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欺凌損害個人財產違反法律承擔責任

欺凌損害個人財產違反法律承擔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29 23:05:54

1. 校園欺凌構成犯罪要承擔什麼責任

校園欺凌構成犯罪要承擔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侵權償責任、治安處罰責任和刑事責任三大類。
故意造成對方傷害的行為,是否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主要看傷害的程度,如果是輕微傷的,不構成犯罪;如果是輕傷的被害人和檢察院都可以提起訴訟,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如果是重傷以上的,就需要由檢察院提起公訴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
治理范圍全國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
1、開展教育,各校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完善制度,各校要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 校園欺凌可能涉及的民事責任形式有哪些

校園欺凌可能涉及的民事責任形式有以下幾點:
1、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別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2、由侵權行為引發的損害賠償稱為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旨在保護受害人的身體財產不受不法侵害。
校園欺凌在本質上的一種侵權行為,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的行為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數暴力,和多人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
近些年來在應試教育的沖擊下,許多學校重視知識教育,輕視法制與規則教育,忽視生命、尊重以及心理教育等非硬性教育,由於很多國家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在欺凌過程中,欺凌者會對受害者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調查顯示,校園暴力比較主要原因校園的霸王們,其社會有保護傘,欺負同學恐嚇同學,毆打不聽話同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3. 校園霸凌要承擔什麼責任

校園霸凌如果是已滿十四周歲,致人輕傷及以上傷害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
校園欺凌可能觸犯的法律有民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侵權法等。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的行為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數暴力,和多人 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由侵權行為引發的損害賠償稱為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旨在保護受害人的身體財產不受不法侵害。學校原本就應該是孩子們快樂成長、快樂學習的地方,學校應該加強對未成年人法律意識的培養和防校園暴力的相關知識,家長也應該加強對自己孩子的監管和性格引導,只有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遠離校園暴力,健康成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條 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有違法行為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第十二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一、 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4. 校園欺凌構成的犯罪要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按照《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同時《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行為人要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為才有效。因此,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前提是要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民法典》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節關於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可知,法律上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為成年人,即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追認,但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而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因此,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年齡可分為:
1、不滿八周歲的,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已滿八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對自己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承擔民事法律責任。但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承擔完全民事法律責任。
3、已滿十八周歲的成年人,承擔完全民事法律責任。
二、行政法律責任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三十條規定,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有違法行為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又根據該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應當依法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因此,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年齡可分為:
1、不滿十四周歲的,不承擔行政法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應當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其中,未成年人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從輕或減輕處罰;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應依法予以行政拘留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三、刑事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
對於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因此,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年齡可分為:
1、不滿十四周歲的,不負刑事責任,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但已滿十二周歲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不論犯何罪,都應負刑事責任,要依法判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針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5. 校園欺凌構成犯罪的要承擔

校園欺凌在本質上是一種侵權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具體內容如下:
一、欺凌行為的法律責任承擔涉及三個方面的主體:
1、即欺凌行為人本人的責任;
2、欺凌人監護人的責任;
3、欺凌人學校的責任。
二、成年人應該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嚴重的話可能構成犯罪;
三、未成年人具有故意或過失,並非法律上的過錯,而應考察其監護人的過錯;
四、校園欺凌者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侵權償責任、治安處罰責任和刑事責任三大類。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2、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3、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條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一、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二、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1、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2、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3、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1、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6. 未成年校園欺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對他人進行毆打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即可構成故意傷害罪,年滿十四周歲就可量刑定罪。未成年人參與校園欺凌將會面臨刑事責任。年滿十四周歲至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參與校園欺凌施暴於人,構成重傷及以上的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參與毆打,構成輕傷及以上的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即使打人不重,只要動手就會受到行政處罰,一般會保留案底,對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所有的校園欺凌都將面臨民事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日以下拘留,並處兩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7. 校園欺凌犯罪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校園欺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不滿八周歲的,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擔民事法律責任。不滿十四周歲的,不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應當承擔行政法律責任。法律另有其他規定的,應當依照其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十二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8. 校園欺凌構成犯罪的要承擔什麼責任

校園欺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按照《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同時《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行為人要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為才有效。因此,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前提是要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又根據該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應當依法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針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

9. 實施校園欺凌者如果損害了受害者的書本衣物等個人財產違反了什麼法律要承擔什

依據復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制二條和第三十九條,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侵權,監護人負無過錯責任,學校存在過錯的,負過錯相應責任。對方損害你孩子衣物和書本,其家長無條件賠償。學校疏於管理的,應付一定管理過失責任。

10. 校園欺凌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校園欺凌要承擔什麼責任?這一具體問題,我將為您進行解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近幾年以來可以說校園欺凌案件一直是最引人注目的社會法律案件,這不僅僅是學校教書育人本身的特殊性更是出於長輩對於自己孩子的關心,那麼,校園欺凌的要負法律責任嗎?校園欺凌在本質上是一種侵權行為,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欺凌行為的法律責任承擔涉及三個方面的主體,即欺凌行為人本人、監護人和學校的責任。就行為人本人而言,如果是成年人,應該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嚴重的話可能構成犯罪。
但是,如果是未成年人,責任的承擔問題就比較復雜。未成年人具有故意或過失,並非法律上的過錯,而應考察其監護人的過錯。
對他人進行毆打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即可構成故意傷害罪,年滿14周歲就可量刑定罪。
1,未成年人參與校園欺凌將會面臨刑事責任。年滿14周歲至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參與校園欺凌施暴於人,構成重傷及以上的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1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參與毆打,構成輕傷及以上的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2,即使打人不重,只要動手就會受到行政處罰,一般會保留案底,對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3,所有的校園欺凌都將面臨民事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