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有沒有法律效力
⑴ 電子發票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電子發票可以列印,具有法律效力。電子發票突破了傳統紙質發票的概念,採取電子簽章實現發票簽名、電子蓋章,實現電子發票唯一性、不可抵賴性、防篡改;通過數字媒體形式傳送與保存發票內容,可通過網路、移動通信等方式傳送給接收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十四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依法出具紙質發票或者電子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⑵ 手寫發票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一、如果書寫收據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收據內容合法,則在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按手印的情況下,該手寫的收據有效;
二、不符合上述情況的,該手寫的收據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⑶ 發票沒有章屬於有效發票嗎
法律分析:發票沒蓋章是無效的。納稅人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台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屬於稅務機關監制的發票,採用電子簽名代替發票專用章,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等與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第二十二條 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並加蓋發票專用章。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虛開發票行為:(一)為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二)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三)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⑷ 收據和發票哪個具有法律效力
收據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借款時一定要打借條,不能用收條來代替。
收據與發票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1.定義不同:收據是資金流交割的憑據,同納稅不直接相關。發票是業務流交割的憑據,同納稅直接相關。
2.會計記錄不同:收據收取的款項只能是往來款項,收據所收支款項不能作為成本、費用或收入,只能作為收取往來款項的憑證,而發票不但是收支款項的憑證,而且憑發票所收支的款項可以做為成本、費用或收入,也就是說發票是發生的成本、費用或收入的原始憑證。
3.憑據不同:發票只能證明業務發生了,不能證明款項是否收付,可以作為報銷的憑證,列入成本費用;而收據是收付款憑證,僅僅能夠證明發生的現金關系,而無法列入成本費用。(4)發票有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案例:
黃某向何甲、何乙和盧某供應乳膠,並於2006年12月11日向黃某出具欠條一張,確認欠黃某貨款63590元。此後,黃某又向何甲、何乙和盧某供應了價值4900元的乳膠,兩筆貨款共計68490元。
何甲、何乙和盧某對欠條真實性及其又收取黃某價值4900元乳膠的事實均予確認,但辯稱欠條是在2006年12月11日上午出具,當天下午三人即清償了30890元,並提交了由黃某出具的收據一份。該收據載明黃某已收取貨款30890元,出具時間與欠條形成時間為同一天。
黃某對收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稱該筆款項系其與何甲、何乙和盧某另外一筆貨物交易的貨款,當天上午,其收取了該筆貨款並出具了收據。當天下午,雙方經結算,何甲、何乙和盧某在清償30890元貨款後仍欠63590元。何甲、何乙和盧某出具的欠條即屬對該欠款金額的確認。
一審判決:何甲、何乙和盧某應向黃某清償欠條上載明的欠款金額63590元及其新收的貨物價款4900元,合計68490元。何甲、何乙和盧某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何甲、何乙和盧某辯稱其已部分清償欠條所載欠款金額,則應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因其不能舉證證明,故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⑸ 三聯發票具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是套印全國發票統一監制章的發票,就是合法有效憑證,具有法律效力,三聯發票和兩聯多聯性質一樣。
⑹ 發票章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收據上蓋發票章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在我國法律中有明文規定。發票是專用的,收據不能作為發票來使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第三十五條第六小節規定 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一)應當開具而未開具發票,或者未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開具發票,或者未加蓋發票專用章的;
(二)使用稅控裝置開具發票,未按期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開具發票的數據的;
(三)使用非稅控電子器具開具發票,未將非稅控電子器具使用的軟體程序說明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或者未按照規定保存、報送開具發票的數據的;
(四)拆本使用發票的;
(五)擴大發票使用范圍的;
(六)以其他憑證代替發票使用的;
⑺ 發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票的主要作用及法律效力體現以下方面:
1、發票是記錄經營活動的一種原始證明。由於發票上載明的經濟事項較為完整,既有填制單位印章,又有經辦人簽章,還有監制機關、字軌號碼、發票代碼等,具有法律證明效力。它為工商部門檢查經濟合同,處理合同糾紛,法院裁定民事訴訟,消費者向銷貨方要求調換、退貨、修理商品,公安機關核發車船牌照,保險公司理賠等,提供了重要依據。所以消費者個人養成主動索取發票的習慣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保障。
2、發票是加強財務會計管理,保護國家財產安全的重要手段。發票是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正確地填制發票是正確地進行會計核算的基礎。只有填制合法、真實的發票,會計核算資料才會真實可信,會計核算質量才有可靠的保證,提供的會計信息才會准確、完整。
3、發票是稅務稽查的重要依據。發票一經開具,票面上便載明徵稅對象的名稱、數量、金額,為計稅基數提供了原始可靠的依據;發票還為計算應稅所得額、應稅財產提供必備資料。離開了發票,要准確計算應納稅額是不可能的,所以稅務稽查往往從發票檢查入手。
4、發票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工具。發票具有證明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又有合同的性質。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各類發票違法行為,不僅與偷稅騙稅有關,還與社會秩序的諸多方面,如投機倒把、貪污受賄、走私販私等案件關系甚大。發票這一道防線一松,將為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打開方便之門。所以,管好發票,不僅是稅務機關自身的責任,也是整個社會的工作。
綜上所述,發票是有法律效力的。
⑻ 發票和收據哪個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發票與收據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只是公司不開發票,偷逃稅收。如可以證明事實,當然皆有法律效力。當然作為消費者,可索要發票,這是你的權利。只要不是假發票就是證據。 發票屬於正規報銷憑證,收據不可以做為報銷憑證,財務不收。 從會計角度講,不能入賬充當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⑼ 紙質發票的圖片具有法律效益嗎,電子發票的截圖呢
都具有法律效應的,不過要注意的是紙質發票的圖片要拍清晰一點或者可以直接弄掃描件(這樣比較清楚一點),然後要記得列印出來,保存好就行;電子發票的截圖也是一樣的,也要列印出來,保存好...
⑽ 電子發票具有法律效應嗎
法律分析:電子發票可以列印,具有法律效力。電子發票突破了傳統紙質發票的概念,採取電子簽章實現發票簽名、電子蓋章,實現電子發票唯一性、不可抵賴性、防篡改;通過數字媒體形式傳送與保存發票內容,可通過網路、移動通信等方式傳送給接收方。開票人和受票人可以自選紙張列印(彩色、黑白均可)電子發票的版式文件,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稅務機關監制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十四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依法出具紙質發票或者電子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