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委託機關法律責任
⑴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什麼名義實施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的具體事項、許可權、期限等內容。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組織應當將委託書向社會公布。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書面委託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的具體事項、許可權、期限等內容。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組織應當將委託書向社會公布。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⑵ 如何實施委託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受委託組織需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九條 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⑶ 委託執法的法律依據
法律分析: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行使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可以實施法律、法規規定的與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措施應當由行政機關具備資格的行政執法人員實施,其他人員不得實施。委託執法是指有行政執法權力的行政執法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將自己的行政執法事項委託給符合法定條件的行政機關、其他組織行使,但由委託執法主體承擔該行政執法行為所產生法律後果的執法方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條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書面委託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的具體事項、許可權、期限等內容。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組織應當將委託書向社會公布。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⑷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什麼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可以將某些行政處罰委託給具備法定條件的別的組織實施,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應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進行,並接受委託行政機關的監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書面委託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的具體事項、許可權、期限等內容。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組織應當將委託書向社會公布。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第二十一條 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依法成立並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二)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並取得行政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三)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⑸ 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應當注意哪幾點
法律分析:(1)必須是在法定職權范圍內;(2)必須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依據;(3)必須委託給行政機關;(4)委託機關應當公告受委託機關和委託內容;(5)受委託的機關應當以委託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6)受委託機關不得再委託;(7)委託機關對委託實施的行政許可負責監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⑹ 受委託實行行政處罰的組織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1、具有法定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具有法定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主要是依法履行外部行政管理職能,依法得到明確授權,代表國家在某一領域內行使行政管理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包括各級人民政府以及公安、工商、稅務、土地、審計、衛生等部門。2、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工商所、稅務所、公安派出所等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依相應法律、法規享有一定的行政處罰權,他們必須在授權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幅度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超過授權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幅度、數額的限制,該行政處罰無效。如《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稅務所可對個體工商戶及未取得營業執照而從事經營的單位、個人實施罰款數額在一千元以下的行政處罰。3、受行政機關委託行使一定行政處罰權的受託組織。根據行政管理的實際的需要,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符合法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如《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在農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處以警告、五十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裁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條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書面委託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的具體事項、許可權、期限等內容。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組織應當將委託書向社會公布。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第二十一條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並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
(二)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並取得行政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
(三)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⑺ 受委託實施行政處罰的組織
法律分析:受委託組織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將某項行政職能委託給某一機關、機構、企事業單位、其他社會組織辦理的行為。
受委託組織必須在委託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職責。受委託組織必須以實施行政委託的行政機關即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管理活動,其後果由委託行政機關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⑻ 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後果應當由誰承擔
受行政機關委託實施行政處罰的非行政機關組織,其實施行政處罰行為的後果的法律責任由誰來承擔委託行政機關。
行政委託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將某項行政職能委託給某一機關、機構、企事業單位、其他社會組織辦理的行為。
(8)受委託機關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受委託組織必須在委託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職責。受委託組織必須以實施行政委託的行政機關即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管理活動,其後果由委託行政機關承擔。
同時,受委託組織應接受委託行政機關的監督和指導,如果受委託組織在行使行政權力、辦理行政事務的過程中,有故意或重大過失,委託行政機關可以按照法律規定先負責賠償,然後行使求償權,責令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受委託組織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
⑼ 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後果應當由什麼承擔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許可權內以委託機關的的名義實施處罰,因此受委託組織的行為後果由委託機關承擔。
《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9)受委託機關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受委託組織應接受委託行政機關的監督和指導,如果受委託組織在行使行政權力、辦理行政事務的過程中,有故意或重大過失,委託行政機關可以按照法律規定先負責賠償,然後行使求償權,責令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受委託組織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
另外由於受委託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引起糾紛或者爭議,行政管理相對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時,受委託組織不能以被告的身份應訴,只能由委託行政機關作為被告出庭應訴,因而受委託組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⑽ 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什麼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
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詳情如下:
1、行政機關委託其他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規定受委託行政機關必須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受委託機關不得超出委託范圍實施行政許可委託行政機關不得再轉委託;
2、必要時,國務院可以採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實施後,除臨時性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規;
3、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其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商品進入本地區市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第十五條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