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生活法律知識書籍
Ⅰ 有關法律常識的書籍!
1. 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閱讀秩序》、《送法下鄉》]
[點介] 本書最大的價值當在法學「啟蒙」。它會告訴你我們在觀察法律現象是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視野和方法,應該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習和研究進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識、挑戰既有的知識和觀念。對於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完此書,會感覺法律原來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枯燥。後面的《送法下鄉》一書可以說是第一本書的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具體運用,更加充實和飽滿,雖然我還是覺得其《本土資源》一書最為重要。
2.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
[點介] 透視中國社會實際運行的游戲規則。為什麼在我們的正式制度外,還會有一套更為適用的潛在的規則?作者從歷史中的故事投射到當今的現實。我們可以從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條件上什麼?法律的道德善惡與實際的利害格局存在什麼樣的關系?我們是在自我欺騙的冰山上生存,還是在苦澀的反省中奮起?
3.馮象 《政法筆記》
4.楊立新《楊立新品百案》
5.林來梵《憲法學講義》: 此老師原是浙大的,現在在清華,這本書是他的課堂講錄,保留了很多口語的成分,風趣幽默,深入淺出,而且並沒有單單販賣自己的學術觀點,而是綜合了許多別家的看法,比較全面。
6.韓大元《1954年憲法與新中國憲政》 :考索了很多憲法早期的線索,非常值得一讀,對理解我國憲法早期框架是個不錯的選擇。
7.高銘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孕育和誕生》:此公一生極為牛逼,學術水平一般,但絕對是刑法學領域國內的「大佬」。從第一稿到第五十多稿,他幾乎參加了刑法制訂的全部過程,而且從第二十三稿開始,他就是刑法修訂辦公室的負責人.
8.陳瑞華《刑事辯護的中國經驗 : 田文昌、陳瑞華對話錄》:對話錄使得本書極為好讀,一位是一線律師,一位是刑法學學者,使得本書兼具了實用性和學理性,對很多具體問題給出了非常符合中國實情的回答,比教科書的照本宣科好上很多。
9.陳興良《口授刑法學》:也是上課講錄,口語體比較活潑,但主要是他一家之言,刑法構成要素就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講得,對其他學說的關照有限。
Ⅱ 介紹一本實用的生活常用法律知識的書籍,最好是比較通俗易懂 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用到的,詳細的出版社 和作
《不可不知的1234個生活法律常識》
書籍作者:羅燦
圖書出版社:中國法律圖書有限公司
Ⅲ 想懂點法律常識應該看那些書籍 謝謝
我的專業就是法學,我們要學九大部門法,包括:憲法、刑法、民法、行政內法、經濟法、商法、訴訟法、勞容動和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法,比較常用、和我們現實生活聯系比較密切的主要是刑法,民法中的婚姻家庭繼承法,行政訴訟法等。
法律學習=法條+教材+案例,你可以參照這個模式學習,當然根據你的情況,你只需要多看看法條,熟悉一下我國的現行法律法規就行了,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看一看法學家編寫的教材,建議你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編寫的教材,他們的比較權威
Ⅳ 學習法律必讀的幾本書
1、《歷史深處的憂慮——近距離看美國》——林達
一本美籍華人寫的關於美國社會的故事性書籍,讓人感覺在美國,法律就是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在這本書里,作者以獨特又敏銳的洞察力,結合血肉豐滿的生動案例,輔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向我們全面、細致、客觀的展示了一幅美國民主政治體制,尤其是司法制度的精美畫卷,矯正了一些人們從看電影大片中產生的想當然的常識性的錯誤,令人獲益匪淺。
2、《政法筆記》——馮象
本書可以說是馮象的「案例」隨筆,是旨在提供一種真正的「普法文章」。從孔夫子名譽權、魯迅肖像權、婚前財產公證、取名用生僻字、性賄賂、人體寫真,到版權、美國大選……涉及「政法」的各方面。《政法筆記》所做的,即是對現代資本主義的一種特定社會控制方式——法治——的追究與批判。
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蘇力
朱蘇力的著作,往往從身邊日常慣見的「俗話、俗語或俗事」出發,分析出令人驚嘆的學術意義來。本書亦是如此,對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觀點、看法或認為想當然的東西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盡管有時候我們不一定同意蘇力的觀點,但是他對問題的態度、對觀點的論證過程、特別是他獨特的敘述方式,足以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感覺到知識的愉悅。
4、《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蘇力
在傳統與變革之爭中,人們往往以外在的現象為准則判斷優劣,而忽視其本質根源。在對西方法律的移植過程中,人們也往往只由於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榮,而沒有看到他們的本土資源。從而使我們開始彷徨,於是我們開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結果是「把『現代法制』看作一個有待於明天實現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視為存在於今天的一種無可奈何的現實------從而我們面臨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實現和現實的不甘妥協之間的兩難困境」(趙曉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蘇力用一種新的角度來分析這種困境以期尋求最佳答案。
5、《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博登海默
《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一書並非純粹性的學術著作,而是美國大學法學院的法理學教材,這對我們了解西方法理學、西方的法學教育、西方的教材撰寫編排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因此這本書介紹給大家其意義要比純粹性學術著作更大,是能啟發法學思維的一本好書。
