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台有什麼法律責任
㈠ 關於網貸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第10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第11條規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第13條規定: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對債務的履行確有保證意思表示的,應認定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㈡ 我現在網貸兩萬了請問我會對他們負什麼責任
網貸欠了兩萬多將可能承擔如下後果:
1、構成網貸合同還款方面的違約,承擔一定的違約責任;
2、承受平台催告催繳;
3、被列入失信人員名單,影響日常生活;
4、面臨訴訟風險。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第六百七十六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㈢ 網貸還不起,最壞後果是什麼
最壞的結果為坐牢。徵信受到影響,現在很多網上貸款,雖然在貸款時說不上徵信,但是在還不起貸款的時候,就會產生負面徵信,這就是要上徵信的了。但是這種情況呢一般只正對於正規的網貸平台,有些不正規的,私人的平台是不會上徵信的。如果是逾期不還上了徵信,需要償還剩下的貸款,不然徵信上會存在記錄,以後想辦理信用類業務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承擔法律責任,對於合規的網貸平台,合同中的條款,特別是借款利率和相關費用是嚴格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這種網貸平台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如果借款人逾期時間長且數額較大,網貸平台會走相關法律流程,借款人就會背上官司,不僅要還錢,還需要承擔一些法律責任!這種網貸,擼起來還是要還的!
拓展資料:
1、互聯網金融本質仍屬於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是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互聯網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興業態,要制定適度寬松的監管政策,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留有餘地和空間。通過鼓勵創新和加強監管相互支撐,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互聯網金融監管應遵循「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科學合理界定各業態的業務邊界及准入條件,落實監管責任,明確風險底線,保護合法經營,堅決打擊違法和違規行為。
2、網路借貸 包括個體網路借貸(即P2P網路借貸)和網路小額貸款。個體網路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的直接借貸。在個體網路借貸平台上發生的直接借貸行為屬於民間借貸范疇,受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規范。網路小額貸款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小額貸款。網路小額貸款應遵守現有小額貸款公司監管規定,發揮網路貸款優勢,努力降低客戶融資成本。網路借貸業務由銀監會負責監管。網貸平台監管,從最多時的五六千家到6月底只有29家在運營,專項整治工作可能年底就會基本結束,轉入常規監管
㈣ 網貸違法相關法律
法律分析:當網貸平台觸犯法律法規的時候,就得舉報它。逾期人員從逾期開始就受到懲罰(違約金、罰息、個人信用、暴力催收等),那麼沒有道理讓違法的網貸平台逍遙法外!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七條 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㈤ 關於網貸逾期的最新法律
一、網貸逾期未還法院會起訴嗎,會有什麼後果
肯定是會起訴的,期限是三個月。網貸不僅可以借貸,還可以幫助大家投資理財,所以網貸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
(一)網貸逾期未還法院會起訴嗎
2、信用會受損。不管是借了銀行的錢,還是網貸平台的錢,如果出現逾期不還的現象,那麼以後想要申請信用卡或是貸款就會難很多。部分人認為網貸逾期不還對自己的徵信來說,沒有任何影響。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現階段網貸平台以及央行之間有著相互連通並且加密的體系,在網貸平台當中,也會有著一套共享的「黑名單」體系,分分鍾就能將你的信用查出來。
3、情節嚴重者要坐牢。很多人都非常關心網貸不還錢後果會不會坐牢,通常借錢不還這樣的事件屬於民事糾紛,沒有上升到刑事層面。但是如果借款人拒絕執行或是有能力不還,堅決要當老賴的話,那麼法院是可以追求借款人的刑事責任,過分嚴重的情節就會坐牢。
二、網貸逾期3個月會怎樣
別看網路貸款的數額小,很多人認為拖上幾個月也沒什麼問題,要知道網貸逾期3個月不還,相關人員除了要承擔高額利息之外,還需要承擔其他費用,整體損失會越來越大。網貸逾期3個月是會被起訴的,並且這樣也會直接影響到當事人的徵信問題。網貸最好還是要按時還款,不然只會損失更多。對於網貸逾期方面的處理,每家貸款機構的政策不盡相同,網貸平台採取的措施也不一樣。總的來說,需要借款人承擔相應的罰息,並且在罰息力度上面每家貸款平台都是不一樣的。
四、如何挑選網貸平台
建議大家挑選專業正規的網貸平台貸款,這樣不管是在罰息或是其他環節當中,都更加透明化、公正公平,現階段一些不正規的網貸機構跟高利貸沒什麼區別。現在想要核實一家網貸平台是不是專業正規,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相關證件進行核實。專業正規的平台,往往都會具備國家權威機構頒布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明等等。此外,大家還可以看看這家平台是不是有著固定的經營場所,成立了幾年時間。建議各位在核實這些的時候,最好是通過實地考察的模式,因為實地考察是最直觀有效了解一家企業的方法。大家在考察的過程中,必須看證件是不是已經過期了,千萬不要只看復件,而忽略了原件。
㈥ 網貸不還有什麼後果要負法律責任嗎
主要後果就是遭遇罰息、違約金和產生不良信用記錄。會涉及民事糾紛,需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貸款不還,首先遭遇到的就是高額罰息,一些金融機構在罰息的基礎上,還需要你支付一筆違約金,這些費用加起來,可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如果不想自己深陷貸款泥潭,無法自拔,還是養成良好的還款習慣。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二條: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債權;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債權,也可以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據前條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強制性國家標准履行;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按照推薦性國家標准履行;沒有推薦性國家標準的,按照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依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請求履行,但是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因債權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拓展資料】
借網貸不還會怎麼樣?
