治失職罪,商檢失職罪,動植物檢疫失職罪,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
(三)徇私舞弊型瀆職罪。
包括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裁判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罪,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罪,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罪,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放縱走私罪,商檢徇私舞弊罪,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罪。
綜上可知,如果根據客觀表現形式來進行劃分的話,瀆職罪可以區分為濫用職權型瀆職罪、玩忽職守型瀆職罪以及徇私舞弊型瀆職罪,而每一個類型下面還有一些詳細的分類。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