Ⅳ 你知道哪些和法律常識有關的書籍呢
會計的經濟法就跟法律常識有很多關系,這些裡面都是講的不違背國家的律法規則,而且很專切實際屬問題,要是想經商的朋友可以多看看哦。
還有就是考公務員的公共資源裡面也是有的,大家都知道考公務員都會有證審的,家裡要是有不良人犯了案件是沒有資格考取的,裡面也都是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常識。
Ⅵ 想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法律知識的話要看什麼書呢
1、婚姻法
用於處理夫妻家庭關系,子女撫養關系,感情破裂離婚時必用。專
2、繼承法用於老屬人去世後遺產的分配與繼承。
3、道路交通安全法
用於日常生活出行可能會遇到的交通事故及其處理。
4、合同法
用於生活中購買房產、汽車等物品時簽訂合同。
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用於買東西遇到假貨或者欺詐等情況是維權。
6、治安管理處罰法
用於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處理鄰里關系糾紛。
7、刑法
用於受到傷害,如家中被盜、路遇搶劫等犯罪情況,如何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
8、勞動法
用於工作與單位打交道,非常有用,有助於維護自己的權利。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供參考。
Ⅶ 我想買法律常識的書,誰推薦一下
並不是每一本我都看過,不過我網羅了一些經典、暢銷且涵蓋行業和生活比較全面的有關法律的通俗讀物,注意是通俗社會普及法律讀物、通俗社會普及法律讀物、普及法律讀物:
《一本書讀懂法律常識:解答日常法律難題》張紅軍
一本書讀懂法律常識,並沒有就法律談法律,而是采擷生活中的真實法律事例,用生動的筆觸和精彩的語言,描述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常遇到的法律關系,並給予深入的解析,讓人們明白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在哪兒?去哪兒了?怎麼辦?使法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眾,是老百姓掌握法律知識的必備寶典,大眾維權的必用利器。
《不該忽略的法律常識》劉凝
包括婚姻法、勞動法、侵權法、合同糾紛、物業糾紛、買房租房糾紛、勞動合同糾紛、道路交通事故糾紛、借貸擔保糾紛、公司企業糾紛等相關聯問題一網打盡。本套書作者團隊權威、內容實用、解答專業、貼近百姓生活。
《第一本法律故事書》代曉琴
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法律故事書。
《創業者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識》易達
廣大創業者及企業老闆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書。
《不可不知的1388個法律常識》徐憲江
也是一本比較全面完整地涵蓋了人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人權保障、人身利益、生老病死、婚姻家庭、生活消費、交通出行、財產保護、合同權益、勞動就業、教育培訓、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創業投資、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政利益、訴訟等領域的法律問題,並且便於查閱。
《法律稻草人》張建偉
張建偉教授近年來關於法律學術、法學教育以及司法實踐的一系列短文精品,莫言為這個書做了個序。
《第一本法律漫畫書》葛偉軍
這個就不要過多說什麼了,就是一本漫畫話法律的書,老少皆宜。
《一生的法律指南大全集》崔貴兵
涉及我們從出生到上學、就業、結婚、工作、生活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與法律相關的各種問題。有這本書,一輩子都不怕被坑了,嘿嘿。。。
Ⅷ 求推薦一些有關生活的法律常識的書
中國是個法制國家,作為中國公民的我們不僅要遵紀守法,還要知法懂法,只有這樣才能在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和身邊的家人。下面就介紹幾部比較貼合人民生活的法律法規:
《民法總則》
簡評:基本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沒事看看絕對有好處。
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
2014年3月15日,由全國人大修訂的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簡稱「新消法」)正式實施。
以上就是筆者整理的一些日常生活中會影響到切身利益的法律書籍,各位朋友有什麼其他推薦書籍的歡迎分享!
Ⅸ 日常生活用到的法律書籍
主要是民法
Ⅹ 普通人想掌握一點法律知識,請問要買哪些法律書籍看比較好
來自專欄法律人的成長之路
1、本文推薦書籍為法律類科普書籍,語言風趣幽默,可做休閑讀物。
2、本文推薦書籍適合所有人群閱讀。
《別笑,這才是中國法律史》
從沒有法律史如此搞笑、穿越、驚悚、懸疑、無厘頭;從沒有故事蘊含如此豐富而真切的法律史知識;可以讀得非常開心,徹底鬆弛大腦,跟著劇情爆笑和傻樂;可以看得非常睿智——高速運轉大腦,隨時把握情節與隱喻!
《法律的故事:中國人的法律智慧》
本書針對現代生活中的熱點法律問題,回溯中國古代如何處理類似情況,通過比對,總結中國古人的法律智慧,並資當下借鑒。語言詼諧生動,主旨深入精髓,中國人的法律智慧躍然於紙上。涉及的主題有律師、官司、巡視、舉報、考場舞弊、環境保護、上訪、城管、掃黃嫖娼、食品安全、滴血認親、貨幣戰爭、房產稅等方面。
《法律人的慢性子》
法律通常板著面孔出現在大眾面前。但以一個舒適的姿勢、輕松的心情透過法眼看世界,也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法律並不枯燥,也不深奧,甚至有時候,還有點兒意思。謝煙客的玄鐵令是個嘛玩意兒?律師在法庭上罵委託人好不好?把遺產留給自己的貓咪行不行?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問題,都會在本書中得到作者天馬行空般的點評和解讀。在法治社會里,誰也不能由著性子可勁兒撒歡耍酷,一切得按程序來,所以「慢」。這種「慢」是必須的,是法律固有的本性。
《法學的故事》
本書從法學發展史中精選了60個具有代表性的法學故事,按照時間和地域順序編排,內容包括著名法學家的生平事跡、著名法律典籍的編纂和適用過程、轟動一時的經典案例的介紹和解析、現代通用的司法程序的起源和發展等。本書旨在帶領讀者領略法學歷史發展的全貌,揭示故事背後的法律精神和法學原理,幫助讀者更好更快地了解和認識法學。
《法律經濟學趣談》
本書從今年日常生活中發生典型案例入手,分析其中所面臨的法律經濟學問題,向社會公眾普及法律常識,增強法律意識,同時是社會公眾做到遵紀守法和自我保護,為建設法治社會和和諧社會提供幫助。案例典型,分析透徹,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法律人的慢性子》 沈占明