1.逾期罰金
基本上每個信貸產品,只要逾期不還款,都需要支付違約金,每個網貸機構的要求不同,同樣逾期一萬元,有些機構每天罰金可能是幾元,有些機構每天罰金高達上百元,所以建議大家平時應該及時還款,以免出現逾期的情況,否則本息罰金算下來費用相當高。
2.信用不良
現在很多網貸都開始陸續上徵信,或者授權芝麻分、百行徵信等機構,總之大數據時代,你的申貸記錄、違約情況、信貸詳情都可以查到,一旦逾期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遇到資金問題無法再憑借信用來貸款,只能選擇抵押或信用卡TX的方式,非常麻煩。
如果在央行徵信內留下不良記錄,以後買車、買房都會受到影響,額度會降低並且費用成比上漲,得不償失。
3.面臨各種花式催收
一般在貸款逾期第一天,貸款平台就會開始進行催收。首先肯定是電話簡訊,電話簡訊這個催收階段是比較長的,而且還會比較猛烈。前期可能只是電話簡訊提醒,如果經過提醒之後還不還款,催收平台就會直接爆通訊錄。
4.被平台起訴
在一般情況下,網貸逾期後,平台會通過簡訊、電話等方法向用戶催收。如果用戶拒不還錢的話,平台就會到法院起訴用戶。如果被銀行判決強制還款,用戶仍不按照法院的要求還款的話,將需要背負刑事責任。
㈦ 網貸受法律保護嗎不還會怎麼樣
網貸不還會有以下後果:
1、承擔高額逾期費用。
2、承受平台花式催收。
催收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剛逾期幾天,平台客服溫馨提醒,告訴您已經逾期,請按時還款;第二階段,逾期較長時間,平台客服嚴肅警告,威脅再逾期不還將面臨嚴重後果;第三階段,逾期很長時間,開始展開實際行動。
3、面臨全國信任危機。
現在網貸平台都建立了黑名單制度,黑名單各平台之間已開始互通。在一家平台借款逾期不還,在其他平台再借就十分困難。除此之外,網貸平台會將黑名單通過自身微信、微博等網路渠道,甚至火車站、飛機場大屏幕公示出去。
4、個人徵信產生污點。
目前,大部分網貸平台還沒有接入人行的徵信系統,但接入個人徵信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以後網貸平台借貸逾期不還,將會和銀行貸款、信用卡逾期一樣被記錄到個人徵信系統中,產生信用污點。
5、被告上法庭。
借貸之後長時間逾期或者說故意不還,額度超過2000之後,就已經可以構成詐騙犯罪,有被網貸平台告上法庭的危險。一旦法院判決網貸平台勝訴,那麼借款人除了要支付需要還的款項外,還要支付雙方訴訟費用和巨額罰款。
㈧ 網貸合法嗎,受法律保護嗎
法律分析:首先,由相關監管部門監管的網貸平台借款是合法的受法律保護。
1、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指出,如果p2p網貸平台的提供者通過網頁、廣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證據證明其為借貸提供擔保,根據出借人的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判決P2P網貸平台的提供者承擔擔保責任。由此可以看出,此《規定》等於是認同了P2P平台進行的各種擔保行為,承認了網貸平台借款的合法性。
2、但也不是說所有的網貸都是合法的,當今社會網路上有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網貸,這些網貸平台中只有由相關監管部門監管的網貸平台借款是合法的受法律保護的。而那些不受監管的網貸平台則需要具體分析。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