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民應如何承擔道德責任與法律責任

公民應如何承擔道德責任與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30 00:05:01

㈠ 公民如何承擔道德責任和法律責任

^1、道德來責任:就是自己源的良心受到拷問,讓自己的內心「很受傷」^-^,這個需求公民自己素質高啊。
2、法律責任:就是自己的良心約束不了自己的時候,自己被國家暴力機關(公、檢、法)找上門。承擔法律責任是「身不由已」@@

㈡ 你認為公民應該如何履行自己的道德義務

1.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2.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3.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二次補充回答//2017.5.6
抱歉這是多年前還在學政治的時候回答的,今天再看我當時的回答好像不太切題。
問的是如何履行道德義務,而回答的是法律義務。盡管第一點還勉強能與道德義務沾邊。
不過道德和法律約束是相輔相成的,也可以適當參考。
那麼公民如何履行自己的道德義務呢?簡單的說,每個人心中有一桿秤,每個民族有一桿秤,每個社會也有一桿秤。我們用這桿秤來衡量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的對與錯善與惡。履行所謂的道德義務,不過是想辦法平衡好這桿秤。
大道理我不懂也說不來,每個人的價值取向有所不同,但大家對善對美的追求,在大方向上應該是一樣的吧。努力追求那些善 那些美,算得上是一種道德義務吧。
淺薄理解,如有另思,願聞其詳。
另:這個問題的提問者,你是真的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嗎?還是只是為了某份作業,某個報告而問呢?前者,我敬你;後者,我不建議你在網路知道上問。

㈢ 作為公民我們應承擔哪些社會責任

作為公民我們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具體如下:
1、用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精神激發社會責任感;
2、從遠大理想著眼,從養成教育入手,培養社會責任感;
3、以誠信做人的要求,督促社會責任感的樹立;
4、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正確的社會責任感;
5、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社會責任感向高境界發展;
6、艱苦奮斗,艱苦創業。
公民的基本權利也稱憲法權利,是指由憲法規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權利。平等權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不受任何差別對待,要求國家給予同等保護的權利。它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公民實現其他權利的前提與基礎。政治權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為國家政治生活主體依法享有的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自由,是國家為公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提供的基本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作為公民我們除了要承擔社會責任外還應該承擔的國防義務有:
1、履行兵役的義務;
2、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的義務;
3、保護國防設施的義務;
4、保守國家軍事機密的義務;
5、接受國防教育的義務;
6、支持和協助國防活動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第五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㈣ 作為公民的責任

對於公民的責任,宏觀地理解,有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兩大類。
公民的法律責任是強制性的必須履行的,而道德責任則是靠自覺去踐行和承擔的。

㈤ 公民該如何遵守憲法和法律

如何遵守憲法和法律,首先要做到的是要學法,知法。如果不學法,不知法,根本不懂法律的要求是什麼,遵守法律就無從談起了。其次,遵守法律不僅僅在於表面不違法亂紀,消極守法,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公民對於法律義務負有責任,權利可以不行使,但義務必須履行。
法律分析
在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的基礎上,要注重道德修養。社會主義接班人要不僅僅把視角放在遵守法律上面,更多的是要弘揚社會主義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當社會的整體修養都提升上去了,遵紀守法自然是不在話下。當然了,也要樹立正確的觀念。要從內心信仰法律,相信良法善治,同時遵守法律也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公民有義務履行義務。法律是我們生活的衛士,我們需要法律的保護。並且學法、用法、護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愛法,是我們應採取的態度,以守法為榮,以違法為恥,是我們應樹立價值標准。法律鼓勵我們做的,我們積極去做;法律要求我們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總之,我們在正確行使權利同時,要忠實履行義務,做一個具有高度法律觀念和高尚道德觀念的合格公民。
【個人建議】
遵守憲法不應該只停留在思想層面,更重要的是要從行動上去貫徹。思想的力量如果只停留在思想上,那麼,它永遠比不上行動所帶來的巨大改變。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能夠對您提出的問題有所幫助。感謝您的咨詢,祝您生活愉快。
法律依據
《國家安全法》第七條,
維護國家安全,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社會主義法治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㈥ 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有哪些

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如下:
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2、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4、勞動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第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並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
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國有企業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都應當以國家主人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勞動。國家提倡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國家提倡公民從事義務勞動。
國家對就業前的公民進行必要的勞動就業訓練。

㈦ 在疫情期間,公眾應該承擔怎樣的道德責任

疫情期間我們一定要減少外出,不聚眾。如有需要外出,進出小區或村莊一定要戴口罩,積極協助管理人員匯報自己的健康信息,量體溫。做到發熱早預防,絕對不要被傳染。萬一發病,一定要及時治療和隔離,不要傳染他人。這是大家應該承擔的社會道德責任。

㈧ 公民對國家有哪些道德義務

愛國守法指的是愛國主義和遵紀守法。公民應當熱愛國家、建設國家、保衛國家,維護國家的尊嚴,保守國家的機密,敢於同一切危害國家利益和安全的行為作斗爭,把對國家的一切義務和責任看成是自己的天職。

在現階段,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為以振興中華為己任,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牢固樹立中華民族的意識和國家利益至上的意識,自覺維護祖國的獨立、統一、尊嚴和利益;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

我們要立志獻身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獻身於促進祖國統一的事業,為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

「守法」是公民道德的最低層次的要求。公民應當維護法律確定的最基本的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盡法律所規定的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守法遵紀,就是要求遵守社會主義法律和所屬組織的紀律,這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起碼要求。守法不僅僅是法律層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層面的要求。

公民遵守法律,不只是出於對法律的畏懼,更主要的是出於對法律的自覺認同。因此,一個有道德的公民,不應當將法律簡單地認為是消極的行為規范,而應提高遵守法律紀律的自覺性,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積極自覺地學法、懂法、守法和護法。

毛澤東指出,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鄧小平也指出,一靠理想,二靠紀律,組織起來就有力量。這就告訴我們,要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勝利,必須要有嚴格的鐵的紀律。每個公民要自覺遵守所屬組織的紀律,主動接受紀律的約束和監督。

愛國守法體現了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公民通過愛國守法實踐了集體主義的道德要求。「愛國」主要是規范公民與國家的關系,「守法」是「愛國」規范的延伸,規范的也主要是公民與國家的關系,即把「守法」作為公民對國家的道德責任的「底線」。

㈨ 什麼是責任作為公民我們應該怎樣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

一、什麼是責任?
通俗說責任是一個人應當做的事情和不應該做的某些事情。
責任是指份內應做的事情。責任的兩種基本涵意:一是指份內應該做好的事,如履行職責、盡到責任、完成任務等;二是指如果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後果或強制性義務,如擔負責任、承擔後果等。

二、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1)慎重許諾、堅決履行諾言。我們許下諾言,也就意味著自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信守承諾,也就為自己贏得信任。失信於人,即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甚至會對他人、對集體的利益造成損失。因此,慎重許諾、堅決履行諾言,是我們負責任的表現。
(2)勇擔過錯。當我們做錯事時,承認錯誤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而承擔錯誤所造成的後果更能考驗我們的勇氣。錯了,就要勇於承認,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3)自覺承擔責任。就是我要承擔責任、我願意承擔責任、我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是要我承擔責任、被迫被動地承擔責任。我們要自覺承擔責任,做責任的主人,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
(4)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在反思中,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責任,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責任,並在承擔責任中不斷成長。

三、公民應如何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意識。
(1)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應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表現出對祖國、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
(2)國家處在困難時期,最能考驗公民的責任意識。主動為國家分憂、勇擔重任、與國家共渡難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現在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通過我們的奮鬥成為現實。「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們生活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更應該是一個人人相互關愛的社會。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別人,並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公民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有利於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有助於創建一個互幫互助、相互關愛的和諧社會。

㈩ 作為中國的一名公民我們有哪些義務與責任

作為中國的一名公民,我們的義務與責任在憲法中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對國家和社會必須履行的責任。憲法在確認公民基本權利的同時,規定了公民應盡的基本義務。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個規定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下正確對待和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暫時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中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主要有以下幾項:
1、遵守憲法和法律。中國的憲法和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全國人民制定的,是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現。人民服從憲法和法律,就是接受工人階級的領導,服從人民自己的意志。因此,這是公民最基本的義務。
2、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的團結。國家的統一和全國各民族的團結,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國家的統一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維護國家的統一是每個公民所必須承擔的神聖職責。中國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之間已形成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國家禁止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3、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為了防止國內外階級敵人竊取國家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學、文化等方面的機密,保衛國家安全,保障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進行,憲法規定公民必須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包括愛護國家所有的財產和集體所有的財產。遵守公共秩序包括遵守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教學科研秩序和人民群眾生活秩序。尊重社會公德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是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4、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系和經濟、文化的交流。
5、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6、依照法律納稅。稅收是國家預算收入的組成部分,是積累社會主義建設資金的重要方式。中國的稅收用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國防建設和政權建設,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和保衛人民的勝利果實。它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